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刚满十八岁的时候,为了备考和前座的女生对诗,她说完这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后望着我,等我接下去时那种讥讽中带着怨恨的眼神。当时我想,这一句我会记很多很多年,也许会记一辈子。多年以后,我看到电影结局Alex火速搭上新男人时,蓦地想起了这句话。片尾字幕时间,我在座位上默默回忆了一下,看电影时那种憋笑的感觉消失了,因为突然明白自己当年也很可笑,并不比电影里两位主角高明。
一直觉得很多爱情电影是给现实中情感不顺的人准备的,所以一个个拍得真善美又假大空;而国内愈演愈烈的对"从一而终"的病态追求,让我有种回到封建社会的错觉。即便这两种类型的作品被我视为糟粕,回头一想自己还是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影片用大篇幅描绘Alex的嫉妒和在David死后的痛苦,导致我默认了Alex在结局"不可说";然而,情节正好相反,让我吃了一惊,但马上明白过来影片的意思:
人死了,契约完成了,何不翻篇呢。活人尚且不值得为之要死要活,何况一个死人。
影片的母题其实很陈词滥调:"爱与自由人格的矛盾"(David)& "爱的排他性和占有"(Alex),在不同版本的爱情故事中已经无数次被诠释,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Thomas和Theresa,比如【英国病人】。85在这方面的处理显然是浅薄的,但这种浅薄不足以成为一种缺陷,因为少年本身就是浅薄的:爱情始于对方还过得去的脸蛋和身材的性吸引力,一起坐坐过山车、玩玩碰碰车、打打架、上上床就可以升级到如胶似漆,而后新鲜感过去了便是厌倦——用Alex的话说,"结束的开始"。甚至连他对两人关系持续时间描述精确到秒的矫情劲,都贴切诠释了他爱的不是David,而是"他自己的幻想"。但对于我而言,对少年心性如此描绘反而是最真实的。我并不相信十几岁时的爱情可以深刻到维持一生的地步,更不觉得一辈子应该绑定在一个人身上,但是这种基于性吸引力、幻想和日常相处点滴的爱是那么单纯难得,谁又能断定什么"灵魂共鸣"的爱情比这更高级呢?
至于影片的核心情节——"契约",可以说设定的很巧妙,既双向补足了两位男主角的性格描写,又赋予了影片一种吊诡又喜感的气质——或者说,即使你并不理解,看过后肯定会记得"坟头跳舞"这种难得一见的情节,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设定无疑是成功的。David提出这个契约和他关于速度的论述,几乎是明示了他的心理问题和结局,令我直觉他很早就有自我毁灭的倾向,最后的死亡有刻意报复Alex的性质,就像安娜·卡列宁娜的自杀有报复弗伦斯基的成份;而Alex对这个契约的坚持令我看到那种珍贵的少年心气,虽然整个本应该是悲伤煽情的过程实在充满了喜感,真真切切的"哭笑不得"。我不知道欧容是不是故意拍成这种效果,但这种奇异观感正是我决定写点关于这部影片的东西的原因。David和Alex甚至也让我想起对我影响极深的《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和渡边,前者死于十八岁,永远十八岁,而后者决意带着对前者的回忆,坚强地活下去。
提了这么多,可见85在总体剧情上乏善可陈,处处有别人的影子,不过话说回来,世间男男女女的悲欢离合也就那样,青春年少时就更是来来回回那些事,几乎每个人都沉迷其中过,几乎每个人都要学着从中脱身,然后像结尾的Alex那样以更成熟的姿态去勾搭下一位,只不过有人是轻巧地一转身,有人是碰得头破血流罢了。
盛夏,六周,改变男孩的一生。
这里说的并不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以下简称CMBYN),而是弗朗索瓦·欧容的新作《85年盛夏》。尽管同样是关于男孩的盛夏光年,后者显然比前者更加爱恨难分,以致于很多观众在看完后希望把《85年盛夏》切割成上下两段。
仅就化学反应而言,《85年盛夏》的前半段比CMBYN有过之而无不及。两个18岁和16岁的美少年,他们炽热喷薄的爱情如同光芒旭日,照耀得人如痴如醉。不同于CMBYN中豪华别墅、佣人保姆和高知父母的设定,《85年盛夏》的男孩更贴近你我:他们都出身工薪阶层,会在暑假打工赚钱,会勾肩搭背压马路,在暗暗的电影院亲热缠绵。当他们在云霄飞车上欢呼高喊的时候,观众只需纵身一跃就能跳进青春熟悉的蓝海。
然而爱情绽放得有多浓烈,凋零来得就有多刺心。后半段故事急转直下,出轨、争吵、死亡、坟头蹦迪等狗血一盆盆端上来,让人真切体会到什么是残忍的浪漫。对于欧容脑残粉来说,这样的故事走向倒是容易理解:要是能正儿八经拍个男孩跟男孩的甜水片,欧容也就不是欧容了!毕竟从《干柴烈火》到《八美图》再到《登堂入室》,如顽童般调戏不同题材的欧容一次次证明自己玩弄悬疑的能力,从未放弃对死亡和情感阴暗面的探索。
《85年盛夏》也是一样:1985年夏天,诺曼底小镇男孩亚历克斯因为翻船意外结识了出手搭救的戴维。两个男孩只相差两岁,一个文静羞怯,一个热情大胆。他们很快被对方吸引,爱情的火花沿着海岸线熊熊燃烧,从电影院、杂货店、舞厅到波光粼粼的海上小艇,烧出了最热烈的情感,却也炼出了猜忌的心魔。当一名异国女孩出现后,美妙的夏日恋曲突然走向变调…
电影根据艾登·钱伯斯的青少年文学《在我坟上起舞》改编,因此很难说导演应对剧情走向负责。但欧容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可以让任何题材都带上自己擅长的悬疑烙印,让如火如荼的爱情也能悬念丛生。电影从一开始就宣布:如果你不想知道一个神采飞扬的男孩是如何变成尸体的,你最好打住,本片不适合你!之后在两条时间线上不断切换,让滚烫的过去和冰冷的现在交织推进,并且通过亚历克斯的写作将观众牵着鼻子走。如果说原著只是一本郭敬明体自传(当然不是啦),欧容毫无疑问赋予了电影更多《天才雷普利》的气质。而就在你为剧情郁闷的时候,导演又掺入一些冷幽默,让人生出“谁的青春不傻逼”的啼笑皆非感...
电影里有不少欧容对自己前作致敬的元素。譬如亚历克斯男扮女装前往停尸房探视、结果骑着自行车落跑的画面,像极了欧容早期短片《夏日吊带裙》,甚至连角色穿的裙式都惊人的相似。而老师与学生探讨写作来推动叙事的手法又有《登堂入室》的影子。《干柴烈火》中用异性撼动同性、结果异性倒戈(?)的设定,也出现在戴维和亚历克斯的对抗中。当然欧容电影也许变化万千,不变的永远是法兰西美少年。男孩们青春的肉体在银幕上散发着诱惑气息,举手投足都有春光流转。
由于电影拍摄的是85年的法国,自然少不了八十年代流行元素。观众可以听到由治疗乐队和罗德·斯图尔特等创作的多首金曲,更可以欣赏到16毫米胶片呈现的惊人复古质感。有趣的是本片最初叫《84年盛夏》,后来改名《85年盛夏》也是为了精准还原时代:治疗乐队主唱罗伯特·史密斯跟欧容说,乐队成名曲《Inbetween Days》发行于1985年,如果欧容非要使用84年作为片名,那么他将拒绝授权——因为歌曲不能乘坐时光机!欧容回复说他愿意为了这首歌把电影名改为《85年盛夏》,只是能不能版权费少收点...(呃导演你的节操呢!)
喜欢欧容的影迷不会对《85年盛夏》感到失望,哪怕它最后狗血得一塌糊涂。它讲述的不只是同性情谊,还有青春期的彷徨和生死对立。欧容希望他的男主在最美好的年纪沐浴生的光芒和死的阴影,完成追寻自我的狂乱之旅。观众会发现,所有发生其实都“非始非终”,而是漫长经历的一个短暂瞬间。“所谓的成长,就是努力专注于眼前的每一瞬,在一瞬又一瞬的发生中,成长为当下的自己。”
电影结尾,亚力克西很快又遇见了一个男孩,一个跟他和戴维有过交集的男孩。从结束到开始,才过了一个夏天。为什么?因为这就是青春,因为青春就是用来挥霍、试错、跌倒爬起向前。我敢说,如果是在少年时代看这部电影,我一定会以找个戴维这样的男友为己任。——因为青春只有一次啊!只有光芒而狗血的走过青春,人生才会不留遗憾!
艾登·钱伯斯在年近50的时候写出了《Dance On My Grave》,弗朗索瓦·欧容在52岁的时候拍出了《85年盛夏》,已经饱经风霜的两个中年人创作的青少年题材作品,注定不再是少年心态了,或多或少沾染着后知后觉的遗憾和经历过后才会有的感悟。
85年盛夏,对应着海浪、帆船、绿荫、摩托车、沙滩、阳光,明亮快乐;Dance On My Grave ,对应着坟墓、死亡、尸体、不羁、脆弱、反抗,阴郁疯狂。
这就是电影的上半场和下半场。
电影中艾利克斯读了一段魏尔伦写给兰波的诗,戴维很默契的接上了后面几句。两个人都被同一位文学老师欣赏过,也都知道这对著名的诗人文青同性爱人魏尔伦和兰波,这巧合也挺“天造地设”的。
就分别用兰波和魏尔伦的两首诗,来烘托下上半场和下半场氛围好了。
兰波《十七岁的年龄,我们无所顾忌》
我们并不当真,当我们年方十七。 ——一个美妙的晚上,去他的柠檬水和啤酒, 去他的吵闹咖啡厅灯火熠熠! ——我们去散步道绿色的菩提树下悠游。 菩提树闻起来芬芳在六月的美好夜晚! 空气有时如此温柔,弄得我们闭上眼皮; 带着种种声息的风,——城市并不遥远, ——有葡萄藤的香气和啤酒的香气……
前半段像这首诗一样,浪漫快乐又美好,出海时英雄救美偶然相识,随后一起在阳光不错的天气逛集市,在晚霞中骑摩托吹风,去游乐园派对夜游,懒洋洋地躺在一起看书...俨然是另一部Call Me By Your Name.
但事情并不简单。
谈及青少年时期,欧容曾经和记者分享过这样一段话,“青少年时期是忧伤的孵育期,是个幻灭的时期,我们发觉爱情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父母的权威、他们说的话未必是真实的。所以是一个所有事情都开始分裂的时期,这是非常暴力的,因为这之前,我们还在孩童的理想化中。”
残酷和温柔并存,喜剧和悲剧并存,这才是现实。
戴维和艾利克斯对待感情的态度是完全相反的。需要不断更换伴侣维持新鲜感的戴维,只是把这当作一段夏日恋曲,激情和好奇一旦褪去,这段关系就该终结了,他的恋爱方式像暴风雨一样,来势汹汹,然后迅速消失,干脆果断,喜欢就交往,没感觉就分开。他喜欢的不是另一个人,而是一段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但暴风雨过境后,总是会留下一地残骸。
艾利克斯有在认认真真地对待这段感情,并且“心甘情愿成为他的俘虏。”,把所有激情还在场时的承诺都当真了。在原著里,艾利克斯是个“怪异”的少年,只有戴维愿意对他好,愿意帮他剪头发、选衣服,和他一起兜风,当一个从来没有被这样对待过的人遇到一个对自己无比温柔的人,必定会全身心地沦陷,这样就很危险,感情一翻船他就会做出一些很可怕的举动。
我们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摆脱了自己的过去——惟有这一点最为重要。
魏尔伦《绿》
让我的头在年轻的胸上得到栖息, 你最近的吻还在他上面留有印记; 让它栖息在猛烈的暴风雨后的宁静里, 让我微睡片刻,既然你也要小憩。 你瞧,我们得学会宽恕一切…… 你瞧,我们得学会宽恕一切, 因为这样我们将会是最幸福的, 虽然在生活中也有悲伤的时刻, 至少我们将会在一起哭泣。
……
让我们做两个孩子,
两个年轻孩子,
不对任何事倾心,
对一切只有惊奇。
悄悄走到纯洁的榆树下,面色苍白地
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得到了宽恕。
无论拍电影还是写作,作品中都存在创作者本人的情感投射。
欧容从1993年执导第一部短片《少年维克多之烦恼》开始到现在第19部片《85年盛夏》,他的大多数电影展示的都是情欲纠葛、少年心事,也几乎从不缺LGBT元素。
欧容在采访中说过,戴维突如其来的死亡,可以被看作是八十年代艾滋病爆发的隐喻,这让无数同志群体找不到爱情的出口,《夏日吊带裙》也探讨过。没找到正确的发泄方式前,艾利克斯扮成女孩去看戴维的尸体,甚至不顾别人的目光疯了一样趴在戴维的尸体上亲他,又深夜去挖戴维的坟墓,在他的坟墓上听那首他放给他的音乐(《初恋》)。
艾利克斯面对众人对他在坟墓上跳舞这一行为的误解,不做解释,不做道歉,他知道身在故事之外的人无法理解这样看似异样的行为,说了也白说。
在老师的建议下,他选择用写作当出口,发泄汹涌繁杂的情绪,这也成了他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艾利克斯说,在写作中他感到那些自己曾经做过的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变成了书中的角色的行为,间接杀死戴维也不是自己,而是一个角色。这样的投射是否在现实世界的创作者身上也有体现?
合理怀疑一下,弗朗索瓦·欧容是否也在用电影创作的方式,在回忆中重塑青春?他在《花容月貌》的访问中谈到青少年题材的电影时说,“法国甚至世界上有很多青少年题材的影片,让我感觉很理想化、美好化,可我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却是痛苦而艰难的。所以我想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方式和经验,远距离地、以另外的方式重新谈论这个话题。”
电影所呈现的结果是,艾利克斯通过这种写作投射的方式,得到了自己的宽恕,和过去那段疯狂且偏执的青春告别,蜕变成了一个敢在沙滩边邀请别的男孩去出海的少年了。
在David出轨Kate的隔天,Alex质问David并且诉说着当初David如何靠近他等等这些过往,由此引发两人的争执。David不能对感情与伴侣忠诚而出轨,这无论在感情上还是道德上,都是要被谴责的。
在此之前,David与Alex认识不久的时候,David救了一个喝醉的男生。在David与Alex告别后,David与这个男生独处。这其实与之后发生的Kate的事情类似。
所以整个故事的路线是这样的。
在Alex与David相识不久由于那个喝醉酒的男生出现,让David显现了一个特质,而这个特质就是David是会朝秦暮楚的。而Alex从这件事情开始到隔天,他都是生气的,这说明他不喜欢David的这个特质。这种情况放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就会断定对方是渣男而和对方断开。这样的处理其实从根本上隔绝了他/她会进一步被渣男伤害感情的可能。当然也有人会在对方道歉或者示好的情况下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下去。而影片中David就是通过给Alex送头盔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David与Kate相遇,二人当天的亲密举动已经让Alex不高兴了,这时Alex的感受其实与之前David和喝醉酒的男生事件相同。在David和Kate真的发生性关系之前的大半天时间里,Alex生气但是依旧什么都没做,直到第二天才发作。放在现实世界里,即使第一次选择原谅的人,很多也会在第二次类似的情形出现时意识到对方无可救药所以他们必须要断开。但是当David说要分开的时候,Alex在示弱求饶。这说明他依旧不愿意与David分开。假设David没有因为车祸死亡,可以预见的是,David出轨与Alex选择原谅而继续下去的情节可能会重复上演很长时间。
影片中Alex的眼中只有David,用他的话说,即使每一秒都跟David在一起都觉得不够,所以他的生活都是围绕着David转的。这可以理解为Alex更爱或者只爱David,他的世界只有David。当Alex的全世界只有David的时候,David的出轨对他而言或许有被背叛的伤害,但是更大的伤害在于David跟别人相好就意味着David也会出现在别人的世界里,所以David是有离开他的可能的。Alex对于David会离开他的恐惧超越了一切,所以他会选择原谅以及在对方提出分手后求饶。只要David不离开他,什么事情都好说。
David作为Alex的全世界,假设David离开了Alex,那就是Alex的世界就空了,或者坍塌了。所以David对于Alex来说就是维持Alex世界不坍塌的一个人或者一个工具,而Alex所喜欢的就是当这个人或者工具在的时候自己世界的稳定祥和以及自己与对方的亲密无间。从这个角度而言,既然对方这个人有了工具的意味,那么他心中的David是不是真实世界的David 并不重要,甚至那个人是不是David都不重要。这其实就是Kate说的Alex爱上的并不是David,而是他对于David的想象。所以才会有在David死后,Alex趴在尸体上这样令人费解的举动,即即使你死了,只要我的想象没有死,你依旧是我心中的那个人或者工具。既然David是被想象出来的,那他的本体消失了,Alex就得赶紧找一个新的来延续他的想象,这就是他为什么可以快速地搭上新男人。所以Alex自认为的对David忘我的爱背后其实除了爱之外还有他吞噬一般的占有欲,就是他必须要把对方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才心安。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是我爱你爱到希望我可以变成你,而这部电影是我爱你爱到希望你变成我的一部分,这就是《请以我的名字呼唤你》。二者有类似的地方,就是两人合二为一,所以两种情况下都会有异常亲密的快乐时光,但是因为人对于被吞噬有着本能的抗拒和排斥,所以后者总会让人怀疑这种爱是真是假。
其实这部电影的两个男主角都有自己的心理困境,当他们各自的困境没有解决的时候,结果肯定就是通过控制对方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相爱相杀。这一点其实在异性电影里很常见,但是在同性电影里并不多见,所以电影已经具备了类似于《消失的爱人》的元素,但激情与甜蜜之后的分离悲剧最终只停留在Kate的一句解释上,所以电影就有一点隔靴搔痒的不痛快和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