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最伟大的 The Greatest(2009)

最伟大的 The Greatest(2009)

又名: 温柔的爱

导演: 莎娜·费斯特

编剧: 莎娜·费斯特

主演: 凯瑞·穆里根 苏珊·萨兰登 约翰尼·西蒙斯 皮尔斯·布鲁斯南 亚伦·泰勒-约翰逊

类型: 剧情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9-01-17

片长: 99 分钟(Hollywood Film Festival) IMDb: tt1226232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爱子班尼特(亚伦·泰勒-约翰逊 Aaron Taylor-Johnson 饰)的意外身亡让身为父母的艾伦(皮尔斯·布鲁斯南 Pierce Brosnan 饰)和格蕾丝(苏珊·萨兰登 Susan Sarandon 饰)痛不欲生,两人之间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在绝望的情绪弥漫了数月之久后,一个名叫罗斯(凯瑞·穆丽根 Carey Mulligan 饰)的女孩的出现打破了压抑的平静。

演员:



影评:

  1. 幕后制作:

      从保姆到导演:莎娜·费斯特的艰苦跋涉

      莎娜·费斯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最伟大的》,一部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获得观众起立鼓掌的影片。从15岁开始做保姆的费斯特是怎么样华丽转身做成了导演,没有经过电影学院学习的她又是如何自学成才?在她华丽转身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说起费斯特的从影经历,看起来有些像“灰姑娘”的故事。一个保姆,花了三个月时间写出了一个剧本,找到了投资,吸引来了老戏骨和新生代演员的加盟--这样的经历足令他人艳羡。费斯特说:“我从15岁就开始做保姆,一直做到现在。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写剧本,也没有被生活打败。《最伟大的》是我写出来的第七个剧本,人们都很认可它,觉得它是一个好剧本。我那时候在想,我终于能转行了,我就要成为一个作家了。”在完成剧本之后,费斯特参加了美国电影工业学会主板的制片班之后才发现,制片不是她的欲求--导演工作才是她的欲求所在。可是仅仅有一个剧本是不够的,还无法拍片,费斯特还需要学习导演功课、还需要明白如何在片场让自己的演员表演出在她的脑子中的原汁原味的影片。为了能自己亲手拍摄出影片,费斯特参加了电影理论家朱迪斯·维斯顿(Judith Weston, Directing Actor《导演演员》一书的作者)开办的导演培训班。费斯特说:“我每个周二的晚上都会去上课,学习怎么拍摄影片。我交给老师的作业就是我新片中的片段。在那个阶段我一共拍摄了影片中的16个场景。这对我理解人物和电影的结构绝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有老师的教学之外,费斯特还通过反复观看她最喜欢的经典电影来自学导演技巧,她说:“我会反复看那些我最钟爱的影片,反反复复地咀嚼那些电影的拍摄技巧和方法。碰到我需要拍摄的类似的场景的时候,我会按下暂停键,然后把这个场景记下来,看他们用的是什么样的镜头、如何摆摄像机、怎么样构图等等,我就是这样学习导演的技巧的。”

      有了剧本之后,就要开始筹集资金了。和那些手上只做一个项目的导演不同,费斯特的工作是多线程的。五年前,费斯特写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剧本《简单爱》(Love Easy),然后她就开始为这部影片寻找起了投资,不消说,结果不尽如人意。在一次次碰壁之后,费斯特决定同时为自己手上的数个剧本一起找“东家”。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工作方法,她为自己积攒了大量的人脉关系。《最伟大的》剧本刚一完成,就找到了东家。费斯特说:“对于一个作者和导演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一起做几个项目。这样的话,不会因为其中的某一个项目被枪毙而使自己的生活陷入窘境。”接着,费斯特便开始为自己的影片寻找合适的幕后班底了。

      璀璨的演员阵容

      在美国这样一个大制片厂林立的国家,独立电影一般很难有出头之日,也很少有什么大明星会加盟独立影片——对于初出茅庐的新导演而言,不要说大牌演员,连拍电影的机器都是头号难题。可是在独立电影导演莎娜·费斯特的处女作《最伟大的》一片中,却汇集了皮尔斯·布鲁斯南,苏珊·萨兰登、新科奥斯卡提名获得者凯瑞·穆里根主演。究竟是怎样一部电影有着这么大的号召力呢?

      谈到这个类似于顶级影片才有的演员阵容,莎娜·费斯特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她说:“我觉得他们真的是看中了我的故事和素材,因为这个剧本里有我很多的心血,我把我的所思、所感和所想都放在了剧本里。也许他们也感觉到了我的诚意。他们这些演员几乎只会和大牌导演合作,但是碰到了这种真的触及他们内心的电影,他们还是很有激情和热情的。我甚至觉得布鲁斯南和萨兰登在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冒险,因为万一我的电影砸了,他们就要留下臭名。”面对着这样一个用心写出来的剧本,见多识广的布鲁斯南很是喜欢,他说:“我是在我的制片公司看到这个剧本就对它爱不释手,里面的故事、里面的情节和人物,都是我喜欢的。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没有表演什么有深度的、有剧烈情感变化的角色。我走的是一条相对而言更顺畅的表演之路。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制片公司,可以自己挑选剧本了,我当然要尝试一下这种更有深度的角色。所以我毅然决然地要出演这部电影。”在布鲁斯南决定出演本片之后,他给正在犹豫不决的苏珊·萨兰登打了一个电话,劝萨兰登接下这部电影。因为萨兰登最近几年已经在银幕上不止一次地扮演过这种历经丧子之痛的母亲了,对于这个角色,她担心的是“重复”。不过在皮尔斯的邀请下,这位奥斯卡影后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除了这两位黄金配角之外,影片年轻的主角更有看头:风头正劲的凯瑞·穆里根。谈到影片的拍摄,穆里根说:“的确时间非常紧,我们几乎是在赶着时间拍摄。但是整个拍摄过程还是充满了欢乐和笑声的,因为能和这样的演员合作,我感到非常兴奋。我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个角色是我要说美音最多的角色,为了这个,我特意提前练习了一段时间的美音。”

      即使有了经验如此丰富的演员,影片拍摄起来还是困难重重。莎娜·费斯特说:“有很多事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接二连三地蹦了出来,每天每个人都会有新的想法和更好的主意。但是我的预算有限,我没有办法去对我的拍摄安排进行调整,而且几乎所有的镜头都要一次通过,因为我没有预算去重拍。我们每天都要拍摄掉8-9页的剧本,这是一个非常快的速度了。而且因为我没有经验,面对着问题,很多时候我无计可施,只好束手就擒。好在我有一个太棒的班底了,他们帮助我一起分担了很多的烦恼和忧愁。如果没有他们,这部电影不可能拍摄出来,更不可能在圣丹斯电影节上放映。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这部电影的成功是归功于他们的,我觉得我自己的作用很有限。”

    花絮

    ·本片是莎娜·费斯特的导演处女作。

    ·本片剧本是费斯特写作的第7个剧本。

    ·莎娜·费斯特在南加州做保姆期间花了三个月写出了本片的剧本。

    ·从写好剧本到影片拍摄完成,费斯特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这在独立电影界算是“神速”。

    ·本片最终只用了25天就拍摄完成了,而且大多数镜头几乎都是一次拍过,因为没有多余的预算NG镜头。

    ·皮尔斯·布鲁斯南还是本片的制片人之一。

    ·本片曾在2009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放映。

    ·因为本片的主演凯瑞·穆里根凭借着《成长教育》获得了奥斯卡的提名而名声大振,所以本片才有机会在北美上映,从而避免了独立电影无法大规模放映而直接发行DVD的命运。

    ·来自英国的凯瑞·穆里根为了这个角色,特意练习了一段时间美国口音。


    PS:我承认看到幕后制作我惊呆了,为什么好莱坞到处可以发现奇迹?从一个保姆到导演!
    其实这类事情并不鲜见,从早些的《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到奥斯卡最佳歌曲《曾经》,到这次的《最伟大的》,电影幕后的故事都比电影本身来的更震撼,好吧我不得不说好莱坞的月亮就是圆。人家的土地就是长好庄稼的地方。我们长点野草就算不错了。
            5毛们如果不喜欢这话就滚蛋,老子见不得你们的奴才嘴脸。
  2. 最近——应该说是今年以来吧,觉得好电影越来越少。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只去主流院线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我很少能看到国内的“类”独立电影了。要不就是《杜拉拉升职记》这种骂的时间比看的时间还长的电影,要不就是《波斯王子》这种忘的时间比看的时间还快的电影,总之迷失在茫茫的影海中无所适从。

    今天终于看到了一部好电影。据说导演和编剧是同一个人,据说此人是个南加州的保姆,据说此人只是业余时间去上上导演课,据说这个剧本是她的第七个剧本,据说从剧本完成到拍完上映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据说这个片子拍摄的时候资金不够所以没法NG……这样的一个独立电影成功之路让我觉得好莱坞真是个盛产奇迹的地方。

    知道了这些信息之后,看着皮尔斯·布鲁斯南、苏珊·萨兰登和carey Mulligan等一系列一线演员出现在这个片子上就也不足为奇了。皮尔斯大叔内心就是个文艺青年,007卸甲归田后这几年直奔着小成本文艺片去;苏珊是精于演丧子之母的老手;Mulligan在Education中的表演很惊艳,这姑娘长了一张既美好又让人过目不忘的脸孔。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经历丧子的中年夫妻与小儿子把家庭弄得支离破碎,这一切因为去世的儿子的女友到来这个家庭而发生变化;小女友怀上了他的孩子,她渴望了解孩子父亲的一切。电影的情节跟着这姑娘的怀孕时间推动,痛苦到强迫症的母亲,不知道如何发泄自己感情的父亲,爱自己的哥哥却无法表达的小儿子,在这个未出生的孩子和她母亲的身上都找回了自己内心的安宁。这个片子没有任何激烈的事件,没有悬疑没有谜团,击中观众的地方完全在于编剧对人内心感情的精准把握和雕刻一般的台词。新的生命伴随着死亡而到来,这种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老病死和家庭成员之间无法抗拒的亲密感情和紧密连结给了观众最大的代入感,而情节的层层推动和主人公们之间感情与心理的微妙变化又牵扯着观众的心。最后一幕Rose快要生孩子,而所有家庭成员坐在去往医院的车里讲述孩子父亲小时候的故事时,这种感情得到了充分的升华,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终于因为一个孩子的诞生而重新结合在一起,也让坐在屏幕前的观众产生最大的共鸣。这种共鸣是看电影的人最希望得到的,也是多数电影中没有的。

    电影的颜色很简单,就是大面积明艳的单色调。教室的红色,卧室的黄色,主角房间的蓝色,Rose裙子的颜色,都给这部电影注入温暖的感觉。Soft rock音乐的选择也是积极明快的,作为导演的处女作来说,这部电影基本上该有的地方都有,该没的地方都没,让人舒心痛快。
  3.   一个已经长大成人,非常优秀的孩子,忽然“被”离开这个世界,那么这个孩子的父母该承受如何巨大的痛苦呢?这个电影就是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我们很喜欢用“顺其自然”这个词语,因为很多事情都是无解的,该承受的就必须承受,时间足够久了也许就会好些了,又或许生活会安排个什么人闯进你的生活,然后事情慢慢的就有了些不一样,就像这部电影中的ROSE她怀着孩子敲开了GRACE和ALLEN的家门。
    CAREY太美了,美的灵动,让人屏息。于是电影中的BENET会忍不住吻住她。电影的开头就是他们偷尝禁果的场景,两个年轻的尤物,很美好。第二天再BENET像ROSE情不自禁的把车子停在路中间和自己的女友表白的时候,一辆大卡车撞向了他们......后来ROSE吊着绑带出现在在BENET的葬礼上面.....
         从此GRACE和ALLEN还有RUIEN的生活都太糟糕了,根本不是人过的日子,谁能想象一夜夜的无眠,或者每天醒来就悲伤抽泣,又或者内心的痛苦没有适当的出口宣泄压抑至极的感觉?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懂。GRACE会神经质地在过道里自言自语寻找儿子踪影,说些不正常的话;ALLEN在学校里精神极度恍惚,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RUIEN呢,因为精神受到刺激而再度嗑药......总之整个家庭都在崩溃的边缘,家庭关系也是分崩离析。这个时候ROSS已经来了,在这个家里安养胎儿,等待着这个孩子的出生。而她在这个家庭的处境并不好,在这样一个气氛极度压抑的家里。她来到她家的第一天,扎起漂亮的布幔来布置她的床铺,在我看来这仿佛是一个仪式,一种祈祷祝愿未来的仪式。她仿佛一直在温柔等待,等待这个家庭真正的接受她,并告诉她BENET的事情,姑娘和小伙子陷入爱河,但是却还没有时间更多的相互了解。她一直等,直到孩子快要出生的前两个月的一次产检,GRACE和ALLEN陪着她去,她怀着的是一个十分健康的女婴,多好!一脸疲惫和沧桑的ALLEN情不自禁握住ROSE的手祝贺她。可是当ROSE做完产检,走出来却听到GRACE和ALLEN的争吵,GRACE指责丈夫冷漠,她不能接受这个孩子,她甚至认为ROSE该为BENET的死负责。于是ROSE哭着离开.....
         心理学角度来讲,一个对死者真正意义上的道别的仪式是解开失去之痛的钥匙,而对于GRACE来讲,她终于等来了那个肇事司机的苏醒,她和他的那场对话。,是她面对儿子之死的仪式。她终于明白了,那是一场意外,在那个17分钟里面她没有能力为儿子做任何事情,而她的儿子真的爱ROSE这个姑娘。于是她放开了自己的心怀面对现实,和并且从心底里面接受了那个姑娘。他们在儿子的车祸现场找到了ROSE,CAREY在那个场景中穿了一件绿色的尼大衣,真漂亮。GRACE一家人也终于用真诚赢来了ROSE的回归,电影的结局,ROSE抱着那个刚出生的婴儿,GRACE一家人手搭着手,从育婴室的玻璃窗外看着孩子,终于看到未来了。
         10个月—一个怀孕的周期,这个家人用了10个月走出了生活变故的巨大阴霾,迎来了阳光的来临。其实这又是一个多么幸运的故事版本,具体说,是一个不幸故事中的幸运故事。
  4. 看完这部电影,可以肯定的是,男孩妈妈是因为一个猜测而愧疚自责。她猜测男孩在濒临死亡无助迷茫的时候,呼唤母亲,而作为母亲的自己无法回应孩子的呼唤,提供相应帮助和支持。这是男孩母亲丧子之痛的症结所在。

    男孩弟弟是因为男孩出事时,自己嗑药磕high了,没有好好道别。所以前期一直陷在哥哥出事的阴影里吗?

    男孩爸爸是因为男孩出事时,自己和小三在一起而更难受?影片里面有一段男孩父亲猜测男孩母亲出轨的时候,女孩回答,男孩母亲不是这种人。男孩父亲回答,I did . I have one.那个出现过两次的女同事是他的出轨对象吗?

    the greatest 为什么翻译成最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