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美国队长:75周年英雄史 Marvel’s Captain America: 75 Heroic Years(2016)

简介:

    Marvel celebrates the history of Captain America, both in the comics and on TV and film, and examines the character as a reflec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throughout the years.

演员:



影评:

  1. “Ask any comic-book writer and they’ll tell you creating a superhero is no small task.
    Creating a superhero that would change the world,is a nearly impossible one.”
    But Cap did it!

    从X战警(X-Men)到正义联盟(Justice League),从“氪星遗孤”超人到“高中屌丝”蜘蛛侠,Marvel和DC两大漫画公司自上个世纪30年代末成立以来,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超级英雄形象。若论影响力,精于商业运营之道的漫威(Marvel)似乎更胜一筹,其主打的复仇者联盟(Avengers)系列,更是在全球引发一波波狂潮:风流倜傥史塔克,金发银盔神之子……甚至连傲娇反派洛基都凭借其演员的独特魅力狂揽大批粉丝……有人调侃说,这不过是美国价值观的又一次好莱坞式输出,尤其是美国队长这个形象,可谓行走的活招牌。但不可否认的是Captain America这个形象承载了太多美国社会的文化内涵,其形象的一次次演变也见证了美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看电影更要涨知识,在《美国队长3:内战》上映之前,不妨来分析一下美队形象背后的那些社会历史。


    /创作背景/
    我们往往能从虚构角色中找到创作者的影子。创作者的自身经历、价值取向往往会有意无意投射在其作品中。从《安妮霍尔》中,我们捕捉到伍迪小老头那絮叨的文青形象,从Mr Darcy身上,我们发掘出终身未嫁的Jane Austen心中理想爱情的真正模样……
    美队亦是如此。还记得Steven Rogers(变身为超级士兵前的美队)在小巷内面对霸凌的坚韧顽强。你可以不断得手,我也随时奉陪。你可以打得我头破血流,但我绝不服输。其实这种场景源于创作者Jack Kirby和Joe Simon的亲身经历。Jack和Joe均为犹太人后裔,一大家人挤在曼哈顿下东区狭窄简陋的廉租房中。街区治安混乱,种族斗争、帮派火拼频发。在这种环境中,身材矮小的孩子,常被欺侮。Jack是个小个子,但极富正义感、争强好胜,即使事不关己,在看到别人受到欺辱时,也会随时挺身而出。
    无论历经多少颠沛流离,犹太民族一直保持着惊人的人才产出,Jack和Joe的创作天赋日益显现。美国虽有“文化大熔炉”的美誉,但在上个世纪中叶,在种族问题上依旧存在诸多限制。Joe由于犹太人身份未能成功进入大学(当时各高校对犹太学生的招收,都固守着特定的指标),许多犹太籍优秀画师也无法获取合法工作。天赋秉异却怀才不遇,直至“及时漫画(Timely Comics)”发掘了他们。及时漫画即是漫威前身,由出版商Martin Goodman于1939年创立。Joe成为刊物的编辑,Jack成了艺术总监。他们也由此成为美国梦的又一个鲜活例证。
    <图片1>
    <图片2>


    /社会背景影响下美国队长的形象演变/

    I 正式参战前美国社会的民意分化:——初次亮相,饱受争议。
    1941年,正值希特勒入侵欧洲,大肆推行反犹民粹独裁之时,Jack和Joe作为两名犹太人,立场鲜明。他们对这场战争的感知比其他人更敏感,头脑也更清醒。“创造一个与希特勒一决高下的角色,这是他们与纳粹帝国较量的方式。”
    Martin Goodman想针对时局做一些超级英雄的漫画,Joe提出了塑造一个“超级美国人”的想法。这个形象要体现美国所宣扬的一切普世价值:反抗压迫、打击邪恶、捍卫自由、守护民主……
    但是当时已经有太多“超级”英雄,何不创造一个更“现实”的角色?他不是大力士、没有超能力,他不会飞,也没有隐形术,”He’s just a guy who is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as what he does!”就这样,美国队长的形象诞生。身材矮小却坚韧善良,经过实验改造,变成了“超级士兵”,力量、速度、耐力等各项体能都优于常人,并且被授予一枚由特殊材质——Vibranium铸造的盾牌。
    当时,Martin Goodman还担心有人在漫画出版前就刺杀了希特勒,于是他们顶着压力熬了几个通宵赶稿。在美国队长第一期漫画的封面上,一个身穿星条旗的男人,直捣纳粹老巢,一记右勾拳打在希特勒的脸上,元首一脸懵逼,党卫军措手不及。
    <图片3>
    此刊一经发行便引发轩然大波,当时美国官方并未宣布参战,这种政治立场鲜明的直接挑衅引发了纽约纳粹组织的攻击,Jack和Joe每天都会收到许多死亡威胁,甚至有不少人直接在及时漫画的工作室门口表达抗议。此外,美国队长在文化中的地位也引发争议。关于是否参战,民众立场分化,美国队长的“代表”身份受到质疑。
    但是接下来,珍珠港偷袭事件的爆发,促成了民众立场的统一。

    II 美国的正式参战:——形象巩固,备受推崇。
    珍珠港偷袭事件发生后,美国社会一片哗然,群情激愤,美国政府立即宣布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数古往今来光辉的英雄形象,总离不开一个互相成就的敌人。正如伏地魔之于哈利波特,莫里亚蒂之于神探夏洛克,小丑杰克之于蝙蝠侠……与现实社会相交融,美国队长突然有了一个漫画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反派——希特勒和纳粹分子作敌手,顺理成章的巩固了原本饱受争议的“国家代表”形象,成为民众抵抗专制暴政的象征。在那个特定的时期,漫画中的队长和前线的士兵一样,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图片4>
    一年后,Jack和Joe也应召入伍、投入前线作战,亲历战场使他们愈发了解战争的残酷,从战友身上他们看到队长应有的品质,美队的形象得以不断丰盈。士兵们也从队长身上不断汲取精神动力,在当时,美国队长的漫画在士兵中非常流行。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年轻人因为战争的爆发,从高校、从工厂被突然集合到一起,他们之间有太多隔阂与误解。然而漫画成了年轻士兵共通的一种话题,不仅限于读书人之间。
    记得美剧《兄弟连》中来自哈佛的学生韦伯斯特谈及文学时,一旁的约瑟夫一本正经地说自己也爱看书,正值旁人惊诧之际,他又添一句“闪电侠啥的(漫画书)”,众人皆醉,也是可爱。不过,这也足以见得,当时漫画在前线士兵中的影响力。
    <图片6>
    <图片31>



    正在读漫画的美国士兵
    正在读漫画的美国士兵


    III 冷战背景下,新题材与新传媒的竞争——转型失败,陷入困境。
    然而当二战结束后,队长丧失了明确的敌对目标,其存在仿佛变得不再有意义。加之长期的战争使人民身心俱疲、厌倦打斗,人们渴望回归平静生活。与此同时,各种新式漫画体裁激增,犯罪、言情、科幻……超级英雄类漫画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队长又该何去何从?
    冷战时期,创作者进行了第一次转型尝试,美国队长变成了“Commie Smasher(共产主义粉碎机)”,然而意识形态的斗争并未提供多少可供发挥的素材,这次转型以失败告终。
    冷战时期的美国队长系列漫画
    冷战时期的美国队长系列漫画

    并且随着电视机的日益平民化,漫画不再是年轻人首选的娱乐方式。人们阅读量骤减,漫画书的销量也一路跌至低谷,1949年,美国队长与其他众多漫画一并下架,连载取消。

    IV 1960s反战与平权运动的兴起:——漫画业的复兴与美队重生计划的开启。
    1960年代,可谓美国社会颠覆巨变的十年,性解放思潮兴起、民权运动盛行,青年学生走上街头,试图以张扬的姿态打破种族主义与性别歧视。马丁路德金宣扬梦想,鲍勃迪伦的歌声随风飘荡(Blowing in the Wind)。摇滚乐挑战着新教的传统道德观,嬉皮士聚集在伍德斯托克小镇,伴着雨水泥浆跳舞歌唱,在草地上性交,宣扬着“要做爱,不作战”的口号。政治和社会的种种变迁刺激着新锐艺术的生长,漫画业也迎来了复兴。
    及时漫画于1961年重新启动,更名为现今耳熟能详的【Marvel Comics(漫威公司)】,意为惊奇。不知彼时提名的Goodman可曾料到,一个新纪元将从此开启。以神奇四侠为开端,绿巨人、蜘蛛侠、雷神、钢铁侠……一批新的超级英雄相继产生。此时总主编Stan Lee提出了“重启美国队长”的主意。
    <图片10>
    如果说重生是件幸事,不老的容颜与依旧健壮的体魄是种赏赐。那么缺席的冰封岁月中,周遭发生的巨变对美国队长来说便是无比残酷的,挚爱与友人的老去别离带来难以消解的失落与孤独,他保持的传统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也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被时代所遗忘的英雄,仍需靠意念前行。面对越战已定的败局、街头骚乱的游行。Stan Lee想借队长回归的形象重拾人们对国家、对社会的信心与希望。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美国队长代表美国所有可能的精神。漫画背景愈发与现实相结合,力求展现当时的青年文化,为普通的个体发声。
    <图片11>
    《MADBOMB》以一个“富有的精英阶层通过经济手段与意识操纵来驯化民众、企图推翻宪法的故事”暗喻当下美国社会种种乱象,被誉为最有预见性的漫画书之一。

    V 水门事件后民众对体制的幻灭:——九头蛇对政权的渗透与“政府抗衡者”形象的出现。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窃取民主党内部竞选情报,时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尼克松的竞选团体不惜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
    “总统可能做了违法的事?!这在当时是令人无法想象也难以接受的。”
    越战的失败本已对美国人的精神造成巨大冲击:美国并非战无不胜;战争露出帝国主义、殖民政治的真实面目,政府宣扬的正义与民主只不过是个幌子。水门事件的披露更是让民众对体制的信任降至冰点,爱国主义和良政府本是美国队长形象的内核所在,而这一切都已幻灭。此刻,他必须做些什么,表示回应了。
    <图片12>
    在漫画的平行世界里,九头蛇组织秘密渗透神盾局权力系统,恶势力波及范围之广,渗入之深,使得原本忠于组织的美国队长对这套体制产生失望。他放弃了“美国队长”的头衔,回归Steven Rogers,以无国籍的普通游民身份加入抗争。但漫威深知“美国队长”的招牌不能丢,“Nomad(游民)”的身份无法产生影响力,也不会让书大卖。所以在商业利益的驱逐下,美国队长再度回归。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全新的角色转变,队长由此开始抗衡政府。
    然而1970年代后期起,随着金刚狼、超胆侠、惩罚者等更有个性、有血性的形象的出现,人们对美国队长这种严肃、正经的形象产生审美疲劳,美队又再一次淡出人们的视野。

    VI 911的爆发及安全与自由之争——英雄分化,内战开始。
    在超级英雄丛生的时代,除了Marvel与DC两大阵营之间的抗争,各集团内部的角色以个体为单位也充斥着各种竞争,美国队长时起时落,但始终不会为人们所遗忘,正如Stan Lee对小蜘蛛的青睐,还有一众创作者对美国队长这一形象偏爱有加。
    2000年漫威钦定John Cassaday进行创作,重启美队形象。John理念明确“美国队长不再是每周制服一个恶棍的英雄,而要更接近现实世界”。最初的版本我们已不得而知,911的爆发清洗了一切。
    面对恐怖分子的暴行,人们震惊、悲痛而又愤怒。没人会觉得漫画中英雄扭转局面的happy ending能抚慰现实的伤痛,但漫画也不能选择避开社会敏感点,回到“乌托邦”继续说自己的故事。美国队长必须有所行动、有所回应。创作者选择直面灾难,让美队置身现场,他和民众一样悲痛一样愤怒,但也一样无能为力。英雄面对灾难却束手无策,难道我们可做的只剩祈祷?
    <图片13>
    并非如此,这一次,英雄后退一步,通过美队的视角,我们看到无数的平民化身为真正具有行动力的英雄。救援人员、志愿者,每个人都是一支队伍,每个人都成了“美国队长”。
    <图片14>
    911后,小布什政府不顾民众抗议,一意孤行的签署通过了《爱国者法案(USA PATRIOT Act)》,根据此法案,为防止恐怖主义的潜在危害,政府扩展了美国警察机关获取民众隐私的权限。民众群情激奋,围绕着“安全与自由”展开了普遍争论。“为了安全保障的提升,你愿意放弃多少自由?”
    <图片15>

    接下来在漫画中,内战开启:一群拥有超能力的年轻新秀在拍摄真人秀节目时,引发反派硝化人(Nitro)的自杀式袭击,造成周边地区数百位普通民众的无辜身亡,此事件引发社会强烈愤慨,围绕着如何约束超级英雄展开了激烈讨论。紧接着,政府介入,颁布《超级英雄注册法案》,要求每个超级英雄必须亮出真身,登记注册。这引发了超级英雄内部的争论与阵营的划分,“除非你告诉我全世界所有反派的真实身份,否则别想让我接受法令!”最后形成了分别以美国队长和钢铁侠为代表的“反对派”与“注册派”。在神盾局的操控下,法案最终顺利通过,违抗法案的超级英雄被大规模逮捕,曾经为守护民众安全而出生入死的超级英雄们沦为了万人唾弃的阶下囚。美国队长领导反对派们组成流亡军,挟持运输车,营救这些被捕的超级英雄,与此同时这些流亡军仍不忘使命,暗地打击犯罪分子……此时的队长已从当年的体制拥护者变为维权孤胆侠,他不再是终极爱国者,而是终极自由的捍卫者。在两派阵营的大乱斗中,巨人Goliath意外身亡。所有英雄停止盲目冲动的敌抗打斗,开始质疑自己立场的正确性。接着,不断有人转换阵营,猜测与怀疑、间谍与卧底……漫威庞大的角色宇宙下的复杂关系网为这次战争不断增添悬疑的筹码……
    <图片16>
    <图片17>

    内战之热血在于,漫威庞大宇宙体系下几乎所有超级英雄都加入了战斗,
    内战之揪心在于,粉丝或多或少都被要求在故事中选择一个自己的阵营,
    “Whose side are you on?”
    队长所在的一边,对多数读者而言似乎更像是“对”的一边,Tony Stark成了“被政府收编的邪恶资本家”,其阵营只不过是资本与政治的又一次成功勾结。
    而内战之悲剧也就在于,输死拼到最后,依然没有人能说得清孰对孰错,割裂的情谊、丧失的生命,曾经他们一同守卫的纽约城也早已在打斗中变得满目疮痍……
    <图片18><图片19>
    <图片20>

    当初为自由而发起的战争造成了此番混乱景象,队长自责不已,决定束手就擒,他说“逮捕我吧,逮捕Steven Rogers,而别逮捕Captain America……”此后,钢铁侠成了新任神盾指挥官,注册派和反对派的战斗都没有结束,双方的嫌隙,已不是一两次的调停就可以解决的。队长在审判前遇刺身亡,Steven Rogers离去,谁来承袭Captain America的衣钵?逐渐找回自我的冬日士兵Bucky,还是信仰体系、道德标准和Steven Rogers一脉相承的Falcon猎鹰?
    美国社会在变化,美国队长的阐述也日益多元,无论是谁,新一任美国队长的选定,都旨在让下一代能够相信“You can be the cap.”以激发青年一代的勇气与信心,担起责任,继续前行……

    / 极具象征意的配角 /
    A.Bucky:所谓“巴基”——“让孩子们更有参与感”
    自打Bucky在电影《美国队长2》中意外回归,被九头蛇组织洗脑后改造为雇佣兵,执行刺杀任务时再遇队长,由此展开了一段与美队相爱相杀的剧情。青梅竹马、事故失忆、旧友变敌……在无数腐女的酷儿解读下,冬盾俨然一跃成为足以与锤基、盾妮、deadpool相抗衡的热门CP。而且漫威官方在商业浪潮的驱动下,拍摄时为迎合广大腐女,在人设和剧情方面做出诸多调整,种种互动、层层暗示,留足“遐想”空间,所谓的“官方发糖”也不过如此。
    殊不知Bucky的人物设定另有深意。Bucky在漫画中首次出场时只有十多岁,在队长换装时无意间闯入帐篷。在漫画世界里,一切巧合皆机遇,既然被识破了真身,不如直接拉入伙。作为一个孩子,他被队长冒冒失失的拉入的二战,同队长一起英勇抗敌。
    成年的超级英雄搭配一个孩子做副手,这让能让孩子更有参与感。不仅是“长大后我才能成为你”,而是“现在我就能和你并肩作战。”在此之前,美国队长身边并未有副手的角色出现,这也让创作者觉得稍有不妥,“起码他要有个可以说话的人吧”。Bucky一角应运而生。值得一提的是Stan Lee并不喜欢跟班的角色,Bucky离开时他表示很开心。老爷子真是不懂腐女心呀。
    <图片21><图片22>

    <图片23><图片24>

    B. Red Skull红骷髅——超级士兵血清的失败试验品
    当初厄斯金博士在考核Steven Rogers是否适合注射超级士兵血清时,正是被他的善良品质而打动。“所谓的强者,力量与生俱来,却失去对力量的敬畏。而弱者才懂得力量的价值:有爱心,有善心。”超级血清能提升人的一切性能,除了物理机能外,其心智道德的一切善与恶也会被一并扩张放大。换言之,血清能取得怎样的改造效果完全取决于被注射者的个人素质。Steven Rogers以人性之善适应了血清,而红骷髅却因心底之恶成为反面教材。如何善用超能力?队长和红骷髅的对比充分说明,道德自律是第一步。
    <图片25><图片26>

    <图片27>

    C.Peggy卡特探员——战争中的女性力量
    队长念念不忘一只舞,Peggy弥留之际还在一旁守候。此般深情,无疑成功将Peggy推上“大众情敌”之宝座。当然,这只是笔者从女性视角发出的一(肺)家(腑)之言。
    回归理性分析,Peggy代表了现代独立女性的形象。在战时,女性多在后方军备物资的生产流水线上奋战;只有少数得以直接进入前线,但在荷尔蒙笼罩的兵营,女性多出现在文书、医务岗位上,而Peggy却打破古今中外皆有之的性别刻板印象,以干练利落的女特工形象出场。当Steven Rogers还未成为美国队长,Peggy已是卡特探员。其实她是少有的与队长平等的女性角色,为正义与自由而战的凡人,体现了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女性力量。
    <图片28>


    D.Falcon——新时代新形象,下一个美国队长?
    美队回归,冬兵出走,似乎队长又陷入独行的境地,漫威适时引入猎鹰Falcon一角,充当新任副手。电影《美国队长2》中猎鹰以退伍老兵的身份出现,退役士兵、战后创伤,这些相同特征使得两人更是惺惺相惜。
    值得注意的是,猎鹰以黑人身份出场,正与1960、7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相关联,现实生活中警方对黑人暴力执法的事件频出,而漫画中猎鹰正与美队携手抗敌……在2014年的漫画中,美队最终选择了猎鹰为下一代队长,是为All-New Captain America。
    <图片29><图片30>

    结语:
    70多年前,两位犹太籍画师为反抗纳粹政权创作出美国队长这一形象,随着历史变迁、社会发展,曾经的终极爱国者变为自由捍卫者,超级英雄也不再是白人男子的专属形象,女性、黑人、孩子,每个普通个体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形象。英雄路漫漫,漫威通过惊奇的想象力与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构建出一个又一个传奇,从中,我们看到奇迹,也体悟到现实。
    下次观影,在视觉冲击之余,不妨慢慢探寻其中的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