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金氏漂流记 김씨 표류기(2009)

金氏漂流记 김씨 표류기(2009)

又名: 荒岛男与俏宅女 / 荒岛·爱 / 爱,漂流 / Castaway on the Moon

导演: 李海俊

编剧: 李海俊

主演: 郑在泳 郑丽媛

类型: 剧情 喜剧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上映日期: 2009-05-14(韩国)

片长: 116分钟 IMDb: tt1499666 豆瓣评分:8.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金盛瑾(郑在泳 饰)因公司重组而失去了工作,同时债台高筑,妻子也离他而去,对人生彻底失望的金盛瑾爬上了汉江的大桥,纵身一跃…… 然而金盛瑾醒转过来之后,发现自己漂流到了汉江的江心小岛上,短暂的脱身努力失败后,金盛瑾在城市的边缘陷入了鲁宾孙一般的境地,回想起现代生活的局促忙碌,金盛瑾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开始依靠小岛上的各种废品过起了化外人生。与此同时,在城市高楼中,一位有自闭症的金小姐(郑丽媛 饰)恰巧用相机目睹了金盛瑾自杀的情形,这个一年中只在演习时窥探大街的女孩生活中自此闯入了一个外星人般的都市鲁宾孙。金小姐在夜晚时分进入对她来说危机四伏的街道,以便给金先生送出自己的信号,而金盛瑾则用沙滩上的大字来回应,这对儿奇妙的笔友慢慢维系着这份情谊,但是在纷乱的都市中,这段关系会走向何方呢?

演员:



影评:

  1. 这大概不是一部正常人喜欢的电影。

    我将它分别推荐给了编辑,建筑师,IT人士,家庭主妇,没有一个回馈说“啊,真好看。”但09年到10年看了这么多电影,只有这部电影让人觉得焕然一新时代已然不同,从亲情励志犯罪片中,杀出来一种非类型片,如海报般春意盎然生机勃发。京城草场地无业青年小明同学首先跟我推荐了它,说很有趣。出于对棒子的不热爱,我等到他推荐第二遍才决定半夜看一看,一看就看到三点时分,入睡前觉得看了部好电影,生活真是满足。

    故事从一个失业失败中年男人跳河自杀开始,地球上想死的人实在太多,所以他顺利跳了下来,被冲到一个废弃的浅滩上,上面堆满各种生活垃圾。没错,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他看成一部韩国犀利哥传奇,他就是一个浅滩流浪汉。每天捡垃圾维持生活,且渐趋美好之势。在一个人的岛屿,他好像并不孤单,反而很自得其乐。这并不是鲁滨逊时代的漂流记,一只排球会成为灵魂伴侣,失去它就像失去至爱。相反,正如城市中的犀利哥对人群探望会嚎啕大哭,荒岛上的金先生也不再发布任何求救信号,甚至开始自动躲避人群。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在找一个这样的地方么?有多少人跟犀利哥一样把人群当作风景,独自一人置身其中?老实说我做梦都在找一块无人荒地,逃避各种人的询问和纠缠。金先生是为了债务,犀利哥是为了不想碰的伤疤,城市中大把人想逃离出去,正如一句话说得那样:我越多接触人这种生物,就越喜欢动物。再冷漠点的,连动物都不喜欢,只觉得大自然真好。可惜神州各处皆是人,腾不出一块空地给你舒展筋骨。像金先生一样去漂流纯属狂想曲,想多了就得跟犀利哥一样流浪街头四大皆空。不喜欢人类的中庸派窝在哪里?

    女主角大宅女出场了。她宅得惊天覆地中毒颇深,基本不出门,不爱晒太阳,以上网购物满足需要,整个房间都是各种拆包垃圾材料。她睡在一堆泡沫塑料里,每天日复一日生活极有规律。特别是其中一天原地走万步,让我感到惊悚万分,我他妈的每天在健身房跑万米跟她有什么区别?迟早,都要宅成她那样子。并且只要你宅下去,总有一天会变成她,对同类生物有着莫大的恐惧,不能听进去一句坏话,最好避开所有人的目光,成为隐形人。然后在网络上获得前所未有的至高荣誉。因为你在现实中已经输了太多次,不高兴也不愿意再爬出来接受人现实的目光。不是不能一身光鲜走出去,但宅女是一种懒病,可以在家折腾着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拍自拍照,也不愿意整理一下出门接受群众挑剔的评论。这就是为什么网络上美女越来越多,现实中的街道还是那么贫瘠。缺乏自信的人类只能在家展示最好的一个角度。

    但终有一天,你自以为幸福快乐的生活总会被人所打破。金先生舒舒服服躺在岛上,避不过一场自然灾难,更避不过来搜查的警察。人类社会的生活奥妙就是:社会不会让你这么舒坦下去,总要给你点厉害瞧瞧。一辈子龟缩在自己房间的宅女,也有一天要跑出家门被阳光照得无处遁形。你好奇他俩牵手后将来怎样了么?那就不再是一部有趣的电影,而是另一部残酷的电影。导演在最后似乎无奈宣布,你总要回到现实的,并且你看,现实其实也没那么不好,总会给你机会,让你梦想成真。

    只是金先生几亿元的高利贷和宅女的一无所长都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他们并不能找到防空洞就这么龟缩一辈子。看完这电影,我觉得既有趣又让人痛苦,为什么我不能一个人静静地呆着?

    幸好事实是,一旦走出电影中情绪,发现宅人尽管都有点逃避现实的倾向,但我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新的一种可能。
  2. 一個積欠銀行大筆債務,又遭妻子遺棄,準備以自殺了結此生的中年男子,沒想到竟莫名其妙漂流到一座無人荒島。荒島上,除了自己,什麼都沒有,徹底荒蕪,也徹底孤獨,一無所有的狀態,沒有任何人與物能失去,一切回歸最初,生命只剩下“活下去”這件事,原本不得不死的沉重,反倒長了翅膀飛走了。 一個三年未出過房門的超級宅女,生活的一切重心全在網上,她架設一個又一個虛擬網站,她想變成誰,版主就用誰的照片;她想擁有某樣東西,那樣東西就會出現在她的網站。沒有人知道她是誰?也就沒有人會發現她臉上的疤痕,與她交談的全是不知名的ID,在不真實的網路世界裡,她感到安全,感覺生命只有1/6的重力,她可以輕飄飄地飛起來,不必面對真實世界無所不在的沉重。 這是韓國電影『金氏漂流記』男女主角的寫照。兩個原本毫不相干,卻有著近似生命情境的人,在各自孤獨的世界裡,意外產生了溫暖的連結。他們都是一個人,也都可以一個人,就像世上所有人一樣,沒有誰少了另一個人就活不下去,儘管曾經信誓旦旦地說:“沒有你不行”,最後,也會隨著時間與心態轉變而雲淡風輕,起初不行,慢慢也就可以了,所以“活著”並非難事,輕盈地活著簡單,溫暖地活著才艱難。電影給了很多留白的思考空間,我在想,身在人群中的孤獨感與隻身一人在無人島的孤獨感,究竟何者更令人難以忍受?習慣活在網路世界,關上電腦就不再與人相關,這樣的存在的確較無負擔,但輕盈的背後,又是怎樣一種渴望連結的矛盾?如果有一天,這世上只剩自己獨自一人,我們會安然活下去?還是依舊渴望能得到一個真心的注視? 電影中,失業負債外加妻離子散的中年男子,如同社會版經常看到的自殺男子,孑然一身,一無所有,沒有活下去的理由,死,成了殘破人生的唯一出口。記者走訪自殺者的親友,人人都會語帶惋惜與不解,然而,事實上並沒有人真正關心死者,那種口頭上說關心,卻一點都不在意的冷漠,突顯了死者“一個人”的強烈孤獨感,不被任何人牽掛,偌大世界僅剩空虛一片,“沒有人在乎”或許才是比死更恐怖的感覺吧!電影中的男主角比較幸運,自殺未遂還有機會漂流到無人荒島:他從原本急於求救到漸漸放棄,心態也慢慢從“非死不可”轉為“不急了,反正總有一天會死”。慢下來,那些左右他生死的世俗之事,突然不急了;回不去,那些解決不了的難題,突然不重要了。他意識到所有的事都不會改變,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可怕的瀕死經驗,反而讓他有了重新開始的契機。 人要活下去總得抱著“一線希望”,希望可大可小,就是不能沒有。當我看到他為了“吃到一碗炸醬麵”的卑微願望努力生活時,雖然覺得好笑,但心裡著實被感動了!夢想本身並無貴賤高下之分,可貴的是”夢想”讓人生有了好好前進的動力,也只有在最貧乏,最困窘的時候,才能看見人類比想像中更堅韌的強大生命力。當他知道有人在默默關注他的一舉一動時,無人荒島不再只是與自己的對話,習慣一個人的生活後,再度重新燃起與人連結的渴望:”有人在意我的好壞,不再只是一個人孤獨生活”是件多麼令人熱淚盈眶的事啊!這個原來已了無生趣的男子,在歷經重大改變以後,自然摘下了文明世界虛偽的面具,他不再掩飾自己真正的情緒,想哭就哭,為一碗麵而哭,為見不到關心他的人而哭,也為孤獨而哭。漂流到荒島,什麼都沒有,沒有盤根錯節的人際關係,沒有功成名就的社會地位,沒有手機網路的方便連結,他反而回到了最純淨的生命狀態:日出而做,日入而息,沒有文明世界的貪婪欲望,只有自給自足的美好期盼,他無法立即找到關心他的人?只能安然等待,全然信任,回到原始的狀態,反而縮短了兩人的距離。我發現一切返樸歸真,生活自然美麗,心境自然遼闊,所以,男子雖然失去所有,卻找回了最重要的“自我”。 倚靠網路為生的女主角,也像是現今許多宅男宅女的縮影,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所有時間都活在網路上,她怕光,不喜歡白天,她無法在真實生活中與人自在交談,對人的莫名恐懼阻斷了她正常的生活。然而,她卻天天在網上等待網友的跟帖,網友的留言,彷彿成為她與世界唯一的溝通橋樑,她恐懼人群,又渴望與人連結,這種微弱又疏離的關係似乎正適合她。直到她無意中拍到男主角的照片,天天觀察他的改變,不知不覺她也變了,網路不再是她唯一關注的焦點,那些記錄男主角生活的照片,也同時記錄了她的轉變,只有1/6的生命重力漸漸變重了,她飄不起來了,但她開始敢走出屋外,開始敢以簡單的語言,對一個真實存在的人表達她的關心,她開始有喜怒哀樂,她開始面對陽光,她開始學習照顧植物,她開始有與人真實連結的渴望。當宅女不再只是宅女,生活也不再只是虛擬的網路世界,打開心門,所有的感受如實填滿心扉,她飛不起來了,卻開始能腳踏實地的投入生活。 最近我常在想,便捷的網路看似縮短了世界的距離,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似乎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實質距離。有些人太習慣以網路為溝通管道,沒了網路,也就莫名其妙疏遠了。我曾經有三個多月沒上MSN,再次打開時,有一個每次上線必喊我的朋友竟然問:妳這段時間跑去哪兒了?怎麼都沒看妳?其實我哪裡都沒去啊!只是沒上MSN而已。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一件簡單的事,一旦關上電腦就彼此不相關的人,真的就只是網友,說再多想念,也只是說說而已,不必太當真。真的關心,不會只有在上線時才在意,哪天沒有網路了,一定有許多以為真實的情感,就此灰飛煙滅,什麼都不剩。 那麼,網友會變成真實的朋友嗎?當然會,因為我始終認為虛幻的不是網路,而是人性,網路只是方便聯繫的橋樑,並不是決定情感深淺的關鍵,關鍵仍在於人的真心。雖然透過網路認識,但就算沒有網路,還是會以其他方式彼此關心,還是會想知道對方過得好不好?還是會想找機會見上一面,那是一種發自心底的牽繫,不會因為網路斷線而失去的真實情感。就像電影中原本各自孤獨的男女主角,一旦投入真正的感情,就會期盼能見到對方,甚至以此為人生的希望,也藉此度過無數的內心風暴。女孩終於體會到一份真摯的關心,勝過無數虛擬世界的留言,知道有一個人等著自己,女孩不再畏懼別人的眼光,她毫無遮掩地在陽光下奔跑,臉上的疤痕依舊清晰,但心上的疤痕已逐漸淡去。人,終究渴望真實相對,不管好與壞,只有在四目相對的那一刻,光才能穿透所有百轉千迴的想像,如實且溫暖地映照在彼此的心靈之上。 這是一部非常傑出的電影,也是近日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簡單卻深刻地道盡人存在的孤獨感。男女主角的對手戲極少,幾乎各演各的,但兩人出色的演技,讓電影幾乎毫無冷場。我一直很喜歡鄭麗媛,喜歡她純淨透明的氣質,總能將角色刻劃得極其細膩的深厚功力,也為電影加分不少。仔細想想,我們不也和男女主角一樣,各自漂流在人生的海上,即使找到了離群索居的地方,也學會了獨自活下去的方式,最終還是希望轉頭的那一剎那,能有一個人,緊緊追隨自己的目光;能夠安於孤獨,卻希望可以從此不再孤寂。最後,我忽然很想知道,如果有一天,我消失在網路世界,或者到了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那時候,還有誰會不顧一切地到我身邊?沒有美麗的文字說愛,卻願意用最溫暖的方式真實陪伴,如同劇終那一幕:緊急煞車的瞬間,男主角及時握住女主角的手,不讓她摔倒,也意謂著不再讓她獨自漂流,他成了她的浮木,不管漂到哪裡?都將不再孤寂。

  3. 这段日子,老爸戒了麻将,空了太多时间就整天在网上玩牌。他不赌后,家里和谐无数。这个男人一生自大骄傲,吹牛、懒惰皆有,中年的重创导致了如今的丧志玩物。父亲学校里的同事和我说:你爸这人平日谁都不服,就服你,老夸你文章写的好,小子不错。这话听得我一阵心酸,这个自大骄傲、谁都不服的男人,却为了儿子的工作,四处求人,低声下气,卑躬屈膝。我实在太无用了。
    可世界的冷漠不会因你的儒弱而温暖起来。所谓希望,是凭苦心耕耘,挑鸟屎、刨地浇水得来的。所谓希望,也不靠施舍:想吃炸酱面,便自己种来,不要外卖,这需要多强大的内心力量啊。可无用的我,经历无数笔试、面试无果后,只得低头接受施舍。无奈弱小的心是多么惧怕被这无情的世界抛弃。
    若真有这么一个岛存在,没有银行、无需买房、饭菜自烧,该有多好。就算抛了这伟大国籍,背负叛国骂名,我也要移民至岛上。只因有时你会发觉,你如此爱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却不爱你。
    就是因为爱的力量,才使人无惧被世界抛弃。爱可以让HELP变成HELLO,可以使宅女走出家门,可以即将分离的两人因民防演习相遇。既然有了爱,还有什么可畏惧。只担心你一直发现不了,当面老是骂你的父亲,内心却是如此爱你。
  4. 看《金氏漂流记》前还看过另一个“宅”题材的电影:《东京狂想曲》里奉俊昊拍的第三个小短片《震动东京》,其中香川照之饰演的“宅男”因缘际会爱上了苍井优饰演的潜在“宅女”,为了见到她,10年里他第一次走出房间,走进阳光照射下的街道。

    他发现整个街道都是空荡荡的,整个东京如“无人之境”,原来有那么多人把阳光关在了外面,他爱的女孩也执意不走出房门,就在此时东京实施的地震了,宅男宅女们不得不走出了房间。我想这地震不是因为地壳的变动,而是这个“宅男”出门的脚步声微妙的改变了这世界旋转的频率,就像金小姐把她走出房间的第一步当做跟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那一步一样意义非凡。

    《金氏漂流记》里也有关于“无人之境”的设置:在每年的春、秋二季的某一天的某20分钟整个城市因为民防演戏而由忽然的嘈杂变成绝对的空旷,这时候三年没有出门的金小姐会拉开窗帘仔细的用望远镜观察这个她“理想”的世界,就是凭着这最后一点对这世界的兴趣让她误打误撞看到金先生。

    一些人因为厌恶喧哗而躲在房间逃避喧哗,另一些人不但逃避喧哗还密切关注世界哪怕一刹那的安静,这些宅男宅女们对拥挤的厌恶让我想起王小波一句听起来很不厚道的话:我总想着天上掉下来个大磨盘来,别人都给砸死,我刚好在中间。然而这两者最后都走出了房间。

    然而这两部电影却有个奇怪的人际链条:都是两个最最不愿与人交往的人之间因为某些偶然的际遇的系上了一根线从此也就有了连接外部世界的一根线,有了专属于“宅男”“宅女”的人际链条。

    林少华在《海边的卡夫卡》的序言里写过他对村上春树的采访,其中村上春树谈到他对孤独和沟通的认知:“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但同时又能通过孤独这一频道同他人沟通。” “人们总要进入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在进得最深的地方就会产生连带感。或者说人们总要深深挖洞,只要一直挖下去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

    这帮“宅男”“宅女”们不可思议的牵手会让我想起村上这些话,因为觉得也许有些人真的独处太久以至于恢复了动物般的嗅觉,能够敏锐的嗅出同类的气息,终于在最孤独的时候揪出了那个同样孤独的他或她,即使不用语言沟通,彼此的孤独也已经产生了无限共鸣,于是他们就又握住了谁的手又和谁连在了一起。

    所以两对“宅男宅女”的情谊在常人眼中也许不可思议,然而之于他们自身却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因为,“世界有时候孤单的很需要另一个同类”,而刚好世界也知晓了你的心思,于是在极致的孤独中,你在阳光下握住了我的手,在这一刻,何止一个城市,整个地球都随着我们心的震动而震动了,因为我们的幸运而震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