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张末老师的独立长片处子作名曰《28岁未成年》,过去这些年里对于这个片名一直没有什么特殊的解读,直到今日有幸观看她的第2.5部长片《拯救嫌疑人》才终于让我有机会理解当年她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个听起来又非主流又土的名字作为自己首作的标题。
原来这是她作为一个能力和心智与年龄不成正比的巨婴,在短暂的意识觉醒时在向外部世界呼救,用这个片名表达自己虽然生理年龄已经奔5,可是内心依然是一个幼稚天真的小姑娘,各位看官请不要以要求正常电影的标准来对待她的作品(求求了.jpg)。
但是客观的讲,应该说这部电影代表了一个电影流派在公元2023年正式的崛起:楼兰干尸片。
这种流派的电影有着一个源自50-100年前左右所流行的剧作公式打底,使用着最朴素最单调的技巧白描处理所有场面与镜头,佐以最行活的的配乐(必须是听完整个原声带但是感觉仿佛只听了一首的那种),使用最顺拐最利用演员的银幕刻板形象的选角,表达小学三年级以下的作文才屑于阐释的主题,穿插《意林少年版》中的若干金句在台词之中。
最后当任何创作者按照我以上列举的步骤完成一部作品之后,都会惊人地发现一个惊世骇俗的秘密!那就是!你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楼兰片一定能在影史上找到10部以上查重率90%的电影,而且这其中一定有几部是有相当的知名度的。所以,最后必须要加上画龙点睛的一步才能真正完美地完成这具干尸。
那就是!
买下和你的干尸相似度最高的那部电影!的!版!权!
然后在法律层面以翻拍的名义躲过被追责的可能性,在宣发期间隐去改编信息,在片尾字幕中用最小的字号把翻拍一事标注在画面的最角落。
接下来,就等着短视频营销号和脑残观众把你抬进年度票房Top10吧!目前楼兰流派的代表导演有楼兰国王陈思诚,楼兰女帝张末,以及开心麻花全员组成满朝文武百官。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的作品疯狂收割基本盘后,该流派的作品与作者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内地电影工业中茁壮成长吧!
接下来言归正传,解剖解剖这具干尸的胳膊腿。
首先其实最拖累本片的其实是主线架设的陈旧无趣,其中缺乏真正扣人心弦的文本矛盾和情绪矛盾,故事缺乏强有力的抓手。看到结局其实会发现张末想要在本片聚焦的情绪与叙事主轴是三组亲子关系因为一场杀人案而纠葛在一起后,迸发出了不同走向不同烈度的火花。
张小斐母女是平民打怪组,惠英红母女是私刑复仇组,检察长父子是滥权腐败组。三组人马为了一场判决而利用不同的方式为自己争得胜利,乍一听是个有戏可挖的框架,但是我们的张末老师对于三组人的形象刻画与行为设计也就仅仅停留在了我所概括出的三个四字词语,他们的人设、动机、弧光、结局都是大家看到这三个词语时第一个会联想到的模样,超脱出八股的部分多一分一毫都会让张末老师猪脑过载【无响应.exe】,所以拍出来的东西就像干尸一样只剩一具枯骨。
正部电影都透露着一种深深的乏力与疲惫感,其中没有强劲的矛盾和目标推进角色的行动。张小斐女儿被绑架,成为被操控的傀儡律师,需要用一名死刑犯的释放来换取女儿的生命,看似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麦格芬,但是张末老师就像小帅小美营销号的小编一样,总是能把电影拍的只剩下情节,再有潜力的本子都能在她的操作下失活。
在女儿被绑架的七天里,除了和绑匪接头的时刻以及李鸿其提起女儿时,张小斐没有一刻表现出对于此事的焦虑与紧张,女儿成为真.冰箱里的女人,仅仅是整个事件的大背景而已。包括张小斐在查案过程中进行的操作,所走的流程,也并没有孤注一掷、迫不得已、背水一战、别无选择的极限感,一个母亲既面临有可能即将发生的丧女之痛,又在与未知的势力对抗的绝境感完全没有被展现出来。
查案中张小斐做过的最过激的事就是和李鸿其到精神病院扔烟雾弹,最终其实也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并且感觉李鸿其在平时也有可能这样做……)。
反派就更弱了,智商完全不在线这是悬疑片常有的通病,但是每个反派的犯罪动机,或者被牵扯进这个案件的动机都是精神有病是不是未免太尴尬太偷懒了点呢?包上恩的男朋友王子异是个变态精神病,她认识的宠物店工作人员也是变态精神病,最后两人在同一个晚上发病,导致了她的死。
建议以后把凶手是变态精神病这种动机彻底ban掉,不然我都不敢想张末老师未来要再拍出多少个精神病角色。
真凶和包上恩认识如此之久,这次看见她露着大白腿在睡觉就突然兽性觉醒了,关键这个故事还又双叒叕发生在地球的哥谭——东南亚,那这真凶要是上海边转一圈那不得变成杰森杀人狂啊?而且那个晚上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包上恩躺在沙发上独自睡觉,而毒害她的王子异躺在卧室里(还睡得死的像头猪一样女朋友在外面被杀了都不知道),他们家的门还大敞着的情况啊?
张末老师真是从不做编排缜密逻辑的匠人,只当无情创作巧合的机器。
而全片唯一尝试融入推理和复杂性设计的部分也就是杀害包上恩的凶器到底藏在哪。凶器消失术更是体现张导巧合大师这一身份的关键要素,雕刻刀和未干的雕塑胚紧挨着一上一下掉在地上,所以刀就扎进了胚子里,等雕塑干了就永远也找不到了。
且不说这种掉落方式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其次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刀柄的底部肯定是和雕塑的着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啊,刀子怎么可能完全被泥胚所包裹呢?而且泥胚落地后一定是会因为外力和重力向下坍塌的,那么长的雕刻刀很快就会扎穿胚子露出刀锋。
角色身份的反转也都十分可笑,前期对角色在观众心目中的建立尚未扎实就妄想用一个“惊天反转”震慑全场,结果就像讲了一个过时的冷笑话一样尴尬。
首先是真凶从楚楚可怜向律师求情的受害者形象反转为有变态癖好的杀人犯,当最后还原案发经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当包上恩死后,真凶其实并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掩盖证据的措施,真的只是拔腿就跑,那在这种情况下他本来就已经因为上门取狗的时间会被重点怀疑,还又想要脱罪,又不逃跑,又不销毁证据,又不编制一套极具迷惑性的谎言(屋里三个人甚至是实话……),又一直向外界打感情牌博同情,请问此人是否其实患有精神分裂症?
其次是检察长的身份从与主线无关的局外人反转成为帮凶王子异的父亲,作为一个检察长,可以调动无数公权力机关内部资源,居然还需要引诱张小斐帮他找凶器,反侦察意识还很差,刚刚开始跟踪就被发现了,刚开始逼供就被录像了。帮助儿子处理烂摊子的逻辑也非常愣,就是把参与本案的律师和警察绑架后杀掉,并且是在二审开庭前一天杀掉,还不准备处理案发现场和尸体,杀完就跑(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一点也不担心这些虎逼操作结束后公众第一时间就会反应过来案件有隐情。
当然这里也必须顺带吐槽一下李鸿其脱困的方式居然是著名驾校纪录片《科目三:睡觉》同款操作,看来多刷鬼畜视频有助于延年益寿。
最后的反转是推动整个事件走向的绑架犯、幕后操盘手的身份的揭晓,我也不知道这有什么可揭晓的,除了惠英红以外其它角色都已经被安排进主线剧情了,幕后黑手不是她还能是谁。
动机也十分抽象,就是想要通过把真凶从法律的制裁下拯救出来的方式让自己可以对对方施以私刑。她都已经雇佣上打手兼绑架犯,并且已经决定要玉石俱焚了,完全可以在二审庭上直接刺杀真凶,非要把人弄出监狱,让真凶的社会形象成为一个被权贵迫害与牺牲的受害者,获得全社会的同情之后,她才实施所谓的报仇。让凶手变白莲花这种操作才是杀死女儿两次吧……而且私刑手法也毫无设计,把人捅几刀之后扔进绞肉机,这么无聊的暴力场面作为整部电影的压轴戏出现,有种今晚最后一道硬菜是大米饭的感觉。
而且其实片中那种情况下粉碎机是卷不到人的(如下图所示),但是张导还是强行安排凶手被锯断了腿……
最后在剧作层面还必须着重批判一下本片第二幕结尾的庭审戏,这场戏的处理可以说是国产片赛道教科书级别的,所有想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律政题材的作者都应该看看张导贡献的凝聚了所有庭审戏有可能出现的缺点的这让人“三如”的场面。
首先是类型片导演拍摄需要有强烈情绪喷张的戏份惯用技法,让对戏演员莫名其妙地大声吼叫,并且突然轰上吵闹激昂的配乐盖掉环境音,以此减弱观众对于这场面的现实代入感,消除“这种情景发生在现实中明明很尴尬”的困境。
这种操作放在庭审戏更是重量寄,鸦雀无声的法庭上众目睽睽之下,两名律师在完全没有眼神交流的情况下,各自撕心裂肺地呐喊着毫无意义毫无逼格的废话文学台词,还都十分努着劲表演,仿佛自己说出的每一话都应该载入史册。
其次是庭审过程中如果没有通过任何形式带出新的信息给到观众,那这场戏从本质上就是一场废戏,还不如就像大多数国产犯罪片一样用几行字幕交代一下结果就行,效率还要高得多。
本片的庭审戏完成了以下几件事:王子异父亲伏法、真凶被释放。请问有任何观众在看这场戏之前猜不到这两件事吗?而且实现这两处情节的方式并非是由张小斐展开一场精彩的推理或是与角色的唇枪舌战,而是突如其来的拿出她用小天才电话手表拍摄的检察长的犯罪实录。
简直是比凶手都是神经病还要不经过大脑思考的剧情设计,不知道的还以为非常勿扰现场呢,以后律政戏都别拍了,两方律师不停的说“请看vcr”然后往对方脸上甩狗仔视角但是4K分辨率的视频就行了,未来哑巴都能做律师了。
最后是恳请那些自认为背负着唤醒时代、启蒙思想的历史责任感的电影作者不要再在您拍摄的法庭戏上安排主角代替你讲一堆爹味极重、鸡汤味四溢、是人都知道、毫无新意的“警世哲言”了,咱们简中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被迫背诵了足够大剂量的该类型金句了,知道的都不比你少。
张导还要安排着张小斐拿着一份ppt讲金句,关键是最核心的金句“她被杀死了两次”还是在影片开头就已经出现过的,妈呀,连金句的引用都是楼兰干尸、老牛反刍级别的。看着张小斐煞有介事地按着ppt,说着只会在小学思品课上听到的假大空哲言,搭配着不知道在烘托什么情绪的塑料配乐,我真担心她下一秒会说“现在点击下方小黄车购买课程立减99!”
所以“楼兰干尸片”这个封号不是我随便想的,片子里真的有完颜惠德老师的变体,不仅说话方式认知水平高度相似,甚至脸型发型都一样。
在影片之外我还想再提及一件事,希望所有的影迷朋友以后务必记得避雷艺术行业“德高望重”的老男人艺术家之子女所创作出的作品,因为在今年七夕档感受到刘雨霖十足的爹味男味后,我今天又在张末身上看到了这种臭烘烘但似曾相识的特质。
已经在圈子内确立了较高地位,拥有较多资源的老文青的私生活有多油腻大家想必早已因各种事件有所见识,他们的子女在他们的教育之下难逃成为其传播自己思维观念和艺术理解的工具。
正所谓男外有男,爹上还有爹,比爹更可怕的是无穷匮也的“大爹小爹落玉盘”,像刘雨霖张末这种精神油爹则是社会危害性更高。
张末比张艺谋甚至还要更男凝,更厌女,更恶俗,更无端迷恋血浆。
在2023年的院线片中居然还能看到把女性的腿部当作性幻想的符号,使猥琐男性欲迸发的楔子的镜头语言。
开头花了好几场戏讲张小斐拥有一双大长腿,我还以为后面要利用这一点的铺垫接个什么反转呢,结果追绑匪也没追上,全片需要武力输出的部分还是全靠男性,最后告诉大家其实是想告诉你女性拥有一双大长腿也可能成为其受害被奸杀的原因。真是以为你憋了个狠的,没想到拉了坨大的。
而且国产犯罪片现在已经非常迷恋用长相清纯的小花感女演员扮演这种被强暴被残害的形象了,很多年轻女演员也都在这种创作思维模式之下利用出演性感尤物、性幻想对象的方式搭起自己走向大银幕的桥梁,今年前有文咏珊后有包上恩,张艺谋的《坚若磐石》里也有如出一辙的操作。
祝愿新生代女演员早日走出被性化被凝视的困境,希望以后想要通过拍摄类似场面来剪进预告片吸引猥琐男观众的导演,自己亲历亲为扮演这个要在全国82248块银幕上被侵犯的角色。
有些时候,我真的很佩服宣发团队的勇气。这样水准的电影也敢拿出来大规模点映,真的不怕见光si?
按照现在的市场规律,作为一部翻拍电影(怎么最近这么多翻拍电影啊?!还都藏着掖着,生怕观众看穿庐山真面目…),原作本身就不出名,再加上五位编剧出色的“分权制衡”艺术,这部电影十有八九质量堪忧。而影片后面将近两个小时只是在不断重复证明我在片头所做预测的正确性。
剧透分割线。
咱就聊剧本。
电影中数段剧情都是只顾着推进剧情,而抛弃了人物塑造和对影片议题深挖的可能。而其中关于“网豹”的情节,就像是编剧在DDL前一天晚上硬赶出来的形势与政策作业,以一种完成“任务”的姿势往毫无情感价值的流水线产品上拼贴了社会价值的标签,不仅完全拿掉对剧情基本没有影响,更是侧面彰显了编剧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故事升华的无能。个人感觉这年代编剧不整个“强行升华”都不会写故事了。
不仅如此,影片中除了女主(整个故事都围着她转)其他的人都是纯度极高工具人。(这句话我已经说烦了,可是我为什么还在说?)男主全程为女律师抛头颅洒热血的样子像极了他欠了她八辈子的债。刚刚闹矛盾了,马上又冰释前嫌了,人物关系又变得耿直了。这一段但凡起一点塑造角色的作用都不至于一点作用都没有。整部电影看下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有故事,谁是疯批,基本上都写在脸上。编剧为了让观众猜谜时候少消耗几个脑细胞真的费尽心机,他们真的,我哭si。情节怎么泯然众人就怎么编,致力于在一部电影里实现陈词滥调集大成,好像只有这样电影的创作初衷才能实现自洽。
除此之外,这部戏里的“人设”除了男女主的以外很少能活过三场戏。胖律师前一段的时候还是一副城府极深的样子,下一场戏就让男女主以一种“更加巧妙和复杂的方式”逃跑啦!做事情这么不干净,怎么混到这个地位的?控方律师开场的时候一脸正义,看起来可厉害了,结果到后面法庭戏的时候女主那么多的逻辑谬误和诱导发问也没见你反对啊,甚至让我一度怀疑你是对方买过来的。这么多的人设问题极大地削弱了故事的可信度。男女主的塑造也说不上有多么精彩。简单总结,男主是舔dog,女主是为爱奔走的家人侠。还挺一以贯之的。
(控方律师这个地方我回来修改一下。这一段我的表达确实不是很清楚,我道歉。我的意思是:这个律师在女主质询富二代的开头和情绪高潮处确实喊了几次“反对”,但是中间女主的提问方式也是不合规定的,如果律师这个时候提出抗议,女主也就没有机会问完她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编剧这样强行捂嘴的行为,这场法庭戏就不会有后来的情绪高潮。既然说到法庭戏了,那我再追加一个槽点。这一场是整部电影最长的法庭戏,前半段有很多地方都是重复之前的已经交代过的信息,拖沓且冗长,叙事效率令人扶额。)
而且,这部电影也成功做到了毫无悬疑感可言,称它是悬疑片,那都算是悬疑片的家门不幸。推动剧情的关键信息很多时候都是突如其来,伏笔铺垫聊胜于无。所谓的“反转”应该是基于已有信息和人物塑造的情节转折,而不是编剧的随心所欲。结尾自作聪明的反转更是让我差点在电影院里笑出声来。编剧在写这一段的时候一定以为自己简直聪明绝顶,但没想到绝的可能是观众的顶。关于这一段,我就好奇这么三件事:第一,语音信箱这么明显且重要的东西,再笨的执法机构都知道看一眼吧?第二,最后的大反派是有多大能量才搞出来这么一出?第三,就算男女主知道幕后主使是谁,他们又是怎么知道TA的位置的?
和这部电影本身一样,都是谜。
讲故事的人不再注重故事内在的生命力,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将其强行塞进教科书上的模板。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主创用一个又一个不可信的情节麻痹观众的神经,倒也是挺符合短视频时代对创作者的规训。爽片嘛,想那么多干嘛。
看了点映,还以为是个过气的香港TVB电视剧导演的作品,结果是大陆某名导女儿的又一部佳作,真是才气乱溢的各种强转刻意无语啊,能把每个人拍的跟神经病似的也是不容易,全片埋伏着令人费解的愚蠢动机,最后还要让疑似马来西亚的什么国来背个锅,试图揭发其腐败黑暗,不过长期在暗黑国度历练的反派智商明显不太高,不是神经病就心粗胆小鬼,屡次毁尸灭迹都不懂得做足全套,不负责任地让男女主在眼皮底下上演幽禁逃脱戏法,估计这回编剧自己也编不下去了,干脆让母爱拯救一切,所以女主顺利成章地破案了。没想到这都2023年了,居然还有人在花钱做这种低级破烂片,还号称什么爽片,爽个P! 结果最不该死的死了,最该死的没死,那你整个架空国却不敢发挥有意思吗?但凡剧情稍微胆子大点,离经叛道一点,也不至于整出这个自己人折磨自己人便宜了坏人的悲催剧情,你TM好歹让惠妈绞死恶人再让她死啊,一报还一报也能过审知道不?结果前功尽弃恶人得意,编剧的心理该有多变态,让观众受折磨看了一个多小时的今日说法栏目,咱就是问,就这,有必要做成大电影吗?真是浪费了惠英红和张小斐,能够同时让金像影后和金鸡影后的演技在这个片子里如此欠缺说服力,也是没谁了。本片集齐了极其糟糕的编剧和不专业的导演,却十分专业地大尺度地细致地展示了强奸未遂屠杀纯情少女的色情的血腥的完整全过程,感情脚得咱们现在就爱好这一口?真可谓是近代大陆院线的一大突破,不过估计也就这位导演托她爸的面子能够获得此等过审殊荣,试图是想用此来刺激挑动观众的情绪,导演就差没自己从银幕里跳出来喊:看,你们又没想到吧?够刺激吧? 另外,张小斐的朴素长相和慈悲眼神确定挺适合演观音菩萨的,在大屏银幕尤其明显,看着看着咱就跑神了。。。。,以至于让人常常忘记估计她自己也忘了演的是一名屡战屡胜铁石心肠的金牌律师。
文/梦里诗书
对韩国电影《七天》的改编,张末的《拯救嫌疑人》,非但没有能完善原作的不足,相反从被完全架空的国家背景,到苍白无力的人物,再到莫名做作的煽情,电影种种不伦不类的改编,无不让人如坐针毡,而其唯一的优点仅仅只是继承了原作的框架。
拿原片《七天》来说,这部电影放在韩国电影来看,本身就并不够出类拔萃,原剧情本就存在着很多瑕疵,是经不起推敲的,去完全是依靠节奏的紧凑和反转,支撑起了看点。去改编这样一部电影,本身就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如何把电影嫁接过来,融入本土。二是如何去弥补原作剧情的不足,融入新的构思,但遗憾的是《拯救嫌疑人》在哪一点上都未有建树。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电影刮起了一阵歪风,自已不想着如何去创作贴合现实,反映社会的作品,总想着躺在人家的成果上,如果电影因为某些限制,没有办法直接拿过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与其想着如何本土化改编,不如直接把原故事放在别的国家,主演还是用自己人,话也还是说着中国话,但本土化的问题,就这样被“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殊不知这种自己为可以完全放开手脚的做法,不过是自作聪明。从《拯救嫌疑人》使用这种做法的成片来看,其不仅失去原作完全失去了原作的现实意义,转而变成了一部为了悬疑而悬疑的爽片,更让人感受不到任何的真实。你无法相信一个所谓的“成功”律师,在法庭上不讲证据完全依靠情绪辩护,也匪夷所思于一个警察,为什么可以全无纪律的肆意妄为?!
在这一个架空的场景中,作为导演的张末,也根本没有去考虑该如何去弥补原作的不足,甚至于根本没有起码的节奏掌控。她能把这样一个故事架空到完全虚无的背景中,或许在她的眼里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完美无缺的,于是如同过家家游戏般全然不讲逻辑的反转,一次次让人啼笑皆非,而电影最后把所有的赌注全部放在了反转之后的人性和亲情上,殊不知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不胜枚举的二创翻拍,情感早已不再是电影的内核,它只是沦为了言之无物的命题作文。
才华是不能遗传的,张艺谋的女儿其实也并不需要向世人证明,自己能成为一个好的导演,从《28岁未成年》到今天的《拯救嫌疑人》,如此作品,换谁来都拯救不了本质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