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爱与黑暗的故事 סיפור על אהבה וחושך(2015)

爱与黑暗的故事 סיפור על אהבה וחושך(2015)

又名: 耶路撒冷的女儿(港) / 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

导演: 娜塔莉·波特曼

编剧: 娜塔莉·波特曼 阿摩司·奥兹

主演: 娜塔莉·波特曼 马哈姆·胡里 希拉·哈斯 吉拉德·卡哈纳 奈塔·里斯金 阿米尔·特斯勒 莫尔·科恩 阿里扎·本-莫哈 尤纳通·希雷

类型: 剧情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以色列

上映日期: 2015-05-16(戛纳电影节) 2015-09-03(以色列)

片长: 95分钟 IMDb: tt1135989 豆瓣评分:7.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耶路撒冷,主人公的母亲美丽冷傲、多愁善感,是一个心如大海一样神秘莫测的漂亮女人,但却久久摆脱不了精神疾病的痛苦困扰。而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父亲能讲多种语言,但怀才不遇的处境令聪明的他充满了无助与软弱。黑暗的街道,璀璨的星空,冰冷颤抖的空气,每一次呼吸都能嗅到危机四伏而又充满希望的气息。民族、国家的命运和个人家庭的命运交融在一起,这个不幸的家庭随着大局不可预知的变动将走向何方?该片是娜塔丽·波特曼的导演处女作,根据阿摩司·奥茨同名小说改编,以以色列建国作为背景,讲述一位母亲和妻子的绽放与枯萎,悲伤的情调就像连绵的雨水,无论爱或黑暗都拍得极富文学性与感染力。

演员:



影评:

  1.    9月20曰,第40届多伦多囯际电影节的最后一曰,我搭乘了六个半小时的大巴,回到这个熟悉的城市。一路奔波,只为了赶来观看《爱与黑.暗的故事》在电影节的第三场、亦是最后一场的放映。
      
       我是在三年.前初次阅读奥兹的这部小说。彼时的我,刚办好以 色 列签证、订好飞往开.罗的机票,在搜集.资料时,看到关于这本书的推荐。待我出发之前,只匆匆阅读了第一章,脑海中留下有关于奥兹家居住的地.下室、会阅读十六七种文.字的父 亲及七八种语言的母亲、严肃的耶路撒冷与欢快雀跃的特拉维夫,但印象更深的则是奥兹那独特的、诗意或温和的、娓娓道来的叙述口 吻。
      
       一年.前,当我得知娜塔莉.波特曼拍摄这部电影时,我好奇她该如何展现这个自传式小说。
      
       它的语言充满想象张力、诗意美丽;它的故事脉络并非一目了然,人物复杂、情节交错,却又环环相扣。阅读的时候,读者只能温.顺地服.从于作者的叙述顺序,跟随着他跳跃、却绝不凌.乱断片的脉络,等待他亲.自将这团凝聚着爱与黑.暗的故事与回忆,层层叠叠地褪.下。而身为读者的你我,只得端坐于观众席上,看着奥兹将我们引入他家庭在耶路撒冷的故事,穿梭于他父亲.克劳斯纳家族、他母亲.穆斯曼家族在“流.散”(diaspora)奔波于欧洲与北美、以及“回归”(aliya)巴勒斯坦的故事,但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第二代移民、新犹.太.人(New Jew)、基布兹成员等一系列标志着与上一代人截然不同身份的故事。
      
       这部小说描述的不仅是爱与黑.暗,还有阴郁而神圣的耶路撒冷、英囯托管时期的巴勒斯坦、及本-古里安掀起的社.会主.义浪潮的以 色 列。那是反犹主.义与犹太复囯主.义交织的年代,囯父西奥多.赫茨尔(Theodor Herzl)的相片悬挂于课堂、杰伯廷斯基(Ze'ev Jabotinsky)与阿哈德.哈阿姆(Ahad Ha'am)活跃于民间——他们不仅仅是如今zhèng.治理论课上被学术论文清晰定义的“政.治锡安主.义”(Political Zionism)、“修正派锡安主.义” (Revisionist Zionism)及“文化锡安主.义”(Cultural Zionism)的思想家与先驱——而巴以冲.突与受难者身份的互换,尚才拉开帷幕。
      
       除了诗意般的语言与妙趣的叙述外,这部小说给银幕画面最大的挑战是各式各样的冲.突:角色.自身的冲.突、命运的冲.突、时代的冲.突。奥兹力图摆拖父辈一代对学者、教授身份的追.求,曝晒于骄阳之下,成为同代人所追.求的粗.旷强.健的拓荒者——然而他最终不仅执笔创作,还执掌教鞭,无意间一了父.亲心愿。他的父.亲,那懂得十六七种语言、及如何丰富运用脚注的一位曰夜孜孜于修学行道的学者,毕生追.求教职,却无奈屈于其同领域学者、约瑟夫伯父的盛名之下。他的母.亲——也是波特曼导演在电影里所呈现的主线——更是一个凋零于自身与时代冲.突里,令人怜爱惋惜的角.色。
      
       奥兹的母 亲范妮娅.穆斯曼,一个白手起家富有的磨坊主家庭的二女儿,自小生活在一个大宅邸里,就读于当地的希伯来语学校,学.习圣经、文学与历.史。尔后,在反犹主.义盛行的年代里,依然能避开(但却无fǎ一劳永逸地“避免”)入学注册的阻碍、前往布拉格的大学里学 习历.史和哲学。而与范妮娅美丽单纯的童年一墙之隔的邻里间,则有酒鬼丈夫将妻子当作赌注筹码、有单.亲家庭的女儿怀有母.亲情人的孩子、有自我了结的.军 .官、有在情人余留的空屋纵火自尽的母.亲…… 而这位优雅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小.姐,只能对自家饭厅所挂的一幅身着.华服的牧羊女的画——为它的虚假——而愤怒。
      
       通.过小说里母.亲妹妹索妮娅的回忆,以及奥兹在小说《我的米海尔》里借以主角重筑父母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相遇、相识并结婚的曰子,范妮娅,奥兹的母.亲——她,一位自小在东欧接受良好的锡安主.义与希伯来语教育的女孩,憧憬着远方那块“应许之地”,幻想着遍地 流有.奶.与蜜.汁、富饶肥沃,是他们灵魂的归属之地。然而,在欧洲遍地激烈燃.烧的反犹主.义,以及父.亲生意在大萧条中彻底失败,让她不得不中止布拉格的学业,“被动”地回到这片土地,回到那个长存脑海并浇筑美丽幻想的耶路撒冷——而真.实生活,却是“热浪.袭.人、贫穷、充满.恶.毒.流.言”。当她在希伯来大学就读时,认识了耶 胡达.克劳斯纳,结婚不久后迅速怀.孕,可想而知地中断了学业,生下她唯一的孩子。生活将她推入一个全新而又难以忍受的环境:尿布、丈夫、偏头痛、阴冷的地.下室居所,以及“散发着樟脑球和厨房渗水槽的气味”。
      
       可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女孩被主妇生活击垮的故事。电影里所未能生动传达的两样时代背景惨.剧:1941年-1942年罗夫诺的纳.粹tú.shā,范妮娅的故乡,她认识的人们,她完整的童年记忆,她人生最初的片段,都随着全城近两万八千.人的遇.难,尽皆.湮.灭。这个被称作“第二个基辅酿子谷(Babi Yar)大tú.shā”的东欧犹.太.人惨.剧,在范妮娅平静的口.吻中,是一幅早已去不复返、被摧毁至尽的童年场景。再来,是1947年11月29曰通.过的联合囯大.会181号决议,巴勒斯坦分 割.方案宣布几小时后,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武.装冲.突bào发,摇摆不定的英囯人协助阿.拉.伯人,以致耶路撒冷的犹.太.人陷于围困。断绝水源与生活必备物质急缺的人们,只能倚赖严格的食品配给制。奥兹家的地.下室塞.入二十多个邻居和陌生人(电影里显得可舒服多了),窗口被沙袋堵住,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被囚.禁在黑.暗、污浊空气、及炮弹震撼的恐.慌中,无处隐 藏,无法 挣脱。神圣而阴郁的耶路撒冷,在此时,无助地陷入拖水、饥饿、与瘟.疫威胁之中。而范妮娅的女性好友,在院子里拿墩布语水桶时,不幸中弹身王。
      
       生活的无情汲取而尽了范妮娅聪慧美丽的生命力。她留给学者文人交际圈里的人们的印象——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格农——“她站在门口的台阶上,说话不多。但是她的脸庞优雅圣洁,多曰在我眼前挥之不去。” 这位文雅而富有洞察力的女性的生命之光,在尔后的头痛与失眠的折磨中被蚕食而尽。
      
       你可以说,时代无情,可我深知,家庭的不幸远比时代的悲情更容易摧.残人心。
      
       范妮娅出生于一个不幸的家庭,她也因为 死 亡 而给另一个家庭带来不幸。所谓不幸——贫穷和争吵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不幸,相反之的是,一派祥和之下所掩 藏、压抑、无处宣.泄的痛苦和精神折磨,这大概是一种极为可悲的不幸。她是她父亲最为喜爱的孩子,也是她母亲最为之情绪宣.泄的对象。当穆斯曼一家身无分文地来到以.色列,从罗夫诺的豪 华宅邸搬到海 法的沥青纸简易住房,范妮娅的母.亲在接下来的四十年生活里,每一天都在歇斯底里地咒骂着生活的每一刻,每一曰都在摧毁着丈夫的生活与安宁——范妮娅也毫不例外。
      
       当奥兹无意间目睹外祖母与母亲的争吵:外祖母挥舞着手中的熨斗,向母 亲失控地烹.涌.出可怕的词语,而母亲强忍压抑自己的情绪,一声不吭。当外祖母摔门而出,母亲在独自一人的空间里,开始自我惩罚——扇脸颊、用衣架打击脑袋和后背、紧.咬双手。然而,当天晚上,外祖母为全.家做好了丰盛的晚餐,家人们和乐融融地谈论着经济话题,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似的。
      
       范妮娅忍受了母亲的歇斯底里,忍受了丈夫在自己病中时常与女士们的咖啡馆约会,忍受了自己儿时梦想成为艺术家或是曰后期望教书的愿望的破 灭,忍受了狭窄潮.湿的地.下室与污浊气味的侵 袭……不知从何时起——是她童年时代所有人的 死 亡,是她好朋友在耶路撒冷围困时被射..杀,还是她从某刻意识到自己离童年梦想的距离已经遥远得像场虚幻的梦时——她开始枯萎,最终凋零。
      
       在波特曼导演的镜头之下,电影《爱与黑.暗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范妮娅.穆斯曼-克劳斯纳的女人一生中非常短暂的片段。它从英囯托管末期的巴勒斯坦开始,从范妮娅和丈夫孩子一同去药 店给特拉维夫的亲人打电.话的场景开始,经历过联合囯公.投的喜悦、战争的残酷、和平的欢喜,最后结束于特拉维夫雨天咖啡馆的幻象里。
      
       波特曼试图予以范妮娅这条主线之外一些片段,以此来丰富故事。比如童年奥兹跟随一对长辈前往一个阿.拉.伯望族家拜访,比如成年奥兹在基布兹里驾驶着拖拉机来接前来探望的父亲(一位儒雅学者,为了尊重儿子的选择,刻意一身“劳动者”的装扮)。可这九十多分钟里,许多富.含趣味且意涵丰富的小说情节,比如克劳斯纳、穆斯曼家族的故事,比如奥兹家庭拜访阿格农夫妇的情节,都遗憾地被排除银幕外。小说通.过奥兹的双眼与口.吻来述说着故事,而电影,则从“我”开始,中途过渡到范妮娅,由“她”来继续呈现故事情节。叙述者的变换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情节的衔接与流畅感。
      
       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特定大时代背景下几个家庭的故事,而电影《爱与黑.暗的故事》,从范妮娅.穆斯曼-克劳斯纳人生最后的几年来映射.出某个时代的故事。电影场景里的小巷与郊野,似乎难以想象出是一个发生在耶路撒冷的故事。当然,彼时的耶路撒冷,与今时今曰铺着有轨电车、入驻囯际快销品牌与咖啡连.锁店的摩登现代的耶路撒冷截然不同。但是,诚如雅 法街、本耶 胡达街、斯科普斯山(又名守望山)上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这些小说里充满耶路撒冷味的符号却未出现。而在范妮娅人生最后几曰所身在的特拉维夫——尽管是下雨天——湿.漉.漉街道和咖啡馆的场景,一点也不特拉维夫。这两个相距不远的城市,一个有着古老灵魂,一个弥漫波西米亚;和风煦曰下的耶路撒冷,空气里仍是一股神圣而忧郁的味道;而细雨绵绵中的特拉维夫,骨子里依旧一派自.由与狂欢。因此,当电影后半部情节随着范妮娅病情所发展,当范妮娅给奥兹所讲述的故事情景以艺术化幻象的形式交替出现时,当故事围绕着抑郁的范妮娅这个角 色所延伸时——作为奥斯卡影后波特曼的导演首秀作品,在此时,令人嗅出一丝《黑天鹅》的味道。
      
       当电影的最后,波特曼所饰演的范妮娅,在她生命结束前几曰的38岁的某一晚,在特拉维夫的咖啡馆外淋着雨时,看到了年龄可以成为她父.亲的儿子奥兹的幻象——这位演员的脸庞上有悲伤与苍老,却缺少了作家奥兹在相片中那双忧郁的双眸——我想,波特曼导演的首部作品,作为对她出生地与故土深厚灵魂的致敬,即便有不尽认可之处,这依然是一部令人喜爱的作品。
      
       电影最后的大雨,暗沉的天空与湿.漉.漉的石板地,这一切令我回想起三年.前深秋,某个安息曰的夜晚。我在守望山上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刚结束一顿聚餐,犹.太.人的公共交通正静守圣曰,绵绵细雨中的轻轨列车道上只有光秃秃的石块。我沿着空旷的车道,独自漫步在圣城的街道上。少去了往曰熙攘的人群,我在这宁静夜晚中,回想着小说里的情节,阿摩司.奥兹与父母曾于雅 法街上行走,穿越过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去拜访他父 亲的 亲伯父、著名学者约瑟夫.克劳斯纳。也是在雅 法街上的中.央汽车站,无数次我由此搭车北上回到暂居之地拿撒勒、或是从拿撒勒南下,在这儿,奥兹的母 亲搭车前往特拉维夫,并在那儿结束了自己年轻、富有才 华且痛苦的生命。也是在这儿,奥兹在母 亲离世的两年之后,在14岁那年离家前往基布兹,迫不及待地逃离这座予以他生命与难言之痛的城市。这部小说像是植物的茎脉,延伸到耶路撒冷的每条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发人无限思。
      
       《爱与黑.暗的故事》,一个充满忧郁的美丽、顽皮的悲伤的故事。
  2. 对,我就是今天去了北影节看电影并见到娜塔莉本人的那批人之一。
    别羡慕,提问也没抽到我!但是真人实在太美!!花痴十分钟!!

    但理性地说,电影不怎么样,甚至让我有些失望。
    1. 电影把场景设计在耶路撒冷,但是对于它的动荡却刻画得很苍白,只是有一些枪声有一些死亡,但是这一家人却依然过得这么平静,让我感到有些冲突。看之前,我以为它至少是围绕 耶路撒冷 展开的,看之后我觉得这个极好的元素被白白浪费了。耶路撒冷和主人公一家的故事完全可以分开,主人公一家的故事搬到美国来拍也不会显得突兀。
    2. 看的时候,我以为娜塔莉的突然转变是因为好友去世开始,但是到了最后却告诉我们她是被生活琐碎所困,因为离自己内心的浪漫、文艺的乌托邦越来越远从而想起了从前的恋人所以才突然抑郁,这个解释来得我错愕不已,太过牵强。若真是这样,那请问自她嫁人生下孩子开始她不就踏上了 生活琐碎 的旅程了吗?为何到了此时才突然因此抑郁?
    (这部分其实我并没有太懂,请各位看清楚了的同学指正)
    3. 娜塔莉想把这部片子拍成一部 电影 ,真正意义上的 文艺片 ,毕竟是处女作,可以理解。但是矫情和隐晦的尺寸私以为并没有把握得很好,反倒有些过了。比如说她和她母亲吵架那一段,完全没有前因后果,感觉是别家的故事;再比如说小男孩(记性不太好记不得小男孩的名字了orz)回家她说她要出去15min那段,只知道她在路边痛哭,甚至连她面对着哭的那个石头或者墙壁都没拍一眼,我也是不能get到点。
    4. 改编得有些失败。看完电影之后我有些失望,心情不比看完 超蝙 的心情好多少,只觉得叙事都有些混乱,很多地方并没有交代清楚。因为没有看过原著,所以也不太确定该如何去归因这种混乱。直到提问环节,《爱与黑暗的故事》中译本的译者向娜塔莉提问说原著中对从前的恋人有非常多的描写,但电影里面并没有,娜塔莉是如何做出这种决定的。娜塔莉回答说要把一部600页(我记得她说的是600 pages,不对请指正)的小说融入进90min的电影,必须要有取舍。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小说里面是描写得十分清楚了的。我承认肯定得有取舍,毕竟小说和电影剧本还是不太一样,但是私以为娜塔莉丢掉了那些细节,便显得这部电影晦涩难懂。毕竟表现出那段真挚的感情之后,我才能理解你的变化吧。

    4.21更新 经盆友们提醒,编剧的问题不是关于从前的恋人而是关于农场的,lz自己没有听清楚,因此这一条有误。

    5. 评论里有些人说娜塔莉情商太高所以正常人情商没有那么高是理解不了这部电影的,但依旧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好电影。我非常不赞同这样的观点,简直是太带入对娜塔莉主观的感受了。要是是个不知名的导演拍成这样,大部分说好的人也会觉得 这都是什么鬼,这样的也能拍出来?但,评价一部片子一个导演,就应该着眼于这部片子本身去看。再者,如果一部片子只是导演自己能看懂,观众都看不懂那一定称不上一部好片子。电影就是拍出来给观众看的,比纪录片还更加应该注重观众观影的感受,同时不丢失导演自己的想法。这很难,的确,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的。

    或许,是我才疏学浅,看不懂娜塔莉的“爱与黑暗”的世界。
    不过,看颜就可以了嘛!!并且还是个哈佛毕业在希伯来大学当讲师的大学霸!!
  3. 把《爱与黑暗的故事》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并非易事,即便是对历史题材大师来说也是如此。曾经还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叛逆小女孩的娜塔莉·波特曼给自己设下了一个挑战,这大概和她自己的出身有关。1981年,波特曼出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犹太血统让她对《爱与黑暗的故事》有着更深的认同感,执导这部处女作,或许也是她找寻自我的过程。

    从500页到97分钟
    《爱与黑暗的故事》原著小说长达500多页,用希伯来语写成,被译成近30种语言,堪称鸿篇巨制。作者阿摩司·奥兹生于1939年,是以色列文学界当之无愧的巨匠。耶路撒冷作为一个有着其独特宗教与政治意义的地点,有着我们无法忽视的过去与历史,自我身份与故乡意义的双重模糊状态也让奥兹始终着眼于创作犹太民族题材和以色列国家题材文学。和本片导演娜塔莉·波特曼同样出身于耶路撒冷的奥兹在这本自传体式的小说里描写了太多的苦痛。这种苦痛既是属于父亲出轨、母亲自杀的奥兹自己的,同时也是整个犹太民族和耶路撒冷的。私人与历史,城市与民族都被文字描写出情绪,化成铅字印在这本500多页的小说里。

    奥兹12岁时母亲自杀,此后他离开父亲,前往想要建立犹太民族乌托邦社会的以色列集体农场基布兹,与小说中类似,奥兹的家庭深受犹太复国主义影响,同为知识分子的父母都是原住于东欧的犹太人,在30年代来到耶路撒冷,渴求与同胞们一起重建“犹太国度”。其父掌握十几门语言,在图书馆工作,闲暇之余创作希伯来语小说;母亲出身于犹太富裕磨坊主家庭,熟练七八门语言,即便在反犹主义兴盛时期,也依旧能在波兰大学和布拉格大学就读;奥兹的叔叔更是著名的犹太复国主义学者、以色列总统候选人、《近代希伯来文学简史》作者约瑟夫·克劳斯纳。土地具有着神奇的力量,即便身处耶路撒冷,奥兹以及奥兹的父母仍旧对欧洲抱有复杂的情感,这种徘徊在抵抗与怀想间的情绪放在民族主义中便变得更为暧昧,这使得奥兹的父母只教给奥兹希伯来语。“也许他们害怕,即使我只懂一门欧洲语言,一旦长大成人,欧洲致命的吸引力就会诱惑我,使我如中花衣魔笛手的魔法前往欧洲,在那里遭欧洲人杀害”,奥兹如是说。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奥兹的小说中看到这种文化间的裂缝与摇摆,他的父母无疑是流亡的知识分子,流亡让他们失去根基,在拥有知识的奢华财富与现实的丑陋空虚之间站立不稳,长期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地下室中躲避空袭,在混合着多人体味和排泄物的污浊空气中入睡,但却也会在睡前为小儿子奥兹轻声打开文学世界的大门。夹在历史与宗教之间的耶路撒冷并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家园,它甚至都不是一座真正的城市,它是朝圣者心中的应许之地,但却不是奥兹母亲心中文化与爱情的安置点,因此她在一次雨中散步以后服药自尽,这段记忆也成为奥兹心中的巨大黑暗。自己对母亲、母亲对自己的爱也让黑暗变得更为真实,直到小说写就以后,奥兹才觉得自己能再去面对这段回忆,而娜塔莉·波特曼则要把500多页的私人历史浓缩到97分钟的影像,这是勇气之举,但显然也会有不少问题。


    从男性到女性的视角转换
    男性的自传体小说改为女性导演自编自导自演,很容易就会落入对女性主角的极致刻画中,从影片看来,波特曼显然在极力避免这一点,影片由采用了奥兹的视点,在他的回忆中展开叙事,兼有打破线性时间的插叙部分,这样的讨巧叙事技巧让故事具有了一种悬疑感,关于家庭和个人的秘密在画外音的舒缓中一点点被揭开,父亲与母亲的形象一点点被拼凑起来,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对记忆的碎片化特质的叙事化再现。观众们和年幼的奥兹一样,并不真正明白父母婚姻失败、母亲自杀的真正缘由,只能在观看中,与奥兹的成长同步,一点点去拼凑、尝试还原回忆的历史。与这种回忆补全与个人成长同步的,还有时代背景的成长。

    影片背景中的以色列,就像是一个成长中的少女,散发着迫切成熟的荷尔蒙气息。当奥兹的父母在抗争时,以色列也在为自己的独立而抗争。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进行表决,以美国、苏联等33票赞成,阿拉伯等13票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独立。影片亦对决议通过的一刻进行了表现,俯拍镜头下众人殷切的眼神是对家国归处的渴望,投票通过后,众人欢呼,不再因为犹太身份而被区别对待似乎成为触手可得的现实,然而现实的讽刺来得如此迅捷,几个小时内,耶路撒冷被炮火点亮,家国之梦依旧遥远。

    曾为《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基耶洛夫斯基的《蓝》担任摄影的著名摄影师斯拉沃米尔·埃迪扎克担纲了《爱与黑暗的故事》的摄影,在他那缓慢移动的镜头下,耶路撒冷以压抑的青蓝色调呈现,显得阴暗而潮湿,这恰好与影片私人而隐秘的叙事视角构成呼应,母亲法尼亚睡前为奥兹讲故事的场景在波特曼自己的声场下也真的具有了一种催眠力量,文学世界在声音中如子夜的酣梦一般被打开,我们也因此有理由相信,是法尼亚赐予了奥兹解开文学创作之锁的钥匙。

    影片的后半段叙述更加集中于法尼亚身上,波特曼则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腻忧伤来引导角色和叙事,以色列独立并没与带来民族主义的新生,国度的建立从另一个反面佐证着信仰破裂,耶路撒冷也没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它依旧是历史的样子,但法尼亚却不再有影片开始时候的魅力了,她开始变得孤僻沉默,疏于表达。婚姻的失败、生活条件的恶劣、好友的离世都不足以成为法尼亚自杀的理由,杀死法尼亚的,是状态的庸俗。就像奥兹写到的,“她或许能够咬紧牙关,忍受艰辛、失落、贫穷,或婚姻生活的残酷。但我觉得,她无法忍受庸俗。”

    影片前半段所规避的女性自怜心态在这里被打破,从演员的角度看来,波特曼的表演并无太大问题,她精准地演绎出了法尼亚身上褪去的生气与活力,甚至还包括那被她自己扼杀的母性,她也需要扼杀掉自己的母性,才能够抛下奥兹,真正在生理上完成“去死”的行动。但这种过度沉迷于女性自我命运的自恋式表现如果是从导演的角度看来,无疑淡化了影片整体宏大的历史背景。

    诚然,只把故事做成一个私人化的女性故事并不是不可以,但《爱与黑暗的故事》的问题在于在自怜的同时又不够私人,由于篇幅的限制,范妮亚的前史与过去的生活极少展现,偶有的段落几乎都在台词和画外音中补充,缺乏影像表现力的“过去”悬置在故事上,使得记忆中的“现在”缺乏说服力,法尼亚的转变、隐忍与痛苦都因为“过去”的缺乏而难以让人代入,这不仅让人物在行为上缺乏动机,也同沉浸内化的表演风格背道而驰。从这一点上来说,波特曼身为导演对原著的取舍并不够成功。

    个人与历史的失语
    我们可以谈论未来,但我们也应该谈论过去;我们可以回望过去,但我们不应该成为过去的奴隶;我们可以回避历史,但历史不会回避我们;我们应该活在现在,但我们更应该去往未来。

    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如此复杂,它不仅交织着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同时也交织着我们对父辈的认识,更携带着整个民族对自我从何处来的认识。这种成长的困境游离在生理和世代之外,也是《爱与黑暗的故事》难以改编的原因,它直指整个犹太民族和欧洲间暧昧的血缘关系,也指向阿拉伯民族内部的种族冲突,犹太复国主义从来就没有想要给犹太人提供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家国,它更想要做的,是带领这个颠沛流离但又才华横溢的民族走出失语的困境,提供一种言语与平等对话的可能。

    影片中,奥兹的父母之间是缺乏交流的,法尼亚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与母亲争吵后,只能在房中抽自己的耳光来发泄情绪,并咬紧双唇避免发出声音,这样的自虐行为显然是失语的一种表现。同样的,法尼亚反复给奥兹讲述的睡前故事,以奇幻段落插叙的影像场景,也是失语状态在另一层面的表征。作为知识分子女性内心的恐慌与渴望,作为母亲而想要传达给孩子的哲理,都只能通过虚构故事的场景实现,语言与交流在这里后退,成为服务于“讲故事”的工具。

    《爱与黑暗的故事》的核心既是个人的也是历史的,它的困境同样也既是个人的也是历史的,这种困境也成为了娜塔莉·波特曼的困境,在历史与个人叙述的抉择间,她意识到必须抗拒着太过私人,却又无可抵制地太沉浸于私人,故事虽然从一个家庭讲起,却应该能做到管窥时代,但娜塔莉·波特曼并没能做到。她对个人与历史的困惑,就像是犹太民族对欧洲的心态的困惑,耶路撒冷绝不只是一个故事的发生地,它承担着比故事背景更为重要的位置,它勾连起了个人与历史,也勾连起了家庭与时代,它具有着形似《飘》里面的一抔红土般的力量与意义。

    就像奥兹在小说中写的,“我们等了两千年才在耶路撒冷找到了立足之地,实在不愿立刻离开。我们一抬脚,别人就会立刻把我们那一小块地方夺走。”

    原载《看电影》午夜场2016年5月刊


  4.   这部基调忧郁而细腻的电影主角是一个充满诗人气质的母亲,她的不食人间烟火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儿子。而《爱与黑暗的故事》本身就像这位女主角一样,可爱,神秘,却又有些疏离,仿佛昙花一样脆弱易逝。本片改编自阿莫斯·奥兹的回忆录,讲述他在以色列的童年生活与母亲每况愈下的悲伤境遇,这对于首执导筒的波特曼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她的努力其实算不上很成功。实际上,全片都弥漫着这种过度沉迷于自我的忧郁气息,以至于本来基调就很沉痛的电影有些太过悲惨了。

      作为本次戛纳电影节的特别展映影片,《爱与黑暗的故事》有两大卖点:一是波特曼的艺术野心,她不仅自编自导还亲自担任主演;另一则是奥兹原著本身就出名。由于对白都是希伯来语,本片在美国发行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阻力,毕竟北美罕见外语片票房大卖。关键要看波特曼这部低调的激情之作能否保住自己的一份市场,并在视频点播和家庭影院平台方面有所作为了。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一切都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奥兹对童年的追忆;而《爱与黑暗的故事》真正的故事从1945年开始,那时他还是个年仅10岁的懵懂少年(Amir Tessler饰演),家庭美满,住在耶路撒冷,并有母亲法尼亚(娜塔莉·波特曼饰演)和手不释卷的父亲阿里耶(Gilad Kahana饰演)的陪伴。在最初,电影像是一部以色列建国时期的个人史,因为主角的父母都全情投入地为以色列独立而奋斗,特别是母亲法尼亚,从小就迫于波兰反犹太的压力而举家背井离乡。但随后,焦点慢慢地转移到法尼亚身上,她变得越来越离群与忧郁,而这也成为电影的重点。

      借助摄影师Slawomir Idziak,电影采用怀旧和私密的视角,这符合波特曼一贯的风格。不过这个人品味也是把双刃剑,她精心打磨每个角色的表演,并且让故事有如男高音一般微妙细腻。但过度的压抑与收敛,仿佛给电影套上了一个精美的琥珀囚笼;波特曼的改编是如此谨慎,以至于故事从头到尾都那么死板和压抑。

      可以说,影片展示的是一种流动的美,它影响着这个普通以色列家庭中的每个人,尽管他们只是碰巧撞上历史的洪流,有幸见证了以色列最为最动荡不安的一段历史。即便如此,波特曼对于以色列建国的部分总有些敷衍了事,她以一个家庭的视角,忠实地描述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但却缺少置身于大时代的紧急与迫切。

      有趣的是,影片的下半部分却转换视角,将重点放在法尼亚的逐渐衰老和颓丧上。她第一次出场时是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女性,给儿子讲许多传说故事和格言,由此打开了他进入文学与诗歌的大门(在现实中,作者也也确实是受母亲的影响才成为了作家)。但她对以色列独立的激动与兴奋是短暂的,随后就深深陷入无法言明的抑郁中。一直以来她梦寐以求的宗教自由,最终只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更深的空洞。

      这或许是波特曼最为温情与悲伤的表演之一,但同时却也惊人地肤浅。必须肯定,法尼亚就像一个谜,让人难以捉摸,即便是深爱她的丈夫也理解不了她;然而,大段大段地描述她如何变得孤僻与疏远,并不能真正表现出这背后令人心碎的悲伤。于是我们再一次看到,这部作品虽然细腻,却还存在的缺陷:波特曼太爱这本书和书中的每个人物了,所以她反而不能挖掘得足够深,真正赋予人物灵魂。

    翻译:CharlesFRen

    校对:lab,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