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2011年遭遇311大地震,民心不振,这也导致电影产业步入小年。即便《来自红花坂》拿下本土电影年度票房冠军,但相比往年冠军,它的成绩也大为缩水。不过,外界除了考虑外因,更多还是对导演宫崎吾朗表示不信任。在他们看来,没什么比吉卜力工作室的前途更让人担忧的了——毕竟宫崎骏老爷子年事已高,在皮克斯和3D动画大举来袭的背景下,宫崎骏和同仁修筑的二维世界已是最后的堡垒。于是,宫崎骏跟儿子宫崎吾朗两代人的八卦闲谈,总能吸引眼球。显然,所有人都达成了共同认识:上阵虽然是父子兵,然而老子对儿子相当失望。 但失望归失望,支持起儿子的动画事业,宫崎骏不敢怠慢。具体于《来自红花坂》,他依然不遗余力去帮忙。相比新海诚试图去追赶宫崎骏,尝试起缺乏优势的大制作,宫崎吾朗这一回表现得相当得体、稳重,偏向保守。在《地海战记》遭遇恶评的情况下,正因《来自红花坂》的保守处置,这也成功保护了电影。 基本上,《来自红花坂》是一部以怀旧情调带出特定时空故事的小格局作品。如果去掉时代大背景,说它是典型的文艺小清新动画也不为过。很多人也会找一些原因,再怎么样,新海诚都是一己之力,顶多拉上三五个好汉。而宫崎吾朗无论如何都有工作室的班底来支持,大方向故事不出错误,电影的水准自然会有保障。 《来自红花坂》依然是扎扎实实地按照日本传统动画手法去制作,从画风上来看,它的标志特征也异常突出,少女、天空、海洋还有绿色植物。很多人一看画面就会反应过来是吉卜力出品,没有失去形与神。某些方面上,它更像米林宏昌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而不是宫崎骏那种经过成熟思考、适合大手笔展开的重磅之作。 在我看来,由于时代背景的关系,《来自红花坂》竟叫人想起了山崎贵的《永远的三丁目夕阳》系列,尤其是1963年还有奥运会来临等细节,说它是动画版本和海边少女版本的“三丁目夕阳”也不为过。如果收于结尾处的沐浴夕阳段落,那简直就是直接穿越。片中学生参与讨论、共同行动的意识,多少也有后来日本60年代一系列运动的影子。然而,《来自红花坂》更多是关注着文化保育的母题,那座一度破败、清洗打扫后焕然一新的拉丁楼,它其实也是精神文化上的象征,以西式建筑的突出外形出现。学生们说不能抛弃过去,才能更好地前进,这其实也是说给日本国民的话。 亚洲国家里面,日本一直走在西化道路上的最前沿。即便经历了二战失败,然而得益于朝鲜战争等一系列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又重新成为了一个现代化国家,并且迅速从战败国的阴影中洗白。《来自红花坂》紧抓这一线索,以云淡风轻的少男少女好意互投,带出了一段过去:像男主人公的真实身份,像女主人公父亲的死因,它极力去抚平人物内心伤痕,抬头望海看天,积极面对人生。 表面上,这只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出于血缘和情感不舍而万分珍惜,然而,这其实是日本的国民心态,过去总会过去,未来依然令人期待,那就有如司马辽太郎看着坡上的云,好似看到了日本国的一日千里,屹立于世界之林。然而,由于电影有几度波折的通俗狗血兄妹恋,很多人批评因为它过于随意和戏剧化的,情节设置未免太不考虑观众感受,反而降低了电影的整体格调。 除此以外,《来自红花坂》洋溢着熟悉的日本动画情节,品质美好的升旗少女、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这些无需多提。电影有一特点就是音乐满溢,持续不断。从早餐歌开始,影片配乐几乎没有间断过,很多插曲甚至被完整引用,比如脍炙人口的《上を向いて歩こう》,出现得恰到好处。这首60年代的怀旧歌曲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出现过,对中国影迷而言,最熟悉的一部片子莫过于杨德昌的《一一》,尾形一成饰演的大田在酒吧里弹唱。相比之下,片尾曲和其他配乐显得过于清新,大多是海边景物状,情意谁短长,没能从根本上打开电影的大局面。 好在无论怎么说,《来自红花坂》始终是不会伤害观众情感的那种片子。看学生们整齐划一的歌唱,无论是瞒天过海还是抗议成功,总会叫人感慨不已。常说看到日本电影的一些段落,我们会真心感慨,那些画面在这个国度是无法出现,这已经不是技术或者情怀原因,而是根本的国民性。或许,面对片中这几幕场景正是如此心情。【上海国际电影节《每日新闻》 同刊于《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