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美感啥的就不用多说了吧,除了后期上的CG,画面一点处理也没有。大特写+大摇臂,妥妥的晚会直播拍法,开头切镜的频率更是晕得像坐过山车一样。
要说特地做出真实质感?那我就更不解了。这样一个举国级别的电影项目,就找不到原籍演员可以用方言来演吗?戴口罩遮着的时候看不出来,摘掉口罩台词连口型都对不上。也是苦了摄影师了,为了尽可能不露馅,一句话都说不完就得把机位切走,真真做到了“分子级别”的摄影,可问题是没多大用呀。李晨演的吴晨光医生在上海家里操着一嘴京片子,支援武汉之后反倒跟妻子说“我爱侬”,不知道还以为他是去武汉学的上海话呢。
更要命的是,《中国医生》把所有人都拍成了一个样。两个小时的电影过去,你能记住几个角色的名字?戴上口罩大家难分彼此也就罢了,可摘下口罩,医生们脸上的表情也都高度雷同,皱眉、流汗,流泪,反反复复说的那些话,其实用两句就能概括。
在家里:不管外面多么危险,亲人多么需要我,我都要去救助病人!
在医院:不管条件多么艰苦,身心有多么崩溃,我都要去救助病人!
为什么会这样?电影里也用一句旁白给我们做了解释: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集体主义。”
而片中有场戏,则集中反映了这种“集体主义”,那就是文主任在面对一拥而入的病人蛮横地抢夺医院物资的时候,登高而立,当头棒喝。而那些好像陷入疯狂的病人们听到文主任的喝止后,居然就像接收到什么指令似的,齐刷刷地定在那里,连杂音都没有。
且不说“中国特色集体主义”这个结论成不成立,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这一幕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发生在我们经常去的那家医院,它恐不恐怖?同类项式的人物刻画就是会造成这样结果,因为它完全与电影“关注在每个人身上”的宗旨是相悖的。无论是谁最终定剪,他都没搞清楚一件事。把所有医生走马观花地拉出来一遍就是尊重医护人员了吗?如果单纯为了记录,那我们为什么不去看新闻上的纪实影像呢?《医生》里不存在一个鲜活的人物能让你共情,所以它只能靠“柔光滤镜+煽情音乐”这样的手段顶住你的情绪,赚取你的眼泪。
我一下子看到百十号人,等于我一个人也没看到。
武汉抗疫期间我就想日后出电影该是多好的题材啊。导演该是多有创作源泉啊。看完觉得《中国医生》真差点。
1.开头太套路,电视报道引出疫情。疫情的恐怖,是未知,是失控,电视报道不恐怖,来个医生的不重视表现反衬那多好啊。
2.援鄂医疗队那么好的题材,短时间集结武汉,世界奇迹一般。电影里就一个镜头,中国医生啊,支援很好的感动题材啊,为何不深入,直接把医疗系统的崩溃渲染到极致,然后镜头一转,援鄂医疗队到场,我靠英雄出场啊。
3.张涵予一个院长,既然普通话不会说,对着全院的人还是方言,啥年代了院长蹩脚普通话也会说吧,这人设有点不切实际吧。方言近年银幕特流行,但是也不是都能用的。
4.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医务人员的刻画不够,光医务人员的脸就出现了很多次,还有没有其他侧面表现的办法?劳累晕倒,衣服湿了啊,家人不理解啊,都可以的啊。
个人觉得想表现太多了,以至于深入的太少了。疫情医护们确实有太多不容易的地方,我们观众是真的不懂他们的艰辛,电影拍出来的不能的不能全是我们观众知道的啊。中国医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一般,致敬中国医生!
公司组织来看的,我本来都准备好纸巾来哭了,因为觉得这么好的题材,怎么拍都能好看。
结果真的是,太多镜头经不起推敲了,虽然不能用大片或者纪录片的标准来衡量你,但是真的你这个叙事逻辑,镜头安排,说你假大空一点不错。
病房一开,里面医生站的整整齐齐,等待迎接病人;病人排队的时候好好的,一进病房就开始疯抢,咋的你病房里有兴奋剂啊?完了医生跳上去大喇叭喊了几句振奋人心的话,哇大家又突然安静如鸡的排队去了,尼玛看得我满脸问号。
然后防护服质量有问题,破口子什么的,好姐姐,只要是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你这个质量差是人为拿剪刀抠的口子;然后院长立马打电话问别的医院借,你猜怎么着,三分钟就借到了,紧接着宏伟的音乐又起来啦!突然跑出来一群人抱着口罩和防护服的箱子就在空无一人的街道狂奔送过来,不是,你家医院清洁工都跑完了你还有几十个人能专门给你跑步送口罩的啊?还两个人抬一个口罩箱子 正常尺寸的,咋的你家口罩跟千斤顶一样重啊?
五六个医生围着一个病人抢救,真实吗?很多镜头都是开会 沉默 气氛渲染 明星飙演技,你这以点代面的表现手法真棒。
院长老婆在家里等流调人员的时候,病成这样,一个人的家,还要精致的打上脖子里的丝巾,丝巾结可漂亮了,你跟我说她不重不急,所以精致,啊那你那么着急的拿化验单干啥?你要是急,你都不用流调人员开口,直接单子糊人脸上了
真的没眼看,一半直接走人,能不能看看别人的医疗剧怎么拍的,不求你怎么高要求,别搞花里胡哨的行吗?个人纪录片都能拍的比你好,你存在价值是什么
这么好的题材浪费了,生气,可耻,拿钱不干事呗
原本是抱着绝对期待的心情来看的,因为这个题材的电影,很容易出现神作,药神那个级别的。可惜,但是看完以后,真的很差很差。
首先,一部好的电影,剧本!故事!这部电影在讲什么?故事是什么?剧本在特么说什么?除了套了这个壳子,空有一个形式,丢掉了一切应该注意的东西,只注重形式上的“正”,那么方向一开始就歪了,你只会越来越南辕北辙。所有人看了后相信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特么是一部电影?这究竟是纪录片还是电影?就算是纪录片,也是一部质量极差的纪录片。而且你想拍纪录片就拍纪录片好了,拍什么电影呢?
其二,每个故事片段,就是那种一惊一乍的配乐带起来的,意义不明,目的不明,丝毫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就算想拍真实性,那你的真实性呢?尴尬就是你所谓的真实嘛?
其三,演员阵容奇葩,一堆熟脸,无论演技好坏,往里硬凑,白瞎了几个戏骨。最主要是这些熟脸有吊用啊,他能演的比一些有演技但是没有资源的演员好么?放在里面让大家发现这货我见过,有什么用啊,甚至会导致人们的注意力偏移。深刻怀疑是一些垃圾演员纯粹混脸熟,恰烂钱,想用主旋律电影提高演员知名度。又是垃圾资本的运作。
其四,医护人员的精神品质,做医生的崇高丝毫没有表达出来,医生那种人性和神性的力量在电影里如同鸿毛般轻浮,画面显现的仅仅是现象上的医生的辛苦,但其中愿意付出的缘由,所谓的精神,在哪?旁边一个孩子甚至说:“我长大不想当医生了。”这就是这个破电影带给新一代的意义嘛?
其五,照着时间线平铺直叙,小学生流水账;重点不明,忽这忽那。
其六,台词极差,他妈的正常人现实谁特么这样说话,做这种行为?艺术源于生活,完全脱离生活,拍这样的电影意义何在?为了交作业吗?或者是吃人血馒头?用这样壮烈的事迹和题材,赚人民大众的钱?
有人说抵制这部电影,我起初看到这样的影评以为是言语过激了,又是什么别有企图的恶评。结果亲眼观看后,我觉得确实,应该抵制!
我们的国家,要是没有较好的文化宣传形式,不仅对大众无法造成正能量宣传作用,还只会剥夺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反向遏制良好作品的显现,最终陷入死循环。
最后,再次求求那些文化领域的所谓专家们,你们的分级制度的研究结果呢?这么多年了,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电影受众越来越广,进电影院的孩子越来越多,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场面都能看都想看的吗?这样吧,你们要是想不出合适的有关于分级制度的办法,我给你们一个建议:看电影实名制,把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分开,不仅针对电影,针对所有文化产品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