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有幸在大阪的第七藝術劇場看了公映,之後就一直在惦記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可以帶中字二刷。今年HKIFF經歷了延遲而最終取消,很可惜有一些影片因此割愛,不過有在CineFest看到這部也算是完成了一個目標。
影片拍不合群、不願配合氣氛的望月記者這匹孤狼,要強調的是「i」,個人/個體的身份和意志。而整部片通過望月記者對幾個事件的追蹤,還有森導演申請進入官邸拍攝這兩條線,展示了這種身份和意志是從何而來:不倦的探求和質疑,不被所謂「正確答案/權威解釋」而禁錮的知情權和表達自由。這個過程同時也指向了,記者、傳媒、創作者、甚至普羅大眾的責任在於探求和質疑,進行監察,捍衛知情權和表達自由。
整部片充滿了望月記者還有導演和自民(包括它建立的體制)的衝突,但這並不代表這部電影是用來反對自民。它只是履行記者和創作者追緝真相的監察責任,而這個責任就是要衝擊體制。片中也提到了,並不是他們在做的事是左翼,即使當政的是左翼,他們也同樣會去監察、質疑、衝擊。片尾秋葉原罵戰,無論是左右都陷入了「集體狂熱」的失控狀態。片尾的旁白結語,導演也強調了「集體若是群情激昂地將單一化進行到底,則會釀成大錯」,重要的是在群體中保持清醒,不要讓集體的保護色吞噬自己,作為「i」不迷失自己的身分的意志,相比之下站在哪一隊並不是重點。
堅持自我,並不代表排斥結盟。志同道合的人朝同一個方向前進,但每個人都會因為身在這個隊伍中而抹去作為個人的存在。片中勿論對望月記者是支持還是反對,都是出場人物作為個體真實的聲音,不代表某個集體,也不被某個集體所代表。
除了上面這條主軸之外,還有幾點讓我在意。
結語引用的巴黎解放的例子,和敵軍德國士兵相愛的法國女子被剃頭示眾,超過一萬人未經正式審判而被「私了」,是自由派陷入「集體狂熱」之後犯下的錯誤。但是這些錯誤並不能用來證明與自由派敵對的法西斯就是正確的。
森友學園的籠池理事長,可以同時抱有敵視鄰國的辦學方針和反對歧視外來人口的見解,又反映了人性時而有趣時而傷腦筋的複雜性,而這也是理事長本人的「i」。
望月記者在講演裡提到自己從社會部跨到政治部的契機是伊藤詩織的案件。即使一個人的觀念很複雜,但是會有一些共情成為人們進一步醒悟的契機,去探求這個世界該有的體制。
最後,大家線上線下狂喊「アベヤメロ」的確是奶中了,不過卻迎來了suga。望月記者也在推上寫道「新內閣會比之前更加瞞天過海」。很難指出大家現在各自加速到哪一個點,只能說且行且珍惜,各自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