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死了一个贼(2018)

死了一个贼(2018)

又名: The Death of A Thief

导演: 陈明望

编剧: 陈明望

类型: 剧情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豆瓣评分:0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除夕前夜,一个小偷意外摔死在一个南方的四合院内,院内四户人家却因尸体应该从哪个门运出去,而牵扯出错综复杂的陈年旧怨;大家看似信奉风水,实则各怀鬼胎,在这个貌似平静的四合院内上演了一出荒诞离奇的乡村故事。

演员:



影评:

  1. 本片的优点在于其叙事空间的构建,将旧式农村(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棚户房、高楼大屋(铁甲堡垒般的小楼)、破烂的祖宅、朴素的民房这四个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地点的建筑被安排在了同一叙事空间的结构内。这种手法,使这四种居住建筑以及居住在其中的人被自觉地归化成了现有的中国乡村结构。 年久失修但却无人敢动的官僚祖宅、富商阶层为亲爹修的铁甲堡垒般的小楼、因重男轻女问题被抛弃的女性所蜗居的棚户房、平头百姓居住的小平房一同构建起了其阶层结构,而通过性的手段来依附于老头的女性、独自居住在小楼里的老头以及因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工和被欺压的普通村民(夫妻二人)则构成了其群体结构。因而在这两个结构所搭建起的乡村结构,更是随着要不要走生门这件事和带着女人去祠堂叫魂这件事慢慢被展开。 例如,处于边缘状态的女性需要物质资助、处于空巢状态的老人需要情感寄托,一来一回,使他们俩产生了类似于需求互补式的偷情。而带着女人去祠堂叫魂,祠堂的香火最旺,也同样是农村血脉联结的基础,但女人并不属于其中(边缘人),但老人带她去了,也意味着老人将其视为了自己情感的寄托,因此老人才会在后面为儿子把十万块钱给谁的事而争吵,因为那十万块钱更像是对她给予自己情感寄托的补偿。而祖宅的存在以及儿子接到的电话“指示”,都暗示了政府官员在农村社会所代表的无形力量。而儿子与另外一家矿工(疑似尘肺病)家庭之间的矛盾和政府官员之间的对话,都直指官商体系之间的联结以及普通百姓与这一阶层的对立立场。至于“风水”,在这样的层面上就更像是一种体系的维稳,因而,无论是老人、儿子或是政府官员(那个影子)都不允许尸体从自己的利益方经过。而父亲的轰然倒塌,既像是某种意识(例如,反现状的思想)的觉醒,但又因其所处的结构而注定了他的悲剧,因为你本来可以在这个体系下维稳20年(弃妇语“您老这身子骨再干个20年也没问题”),但对抗则注定了惨败,而这也是农村结构近乎固化所导致的现状。 因此,全片通过“贼”这一叙事线索(但背后的叙事动力则是“钱”)以及四个代表阶层构成的结构框架,以黑色幽默的方式直指农村当前社会的结构框架和阶层体系,尤其是最后烟花与“中国梦”所串联起的黑色幽默片段更是加强了某种讽刺意味。

  2. 近日,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公布了29个入围名单,在青年导演项目单元,陈明望凭借《死了一个贼》顺利入选。去年的HiShorts!厦门短片周上,这部片子也受到了很多评委的喜欢,最终入围了剧情单元终审.....在陈明望导演动身前往上海参加竞赛前,本期大堂吧特别邀请他再次谈谈关于这部短片。

    HiShorts!大堂吧vol.9 【陈明望

    陈明望,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研究生,代表作品《死了一个贼》曾入围韩国釜山亚洲大学生电影节“金奖”,2019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最佳编剧奖”,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特别关注奖”。

    《死了一个贼》

    故事简介:除夕前夜,一个小偷意外摔死在一个南方的四合院内,院内四户人家却因尸体应该从哪个门运出去,而牵扯出错综复杂的陈年旧怨;大家看似信奉风水,实则各怀鬼胎,在这个貌似平静的四合院内上演了一出荒诞离奇的乡村故事。

    本期节目推送的短片是2019年HiShorts!剧情单元正式入围作品《死了一个贼》。“死”本身是一切生存特征的丧失和终止,也是个人生命里必不可缺的途径,而在一个幽闭的小山村,一个“毛贼”意外地死亡后,关于“他”该抬去哪里的讨论,在四合院的密密空间闹得声声不息。金钱、阶级、风水等等皆是解释,或是言不由衷的回答,或是荒诞的哲学问题。

    笔者的理解是这部短片几乎是对农村现状的全方位复盘,无论是“抬生门”、“还人”等习俗的传承演变,乡里邻间的人情世故,还是父辈与年轻一代的隔阂冲突,农村与城市阶级的矛盾,都在隐含着某种社会体系的建构、固化,犹如一个现成的无形高台,所有法则都在循序地进行,当某个意外事件(不知何处来的小毛贼死掉)不经意发生,早就不牢靠的建筑便开始风雨飘摇,人们的情绪关系都在这一刻随流涌动。

    老一辈如三叔,他固守着传统观念,如“抬死者不能从正门出”,相信事事按照风水,便可顺利平安。而四合院里的其它几户人家,虽都有所信奉,但各自有各自的如意算盘,回忆煤矿的旧事,谈起三叔有多照顾自己,并不是他们有多认可旧的观念;一旦有利润可图时(十万元奖金),大家纷纷冲破旧规矩,不惜决定让“死去的贼”从家门穿堂而过。

    然而邻里的金钱纠纷,并不囊括着这场乡村黑色幽默的全部。祭祀时所用的“牺牲”(猪和鸡),“还人”场景的伪真实再现,这一系列的农村群戏,通过精心的逻辑设计,显得极其完整。对比于《中邪》这部长片(2016年)里王婆充满诡异的“还人”仪式,低成本的伪纪录片风格,《死了一个贼》显得更加精致、剧情化。在另一部著名“乡村电影”《村戏》(2017年)中,观众看到的色彩差异对照、声音蒙太奇、各种角度的炫技拍摄,于《死了一个贼》中几乎销声匿迹,虽各种转场也是匠心密缝,但总归更加接地气,有生活味。

    本片的可圈可点还在于对父子关系的论述。和固执的三叔相比,他的儿子则是代表城市,以及新思想的碰撞、冲突。但这种差异并不指传统意义的“不孝”,例如儿子也会为了让父亲避免乡间的烦恼劝说其搬到城市,在“抬尸体”出现问题时,拿出十万元(市委书记提供)捐赠给同意从侧门经过的家庭。二者的矛盾或许归结于自古以来父子关系的根本——从儒家角度而言,讲的是要传递什么,该维护什么。

    弗洛伊德曾将男孩对父亲的依赖和仇恨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并且这一心理随着男孩的成长愈发严重。《死了一个贼》中儿子不顾父亲的劝说,为了自己的前途,把钱给了“村长”。后来抬尸体时,父亲的应声倒下和之前的争执虽不是直接关联,但隐含的可能性还是给探索父权的过程不得已画上了句号。

    摄影师拉乌尔·库塔尔说过“一个摄影师要永远记得观众的眼睛天生就适应充足的日光”,节目中提到过的导演岩井俊二,就非常擅于用留白给观众无限的遐想,从短片《爱的捆绑》,到《情书》《你好,之华》,故事的起承转合,广阔的主题探索,细节的迂回,摄影机把握地相当仔细、敏锐。而《死了一个贼》结尾处悬空的尸体上燃起的一朵朵烟花,这种孤独场景所发散的后现代美学,也恰如岩井高饱和度的摄影,最后给这场乡村群戏加上了讽刺的意味。

    电影中的巧红,则是笔者认为的本片最大亮点。或许因为短片着墨点不多,巧红寥寥出现的几次,形象不够立体概括,但她的可重塑性,以及作为这类题材未来女主的典型代表,我们希望从导演之后的长片中,收获更多的可能。

    总策划:王小曼

    策划:夏目 北村方向

    主持人:夏目

    剪辑:麦田

    Promotion :404+678 朱子悦

    鸣谢: 黄卓 S姐 董超

    独家音乐支持:VFineMusic-AS Music-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