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双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1961)

双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1961)

又名: 孩子们的时刻 / The Loudest Whisper

导演: 威廉·惠勒

编剧: 莉莲·海尔曼 约翰·迈克尔·海耶斯

主演: 奥黛丽·赫本 雪莉·麦克雷恩 詹姆斯·加纳 米利亚姆·霍普金斯 费伊·贝恩特 维罗尼卡·卡维特 美美·吉布森

类型: 剧情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61-12-19(美国)

片长: 108分钟 IMDb: tt0054743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凯伦(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饰)和玛莎(雪莉·麦克雷恩 Shirley MacLaine 饰)共同管理着一间私立学校,尽管身为女流之辈,但她们特立独行英明果断的作风还是赢得了许多学生和老师的喜爱,两人之间的友谊也十分坚固。玛丽(Karen Balkin 饰)从小就过着娇生惯养的生活,成长于溺爱之中的她逐渐养成了乖僻的扭曲个性。

演员:



影评:

  1. 很多人知道《罗马假日》,但是不知道Hepburn和该片的导演William Wyler还合作过一部片子,这就是1961年的《双姝怨》。这是我看过的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中,最为严肃的一部。片子没有任何情色的色彩,而显得十分凝重。

    故事发生的地方却是一派纯真的女校,连片名也是《The Children's Hour》,推动故事的关键人物是一个名叫Martha的女孩。但是,片子很少见地展示了儿童的邪恶。这个说谎成性、报复心强又有手段的女孩半真半假地编造了她的两个女老师,也就是两个女主人公是lesbian lover的谣言,并迅速传开了。

    故事的沉重是双层的。首先是谣言对两个女孩生活的毁灭性打击,学校倒闭,社会上的孤立,婚约被无限期搁置。但是还有一层:就是Dobie(Shirley Maclaine)真的爱Wright(Hepburn)。而戏剧性是,当她吐露真情之后,谣言也被澄清了,但是这已经没有用了,Dobie的感情没有任何出路,生活也不可能重新开始,很快就自杀了。

    如果对比它和其它同性恋电影,区别是相当明显的。当代的同性恋电影,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女同还是男同——《春光乍泄》、《蓝宇》、《断臂山》、《我私人的爱荷达》、《蝴蝶》,导演的视角多半是内向的,放在两个人的情感上,很多时候是把重心放在两个主角的感情纠葛上。正如我们所说,同性恋的爱情与异性恋的爱情是一样的,只是把某一方的角色变成同性。但是,《双姝怨》的视角是外向的,除了必要地铺垫Dobie对Wright的感情,更多地是考虑同性恋者与社会的关系,这也是时代决定的,导演思考的重心不是“人性”、“爱情”,而是“社会性”。

    在60年代的美国,虽然媒体已出现对同性恋的讨论,但是立法和社会并没有改观,直到1969年。所以,在这部片子里,你会看到人们对于同性恋的恐惧和厌恶,犹如对传染病。保守的老太太甚至不让她们进入自己的房子。Martha向Wright吐露衷情的一幕,不是带着温情或浪漫,而是充满了绝望和混乱。甚至她自己也引以为耻。反过来看,正是因为如此,William Whler拍此片才更具先锋意味。

  2. 谎言

    顽劣的小女孩玛丽因为不服两位女教师的管教,于是抓住了几个莫须有的证据,向自己的祖母污蔑说这两位女教师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奸情。于是这位轻信的祖母为了“保护孩子”而向周围的所有家长告知此事,这些家长也本着“保护孩子”的原则将自己的孩子带走,造成了这座本来也不太大的小私立学校人去屋空。更为恶劣的是,这两位女教师,凯伦和玛莎,被当地的人们当做怪物一样地看待,被迫足不出户地困在这间曾经是私立学校的大宅子里。还有更让人心碎的,凯伦正直亲密的未婚夫,本来很相信两个女人之间是“清白”的,最后也抵挡不了流言和训问,在痛苦之中离开了凯伦。
    如果故事只讲到这里,这应该就是一部早了50年的《狩猎》。在麦克斯·米科尔森主演的《狩猎》中,男主角因为被小女孩诬告猥亵而被全镇的居民群起而攻之,最后孤立到无法继续在这个小镇上生活下去。只是在《双姝怨》中,《狩猎》的“猥亵女童”被置换成了“女同恋情”。试想一下,如果威廉·惠勒真的在这个地方就将故事戛然止住,那么这里的同性恋情就真的变成了一种罪,虽然这两位女教师的罪名是被“诬告”的。因为两位女教师也在极力地将自己从这种“罪名”之下开脱,她们否认的是自己曾犯下这种“罪名”,却并不辩驳说这种“罪名”对她们的教育事业和对孩子来说其实根本就是无害的。在这种情况下,这部电影就仅仅讲述了一个流言蜚语(她们是可怕和罪恶的同性恋)如何毁掉两个女教师的事业和整个生活的故事。没有更多。

    真相

    令人非常惊喜的是,威廉·惠勒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走得更远。在一场只有两位女教师的戏中,玛莎向凯伦道出了真情。原来玛莎是真的深爱着凯伦。在这个时刻,惠勒将整部电影的戏剧性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小女孩玛丽的谎言确实是她在编造和说谎,但是这个谎言却巧合地撞上了一个巨大的真相。这种真相和谎言之间的辩证,不正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戏剧魅力吗?
    惠勒在这部电影中常常将一个人物置于前景,而将另一个人物置于背景,前景的人物在讲述她的台词的时候,背景中的人物一定在若有所思的冥想。或者相反,背景人物在讲话的时候,前景人物的变化着的表情反而比台词更抢镜。惠勒没有使用炫技的虚实焦变换,而是用了在60年代黑白摄影中显然已经登峰造极的景深镜头。前景人物和背景人物用她们并置的演绎告诉你:“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同时这个真相还带出了玛莎这个在大银幕上很少见的女同性恋人物,以及对同性恋这个话题更加深入的讨论。1931年,德国推出过一部发生在女校中的类女同电影《穿制服的女孩》;1958年,这部电影还推出过一个翻拍版,由大明星罗密·施耐德出演。但是这个故事中的女同性恋情至多只是一种含含糊糊的暧昧而已,其实也就只是女学生对女教师的一种崇拜和依恋。相比之下,当《双姝怨》中的玛莎对着凯伦大喊:“其实我是真的爱你!”的时候,那是多么的动人心魄!玛莎虽然坦白了自己的“罪名”,但是她的坦白却相当于为所有同性恋脱罪了。她不但是一个全心爱着自己事业和学生的好老师,而且还那么勇敢地突破禁忌向自己爱着的人袒露心迹。当时还很年轻,并且多以喜剧甜心形象出现的雪莉·麦克莱恩敢出演这么大胆的一个人物,真是勇气可嘉。而导演惠勒其实也是在用玛莎的坦白来为同性恋脱罪,因为像玛莎这样一个情感炽烈的人,怎么可能会是坏人?这时观众的同情心和立场已经完全站在了玛莎(一个事实上的同性恋者)这一边了。

    结局

    好莱坞五六十年代之后的情节剧往往有很强的悲剧色彩,也更有力地揭示了它所展现的问题的尖锐性。它不会再像黄金时期那样,用一个强加的大团圆结局来弥合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的裂缝。
    玛莎的自杀,就标志着同性恋者和公众对他们的不认同之间的对立已经尖锐到了何种程度。玛莎无疑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她的悲剧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或许那个时代到现在也没有结束),你无法想象玛莎在袒露了自己的性取向之后,如何再在那个封闭和敌对的小镇上继续生活下去。所以她的自杀是一种戏剧性的宿命,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和环境下的必然。
    玛莎自杀之后,这部电影依然没有结束。刚才一直在提玛莎,其实赫本饰演的凯伦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因为她正是这场伟大的爱和悲剧的见证者。在玛莎的葬礼之后,她在众人异样的眼光之下昂首穿过墓地的那条林荫小道。这个结局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同样是惠勒执导的《罗马假日》的结尾,女主角(同样是赫本!)经过了一场爱的洗礼,然而最后她不得不向这份爱道别,去坚毅而勇敢地走向她未来的生活。
  3. 所谓(“良构”)戏剧电影的弊病和过时性暴露无遗,这种情节的拓扑学是一种可怕而做作的伪3D;我不想再看到这样的戏剧了。结尾整个流于病理学的二元对立,房子变成了暴力和一种陈腐精神状态印象的外化。虽然我确实很喜欢这里的房子,它会沉入夜晚、又迎来白天,显示出不同的色调,人在其间走动时Alex North的配乐也很有意思。我觉得这本应是一部关于孩子的电影!我会幻想从孩子——“坏孩子”!更有趣,大概也更真诚——的角度看待这后面发生的一切,从远处看独自走过林荫道的Miss Wright,这样还能省去许多坏表演。多么奇妙的开头,女主角们和一个孩子的生命经验以神秘的方式相连,像一个生机勃发(而不是像很多戏剧电影中那样令人担惊受怕,“作家写这个符号难道是为了理解成这样吗?!还是那样?”)的隐喻……她“坏”,势利骗人,并不一定意味着要像这样变成一个纯然的*机制*,剧作家剥削的工具;皮亚拉《赤裸童年》里的小孩也是坏的,但我们被他大大触动。至少对我来说,说谎、威胁这样的行为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着的(“从今往后你要听我的话”),哪怕是我们自己还尚不清楚的情感;成年人隐藏着的东西,孩子用不知轻重的恶意抛出:她们都在经历一场动荡不安的自我发现,孩子的困扰不一定比成年人更轻、更不严肃。Rosalie偷东西显得好像是一种暗示……我觉得将两条线索在这样的内在层次上相互照应是有趣的,就像《情感教育》里那个莫名其妙的主人公与1848年革命(作为一种荒诞的生活和世界史)的照应,即便这种观看意味着抛弃作者的本意并肆意劫持文本。但说回来,对一部由看上去不太懂这些、只能说有些懵懂善意的老派直男导演一篇受了时代的无聊的道德重压(这种在其早期讨论“禁忌”的作品,往往会有一种本质上混乱的倾向,无论作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们好像既要表现又要掩饰,甚至不惜自我矛盾,这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审查,也可能只是语言和语法尚未到达那里)的戏剧改编剧本的电影,我们还有什么别的好做呢。。。?而且这样我们能够喜欢这部电影。能够喜欢Shirley,像在她被戏剧压倒成为刻板印象之前那样……

    3.5

  4. 双姝怨属于冷门电影,题材本身小众,加之时日久远,黑白电影仿若也只有一些文艺(zhuangbi)青年才会在暖暖的午后,泡上一杯咖啡,去感受女神的仙气。

    坦白说,这部角落里蒙灰的黑白片,若不是B站上有,若不是大家冲着赫本女神的百合片,恐怕知道的人会更少。

    这虽然是60年代的电影,但是剧本的严谨和考究还是让人钦佩的,包括人物对台词的拿捏还有剧情的松紧节奏,也强过今日的很多大片,很多人吐槽整个片子的视觉表现有问题,我觉得还好,至少,影像的表达让整个故事的逻辑是清晰干净的。

    但,赫本女神还是略让人失望。

    不过她本身演的就是一个被爱被莫名其妙卷入be lover谣言的那个人,表现空间本身确实有限。你要一个直人如何表现:啊,我最好的朋友爱我这种心态?现实中若真有这样的事发生,那种复杂彷徨想拒绝又怕对方受伤的细微情绪变化确实很难表现。

    雪梨先是摔熨斗后是咆哮自己就是爱赫本的两场情绪宣泄戏确实看出演员的表演功底很强,两次都把女神吓懵逼了。

    熊孩子虽然长得彪悍了一些,但是这么小就有如此的心眼和行动力也是整个故事的强力推动剂。

    这个故事看着是一个熊孩子引发的悲剧,但是我想了下,我觉得还是有更深层的悲剧内核,这个内核跨越时空,跨越地域,直到现在,仍然会不时上演。

    这个悲剧内核叫:爱上直人好友。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是无解的,这种无解还不像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那种由于信仰的不可调和结下血海深仇的具体的赤裸裸的矛盾。

    有一种矛盾很难明喻,甚至可以从未发生,却已翻江倒海。最有可能出现在女人与女人之间。比如一个闷骚的拉拉爱上一个闪耀的直人。

    当然啰,因为时间的残酷性,这个故事放在美国的60年代还是很有说服力的。那种瘟疫一样的让众人避讳,或者像看耍猴一样的好奇的秘密成真,真是会让人情绪崩溃。

    雪梨这个角色就是这样亲眼目睹如果爱便会死无葬身之地,连亲爱的她都要婉转离开自己而崩溃的。

    其实熊孩子是很讨厌,但是她并不是那个致命的决定因素,因为到后面谣言出现缓和和转变的时候,雪梨恐惧的发现,熊孩子并没有造谣,而这一切却是事实。

    人最难摆脱的是面对自己的心视而不见。

    若是视而又见,残忍的现实只能让自己窒息。

    赫本是善良的,我想去其他地方找工作,你要不要和我一起?

    善良的拒绝有时候看着更像是讽刺。

    但是一切又都是无奈的,无解。

    换成是同性恋合法化的美国,那些谣言带来的恶意的躲避,好奇肯定是没有了,但是依旧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就是:你爱的那个人最终不会爱你,还会因为你的爱离你而去。

    古今通用。

    脆弱一点的人,也许不再肉体毁灭,但也可能会行尸走肉。

    所以这部片名的中文名也意境不错:怨,明明什么都没发生,却两人因此有着巨大沟壑。

    愿天下LGBT都不要去沉迷于直人,哪怕他们再光彩照人,否则,钝刀的“友谊”终有一天会让你双姝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