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寻找罗麦(2018)

寻找罗麦(2018)

又名: 寻找麦卡尼 / Seek McCartney / Looking for Rohmer

导演: 王超

编剧: 王超

主演: 韩庚 杰瑞米·埃尔卡伊姆 菅纫姿 阿丽斯·德·朗克桑 海伦·文森特 雷诺·科恩 胡瑞杰 安迪·吉雷 邓紫衣 罗阜艺 朱宏奇

类型: 剧情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法国

上映日期: 2018-04-13(中国大陆)

片长: 83分钟 IMDb: tt3728130 豆瓣评分:4.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赵捷和罗麦相识已久,在经历过一次导致少年意外死亡的车祸之后,二人逐渐产生罅隙。事后,罗麦去了西藏,却全然未知等待他的是一场不测风云。罗麦走后,赵捷也踏入这段象征涅槃与救赎的莲花之旅,一直在路上的他,始终在寻找着一个模糊的身影。

演员:



影评:

  1. 今年3月,沉寂5年的《寻找罗麦》正式宣布定档,这也是号称“内地第一部过审可以公映的”同性片。

    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破冰之作”。

    然而,成片却相当令人失望。

    豆瓣评分低开低走,从4.9一直跌到了4.6,还将继续下跌。

    电影片长只有83分钟,据说是被删减了9分钟,也有消息称删减了17分钟,“同性”元素被剪得一干二净。

    电影采用了非线性叙事手法,一开头就是讲赵捷将罗麦的骨灰带回法国。

    随后,赵捷开始展开回忆。

    原来,在经历过一次导致少年意外死亡的车祸之后,二人逐渐产生隔阂。

    事后,罗麦前往西藏,希望能借机寻找平静、忘记过去、洗清罪孽、净化内心、完成救赎,不料遭遇雪崩而遇难。

    电影多线叙事,好几段不同时空的故事交织进行,使得剧情混乱不堪。

    一部爱情片连故事都讲不清楚,还搞各种闪回、插叙、倒叙……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了。

    现实线中,由于罗麦已经去世,只剩下赵捷一个人,观众很难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爱情。即便是赵捷亲自将罗麦的骨灰送回法国,也不能说明他们此前是同性恋人,挚友、战友都可以为对方做这些事情。

    而回忆线中,赵捷、罗麦没有一起接吻、睡觉,甚至没有牵过手,没有说过一句情话,完全是打擦边球的伪同性片。

    即便是那些伪同性片,至少也会说情话,或者亲密接触,然而《寻找罗麦》通通没有。

    仅有的镜头是他们一起在澡堂洗澡和一起去gay吧,但这能说明什么吗?

    如果不告诉你这是同性片,你根本看不出来这是同性片,顶多觉得是赵捷和罗麦之间的兄弟情谊。

    我们再看看豆瓣的条目,类型仅仅是剧情、爱情,并没有“同性”二字。

    这里的“爱情”,并非指罗麦和赵捷之间的感情,而是指罗麦和女友苏菲的爱情,以及赵捷和女友朱丽的爱情。

    换言之,要么是《寻找罗麦》原本是同性片,为了过审被剪成了异性恋爱情片;

    要么是从一开始这就是部打擦边球的伪同性片,“同性”仅仅是宣传电影的噱头,和电影内容名不副实。

    赵捷和罗麦相爱,却又各自都有女朋友,这种特殊的关系原本有很大的发挥余地。

    这样的剧情不由得让人想起李安执导的《喜宴》。

    电影中,中国人伟同,和美国人赛门是一对同性恋人。

    面对父母的逼婚,伟同选择了与女性朋友威威假结婚。

    可是,小谎逐渐铸成大错,伟同不得不开始思考,是继续隐瞒下去,还是对父母说实话。

    《喜宴》的情感描写非常细腻,同时也将同性恋与异性恋、传统与边缘、爱情与生育等矛盾探讨得入木三分,从而引人深思。

    《寻找罗麦》中,虽然罗麦和赵捷分别都有女朋友,但是浅尝辄止,隔靴搔痒,平淡如水。

    比如赵捷明明和罗麦相爱,为什么还和朱丽谈恋爱,电影没有给出解释;

    这一段恋情中,赵捷、罗麦、朱丽的心理活动、所思所想也没有拍出来,人物形象完全立不起来。

    罗麦和苏菲之间同样如此,电影对罗麦、苏菲的塑造根本不够,你知道罗麦让苏菲怀孕了,但不知道罗麦为什么这么做,也不知道他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是不敢直视自己的身份,还是受到外界的压力,电影通通没有展现出来。

    赵捷、罗麦、朱丽、苏菲之间的情感太空洞、抽象,不仅同性恋方面的描写几乎没有,异性恋方面同样处理得不好。

    这不是一部合格的同性片,同样也不是一部合格的爱情片。

    因此,这不是同性片,也不是爱情片,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剧情片,甚至只是一部风光片。

    我们抛开同性恋、异性恋的元素,以普通的剧情片来看,电影的剧本也非常劣质。

    这里我想提出两个问题:1.明明不是你罗麦的责任,你为什么那么矫情?2.想洗涤心灵,为什么一定要去西藏?

    导演真的是强行安排少年死亡,强行安排罗麦去西藏,强行安排罗麦遇难,从而强行煽情。

    罗麦和赵捷开车等红绿灯的时候,一位少年向罗麦推销房产,罗麦没有开窗理会少年。随后绿灯亮了,少年仍然站在那里,导致被另外一辆汽车碾死。

    在我看来,罗麦即便是开了车窗,少年还是可能继续站在那里,从而被碾死。

    换言之,这是肇事司机和少年两人的责任,并不是罗麦的责任。

    毕竟赵捷也说过,这不是他们的责任。

    电影没有警方逮捕肇事司机的镜头,没有法庭的宣判结果,也没有交代肇事司机和罗麦承担怎样的罪行。

    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是谁的责任,谁就依法判刑。

    如果法庭宣判这是罗麦的责任,该坐牢就坐牢;如果法庭宣判这不是他的责任,他再考虑忘记这件事、还是自我救赎、还是去西藏洗涤心灵也不迟。

    电影里发生了一宗刑事案件,警方、法庭却都没有出现,仅有的一位警察,是叫赵捷把汽车开走,剧本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漏洞。

    明明都不是罗麦的责任,他还去西藏就显得很矫情了。

    而且,想洗涤心灵、平复心情,为什么一定要去西藏?你就不可以去健身、听歌、读书、写作,或者去咨询心理医生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开始宣传,去西藏可以洗涤心灵、净化灵魂,于是人人趋之如骛,每年无数人去西藏,搞得好像去了西藏就能羽化成仙一样。

    更有甚者走火入魔,完全生活在幻想之中,比如前段时间写出《张杨导演,我爱你》的小二姐,去了一次西藏就觉得自己是三毛转世了。

    前几年一位女生1000元穷游西藏的帖子火遍网络,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后来有人揭晓真相,这位女生一路上都是出卖肉体,来交换沿途司机的顺风车。可以说,她是一路“睡”到西藏的。

    因此,川藏线逐渐变得污浊不堪,一方面是每年都有不少女性效仿,一路“睡”到西藏;另一方面是不少司机特意游走于川藏线,寻找那些肉偿的女性。

    尽管这是你情我愿的事,但结果导致那些真正单纯想旅行的人们成了受害者,男生在川藏线根本搭不到车,女生一搭车就可能遭到性骚扰。

    当然,我并不是在酸什么,2014年我也去过西藏,西藏的确风景优美,我也的确开阔了视野,忘记了一些烦恼,仅此而已。去过西藏不能让我脱离现实,更不能让我升华灵魂,我只能选择面对生活。

    回到家后,我仍然是该上班就上班,该努力就努力。我不会因为去过西藏就觉得自己功德圆满了,也不会觉得自己是三毛转世。

    所以说,洗涤心灵、寻找平静有那么多方式,为什么偏偏要去西藏呢?

    不仅坑了国人,还搞得外国人也这么想。

    求求你们不要再传播这样的思想了,求求你们放过西藏吧。

    《寻找罗麦》不仅同性恋、异性恋方面是打擦边球,爱情元素之外的剧情也漏洞百出,粗制滥造。

    昨天,微博宣布清查同性恋题材的漫画,如包含“腐、基、耽美、本子”的内容。

    “同志之声”宣布暂停工作。

    与此同时,微博上“锤基”“盾冬”“盾铁”等热门CP超级话题,即便这些话题仅仅是粉丝调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却也遭到封杀。

    我不禁感叹: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过审并上映一部不打擦边球的真同性片?

    我们寻找的不是罗麦,而是真正的同性片。

  2. 看完已经快过去20天了,但是我还记得那句“即使不忘,即使怀念,即使爱是永恒的,我也曾背叛过你”。

    (我认为看完电影仍然理解为兄弟情的人,可能是阅读理解都做得不太好,所以写了下面的文字。杠精除外,不接受一切杠精的批评,杠精最优秀。)

    我本来不想写什么,我觉得我写不出什么,看完电影常常会反思自己,变得不想讲,这部电影没必要什么都跟大家讲明白的。导演和主创都很努力了,尽其所能让我们能够看到这部电影,和电影里的干净、本真。

    电影里有很多明暗喻,明暗线。

    比如罗麦跟前女友在一起可能只是为了赵捷,他去追求喜欢的男人所喜欢的女人,只是为了不让喜欢的男人得到。

    赵捷扮演藏戏里的王子,看着藏戏里的爱人,他想到的爱人是罗麦,那一刻潸然泪下。

    赵捷跟随藏戏团行走在川藏线上时响起的背景音乐是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经典唱段「晴朗的一天」,女主人抒发对爱人的思念,并且相信爱人会回来和她相聚,借此来隐喻赵捷的心境。

    藏戏结束后的车上,大家唱着歌,赵捷看着远方的雪山,想到了罗麦,流泪道:“对不起罗麦,我来晚了。”这里的来晚了,不只是西藏来晚了,还是对这份感情的认知到晚了,直到罗麦离去,赵捷才明白自己的感情。

    在把骨灰送回罗麦家乡的路上,他乡开中餐馆的朋友说很多人法国人喜欢中餐的时候,赵捷本能反应说“我有个法国朋友很喜欢宫保鸡丁,每餐必点”。却下意识抱紧了手里的骨灰盒。

    赵捷到达普罗旺斯之后,一匹白马跟随他,亲近他,那是罗麦的爱骑,借此隐喻罗麦对赵捷深沉的爱。

    罗麦在自己的西藏救赎之旅中,通过写信这种返璞归真的方式和赵捷保持联络,换位思考,真的爱得深沉。

    还有一些明线我就不讲了。

    罗麦和前女友在一起的时候曾有过一个孩子,他意识到自己内心爱得是赵捷,下定决心和赵捷在一起,遂分手,并和女友谈好打掉孩子,却没想到赵捷要结婚,后来与赵捷在车里争吵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卖报的小男孩,间接导致其死亡。罗麦认定自己是两个孩子的杀人凶手,喝醉酒说赵捷也是帮凶,以此为前提开启的救赎之旅。

    罗麦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被埋在雪山里,自然里。赵捷重复罗麦的救赎之旅,体味罗麦的心境,在西藏空灵的天,贴近的自然中,他找到了罗麦的救赎,也救赎了自己。

    最后赵捷躺在罗麦的床上,脑海里是罗麦,电影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是也够了。

    大家心里都清楚电影因为删减的太狠而改动颇大,但认真看过的人不会轻易说出是兄弟情这种话。

  3. 本身在豆瓣舆论低分的引导之下,本来对这部片子不抱有任何期待。看就看了,但看到竟然那么多人没看懂其中的基情,这我就WTF了。

    好吧,以下分析仅供参考,五星不是因为片子有多好,纯粹是中和一下。

    --------------------------------------

    首先,这其实就是一部典型的寻找自我的片子。

    罗麦寻找的是啥?表面上看是对少年之死的愧疚,实质上是因为这件事情,他想到了昔日女友为他打掉的孩子。而导致这两起死亡事件的起因都是因为他对赵捷的感情,一次是为他抛弃女友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来了中国,另一次则是听到赵捷的逼婚电话导致了车祸。因为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使得周遭的人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不幸,这是罗麦所不愿看到的,于是他去了西藏,想要暂时远离赵捷,也远离这些不幸带来的一切。

    罗麦去了中国之后,很显然在各方面的人际上都处于出柜状态(如写信告诉法国的朋友赵捷的事情,去GAY吧等),但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却是,你和他相爱着,但他始终不肯承认他的取向。他依然有女友,要结婚,自己的不顾一切对他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故事中的罗麦从各方面来说都是痛苦的,车祸只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赵捷寻找的是啥?表面上看是去找罗麦,实质上就是一次出柜之旅。赵捷这个人物其实就是比较典型的“深柜”。百度百科“深柜”这个词的解释是: 男同或女同,不敢出柜。 男同性恋比女同性恋更倾向于“深柜”。人们对于“男性”有着“强势”的社会期待,在社会认知中,“同性恋”有损男性的“强势”气质,不符合社会期待。因此,迫于符合自己社会角色的需要,男性更多得选择“深柜”。 就是这样一个深柜式的人物一路走,一路回忆两个人相处的时光,虽然他明知道罗麦对他做的一切意味着什么,但他始终不肯承认。他依旧交着女友,却又依旧与罗麦保持着不可说的关系,直到藏戏演到最后,他才意识到罗麦是他心中真正的珠玛。

    为什么这是中法合拍片?在我看来,两个男主代表了两种社会阶段的认同与自我认知。

    这是反思真我与自欺欺人之间的较量,两者非常隐晦地演绎了两种社会环境对个体带来的影响。

    其实剧情真的不复杂,那为什么要花大幅的时间维度去拍风光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呢?我想,出柜这件事,在国内本就非常不易了,如果还不能用看风景的时间去脑补那些被滤去的对手戏,那观众就真的没法在国内的院线里感受到其中的纠结与虐心了。

    始终觉得这个片子能上映也算是一种视角的关注,期待能出个导演剪辑版以供学习推广。

    至于韩庚的演技,我觉得他还是挺适合钢铁直男的角色的,但问题在于对“出柜”这件事的理解之上,还没有做到感同身受,所以全程更多看到的是凝重的扑克脸。这个虽然比较难表现,但真的对整部电影来说,都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自欺欺人已经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常态,电影的隐晦化自欺自然也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4. 今天和我的一个同学逃课来看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全程尴尬得要死,风景宣传做得比人物表演还到位,故事一点铺垫都没有,大概是我阅读水平和欣赏能力都有所欠缺,交叉蒙太奇的拍摄手法让我感觉剪辑师全程掉线。(ps:应该是广电删减了很多,应该不能怪导演和演员,一切罪魁祸首是广电)电影唯一最让我感动的是,罗麦的母亲知道罗麦死后的悲痛欲绝很真实,配角的表演水平都比主演要强。

    总之,我对这部电影真的超级失望,越往后看越让我感觉这是在给西藏做旅游宣传片的广告。

    失望

    这部电影真的很让我失望。

    告辞。

    希望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不要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