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美版触不可及 / 闪亮人生(港) / 活个精彩(台) / 上行 / 上升 / Untouchable
导演: 尼尔·博格
主演: 凯文·哈特 布莱恩·克兰斯顿 妮可·基德曼 阿雅·娜奥米·金 贾西·迪阿洛·温斯顿 吉纳维芙·安吉森 格什菲·法拉哈尼 泰特·多诺万 朱丽安娜· 玛格丽丝 克里斯蒂娜·张 皮亚·梅切勒 罗伯特·比齐克 大卫·尼尔里姆 迈克尔·J·莱昂斯 桃乐丝·麦卡锡 苏珊·萨瓦 布莱恩·加拉格尔 泰隆·米切尔·亨德森 英德拉·A·托马斯 简·摩尔 莱曼·陈 柯克·凯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9-11-22(中国大陆) 2017-09-08(多伦多电影节) 2019-01-11(美国)
片长: 126分钟 IMDb: tt1987680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法国原版《触不可及》豆瓣9.2分,豆瓣TOP 250排名第25,作为小成本电影博得4.2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实现了口碑票房双丰收。
前不久上映的《绿皮书》同样是一黑一白的配置,所以也有许多网友称之为“肤色对调版的《触不可及》”,足以证明这部电影有多么的热门。
美版《触不可及》沿用了原版的框架,很多地方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尽管上一次看法国版《触不可及》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了,但这部电影所带给我的感动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无数次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部豆瓣评分9.2、由真实经历改编的经典影片。
与《绿皮书》不同,《触不可及》讲述的不仅仅是产生于黑人与白人之间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更引发了人们应该如何平等对待重度伤残人士等弱势群体的思考——当人生行至僵局,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作为原版的忠粉,当得知美国版上映后,第一时间去看了。
美国版《The Upside》的中译名依然和2011年上映的法国版相同。
在我看来,《触不可及》这个片名正所谓一语双关。
故事中的两位男主角——白人富豪Phillip与刚刚刑满释放、好逸恶劳的黑人混混Dell身处不同阶级,在正常情况下,二人的生活是很难产生交集的,横亘他们之间的原本应是巨大的贫富差距和难以打破的社会偏见。
但由于Phillip的高位截瘫以及对生活的绝望,二人以一种戏剧化的形式相遇了。
遭遇滑翔伞事故后,才华卓越的富豪Phillip脖子以下的躯体失去了感知与行动能力。
身为高位截瘫的重度伤残人士,Phillip的双手、双腿形同虚设,他需要随身看护帮他完成吃饭、喝水、洗澡、出行、换尿管这些日常生活中近在眼前却“触不可及”的琐碎事务——刚刚刑满释放、急于集齐3个面试签名好去向假释官交差的街头混混儿Dell就在这时出现了。
与法版不同的是,美版《触不可及》虽在故事走向上大致相同,但对人物的背景设定却有了改变。
法国版中,顽劣的黑人底层青年Driss年轻气盛,常常一脸凶相,却不乏青春活力,是个头脑简单的青涩大男孩。
美版中的黑人看护Dell却早已身为人父,但由于长久的失职与不负责任,前妻和儿子都对他充满了鄙视。
在Dell与Phillip相遇之初,Dell因为着急去接孩子放学而闯进了Phillip的办公室。
看起来仿佛是一副“儿比天大”的慈父模样,但其实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Dell从未尽过做父亲的责任,连送儿子唯一的一份礼物,还是在等待面试的过程中从Phillip家偷来的。
与法国版中单纯青涩的Driss不同,如何获得前妻与儿子的谅解与尊重,是美版《触不可及》中Dell在生活中需要面临的考验。
所有的友谊建立的基础都是相互给予,而不是一方的无私付出。
底层黑人Dell与残障富豪Phillip的相处过程不仅让绝望中的Phillip重燃对生活的热情,在睿智善良的Phillip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原本好逸恶劳的Dell生活境遇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与法国版的温情感人不同,美版《触不可及》更像是一部手把手教你如何改变生活的诙谐励志片。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这位比JayZ还要有钱的富豪Phillip在影片中教会我们的那些事~
1.
“你的创意是什么?你想做什么?——把它们转化为你的资本。”
富豪Phillip的特长与职业是帮亏损的企业扭亏为盈。
当他最初问Dell想做什么时,Dell的回答还只是“睡觉”和“女人”。
但随着Dell与Phillip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Dell也开始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随时随地思考挣钱的创意,开始希望拥有自己的“ideal”——在Dell的影响下,他的思维模式已与过去那个好逸恶劳、一心只等着拿失业救济金的自己完全不同了。
2.
“找到一件你喜欢的事,然后把它放大。”
当然,在这条建议下,Dell最先想到的依然是女人和玩乐…嗯,改变总需循序渐进。
3.
“重要的是激发潜能,鼓励发展。”
在陪同Phillip去了一次画廊、见证Phillip花了天价买了一幅令他不屑一顾的艺术品后,Dell觉得这买卖他也能干,便在房间里开始“创作”。
当他召集众人欣赏他的“大作”时,Phillip对他的创造才华表示肯定,管家Yvonne在Dell离开后满脸疑惑地问Phillip:“你真的确认他有才华吗?”
Phillip如是说。
机缘巧合下,正是这幅画,帮Dell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4.
“你能从这上挣得只有这些,这不是你的生意,但这是你的本钱,你可以拿它去做你想做的事。”
在Phillip的生日会上,Phillip以恶作剧的形式将Dell的画以5万美金的高价卖给了对Dell有偏见的朋友。
拿到支票的Dell狂喜到失态,表示这买卖他要继续干,“我早就知道我有天赋!这就是我喜欢的事!我想做的事!我要放大的事!”
“NO!” 轮椅上的Phillip果断严肃地制止了Dell,并对他说了以上那些话。
清晰地认清事实,理智地判断投机行为的风险与成功概率——有些成功只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产生的幸运,而有些幸运并不可复制,脚踏实地才是根本。
5.
“你没法对一个艺术品定价,你付钱,只是说明它对你有意义。”
或许不仅仅是艺术品,对待爱人、感情以及生活中的很多事,也都是如此吧?
我们无法用数字简单定义它们的价值,我们之所以愿意付诸于时间、精力、金钱,只是说明某些事物对我们的意义非同一般。
反之亦然。
6.
“有些人对我很好,但另一些人,在没看到我的钱的时候,只会无视我。”
“那咱俩一样,除了我没有钱。”
“别看不起我,我也没看不起你。”——第一次见面时,底层黑人Dell对富有却身患残障的Phillip如是说。
这是他们缘分的开始,也是他们此后能够产生友谊、维系友谊的关键之处。
“有案底的底层黑人”、“重度伤残的残障人士”是他们身上贴着的不同标签。
外界的歧视、偏见、同情、悲悯令他们愤恨、敏感、唯恐避之不及。
为什么那些自称可以“成为他的手和脚”、可以“像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照顾他”的应征者都没有打动Phillip?
真正的善意绝不是居高临下,
平等相处,才是人性当中最高级的善良。
7.
“是人总会犯错。”
当发现Dell曾经偷过自己的东西后,面对Dell的解释与辩解,Phillip没有一句指责,他在长久的沉默后说出了这句话。
“书就是让人看的,是人总会犯错。”
——尽管那本书是他逝去妻子送给他的礼物,对Phillip来说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Phillip此时的沉默与大度令人动容。
随着这段时间的接触与了解,对他来说,Dell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看护,而是他同样珍视的朋友了。
即使是睿智成功的Phillip,他自己又何尝没有犯过错呢?
曾经的一次鲁莽的误判甚至让他失去了余生的幸福、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是人总会犯错”——Phillip的这句话,既是在宽恕Dell,也是以过来人的角度提醒Dell要宽恕自己。
8.
“伤残令你产生的痛苦会让你想要放弃生命吗?”
“不,但失去挚爱的痛苦会。”
因滑翔伞事故造成重度伤残的Phillip梦到最多的不是健康时的自己如何运筹帷幄,而是已逝妻子的音容笑貌——失去挚爱的痛苦甚至大于伤残带给他的折磨,令他痛不欲生。
但,和法国原版一样,美版中最令我感动的转折是Phillip在历经漫长的绝望与孤独后,又重新遇到了新的伴侣、新的爱情,开启了新的生活。
记得小时候看《泰坦尼克号》,最大的不解就是Rose和Jack那么相爱,Jack为了救Rose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可活下来的Rose却在以后的人生中有了新的爱情,后来,她和别人结了婚、生了孩子,看起来过得还挺不错……
“Jack为Rose牺牲了那么多,她怎么可能再爱上其他人呢?!”——这曾经令童年的我觉得非常不解且愤愤不平。 时至今日,再次回想,却觉得这是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最美好的结局。
没有什么比失去挚爱更令人痛苦,但在漫漫人生中,遇见真爱的机会或许并非只有一次。
享受爱情带给人生的希望与滋润和对逝去旧爱的怀念之间并不矛盾。
不过,与原版剧情所不同的是,美版中的Phillip最终并未和他的笔友走到一起。
即使Phillip贵为富豪,但仅仅通信了几个月,便可令对方毫无芥蒂地接受与重度伤残人士的爱情与责任也似乎过于传奇,很浪漫,但不现实。
而在美版中,第一次约会的笔友在与Phillip见面后,由起初的热情到不由自主产生的顾虑,到最后的坦言放弃在人性上来看显得尤为真实。
即使Phillip再富有、睿智、幽默,身为普通人,要接受他的爱情、接受未来要事无巨细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这份责任也是令人深感压力、望而却步的。
再次经受打击的Phillip随之深陷痛苦。
与其说是一段无果而终的感情带给他伤害,不如说是严酷的生活再次提醒了他:他人生所需面对的痛苦与绝望漫漫无期,他与幸福之间似乎永远“触不可及”。
最终,在Dell的帮助下,Phillip与他多年的管家Yvonne走到一起——一个足够了解他、懂得他、不会被他残障的表象吓走的女人。
在我看来,这是比原版更合情合理、更让人感动的结局。
多年以后,Phillip与Dell之间仍然持续着密切的友谊。
两个曾经帮助对方改变了彼此命运的男人,仍然惺惺相惜。
友情最好的样子,大概即是如此吧?
感谢你走进我的世界,陪我走出人生的僵局。
天气越来越冷了,一个能够放松、适合取暖的地方,除了恋人的怀抱,大概就是电影院了。这时候,要是配上一部有笑有泪的温情喜剧,那就再好不过了。
没错,我说的是今天上映的《触不可及》。这部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由绝命毒师“老白”布莱恩·科兰斯顿和谐星凯⽂·哈特主演,在插科打诨中探讨关于生活的真相——
有时候,你以为天要塌下来了,其实只是自己站歪了。
戴尔和菲利普就是两个不小心“站歪”的人。
戴尔作为前科满满的保释人员,为了让假释官满意,他不得不努力找工作,起码装出努力找工作的样子,否则就会再次入狱。与此同时,他与妻儿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为了改善他们糟糕的经济状况,他也确实需要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因此他不得不成为菲利普的生活护理员,简而言之,男保姆。
菲利普是个高位截瘫、生无可恋的富商,他拒绝众多优秀应聘者,选择了极不靠谱的戴尔,正是看中了他污点满满的履历——他希望在他停止呼吸时,戴尔不要抢救他。而偷奸耍滑不负责,恰恰是戴尔最擅长的事,因此他们一拍即合。
菲利普之所以这么想死,源于他爱妻的去世。事实上,他的高位截瘫,正是来自一次失败的“自杀”——他选择在恶劣的暴风雨天气玩滑翔伞,从空中摔下来后,他却没有死成,只有脖子以上能动,眼睁睁看着爱妻离开。
戴尔和菲利普的肤色、阶级、三观和人生经历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完全相反,在吃喝拉撒的朝夕相处中,屡屡发生啼笑皆非的场面。当菲利普呼吸困难却不肯吸氧时,戴尔只需要告诉他:“你再不吸氧,我就要嘴对嘴给你人工呼吸了。”就能立刻逗笑菲利普,吓得他赶快吸氧,暂时抛开求死之心。
他们之间巨大的差异,既带来了磕磕绊绊的矛盾和笑料,同时也暗藏了彼此救赎的契机。
有意思的是,戴尔和菲利普遭遇的困境,来源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戴尔受到的禁锢,主要来自生理,或者说,基因和血脉。戴尔的儿子安东尼成绩很好,戴尔引以为傲,他在说起儿子聪明时,刻意强调遗传自母亲。他不愿儿子像自己,甚至害怕儿子像自己。
这是因为戴尔的父亲,是一个以监狱为家的恶棍,戴尔作奸犯科的前半生,已经证实了他走在父亲的老路上。他爱儿子安东尼,不愿儿子再次走上这条老路,难道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吗?
起码菲利普告诉他,不是。菲利普夸赞他聪明,带他去听歌剧,鼓励他画油画。正如真挚的友情可以超越阶级一样,人对美的感受力,也同样可以超越阶级和出身。戴尔开始对歌剧嗤之以鼻、当做笑话,后来发自内心地被感动;他恣意挥毫画的油画,在菲利普的营销下,卖出了高价。
音乐和绘画这些艺术,是他那个恶棍父亲丝毫不感兴趣的,他却能够感悟它们的魅力。这让戴尔产生了信心,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并非不可扭转,邪恶不会遗传,他能够摆脱基因的禁锢,去当一个好人、一个好父亲,也有能力呵护儿子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这正是他父亲当年没能做到的事。
另一方面,菲利普受到的禁锢主要来自心理。说来讽刺,虽然他只有脖子以上能动,但真正限制他活力的,是内心的封闭。他挚爱的妻子去世后,对他来说,令人艳羡的财富如同粪土,亲朋邻居的同情和额外关切,都成了他急于摆脱的负担。他紧闭心扉,看不见身边一直默默守护他的女人,对亡妻的怀念和对死亡的渴望,构成了他全部的生活。
菲利普遇到戴尔以后,他这种来自街头的混不吝作风,给菲利普带来了改变的契机。
戴尔不愿让他坐蠢笨的保姆车,把他绑上豪跑副驾去飙车,帮他砸东西表达愤怒,与他争吵、再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和好。戴尔不像那些带着同情目光的人一样,把他当做一个残废;他也不像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一样,把他当一个有钱冤大头,而是首先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
所以,他从那具残缺的躯体中活过来了,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迎接全新的人生风景。
这部美版《触不可及》,翻拍自法国版同名电影。事实上,纵观电影史,这类带有救赎情节的电影,在《触不可及》问世之前,就已经浩如烟海,我相信在它之后,也将层出不穷。
为什么这种挣扎在困境中、彼此救赎的电影,会历久弥新,广受观众喜爱?
我想起之前跟朋友聊天,谈起成长过程中的重大转折点。我说,有一天下午,我突然意识到:幸福快乐不是人生的标配,而是极少数人才短暂拥有的奢侈品。从那一刻开始,我的童年结束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就是这个真实世界的残酷真相。而电影,恰恰是造梦的艺术,它投射的是我们未竟的理想。
或许,当我们在期待《触不可及》这样的温馨电影时,真正期待的,是在漫长的一生中,如果遇到深陷泥泞的艰难困境,也能够有一个人扶你一把,帮助你把生活扳回正轨,然后拍着你的背说:
站直了,别趴下,天塌不了,总会熬过去的。
Intouchable vs. The Upside: 巴黎左岸的温情与纽约曼哈顿的现实
Intouchable是我看的第一部法语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之一。出于爱屋及乌,今天去电影院看了它的美版翻拍The Upside。其实我并非真的是“爱屋及乌”。一方面,我想重温原作给我的暖心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不怀好意,我想看这部翻拍的笑话。当我在纽约街头看到这部电影的大广告时,我忍不住笑了,觉得如此的温情的故事怎么可能发生在纽约这样冰冷的城市当中,这部电影一定是别扭的,四不像的。可是现实狠狠打了我的脸,虽然讲述的同一个故事,影片中人物,情节,和叙事方式都向原著致敬,但是The Upside没有别扭,没有水土不服,是精彩的,是地道的,是纽约的。
因为想要看The Upside的笑话,我在看电影之前就想好了之后要写一篇对比这两部电影的影评,所以前天晚上我特意重温了Intouchable。虽同讲一个故事,但是两部电影带有不同的味道。我认为这是法国和美国社会文化不同所使然的。 至于这两种文化有何不同,这两部电影以小见大,向我们展示了些许。
片名:交流vs. 希望
作为一门艺术,电影应该要反映现实;从票房的角度出发,电影又需要迎合大众。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电影根植于,同时反映社会。片名,一部电影中心思想的高度凝练,能够折射出社会现实或某些主流观念。
Intouchable 和The Upside 的意思完全不同。 Intouchable这个法语词是“无法触碰的”或者“不可触碰的”,这部片子的中文译名也直接用了它的中文翻译,“无法触碰”或者“不可触碰”。
当我第一次看到The Upside的大幅广告的时候,一个黑人推着一个残疾的白人的剧照让我立马想到Intouchable被翻拍了,但是The Upside片名却让我又心生怀疑。Upside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上边”,“上升”“好的一面”。 豆瓣上,The Upside的中文译名是“上行”。虽然我不太同意,我认为取upside “好的一面”这个意义,将片名译为“希望”应该更贴切。然而,无论中文片名是“希望”和“上行”,The Upside和Intouchable的字面意义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两部电影讲述同样故事,但却用了如此大相径庭的词来命名,在我看来这是因为这两部影片表达的主题是不同的。在Intouchable当中,什么是不可触碰的?这个电影由始至终展现的都是触碰,原本不会相接触的东西接触了。不同种族触碰了,不同的阶层触碰了,健康的人成为了残疾人的“四肢”,家人放下芥蒂和矛盾团圆了。Intouchable是个反喻,没有什么是不可触碰的。很多看起来不可触碰的东西,一旦互相触碰,会发出极其美妙的音符。
The Upside当然有这些“触碰”的情节,但是触碰之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Intouchable中主角两人触碰之后,各自人生还是回到了跟触碰前的圈子,他们的触碰是就是电影歌颂的一次奇遇。但在The Upside中,两人的触碰带来了Dell的人生的逆袭,买了大房子,并没有像Derris那样回到原来的街区。Intouchable想要展现的、歌颂的是“触碰”,或者说“让平时难以接触的东西相处交流”;而The Upside更突出结局,人生上行的可能永存。
社会:固化 vs. 流动
一样的故事,两样的中心思想。我觉得这和两个国家不同的社会现实有很大的关系。法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度发达的状态,社会结构非常稳定,这就意味着阶层固化严重,没有什么上升通道,不同社会阶层鲜有直接接触,互相也不太了解。种族直接这样的隔阂更甚。法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尽管法国也有不少外族人,但是这些外族人和法国主体民族-高卢人-交集非常少。我曾经在法国的一个精英的政治学院交换学习,里面的学生都是法国中上层阶级的小孩,本土学生绝大部分是白人,很少见到黑人和阿拉伯人,而这两个种族是法国外族人的主体。因为种族交流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再加上社会固化,社会资源机会都在白人的圈子里,外族的后裔难以获得上升的机会。如此长期种族隔阂是法国社会的“定时炸弹”,灾难随时会被引爆。近年来法国所遭遇的恐怖袭击可以印证这一点,这些恐袭都是法国土生土长的外族后裔所为,并非中东的恐怖分子派人到巴黎发动的。阶层的隔阂同样如此。早些日子的黄背心运动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对立。所以如何促进种族和阶层接触交流,是维持法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比法国,有着深厚移民传统的民族大熔炉的美国,种族之间的交流是要多一些。或者说,这样独特的多种族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基让美国人形成了许多让不同种族和阶层为自己发声,相互较量的渠道和氛围。在人人都是“杠精”的美国,种族和阶层间的沟通不算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同时,美国社会还没有达到欧洲国家的固化程度,还是有一定的社会上升的通达。但是无论种族,在美国生活的人都在追寻着“美国梦”。在不同时期,对于不同人,美国梦的具象诠释都不一样,但是还是可以抽象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上升”,实现财富增长,阶层跨越。The Upside中的Dell的结局就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昨日穷逼屌丝,今日创业当老板;昨日家中还是床头屋漏,今日全家迁进独栋别墅。不只有Dell,其实Phillipe同样,也是一个彻底的美国梦的实现者。在和Dell的对话中,Phillipe也提到过自己曾一无所有,也是白手起家。The Upside这样的编剧足以迎合了美国人民对“美国梦”的向往和渴望。
文化特色:浪漫vs.实用
除了反映社会现实,这两部姊妹篇还非常具象地展示两个文化的特征:法国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和美国的实用主义(practicalism)。梳理之后,我总结了三个方面来对比这两种文化特征在情节上的具体呈现。
首先,求爱的方式最能体现法国人的浪漫和美国人的实用。Intouchable中Phillipe的求爱方式极为old-fashioned,互寄照片来知道对方的样貌,而且周围没有人提出其他更加有高效的办法。相反,在The Upside 中,当Phillipe想用这样的方法知道对方的外貌是,Dell就直接阻止了,简单粗暴地通过google找到了情人的照片。虽然Intouchable没有清晰给出故事的时间,但是对书信传情的坚持,展现了法国人的浪漫。Google search省时省力,达到目的,是美国人对效率追求的体现。
第二个方面,生活情趣。这段兄弟情谊的最重要的环节是黑人小哥把白人大叔从枯燥乏味的非人生活中拯救出来,所以影片所用的元素来展现这段救赎就能展现两种文化对有趣生活的不同的理解。从Derris和Phillipe的互动来看,法国人的生活情趣是古典文学艺术,讲究的衣着,欢快的舞步,抽抽烟,调调情,当然还有性。而Dell是通过毒品(大麻),暴力和性来拯救Phillipe,这些都美式的生活情趣。这些生活情趣一对比,法国文化有着深入骨髓的浪漫,而美国人追求迅速get high的方法。
第三,迈向事业成功的方式。两部影片当中,Derris和Dell如何找到工作,开始事业是截然不同,这个小细节也有趣地表现了浪漫主义和实用主义之差。Derris通过和面试官讨论墙上的Dali的油画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撬开了工作的大门。运用艺术来在求职面试当中出奇制胜,这一招确实很文艺,很清奇。关键是面试官也欣赏这样文艺的谈吐,而不像当大多数的面试官现实地数着、掂量着求职者掌握多少和岗位相关的技能,这一点在我看来是非常的浪漫。美版中,Dell的事业成功道路就很常规,也实在。Dell用卖油画的第一桶金来创业,做轮椅生意。他的成功靠的是资金和经验,是现实生活当中常见的实习事业成功的套路。
结语
我还记得我是怀着一丝失落和十足的兴奋离开了电影院。一丝失落是因为我看笑话的愿望落空了。同时,也恰恰因为我的不怀好意没能实现,我才能获此高兴和兴奋。The Upside是一部好的影片,它不是把故事单纯地复制和粘贴在纽约这个情景下,它是巧妙地利用这一个故事展现纽约味道的风土与人情。当失落和高兴的劲儿慢慢褪去的时候,我也在细细地回味着两部影片,它们带给我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和画面。Intouchable让我回到了多年前一个个在塞纳河边散步和沐浴着巴黎的暖阳的下午,生活是暖人心脾的。The Upside重构了我在纽约生活的感受,那是一个个在纽约冰冷街头想要崩溃痛哭的夜晚,漆黑夜晚是冰冷的海底,高楼的灯光宛如黑暗海水中投来的零星的亮光,但是却足以让人坚强,让你相信“希望在明天”这样的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