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开端便是以一个观光客“入局”,他利用照相机拍摄美景,镜头上移,我们在镜头里看到了美艳的红衣女人。继而观光客被诱惑,被折磨,被燃烧,而照相机则出现在了这帮当地人的手中,他们将其死亡的场景拍摄下来。
随后我们看到除了开车逃走的一家三口(影片后面交代坠崖)之外,不管是船坞的女游客的死亡还是医生的死亡,都能看到照相机的出现,它负责记录下死亡的过程。
在影片的高潮反转段落中,录像带的出现和那段揭示谜底的影像其实和照相机的存在是一样的作用,一是为了还原妆容做准备,另一个则是更为重要的:这是生与死的间隔,是正常和“永生”的过渡,是人类和“艺术品”的区分。
我们知道,这是殡仪馆科学家的疯狂实验,可以“起死复生”,虽然有自己的思维,但还是被控制的工具人。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外形而屈服,人皮面具也需要修复。
除了视角陷阱所带来的反转快感之外(这与《第六感》是相同的),影片最重要的是展示人类从古至今一直不变的两大渴求——长生不死和永葆青春魅力。
照相机和录像带一方面代表着定格,是彼得鲁夫这鬼镇的终极形态,也是科学家的最高追求,他自己也最终主动变成了这种“定格艺术品”。
无怪乎评论有人提到了“桃花源”,这必然是一个黑色桃花源,进来的人被同化,只能进不能出,里面的人长生不死,容貌依旧。
照片和影像中所记录的是最美一刻,影片中在拍照时还可以听到“微笑”的背景音。人类对于外貌的完美渴求不仅体现在定格上,还体现在化妆上,这也是殡仪馆的这位科学家的“艺术品制作”。
而影片确实也还原了这一个制造过程,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我们看到在电影里的死亡是一定会毁容的,包括被燃烧,被砸,被腐蚀。因为需要满足“被后期”的需要,需要二次加工,变成更有魅力的艺术品。
而另一方面,照相机和录影带也是恐怖电影中的“灵媒”,诸如《午夜凶铃》、《鬼影》的例子数不胜数。摇晃的拍摄,模糊的画面太适合来传播恐惧不安的情绪了,媒介的大量出现及使用,让外貌焦虑变成必须面对的“恐怖场景”。
没有记录便没有对比,没有对比便没有伤害。
也许丹·欧班农只是想拿当时的影像媒介爆炸做文章(美国娱乐至死的80年代开端),拍摄的仅是对于一个落后小镇的冲击。但他肯定想不到,在几十年之后,照片和影像本身也是失真的(修图),这是不是更恐怖,让人更加深了外貌焦虑呢?
警察的妻子最终选择自己掩埋自己,二次死亡,她厌倦了不断被“修复”,厌倦了完美的外表和长生不死。众鬼在墓前献上了鲜花,转头便开始攻击当时毫不知情的警察。
这就当是对“正常人”的最后缅怀吧,反正大家都是被侵蚀了的,只是还不自知罢了。
个人感觉有点像中国古代为虎作伥的神话故事。被老虎吃掉的人会变成伥鬼来骗活人给老虎吃。还会破坏猎人用来捕杀老虎的工具。到了外国人这儿就变得很贴近生活了,看到最后的确是后背发凉,不寒而栗。有些人说被他们这样杀死的人会永生在这个岛上也是好事。但个人认为这其实和终生监禁没有什么区别,好在被杀的人自己不知道。这也许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慰藉。但我无法不认同那些认为他们被杀了也是好事的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