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比之前谢苗合作的几个导演强太多了,看人家的镜头调度,就是懂行的。
这篇文字算是我这个外行的一点小鼓励吧。
先是给导演,你的镜头语言已经玩的很好了。至少在技术上非常成熟了。而且你敢于把一个电影缩减到1个小时,来尝试性的做网大,果然洞悉行情。网大翘楚,当之无愧。我有两个不成熟的小建议送给你,第一,让渡一点点权利给编剧。尤其是让渡一部分钱找个编剧,不能全靠自己,还是要分工。因为一是编剧花不了多少钱。二是你作为导演,没有时间和精力打磨剧本,打磨台词。不如就吃现成的,集中优势兵力做事。把精力放在企划和实拍上。让编剧跟场辅助,就能源源不断地出60分以上的作品。
第二,就是好好跟群头说说,虽然是网大,还是希望过路的群演认真一些,哪怕就是走路路过,在镜头里也应该有所安排,不然人多了都是瑕疵。外行的群演走路都很不自然。这在画面里是藏不住的。
接下来就是送给谢苗。
既然现在已经垄断了网大动作片的一手资源,应该着手再进一步。因为这玩应市场变化太快,过了这阵就又不知道资源流向谁头上了。为免得夜长梦多,还是早些进取得好。
首先,在你小时候跟李连杰合拍,火爆之前的香港动作片。你有空应该研究一下。那个时候,是动作片的黄金期。七小福都很年轻。正值鼎盛身体状况。在镜头前几十个跟头翻不在话下。但是回到电影本身,功夫在镜头语言下要有表达,要有特色。成龙的五形拳,洪金宝的洪拳,元彪的空翻踢腿,就是他们的语言。以及挨打之后的滑稽疼痛表情。都是这个“功夫”的一部分。到后来,赵文卓的通背拳,张晋的形意拳都成了他们作为动作明星的标签。尤其甄子丹的自由搏击。加到《导火线》里之后,一下成了顶流直至今日。你现在最该做的,就是让你平时一起训练的武术指导们,给你研究一套适合你谢苗的动作语言。有了这个东西,才能真正跻身一线动作明星的行列里。说实话,这个对你们武术出身并不那么难。因为出头的动作影星,一共也没几个人,但是武术有成百上千种,好好研究研究,还是很大的蓝海市场。
之后,把这个完成好的动作体系拿出来,再多找几个编剧,自己出点钱给他们开工资。让他们围绕你这个新研究出来的动作语言来搞几个好剧本。反正你现在想拍网大,抬手张罗就有人投资。趁这个时候出手最好。毕其功于一役,做好宣发,准保能再上一个台阶。
导演,谢苗,祝你们能早日意识到市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好好干吧。加油。
有些人年轻时很帅,老了一言难尽,比如狄龙;有些人年轻时面目狰狞,老了就慈眉善目,比如罗莽;还有些人童年长得我见犹怜,长大了就沧桑,粗糙,长成了反差萌,比如谢苗。
谢苗小时一飞冲天,小小年纪与他搭戏的都是李连杰、梅艳芳、邱淑贞、周润发等一线大牌,拍的也都是香港年度票房前十的大制作,出道即巅峰不过如此。
继续拍戏从此成为娱乐圈新贵,回大陆求学沉淀学识,摆在谢苗面前的路很难选,商业片代表王晶说继续留在香港,我来捧场;影帝周润发说,没有学问一辈子抬不起头。
孰对孰错?都没错,王胖子香港大学毕业,家学渊源,谁会找他要学历,当然觉得有和没有区别不大;周润发小学毕业,给邵逸夫按电梯起家,吃尽了没学历的苦,不同的人生际遇给了谢苗两个极端的建议。
上学,谢苗错过了港片最后的辉煌,也躲过了中国影视业的大萧条,等到学成出山,容貌变得普通,不讨喜,昔日的影迷和伯乐也风流云散,这时候他又面临选择,是继续在小制作里摸爬滚打,还是消费仅剩的名望经商走穴,混个陶朱公。
果不其然,谢苗选了比较难的那一条路,人不可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但绝对可以掉进类似的坑里无数次,那是性格决定的,看他的面相,就是吃苦的人,注定一辈子劳碌。
武侠片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名片,哪一个冲击世界电影大奖的中国导演没拍过武侠片,文艺如李安有《卧虎藏龙》的竹林浪漫,现实如张艺谋《十面埋伏》飞刀见情的无奈。
武侠片首要是武,所谓侠以武犯禁,武术、武道、武功总之主角一定要有异于常人的杀人技能,这也是西方常常把武侠片归为科幻的一种。《独臂刀》里的王羽,单手不仅可以洗碗擦桌,更能刀刀断魂;《金燕子》里的郑佩佩,英姿飒爽,一剑封喉;黄师傅坐可提笔开药方,站可佛山无影脚;叶问不仅能以一敌十日本鬼,也可单挑美国兵。武者靠的都是独门武功,快意恩仇,纵横天下。
其次就是侠气,郭解一句闲话,就有人捉刀虐杀县令,汉武帝闻知,大惊失色,下令诛灭九族,于是就有了太史公笔下游侠郭解所信奉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侠客信条。
大约是在《战神传说》之后,香港武侠片全面落寞,大陆武侠片长久以来也就《双旗镇刀客》撑场面,后来何平的《天地英豪》虎头蛇尾,侠气中图而折,后来的《十月围城》过于说教,形式大于内容,就连《七剑下天山》也只有一个片头值得玩味。
中国武侠片万马齐喑之际,曾经有一个人,凭借对港片的热情和熟悉,忽悠《无间道2》大火于内地的吴镇宇拍了一部《追影》。
在电影院看完,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奔腾,除了看到片尾编剧魏君子的名字,算是影评人逆袭有点小激动,内容上真不敢恭维,说话好的武侠在哪里呢?枉我买了那几本校对不出别字的书。
后来魏君子的大名总能在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片尾神出鬼没一下,多数都是营销之类的虚衔,直到他和谢苗在网路电影中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拍电影的瞧不起拍电视剧的,拍网络电影呢?估摸着是正眼一眼都不看的。
谢苗拍网络电影若干,依靠武术功底和过得去的演技,齐天大圣都演了好几次;魏君子在网络电影里也能回归编剧老本行,说起来香港电影的辉煌,一个见证过,一个亲历过,随便拿来一点素材,翻翻炒炒也能出个爆款,可就是沉沉浮浮,不是特效拉跨,就是配角出戏,加上成本预算捉襟见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左右不过是混口饭吃。
《目中无人》为什么要加个2022作为后缀,这是老港片迷才知道的梗,1989年香港有一部时装动作片也叫这个名字,动作演员高飞自导自演,看过的人非常少,记得的更是凤毛麟角。
好的武侠片故事一定不能复杂,比如《新龙门客栈》故事核心就是出关;台词一定贵精不贵多,比如《笑傲江湖》(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不在此列)。
《目中无人》的故事就非常简单,受到不公正对待的酒家女遇到游历江湖的捉刀人成乙,后者替酒家女讨回公道,期间有江湖义气,朝堂争斗,洛阳地方势力等作为背景,结局当然是引刀一快,报仇雪恨。
台词方面,从开始的背景介绍(从右至左,乃有古风)都言简意赅,没有矫情为装古人强掉文,没有扭捏作态硬煽情的旁白,每一句都是直扣主题,文白结合得当。
随手举个例子。宇文家的帮闲求琴娘子治伤,口中骂骂咧咧“我生啖了她”,一个“啖”字,编剧是下了功夫的。
片中郭将军应该是平定安史之乱,避居洛阳荣养的郭子仪,他为了韬光养晦避免朝廷猜忌,成天声色犬马,有场戏《满床笏》就是唱他在洛阳过寿时的奢华场景。听闻成乙要找未来女婿的麻烦,郭将军于公于私都不蹚浑水,自然退婚,派亲兵上门退订,打耳光,更能自污。
细节方面《目中无人》更是傲视一众历史片,就看看成乙与琴娘唠嗑的场景布置,两人中间那一锅热气腾腾的可不是肉汤,而是茶,去过法门寺人都见过武则天供奉的茶具,包括碾子等,唐朝人不留茶根加生姜、胡椒之类调味料,加工成一锅汤来喝,所谓茶汤。
唐朝的生活细节感满满,服装到武器都是唐式的,看到有人说有日本的味道,应该是对唐朝了解的少,尤其是看多了电视剧和电影里,唐朝的服饰道具,要知道九十年代左右,TVB拍唐朝、宋朝、明朝服化道都是一模一样的。
葬礼仪式看起来有点像跳大神,其实不然,唐朝的葬礼仪式是非常繁琐和正式的,唐玄宗曾颁布《大唐开元礼》,其中就包括丧葬礼仪,丧葬的整个流程,共分为26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明确、严格的内容规定。现如今国内是看不到了,日本的婚礼,特别是葬礼倒还依稀有一点唐朝的影子。
武侠片拍得好,打戏一定要精彩,特别是拳拳到肉的真实感,冯小刚、张艺谋拍的武侠片飘逸有余,真实不足,飞来飞去对抗地心引力,也难怪西方人说是科幻片。李连杰自认为拍得最好的功夫片《精武英雄》实打实的对抗,以至于钱小豪被踢晕的反应保留在影片中,李连杰单手引体和俯卧撑也独立完成。
谢苗相比当年的李连杰已经过了体能巅峰,对比流行的小鲜肉,强的就不是一星半点,打戏干脆利落,就连算是到了最后干掉BOSS,也没废话,直接一刀秒,很有日本剑戟片的风采。
作为唐朝退伍兵,成乙的刀法是楼兰斩(让人想起牙神兽兵卫),手上功夫是错骨手(黄师傅教十三姨的绝招),远斩近打,眼盲心亮,嗅觉超人,比起座头市也不让惶多,外加懂机关,不受世俗礼法约束,杀伤力比一般侠客大多了。
故事开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结尾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相比西部牛仔,这才是中国的侠客,中国的武侠精神。惩奸除恶,不是为了美女,金钱,更不为扬名立万,求的就是一个公道。
PS:《目中无人》应该是近年来最好的武侠片,比之《师傅》更简单直接,比之《邪不压正》更贴近真实,值得冲一个会员,希望可以看到类似的片子,本片虽短,故事却很完整,续集有了好,没有也行。唐朝开疆拓土,远征万里,英雄侠客辈出,可以拍的故事太多太多,希望再接再厉。
今年端午,讨个公道!
这句话是电影《目中无人》的宣传语,此片自6月3日上线以来广受好评,引发了许多热议,目前豆瓣评分7.0,在网大武侠中算是挺不错的成绩了。
谢苗饰演的成瞎子,是大理寺在册的捉刀人,类似赏金猎人,片名《目中无人》既可解释为“目中虽无人,但心里有公道”,又可解释为“因为心有公道,所以才敢于挑战权贵”,尽显主角的侠气与傲骨。
影片时长仅74分钟,所以剧情特别简单,就是:一位盲侠为了替一个平民讨取公道,不惜与权贵开战的故事。
剧情不复杂,节奏很紧凑,主创团队在有限的条件下,将所有精力集中到成瞎子身上,从各种细节雕琢人物的行事作风、性格思想,动作戏的设计最为用心,片头的雨战与结尾的雪战最具观赏性,在落雨与飞雪中,一股带血腥的侠气喷涌飞溅……
主演谢苗曾坦言,成瞎子是他近些年来最满意的角色。
大部分中国观众对武侠片都有情意结,尤其在武侠片没落的当下,每当遇见还不错的片子时,我们都不会吝惜掌声。
《目中无人》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除成瞎子外,其他人物的形象稍显单薄,但瑕不掩瑜,它的优点更加突出。
本篇着重从“人物设计”和“武打层次”两方面,解读这部电影。
故事发生在安史之乱结束后,盛世凋落,人心不古,成瞎子由一名中层军官,坠落成蹉跎江湖的捉刀人,他视力退化,内心愤懑,替倪燕讨公道,就是他觉醒的标志。
影片从3个方面,详细刻画了觉醒过程。
1行侠之路-层层递进,令人信服
在倪燕新婚夜惨遭灭门后,成瞎子的帮助分三个阶段,前两次都是帮她报官,也曾劝她另谋出路,以他的社会经验自然明白,一介平民追究豪门罪责的难度。
可地方上的公差不想蹚浑水,反而要拘押倪燕,洛阳官府也好不到哪里去,导致倪燕再次落入宇文家的黑牢。
成瞎子与倪燕本是萍水相逢,因喝了她请的喜酒,不愿意看她遭难,才出手相助。倪燕善良的本性,为亲人讨公道的朴素愿望,触动了成瞎子的内心,而宇文家族的反复施暴,和反复失灵的官府体制,激化了成瞎子体内的侠气,两股力量相互激荡,最终爆发。
2身世之谜-人生经历与思想观念
成瞎子的设定是“睢阳之战”的幸存者。
睢阳之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最惨烈的守城战,围城期间城内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最终4万军民被活活困死。
睢阳之战之所以如此惨烈,并非叛军有多么强大,而是周围的唐军势力,都不来救援。
这些势力有的属于太上皇(玄宗)的山头,有的属于皇帝(肃宗)的山头,有的是还没表态的中立派,去救睢阳就牵扯到站队问题,大家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全都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睢阳军民活活饿死。
睢阳之战和捉刀人的经历,让成瞎子看透了权贵的嘴脸和黑恶势力的暴行,权势、门第、金钱都诱惑不了他,也无法赢得他的尊重,他明白人最珍贵的是什么,他愿意替人“讨公道”因为他秉持“平等观念”。
片中,宇文家族想联姻的对象是郭将军,此人是以郭子仪为原型,作为一手平定叛乱的三朝元老,郭将军大概是整个帝国最尊贵的人。
可成瞎子打上明月楼,会见郭将军时,说的话相当硬气:
“老子是东山营狼突骑成乙,在东泾关跟你有过一面之缘,来不是攀关系的,是送你几句话……”
短短几句台词,将成瞎子的霸气、侠气、正气展现的淋漓尽致,更体现出他秉持的平等观念。
3希望破灭-妥协与觉醒的临界点
人如果对未来抱有希望,就更愿意向现实妥协。成瞎子自从变盲后就有厌世倾向,琴娘为了让他有个奔头,撒谎说:只要挣到一万两黄金,就能请名医治好眼睛。
攒钱的过程就是向现实妥协的过程。成瞎子知道琴娘说的是善意的谎言,所以一直没有说破。当倪燕事件发生时,他已经攒了九千多两黄金,唯一的寄托即将破灭,而他这些年对黑恶的容忍也达到了临界值,他不愿意再妥协了,他要替人讨个公道。
当琴娘质问他:“这么多年,没公道的事情我们见了多少,你讨得过来吗!”
他平静的回答:“那就从她开始吧……”
综合上述3点,成瞎子的觉醒反抗是注定的,他与宇文英这类黑恶势力的对决也是注定的,之前两人的生活圈子没有交集,缺乏一个契机,倪燕事件刚好将二者联系起来,让处在临界点的成瞎子,毅然走上反抗之路。
成瞎子作为影片的绝对核心,称得上是一个人撑起了整部故事,这个人物立住了,整个故事也就立住了,现在网上拍续集的呼声很高,“成瞎子”很可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系列。
反派宇文英相较于成瞎子来说,人物的立体感不算强,但抓住的点很准-豪门庶子的身份。
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普遍很强,这种观念简单说就是:人与人不平等。
宇文英之所以毫无顾忌地草菅人命,滥杀无辜,就因为他自视高门,不把平民当人看。但这种不平等的观念,不仅戕害了倪燕一家,宇文英自身也是这种观念的受害者。
因为是庶出,宇文英从小就被嫡出的大哥各种PUA,诸如:“你天生就是没用的废物,你和你娘一样就只会偷,偷也就罢了,还处理的不干净”。
在这种身份至高、等级分明的高压环境里,宇文英的人性逐渐扭曲黑化,想改变现状只能攀附更高的高门,所以他拼命讨好郭将军的三女儿(长女他连跪舔的资格都没有),不惜挖坟掘墓来搜刮夜明珠,又害怕郭家嫌弃夜明珠的来历,所以才杀人灭口,由此引发后续故事……
因为是庶出,他的手下都是大牢里的凶徒,江湖上的变态,永远上不了台面。
因为是庶出,家族里的所有脏活都是他干,从而养成了放冷箭、耍阴招的习性。
因为是庶出,他做决战动员时,也是以“入族谱,封百里户,赏万金”来激励家族成员。
由此可见,“不平等的观念”塑造了宇文英的全部,这与成瞎子的行为/思想形成鲜明对比,让故事主题变得更有深度,也强化了主角“讨公道”的正义性。
因为公道超越了身份、门第和时间,适用于所有时代的所有人。
本片是由一场场打戏串联起来的,既有一对一,也有一对多,场景上有雨中群战、破庙单挑和雪中大战,兵器上成瞎子以木杖藏剑对决悬索钩、单刀、双剑和弓箭,几场过渡戏也是用“文戏武唱”的方式,比如那场审问戏,绷紧的弓弦声和惨叫声同时响起,弥漫的杀气将空气凝固,没有武打却胜似武打。
一双挫骨手,一把听风刀,一招楼兰斩,这三句话完美诠释了成瞎子的武打体系,他是军人出身,所以格斗模式带有鲜明的“兵击”色彩,即招式凌厉迅猛,简单实用,务求一击必杀。
开头的雨战和公差之战,重点展示的就是“挫骨手”,破庙单挑和雪中群战展示的是“听风刀与楼兰斩”,影片还把弓弦和酒加入到动作戏里:
成瞎子在琴娘房中摸琴弦时,就已埋下伏笔,然后用弦丝设计出一套机关,最后决战时,也是靠弦丝实现的反杀。
酒的运用就更妙了,破庙之战里杀手“疯猴”轻功极好,兵器还是可远程攻击的悬索钩,这对于听声辨位的成瞎子十分不利。他在交手中朝疯猴吐了口酒,利用嗅觉定位,实现反杀。
雪中大战时,成瞎子先将酒洒在空中,然后用剑在盔甲上搓出火星,使出一招非常酷炫的水火刀。
上述细节设计,让影片的武打非常有层次,看起来相当过瘾。
除了武打动作,其他方面的细节渲染也非常出色。
1与马的三次对话,表露人物心迹。
开篇的对话反映出成瞎子的忧愁与孤独,中间的对话坚定了成瞎子反抗的决心,结尾的对话展示出成瞎子坚持自我,不该本色的风范,马象征着他的内心,代表了他的原则和底线。
2酒与胡笳的三次相伴出场,象征着成瞎子与倪燕的羁绊逐步加深。
二人因酒相识,接着倪燕遭难,胡笳损坏,意味着羁绊开始。
中间倪燕说,胡笳坏了就无法同死去的亲人对话,分别时她送给成瞎子一壶酒留念,并说她以后可能再也不会酿酒了,说明她陷入绝望,已心存死志。
倪燕身上的人情味极大触动了成瞎子,二者羁绊进一步加深。
结尾成瞎子将自己攒的黄金留给倪燕,嘱咐她开个酒馆继续酿酒,并修好了她的胡笳。这是成瞎子让倪燕重新拾起希望,二人的羁绊达到巅峰。
3开头与结尾的两次介绍,李白的诗句与倪燕的旁白搭配渲染。
开篇以诗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配合倪燕“捉到办事,拿命换钱”的介绍,凸显出成瞎子高超的武艺。
结尾以诗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呼应开头,总结升华,成瞎子牵着马在倪燕饱含深情的旁白中,消失在人群里,凸显出成瞎子的高尚品格。
倪燕在开头结尾各讲述了一遍,“那年与成瞎子相识,我十九岁……”,仿佛一位酒馆的老板娘在向来往的客商,一遍遍重复成瞎子的故事,一次次播撒正义的种子。
即使是盛世凋落,人心不古,仍然有人不畏强暴,行侠仗义,成瞎子的故事点燃了人们的希望……
《目中无人》6月3号上线,7天之后唐山市发生了打人事件,故事与现实竟以这样的方式相互交叠。
每个时代都需要公道,每个时代都得有人主持公道……
其实这个IP可以出个“盲侠”系列电视剧,只要编剧给力,出多少季都行,制作再精良些,现在都被美剧韩剧占着,也怎么着出个中剧吧。除了主角盲侠,多建立其他人物的特点,让故事饱满,可以围绕一个中心,每集都可以讲一个冒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