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赢家(2011)

赢家(2011)

又名: The Winner

导演: 肖央

编剧: 肖央 赵鹏飞

主演: 王太利 霍思燕 肖央 李悦然 吴秀红 薛萌 金雨醇 李述 新俊总 刘江波 杜潇 张昊 杨东斌 王冰 董洁 杨元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1-04-21(中国大陆)

片长: 31分钟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巨源文化的项目总监王大利(王太利 饰)在人过中年时事业小有成就,妻子霍小燕(霍思燕 饰)美丽温柔,女儿可爱乖巧。但是他依然无法避免中年危机,大利和小燕的爱情似乎走到了尽头,夫妻俩要么冷眼相向,要么便激烈争吵。在一次夜晚的争吵过后,大利突遭车祸,在恍惚之间,他的灵魂似乎被震出了体外。在接下来的短暂时间内,他脑中的时间开始倒流,并在一段段对他来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时间点定格,母亲去世、妻子生产、青涩的中学时代……

演员:



影评:

  1. 从《老男孩》的对青春缅怀的梦想主题,筷子兄弟的下一部电影《赢家》,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中年危机。王大利开路虎揽胜,用华为的中国移动3G定制机,孩子喝的是伊利金典牛奶,这几家大企业的植入性广告强调了王大力的中产阶级美好生活,也侧面证明了筷子兄弟拍摄条件的鸟枪换炮。
    但掌握了更多资源的肖央,似乎没有更大的野心,继续用加长MV的水平拍了一个《读者》层次的故事:一个为了追求所谓成功而背弃理想的男人,在一场车祸后痛苦地回忆往事,对金钱地位的追求是如何让他错过了亲情、爱情和友情,以及生活中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醒来后,幡然悔悟,明白了一个真理:当我们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时,就已经成为了人生的赢家。
    《赢家》沿袭了《老男孩》的许多元素,比如刻意为之无限制的煽情和怀旧,这也是《老男孩》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当然这显得很矫情,也会因而削弱叙事和电影的节奏感,这也是为啥拍出来的片子都不像真正电影的原因。然而它毕竟感动了许多80后,不管这样的感动是怎样的廉价,但电影作为工业产品,能满足观者的需求就是好的。就像《知音》也卖得很好一样,只要不诲淫诲盗,就无可厚非。
    但《赢家》相比《老男孩》,在缺点方面无法(也无意)改正,优点方面也有所退步。首先我实在是难以忍受王太利的表演,如果在《老男孩》中夸张到显得弱智还勉强符合影片戏谑的氛围的话,那么这片还这么演我真的无言以对。在叙事层面上,《老男孩》虽然也很乱,但起码有个还不错的主线,而到了《赢家》,所有的叙事彻底沦为煽情和怀旧的附属品,显得散乱不堪。煽情方面依然是利用堆砌符号,这是电影身为影像化的天然优势——我们直接看到某样特别的东西更易于百感交集。但《老男孩》中偶露峥嵘的真正能打动人的细节没了,剧情的老套令人发指:王大利死老妈没见着面,我就知道下一个肯定是生孩子没陪着了。
    如果说为煽情而煽情造成的叙事俗套和混乱,可以理解为主创为了迎合特定观影群体导致,是由于我自诩清高的层次问题。那技术上的问题主创难辞其咎,刻意煽情而放弃的叙事节奏,反而使煽情欲速则不达。另外,怀旧作为卖点,需要的是考究,而《赢家》这点做得也不太好,比如1997年两个人吃羊肉串说你等于嫁给大款那场,周遭的环境音乐是《泰坦尼克号》主题曲。而《泰坦尼克》在中国大陆上映的日期是1998年3月10日,主题曲红遍大街小巷必然更晚了。
    事实上虽然对于本片诟病不少,但其实我对于主创还是有惺惺相惜的感受的,包括同样不喜欢的《老男孩》。筷子兄弟对于80后心态的把握还是有的,对理想的坚持与信仰,对平凡的美好生活的珍惜,都是跟我的价值观无缝对接的。但我实在不喜欢这两部影片所表现出的刻意,以及风格上的种种不适。比如在片尾说一句点题的隽永的话,就真跟心灵鸡汤一个档次了。这种感同身受的情感,聊天时提到会感到特别投机,用一部电影来宣教就过了。还是要说筷子兄弟所要传达的许多坚守,都让我有些惺惺相惜,但正因为惺惺相惜,才对表现时的天真、刻意、弱智有些厌恶。
    最后谈谈80后的怀旧风潮,事实上确实能让已成社会中坚的80后一方面唏嘘感叹,而对过去美好东西的怀念和寻找也不是没有现实意义。肖央谈到他拍这部片的动机时,也表现出了对年轻人拜金或者单一成功观念的担忧。这当然比《奋斗》之流“政治正确”,但煽情怀旧或者宣教都解决不了问题。80后确实是信仰缺失的一代,但这样的天真刻意的怀旧相当于心理手淫,一时间很爽,有害无害不一定,但总没有太大的意思。对于80后来说,在现在坚守自己身上没丧失的美好,比失去了以后再寻找,或者靠怀旧来麻痹,都更加可行和可取。
  2. 看完赢家,总觉得不释然。
    这部短片中能看出肖央这一团队的局限性,最明显的就是业余演员王太利。刚出场不久就采取了夸张的面部表情渲染“吵架”。脸部扭曲得让人有点没法接受,“神似”无法追求,只能追求“形似”了;其实这部片子在表演上能看出肖央的认真,喝醉了吐酒这一场景中其实完全可以紧闭嘴巴,口中含着酒,模仿从胃里出来的,但肖央采取更真实的方式,硬是把酒从胃里挤出来。即使肖央认真,王太利的表演也不会尽善尽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影片整体格调。为了与《老男孩》一致,在讲述学校里故事的时候延续了夸张的表演风格,但如此一来就与整部影片格调不符了。
    肖央拍这短片看得出是下了大功夫,画面明显比《老男孩》干净漂亮。因为不但用了更好的设备,还花大功夫调色,做特效。个人觉得有些地方快门速度太快,让画面有闪烁感;有的地方,比如肖央救人在草地上的场景,调得过于漂亮,甚至让人感觉有点青春片的味道。剧情结构上来说虽然能让人看懂,但是比较乱。有些桥段,比如递玻璃球有些老套。
    作为短片来说《赢家》做的不错,但其肯定无法复制《老男孩》的成功。
    首先在剧作上,老男孩是一直发展,在最后到达高潮,而赢家没有观众的兴奋点。中国大部分观众属于被动接受剧情,很少有主动思考,把自己带入进去的,因为那样很费脑子。(比如所有中国人都说阿Q正传在讽刺什么什么样的人,就是不说在讽刺自己)想打动中国观众你不但要明确地说出来,还得大声喊出来才能惊动他们的神经。
    《老男孩》45分钟其实赢在了最后十分种。那首给力的片尾曲唱过的人肯定知道,后半段几乎是一直在扯着嗓子唱高音,这么高音调肯定能带动观众气氛,不信你让一个人看《老男孩》刚要唱歌就停,你告诉他后面的剧情,看他还感动不。所以《赢家》你光在片尾做个字幕说明主题是没用的,不痛不痒。我看了也不释然。 如果再多拍一些王大利病好了,炒了老板的鱿鱼,做出一系列人们想做不敢做的事,会起到更大的效果,观众看了会觉得爽,过瘾,然后看完片子回去闷头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其次两者的目的不同。《老男孩》是追忆,追忆以前的梦想。人们看了后泪流满面说我也有过梦想,泪流完了就好了。《赢家》是让人们重视身边的亲人,把事业放轻。人们肯定不干,说我还没奋斗好呢怎么能这样呢。人们都是,很明白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可真正要改变的时候就乱了阵脚。《赢家》是不能撼动中国人的。
    最后,题材选择上其实就不太合适。选择成功人士作为题材大多用在商业片里,说说成功人士的美好生活,让梦想成功的人过过瘾,比如近期的《单身男女》,肖央选成功人士是想找个典型,说“这样的人都能醒悟,想过平常的生活,咱老百姓现在的生活就很幸福”,但就像那个上山下山的故事一样,老百姓们还是会说“等我们成功了再醒悟一下吧”。
    还是顶一下肖央,从《男艺妓回忆录》我就开始关注他了,希望他能做得更好。
  3. 陈丹青第一次到美国的时候,大吃一惊:街上的年轻男女,人人都长着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那笑容绝不是某种高压下的矫揉造作,而是纯粹天然地发自内心。
    至于我国国民,你们知道的,上下五千年来惯受欺负,危机中年自不免满脸愤懑,青春少年也是长期一脸苦相。

    【老男孩】

    第一次看《老男孩》,我就想到了Mr.Children的《Kurumi》,这个MV是我中学时候第一次看的,现在再看依然十分感动,现在各大视频网站上还都有,我会链接在文后,个人觉得比《老男孩》拍的好。
    《老男孩》的剧本情节明显取材于《Kurumi》(据说筷子兄弟自己也承认,据说),片尾曲也是翻唱日本歌曲《ありがとう》。其实早在《老男孩》之前,陈琳的《13131》(各大视频网站也有,请自行观之)就复制过《Kurumi》了,只不过陈琳的MV拍摄团队比较不争气,直接抄人家的(我认为是炒,郭敬明老师的粉丝肯定觉得不能算抄,因为世界上存在“恰巧”)都抄不好,所以这个MV没能火爆起来,反而在网上被网友各种调侃挤兑(事实上,调侃挤兑的也不多,因为很少人看过它)。当然,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咱一向擅长C2C,Copy to China,而且经常抄的很难看。

    在我看来,陈琳的《13131》之所以没能走红除了制作水平和宣传力度以外,很大的原因在于“不合时宜”。《13131》是2005年发行的,2005年,奥运还没办,世博会还没开(因为没开,所以期望在),中国股市(到目前为止)最大最长的一轮牛市正酝酿着启动,房价还没像现在这么高到离谱,李刚和药家鑫还没成名,民众普遍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哦,对,还有互联网并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影响力和普及度,这个时候捣鼓什么《13131》,只能是一次矫揉造作的自我呻吟,砸不出什么大水花。
    《老男孩》出来的时候就不同了,这几年国内是个什么状况想必大家比我清楚多了,80后无梦的一代开始缅怀青春,这些都成了《老男孩》能走红的基础。

    说实话,每次看到《老男孩》我都为Michael Jackson老师叹一口气。就好像前一阵子来华的Bob Dylan一样,他们都是被善于炒作的中国媒体和跟风的民众消费的大众符号罢了。
    杰克逊最红的时候,中国根本没几个人知道流行歌曲是什么。崔健那帮窝在北京的孩子可能知道,那是八十年代,他们在描绘中国摇滚美好的明天。其余的人,顶多是在“精神污染”的阴影下偷偷摸摸通过三洋收音机听听邓丽君罢了。而更多的人,连邓丽君都没听过。
    迪伦就更不用说了,他最红的时候,咱还在文革呢。
    乍一看现在网上那么多模仿MJ跳舞的视频,我还以为咱和美国人一样,都是听着MJ的歌看着MJ的演唱会长大的呢,但仔细想一想,09年之前你能看到几个这样的视频?
    说到底,这些外国歌手对中国人的影响加起来还没有小燕子或者F4多。巧就巧在,MJ在09年去世了,欧美媒体开始感慨流行音乐的最后一个超级巨星陨落了,欧美这两年经济不好,MJ的死很容易现在这帮欧美中生代回忆起八十年代“鱼翅捞饭”的黄金时代。一时间,MJ的死成了一个绝佳的象征,象征着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青春一去不复返。
    这种追思蔓延到国内,就变成了停滞时局下苦闷年轻人宣泄失败情绪的一个出口。
    想想吧,当老版初中英语课本里的韩梅梅和李雷都能成为一种符号,一种逝去的美好的象征,这是一代年轻人的集体感怀。
    我想,频繁回忆的时代,一定是在当下出了问题。

    【残酷青春】

    刘瑜在《长达一生的青春》之中说:

    有一段时间甚至有人为此类文艺作品起了个类型名称,叫做“残酷青春”。简直没有比这更无赖的词:什么叫残酷青春?老年残不残酷?残酷到人们都懒得理会它的残酷。童年残不残酷?残酷到孩子们都无力表达它的残酷。更不要说倒霉的中年,残酷到所有人的残酷都归咎于它的残酷。所以说到残酷,青春哪有那么悲壮,简直可以垫底。

    她还说:

    其实满世界都是这样的人……他们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他们无力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他”。他们感到痛苦,但是真的,连这痛苦都很平庸。这世上有多少人看透人生之虚无并感到愤怒,这愤怒早就不足以成为个性。

    我深以为然。

    说到底,“残酷青春”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过来的。其实,整个东亚的文化生产线,基本上是日本影响台湾和韩国,台湾通过香港影响大陆,韩国直接影响大陆。
    日本残酷青春的作品太多了,比较早而且影响力比较大的,毋庸置疑,是岩井俊二同学。
    岩井俊二的《燕尾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等(我还真觉得除了《四月物语》以外基本都是残酷青春题材的……当然他的电影我没看全)作品早就成了残酷青春代表作。
    我有想过,为什么残酷青春这个东西会在日本起源,并最终感染整个东亚。
    我得出的结论是:东亚这些地方的年轻人太苦闷了。
    就说说中国和日本。经济上,日本自从被美国修理了一把,已经停滞了很多年,中国除了物价从来没停滞过,从实质生活水平上来说,这几年已经进入了某种程度的停滞甚至倒退状态;政@治上,日本很奇怪,非常奇怪,虽然他是公认的民主国家,但民众很少上街或者罢工,政坛平静地如一潭死水,这一点想想自民党能连续执政38年,首相年年换而不出现大的社会动荡就知道了,而中国的政@治现状就是你不可以说它的政@治现状……
    多说两句日本,其实日本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日本再怎么西化,毕竟根子上还是东亚泛中华文化圈,长幼谦卑,差序稳定,老人集团这些东西,是很难抹去的,新加坡不也如此么?
    年轻人进入社会,发现经济停滞,政@治上也难有作为,难免产生失落的幻灭感,一个年轻人这么想,叫顾影自怜,十个年轻人这么想,叫深有同感,一千万个年轻人这么想,叫亚文化,一亿年轻人这么想,还是叫亚文化……没办法,是不是主流文化不是看你人多不多,而是看你有没有掌握最核心的社会资源,而在东亚文化圈里,这些资源都是在老头子手里的。若有一天你在那档每天晚上七点准时开播的节目之中听到要弘扬残酷青春文化,那它就成了文化,并将迅速成为下一个亚文化的靶子。

    【五月天】

    有一阵子,初中那会儿,我也挺喜欢听五月天,后来就渐渐不听了。
    我想,那是因为我的成长已经到了下一个阶段了,开始面对着全新的BOSS,而五月天,还停留在“后青春期”,他所面对的BOSS,怎么也打不死,叫做“残酷青春”。
    你们都知道,五月天崇拜披头士,但我想,永远18岁永远后青春期的他们永远也成不了披头士,不只是影响力上,更是乐队成长阶段上。
    披头士刚出道的时候,基本和现在的偶像团体没差,四个挺帅的小伙儿,弹着吉他,唱着情歌,热情洋溢地,引来一众女粉丝追捧。而披头士之所以成为了披头士,关键在于乐队发展后期对于政@治,宗教乃至哲学的介入,1967年的《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让摇滚乐成为了一种(可以)严肃的艺术,是一张摇滚乐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唱片。
    披头士和同时代的年轻人是一同成长的。刚开始,大家就是对沉闷的战后社会秩序有点不满,想来点刺激的,做点想做的,但随着冷战,越战,第三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这场青年人为主导的社会暗潮很快和世界局势乃至人类命运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越发严肃化,最终在1968年形成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运动。
    而五月天,像是饱受青春期综合症困扰的孩子们的精神保姆一样,站在18岁的门槛上,一手梦想,一手爱情地给他们喂奶。十年之后,18岁们成为了社会人,成为了父亲母亲,回头一看,这几个快四十的人还在那后青春期呢。
    不过不要紧,就算你28岁了,天天朝九晚五,还着房贷,像条狗一样,梦想早就成为幻想,你还是可以找到精神保姆的,去看《老男孩》嘛。
    我想,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后工业社会就是这样,存在即合理,有需求的地方一定会有供应。当年听五月天的你现在28岁了,但总还有18岁的孩子们在,他们和当年的你一样对爱情和梦想充满向往,对成人的世界充满失望和不信任,最关键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和28岁的你们中的大多数一样,是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的。这个时候,一个精神保姆的出现,告诉他们世界是残酷的但爱是美好的梦想是要坚持的有挫折也是要忍耐的,多好。
    你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分工明确的文化抚养系统。十三四岁的时候,男孩子们有武侠片,女孩子们有偶像剧,告诉你们成长多好江湖多好婚纱多好,十七八岁的时候,有残酷青春有五月天有九降风,告诉你青春就是要和世界碰撞要坚持爱与勇气,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有老男孩老女孩告诉你过去的都回不来了现在缅怀一下小小伤感一下抒发一下情绪也是不错的,三十七八岁的时候,有《赢家》告诉你人生不应该这样过钱不是万能的亲情友情爱情才是可贵的,五十七八岁的时候……不好意思,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还没到这个年龄段,过二十年我会告诉你答案。

    你问我,这些话难道不对吗?
    对,当然对,因为太对了,所以意义不大。
    总有些话是道德正确的,比如说每个人都要爱别人,比如说钱不能给你带来所有你想要的,比如每个人都应该全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些话就像万金油一样,无论是当做自己的观点,还是反驳他人的论点,都是一击毙命,也许暴击。
    我忍不住想到了成功学中的那些经典观念:你要追随自己的内心,保持身心平衡,审视自己的人生……
    这种高瞻远瞩视野开阔的话基本是等同于废话,但偏偏有很多人会去喜欢。也许他们根本就不会也不知道怎么去实践,只是听了之后觉得有所收获,好像自己获得了提升,由此产生了一种虚妄的满足感。
    我想,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国国民的惯受欺负不仅仅是经济物质上的,更是精神思想上的,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环境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去独立思考,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去实践行为,它只是一味的鞭打你,让你顺从,并在你受伤之后给你提供一些安慰剂来安慰你。

    【读者】

    有人说,不要看不起《读者》这样的杂志,它毕竟给许多中国人提供了精神支柱。
    我想,的确如此,但又总觉得,有些难过。
    我们似乎总是崇拜苦难,认为苦难的才是高尚的,才是值得赞扬的。就连王朔这样写小说时放浪形骸的人,也会在《渴望》(没错,《渴望》的编剧是王朔)之中塑造刘慧芳这么一个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却又百折不挠的女性形象,因为他知道这种文化基因已经深藏在我们民族的身体之内。
    我们看《读者》,看到那些寓意明显的小故事中的人们在受苦,在忍耐,十分同情她,又或者在平淡的生活中坚持善良,坚持奉献爱,好想拥抱她,归根结底是在同情同样可怜的我们自己,是在拥抱同样平庸而善良的自己。发一段感慨,掉几滴眼泪,抒发心中的苦闷情绪,平日里的惯受欺负也得到了片刻的抚慰。
    每次看这种文艺腔的东西,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我都有种略微愉快的受虐感,希望自己在感动和缅怀中好好爽一把。说到底,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我总觉得,真正的好作品,是不那么直接的,是一种隐忍的表达,一种深层次的渗透而不是表面化的宣泄甚至强势插入。如果你的作品够优秀,那就不需要像《赢家》一样生怕观众看不出来你想贩卖什么,而非要最后明明白白地写上字幕:当我们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就已经成了人生的赢家。
    在这一点上,内的导演和演员水平明显偏低。冯小刚拍《唐山大地震》,就非得让徐帆老姐姐像当年的倪萍一样扯着嗓子鬼哭狼嚎,嚎的我心在滴血肾在颤抖,差点忍不住要暴走。而侯孝贤拍《童年往事》,一组长镜头,不多说话,也不给你明显的符号暗示,却让你整个心都蒙上了悲戚,不重,但雾气般难以散去。因为他的剧情铺垫,镜头语言已经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场。

    【赢家】

    筷子兄弟以后会怎么样,商业上我不知道,作品上我不认为会出什么大动静。前面说了《老男孩》只是赶了个巧。虽然拍的不怎么样,但总比十一度青春里面别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要好,以至于借着中国人都知道但都不熟悉的MJ都能红。有了《老男孩》愉快的尝试,和中国那些只有一部优秀作品的导演一样,筷子兄弟已经找到了一种自以为屡试不爽的法宝,我相信会一直用下去的。就好像《赢家》里面,既要有路虎这种看片子的人大多数根本就没有这辈子也不会有的好车,也要有穿着校服(这又是一个用烂了的大众符号)的王大力用力过猛的夸张表演,既要有并不算高超的华为手机的植入,也要安排霍思燕(又一个想红的主儿,《老男孩》怎么就请不到她这种带点牌儿的?)演一段中学时期的青春旧事。这并不是什么艺术创作,只是一种流水线生产罢了,就好像五月天再出专辑,大抵还是残酷青春美好爱情范儿的,《读者》再怎么出版,也无非是一些安慰剂似的心灵鸡汤。

    有人说,你怎么就光否定啊,而且是否定这些道德正确的道理,有意思吗?
    我只是觉得,这些表面上的苦痛实质上的自我宣泄,这些心灵鸡汤似的安抚,并不能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每个国家的人都有青春期综合症,都有想不开的那几年,但为什么在今日之中国如此之严重,一堆二三十的成年人还要沉溺在后青春期残酷青春式的文化氛围之中自我哀伤呢?
    一定是我们的现实出了问题,把这些最应该充满希望最应该干劲朝天的人逼到了狭小的虚拟社会,并在发现一个个和自己一样可怜的同伴之后互相拥抱相互取暖。
    《赢家》的最后十分心灵鸡汤地告诉我们:当我们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就已经成了人生的赢家。
    我无意细究这句话——细究也没用,这种话太道德正确了——但我不能接受这个答案,它太敷衍太开脱。什么叫平凡的幸福?我们现在的生存状况,生活在这样一个……(被合写)然后告诉自己,忍耐就是幸福,平凡就是幸福?
    不,不应该这样,不可以这样,当我们这样欺骗自己,唯一的后果只能是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继续忍受着这些……,然后他们再通过他们那个时代的五月天,老男孩,读者,赢家,来安慰自己:当我们懂得珍惜……
    行动起来,是的,行动,起来,行动了才能起来,而不是唱两句起来就能起来的。

    罗大佑在《未来的主人翁》唱片内页里写道:

    酱缸里传来一股文阴阴的浓重酸气,我们没有时间去理会它了。该走的路还很长、很坎坷,这个世界仍然大得我们看不清楚我们最近的地平线。开阔我们的心胸视野吧!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后来的人更好走,否则,三十年风水再转以后,我们可别再听到我们曾经擡头问的那一句话:“这一大段时间,你们到底在干什么”而方法可能很简单,“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我喜欢这句话:青春啊,你在忍什么?!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残酷青春,不需要更多的老男孩,我们需要更多的实干家,需要更多肩负起责任的男人。
    再见,老男孩,再见,五月天,再见,读者,再见,残酷青春。请允许曾经经历过你们的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在道别之后头也不回地离开。走向前去。
  4. 刚在优酷上看完筷子兄弟的新作品《赢家》,故事特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在母亲去世,爱情消失的时候因为一场车祸灵魂出窍回顾了自己短暂的一生。片子取名为《赢家》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怎样来定义成功,何谓赢家?片子中的王大利因为各种工作忙忽略了自己的老母亲,哪怕在母亲病危去世的时候也不在身边;也因为他挡不住饱暖思淫欲的冲动在办公室潜规则秘书,导致家庭关系破裂。重重的矛盾铺垫了车祸的发生,有些浪漫主义色彩的诡异一幕因此也就发生了,王大利灵魂出窍,检视自己的过去。片子采取倒叙蒙太奇的剪辑方式,把王大利一点点走上“歧路”的片段展现出来,同时表现了他如何在追求所谓“有钱人”的路上迷失自己,如何在追求所谓“赢家”的路上丢掉人格。

    故事简单到不行,时长只要短短的30分钟。片子的价值观按说是在提倡积极向上的东西,但总是给人一种是为了迎合大众而刻意去宣扬某种价值观的意思。网络作为大众媒体的一种形式,网络文化也应该是属于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而大众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迎合大众的需求和好恶。因此,也就能解释,虽然这部片子是在积极的反思、迎合一种向上的价值观,但还是摆脱不了大众文化本身散发出来的媚俗。米兰·昆德拉说:“‘媚俗’这个词描述了那些想要不惜一切地取悦于最大多数人的人们的态度。要取悦于人,当然必须确认大家想要听什么,使自己听凭被普遍接受的思想的支配。媚俗就是把公认思想的愚蠢翻译为美丽的语言和情感,它感动我们,令我们为自己、为我们想到和感觉到的那些东西的平庸抛洒同情之泪。”

    《赢家》迎合了当下网络文化中比较时兴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这并不代表其就是主旋律作品,而是试图用一种健康的、向上的理念感动观众。叔本华曾经提出过“媚美”的概念,并且把媚美分为积极的媚美和消极的媚美。所谓积极的媚美,是指那些貌似美好实则无聊,只是通过自荐来满足受众表浅的情绪需要的东西,特别是扭捏作态的有意煽情。那么,这部片子在我看来就是一部扭捏作态的刻意煽情片,创作者是浮躁的,他们只是在试图用一种好的东西让你感动,而态度却又是不真诚的,因此不会产生共鸣,也不可能像《老男孩》一样感动千万网友。

    片子的剪辑费了一些心思,可是如果故事本身就有问题,那么就算你是爱森斯坦又能怎样?如果用优酷的话说,网友不太可能关注15分钟以上的视频内容,那么这部片子仍旧属于网络实验短片,虽然它被填充了30分钟。《赢家》在走一条老路,无论是舞美、音乐还是叙述形式都在走《老男孩》的路线,但很显然这部短片无法步《老男孩》的后尘。不断地抄袭、模仿成功案例的创作模式也是大众文化本身无法打开的死穴,如果优酷和筷子兄弟还是想就着《老男孩》东风继续创作类似的作品,只能是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来越浮躁,他们的片子也会很快就淹没在发达的数字洪流中。

    那么,如此看来,筷子兄弟的《赢家》将会输在其大众文化属性本身,是想表达自己还是想取悦观众,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