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凯瑞·福永 Matt Goulding
主演: 雷勒·雷哲度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24-07-19(美国)
集数: 8 单集片长: 50分钟 IMDb: tt18225192 豆瓣评分:7.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这半年断断续续关注 NOMA 的花边,这两天因为看纪录片才认真找了些资料。听了两期播客,跟朋友开玩笑说我现在意念开餐厅的能力又精进了一些。
VOX today explained 这集聊到了 René 为什么要关闭 NOMA,人均500美元(人民币3k+)的餐馆也会经营不下去。但去 NOMA 官网看下就大概知道——这早已经不只是一间餐厅,确实如节目里提到只是人员就已经像电影结束 credit 滚屏一样长了,而且我猜其中大概率不包括实习生。
另外看到 bonappetit 去年年初一篇,最后聊到了这间餐厅被诟病很久的实习生待遇很差甚至遭遇暴力/霸凌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15年 Rene 也有一篇算是「」,说到他曾经也是在一个充满霸凌和暴力的环境里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但他开始反思和试图做出改变。NOMA 确实在21年开始给实习生发工资了,这个举动将为餐厅增加5万美元的运营成本。当然确实还是偶尔会看到实习生吐槽,毕竟哪有上班不发疯的。
Monocle 下面 the menu 这档播客最近也找到 the bear 里扮演 Marcus(甜品师)的 Lionel Boyce 和 Ominivore 的叙述者 René Redzepi 和制作人 Matt Goulding 聊了,其中听到 René 聊他后面在思考的是怎么在上菜+服务客人之外让他的餐厅可以有其他商业模式,以及去关注真正的「可持续」。雅虎里有更多细节的阐释,验证了我看这部纪录片时候对比 Parts Unknown( Anthony Bourdain )观感最大的不同——这部聚焦到了人/家庭单位身上,在一个工业流程/历史进程/社会变革中,一个人、家庭的生活是怎样的?很了不起。当然 Rene 直言不讳从 Anthony Bourdain 打开了最早的那扇人类学/社会学视角进入食物的门。
透过这部纪录片,Rene 确实非常努力地传递两个信息 1)他希望人们知道自己的食物是从哪里的 2)他希望人们通过了解和反思和食物的关系可以给环境带来一些改变「Every time that we eat we're voting for a version of the world that we want to live in」(大意是说,我们选择吃什么就是最后选择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生活)。
想起朋友描述她吃东西时候的虔诚仪式——只专注感受面前这份食物的味道,其他什么都不做。我现在想象这个画面都觉得她的每一餐吃得特别美味:)
Onnimvore,2024
好,但又不是顶尖的好,但不妨碍它是今年值得推荐的纪录片。
两位主创,René Redzepi,noma主厨;Matt Goulding 是Road and Kingdoms(一个基于食物和旅行的关于文化和政策类在线出版物)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后来成为安东尼·波登《Parts Unknown》的执行制片人。这一套纪录片,基本属于“梦幻联动”了。
总共八集,用了两天时间,细细过了一遍。第一感受是结构非常工整,高水准的理工科思维作品。每一集溯源一种食材:辣椒,金枪鱼,盐,香蕉,猪,稻米,咖啡,玉米。
辣椒,金枪鱼,盐,猪,咖啡这几集的主结构类似,在“生产/种植——加工/运输——烹饪/消费”的完整的链条上,围绕参与上、中、下游的人和社群活动进行叙事。
香蕉,稻米和玉米的主结构类似,走的是“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工业化农业”的交叉对比叙事。
涉及的议题很多,全球化,人与自然,传统农业和工业化农业,公平贸易,食物与宗教、国家政治,社群等等。作为“主厨视角”纪录片,Onnimvore是一份优秀答卷,René 展现出了一个引领时代的主厨的思考方式,对于有意成为顶尖主厨的人来说,很值得一看。
对我而言,纪录片中一大部分信息似曾相识,比如金枪鱼一集,前半段是Matt Goulding自己的书《Grape, Olive, Pig》Cadiz一章的视觉化,到了中后段,自然就会蹦出纪录片《筑地市场》的画面,再加上Dan Barber《第三餐盘》。然后会有一种“这集视觉真的好棒但是不是信息组织得稍显粗糙”的感觉——当然这个问题在我,是我对饮食类信息的需求历来比较大,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我感觉信息密度应该已经足够大了。
但仍然隐约觉得有两个问题。
一是感觉经历了十来年的发展,目前饮食领域的思考框架已经成熟到似乎有点停滞了,即使当下世界第一主厨,也没有给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表述,这部纪录片只是用他自己的案例,把这个框架填得更加丰满了。(我原本会期待他展现更多的“野心”,但大概率因为这是部纪录片,考虑的受众不一样。)
二是觉得中国饮食文化内容似乎在持续和世界饮食文化创作脱节。这套纪录片里关于中国的镜头,有印象的只有两个,一个是《香蕉》一集中有几秒的中国新闻切片——提到一嘴中国禁了菲律宾的问题香蕉,另一个是《猪》中,大概闪现了一秒钟不到的东坡肉。至于内容,似乎连一个段落也不配有。《盐》那一集中,最后着墨了一大篇韩国人做辣白菜,看得人心头焦虑。又和朋友聊了聊这事儿,倒也释然了。西方媒体中不待见中国,本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私心还是因为标题而对这部纪录片心存好感。Onnimvore这个词,是“杂食者”的意思,几年前我在启动这个工作人设的时候,选中的也是同一个词(如果你注意到我每张图中间都有一个水印的话)。如今有了底气,可以不要脸的说一句,英雄所见略同:)
——————————
PIG,Omnivore S01E05, 2024
本条有剧透,还没看这一集的朋友请谨慎往下。
·
·
·
·
·
《猪》是整季中,我觉得品质最好,也是最动人的一集,值得单独推荐。本条重新梳理一下几个它能触及我的原因:
一是文化底蕴足够好,观察时间足够长。La Alberca是西班牙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村庄之一,这种传统的“食物—社群”关系已经有了深厚的积淀。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是2016年出版的《Grape, Olive, Pig》第二章。Matt Goulding在文中提到,他从2013、14年起,就持续来这里参加San Antón节。掐指一算,到纪录片拍摄时,已经有小十年时间(另一个证据是,男主角的胡子在纪录片中的长度,比书中照片的长度翻了起码一倍)。就跟做火腿是同样的道理,好故事需要时间的发酵。
二是因为猪这个目标物本身足够好。它是“世界上一半人口在食用”的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原本就很紧密,所以能支撑起的议题也相当多,这一集中,涉及了一点点宗教历史(西班牙有复杂的猪肉食用史,摩尔人统治期间禁止吃猪肉,而在天主教驱逐摩尔人后,猪肉是西班牙人展示对于新宗教忠诚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外还涉及一点点语言学议题(比如在剧中提到,很多语言中形容一个人“笨”都会说“笨得像猪”),这其实是很高的钩子,钩得住那些对食物存有兴趣的观众。
我个人最喜欢还是关于生死的议题,猪的生死是很重要的篇章(有屠宰场的胴体分切镜头),但他们用了一个“人”的故事去应和——一位叫做Soledada Ruiz Vega(当年负责照料Antón的当地居民),发现自己患有乳腺癌。她和猪在小城里溜达的那一段,故事张力拉满(当然,也要感谢这十年时间,让他们等到了这个故事)。
三是视听语言足够好。主线选了一个观众能感知的维度。其它几集的主线,可能以食材的生产时间为刻度,可能以生产消费的地域转换为刻度,唯独这一集,选了“夏-秋-冬”,观众可以毫无障碍的产生同频。以及,和其它食材不同的是,猪是一个可以长时间有“视角”的活的动物。所以这一集中,镜头通常采用和猪同高度的平视,让观众进入猪的视角观察人类行为。加上开头和结尾,用了同一种格式呼应:假设猪会说话,它会说什么——这一系列设计,完美贴合了主厨想要在纪录片中表达的理念:要去深入理解食材。
还有两个印象很深刻的镜头。一个是火腿储藏室逐渐开灯的段落,背景音乐是管风琴,直接把储藏室化身成了教堂,展现出把“屠宰”称为“牺牲”的神圣感,是对生命的“赞颂”;另一个是火腿切割师Virgilio Sanchez Garcia的表演,一个人,一张桌,一条腿。火腿被放在剧场的舞台中央,由大师进行切割,平静而专注。“切割(carving,也有雕刻之意)”画面实际上是在告诉观众,被认真对待的食物,可以作为“艺术品”被欣赏。
最后需要赞美这一集的克制。这应该是整季中René唯一没露脸的一集,纯靠配音文本叙述。在某种程度上,René的脸已经成为一个Fine Dining符号,自带精英感和阶级性。把这一层消隐了之后,接纳度又高了很多——否则很可能会唤起观众“René跟我不是一个阶层”,“信息与我还有距离”的疏离感。
如果非要挑一点什么的话,我希望可以再多一些血腥的屠宰镜头(就像第二集海里被鱼枪打中沉入网底的金枪鱼那样)。这一段其实Goulding在文本中是存在的:“他的动作极其简洁,脸上的表情凝固,同样沉默与严肃。为了杀猪,他下了两刀,第一刀用一把短而钝的刀,在猪的颈部造成一个浅切口,以尽可能多的露出心脏,第二刀用一把长而薄的刀,直接插入心脏,几乎瞬间结束了它的生命。结合电击,这样的死亡快速,而且没有痛苦。
我能理解纪录片的取舍理由,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对比,会让“面对现实,是感恩食物来源的方式之一。我们能做的重要的事情是,对于动物的死亡或活着,我们应该好好的烹饪,并且吃掉它的所有部位”这句话,显得更有意义。
《舌尖上的世界》是一部以全球美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它通过探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物起源、制作过程、文化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展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饮食风情和人文特色。
《舌尖上的世界》以全球各种食物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为焦点,通过镜头记录下了人类与食物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紧密联系。纪录片中不仅展示了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佳肴,还深入挖掘了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传承。从南美秘鲁的土豆到德国巴耶州的猪肉利用,从中国的传统小吃到意大利的面食艺术,每一集都带领观众踏上一场跨越国界的美食之旅。
特色与亮点
相关版本与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舌尖上的世界》可能并不是指某一部具体的纪录片名称,因为存在多部以“舌尖”或“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例如,日本NHK电视台曾拍摄过名为《舌尖上的世界「民以食为天」系列》的纪录片,该系列以全球各种食物的起源为焦点,揭示了食物与人类的关系。此外,还有央视等媒体机构也制作过类似主题的纪录片。
对于《舌尖上的世界》的具体评价,由于版本众多且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难以一概而论。但总体来说,这类纪录片往往能够引发观众对美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舌尖上的世界》作为一部以全球美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不仅让观众享受到了视觉和味觉上的盛宴,更通过深入挖掘食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传承,展现了人类与食物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紧密联系。如果你对美食文化感兴趣,不妨找来看看这部纪录片,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