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奎迪 Creed(2015)

简介: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奎迪》也许不能算是《洛奇》的续作,而是另一部衍生作品。故事将以曾被洛奇打败的重量级拳王阿波罗·奎迪的儿子为主角,影片的片名也源于此。这位出身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具备与生俱来的拳击天赋,立志成为拳王的他却遭到家人的反对。他于是找到了已经退出拳击界并且无意回 归的洛奇(史泰龙饰)来担任自己的教练。

演员:



影评:


  1. 影迷们在2015年经历了不少经典电影系列的续集作品,《速度与激情》系列以及《碟中谍》系列续集似乎都是口碑票房越来越好。而《侏罗纪公园》系列的重启作品则不论口碑如何依然票房大卖。至于刚上映007系列的最新作,虽然差不多是《皇家赌场》以来重启作品中质量最低的一部,但依然在全球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今年最备受期待与瞩目的续集作品当属对世界流行文化影响最深的《星球大战》最新作了,无论口碑如何(我对J. J. 艾布拉姆斯充满信心),它的票房已经在提前两个月开始的预售中开始大卖了。

    而《奎迪》,虽然贵为最富有美国梦色彩的经典拳击电影《洛奇》系列的最新作品(第7部),却完全没有任何声势。系列的粉丝可能知道它的存在,但大多数都在讽刺为什么要再拍一部呢。电影迷可能也知道它的存在,但在充斥着重磅新片的感恩节前后上映,大多都选择了其他更具有吸引力的电影观看。各种各样的条件都预示着对这部电影的不利,但或许对《奎迪》来说,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情形了。因为这正是《洛奇》系列最为人称道最振奋人心的情节:最被低估的拳击手走上擂台,面对实力名气都明显比自己高的对手,打出了最让人意外的结果,成就了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战。

    对的,《奎迪》做到了。它就是《洛奇》系列自第一部以来一直在苦苦追寻的那部能为人称道的续集。它比今年到目前为止的所有其他续集作品都要好,但它给观众带来的却不仅仅是一份惊喜。每一个年代都有一两部深入人心的体育类电影,70年代有《洛奇》,80年代有《篮坛怪杰》以及《愤怒的公牛》,90年代有《追梦赤子心》和《甜心先生》(别喷),00年代有《光辉岁月》。而毫不夸张的说,《奎迪》就是那部代表2010年代,会在几十年后依然会被热烈讨论的体育电影。《奎迪》讲述的是洛奇(史泰龙饰)帮助训练当年劲敌的儿子奎迪(迈克 B.乔丹饰)的故事。它当然是一封对《洛奇》系列的情书,但除此之外,它给观众带来的更多的是无与伦比的精彩摄影与配乐,以及真实而感人却不乏励志燃烧的故事。



    这一切都要从这部电影的导演兼编剧库格勒说起。这位独立电影出身的极具天赋的黑人导演在拍摄《奎迪》之前仅仅在2013年有另外一部电影上映过,但这部名为《弗鲁特韦尔车站》的电影却使他赢得当年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委以及观众奖,从而使他在影迷中打响名声,得到认可。看过《弗鲁特韦尔车站》的影迷们应该都会赞成那部电影跟《洛奇》的主题和背景都是天差地别的,它讲述的是备受瞩目的黑人格兰特被杀事件。虽然制作质量高得完全不像是一个导演的处女作(也是我心目中2013年的十佳电影之一),但要突然跨越这么大的创作题材差别来制作《奎迪》,难免会让人有不少怀疑。

    而实际上,库格勒在开始拍摄《弗鲁特韦尔车站》之前已经开始萌生了制作《奎迪》的念头了。作为体育迷,《洛奇》系列对于库格勒一家意义深远。他在采访里说,当他奶奶与癌症抗争的时候,他爸爸才18岁,而他爸爸为了调动他奶奶情绪而播放的电影正是《洛奇2》。他小时候去参加体育比赛之前,他爸爸也会播《洛奇》系列的电影来帮他打气。可以说,《洛奇》对于库格勒一家而言意义非凡。不幸的是他父亲被诊断出肌肉疾病,开始慢慢失去活动的能力,以及抗争的意志。“对我来说,我父亲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就像洛奇对于他一样。”库格勒在采访中这样说道。“这使得我想去拍摄一部讲述他的偶像经历类似考验的电影,从而去激励他。”这也是为什么洛奇在这部电影里会被写成患上了癌症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赚得观众的眼泪,仅仅是为了鼓励导演他最爱的父亲而已,虽然观众们很可能被此打动。

    这也映射出为什么在剥去拳击励志的外套之后,《奎迪》的内核实际上是一个父与子的故事。尽管电影里的两位主角并不是血缘上的父子,但库格勒巧妙地利用了系列前作的背景使得父与子关系的建立顺理成章。洛奇现在只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儿子与他相隔两个不同的国度,只会有的没的联系一下。他,需要一个亲人陪伴他度过仅剩无几的乏味人生。奎迪则在出生前就失去了父亲,而且一直不愿意顶着父亲名字的巨大压力,希望能打造出一段真正属于自己的传奇。他,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良师给予他比赛的指导,更重要的是为他指明人生的道路。正是这样的背景,两位角色的相遇,相知,依赖,便变得自然而然,而并非为了剧情发展而硬生生建立的。也正是因为自然而然的剧情推进使得观众在见证了他们建立起紧密的关系,但又差点因为意外失去这段关系的时候,更能代入感情,更能受到感动。


    饰演主角奎迪的,是年轻的黑人演技派演员迈克B.乔丹(不是飞人乔丹…)。除了年纪轻轻就出演过大名鼎鼎的美剧《火线》之外,他也是之前提到的《弗鲁特韦尔车站》的主角。在那部电影里,他对于角色在生活压迫下的无奈,以及在看到希望的瞬间被终结生命的脆弱掌握得恰到好处。而在《奎迪》里面,他饰演的则是一个外表无比坚强,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能力认可,但又很容易对别人敞开心扉的大男孩。他电影里唯一的脆弱,也仅仅有洛奇撒谎说并没有把他当亲人的时候,而迈克B.乔丹对于那一幕的诠释则是完美无瑕的。

    而饰演洛奇的,当然还是那个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史泰龙。这也或许是他在《警察帝国》之后最完美的演出了。在今年普遍缺乏强力演出的情况下,我甚至觉得这份诚意满满的演出至少值得一个奥斯卡提名。我们当然也还是能看到那个英雄般的洛奇的硬朗,以及他作为长者退居二线给予年轻人指导的良苦用心。但这部电影里更多的则是他英雄迟暮的无奈,以及被病魔侵蚀下的不堪一击。看到他在化疗下呕吐不止,不断掉头发的片段,相信无论是系列的粉丝,还是只是大众的影迷,都会受到深深的打击。那个曾经被认为不可能被击倒的史泰龙,也终究有这狼狈的一面。

    虽然说了太多关于演员角色方面的好话,但真正让这部电影出类拔萃,甚至超越《洛奇》的,则是影片整体质量的强大。《奎迪》里面,出彩的不只是演员让人感同身受的演技,更重要的则是它的摄影,它的配乐,以及它让人难以置信的拳击编排。当然还有那些经典的,让人热血沸腾的,训练片段。



    《洛奇》系列最重要的标志,毫无疑问就是每一部都不一样,但却每一部都经典的训练片段。而这里面,甚至在电影史上经典片段都能名列前茅的,便是《洛奇》第一部里面著名的以爬楼梯收尾的训练片段。它是那么的经典,以致于连那段在费城艺术博物馆前的72级楼梯都从此被叫做洛奇步。作为系列续集,《奎迪》当然也不能示弱,一共三段训练段段精彩。而除了第一段作为热身稍微有点平淡之外,后两段的摄影,配乐,编排,可以说一点不比《洛奇》第一部里面弱。第三段中与费城知名的飞车党竞飚的片段可以说既因为他的全力冲刺让人热血沸腾,又因为唯美的摄影让人感动无比。而与之相辅相成的则是带有系列经典歌曲《Gonna Fly Now》基调,却又创新了的旋律。老影迷们在被老旋律刺激的同时,相信也会被现在更强的配乐效果而震撼到吧。这个片段能否在电影长河里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我说不准,但在体育电影之中,它绝对是独一无二,特别的存在。

    比这些训练片段更让人称奇的则是拳击比赛中缺一不可的擂台战。越来越多的电影对于长镜头的使用让观众对于长镜头憧憬以及认知越来越强烈。上一年的《鸟人》(假装)全片一镜到底从而赢取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而今年的《维多利亚》则以更真实的一镜到底呈现了一个让人窒息的故事。长镜头使得片段连贯而让人投入感更强烈,但很多观众在赞赏摄影的同时其实忽略了组成长镜头的另外一个重要元素,那就是对于场景里演员走位的编排。而到了拳击电影,如果需要在比赛中使用长镜头,难度系数可以说比其他的电影要再上升一个档次,因为除了演员的走位,对于拳击次序的编排也需要被考虑在内,再加上擂台狭窄的空间,使得拳击比赛长镜头的使用难度一再增大。但《奎迪》里的制作团队是走心的,他们并不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影片中一共三场比赛,场场精彩。虽然每一场都多少带有长镜头,但最为人称道的当属第二场。比赛从开始到最后结束完全没有任何的镜头切换,可谓对振奋人心至极。演员们在采访的时候表示从编排到彩排再到最后的摄影,这一个长镜头的制作一共经历了好几个月,拍摄了20几次。作为观众的我,开始的时候只是慢慢感到这一幕的特别。但到后来意识到导演想要以一个镜头涵盖整场比赛的时候,已经深深地被这部电影的野心以及它的质量所折服了。

    说了那么多好的,《奎迪》也不是完美无瑕的。133分钟的时长显得剧本可以稍微压缩,而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里的男女关系多少有点累赘,因为它的内核并不像《洛奇》第一部一样是爱情故事。不过这都只是吹毛求疵了,虽然与整体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有点浪漫爱情元素其实也不是一件太坏的事情吧。

    对于体育电影来说,观众总是在电影开始前就知道主角肯定能赢得最后的比赛,所以电影的成败只能依赖情节推动增加观众们的投入感,等到最后胜利的时刻可以跟主角一起挥拳庆祝。从这方面讲,《奎迪》的情节跟《洛奇》有很多平行的地方,包括主角们的自我救赎。而最令我感动的,正是当最后阿多尼斯被问到为什么要走上擂台的时候,终于说出的那个令人落泪的真正原因:“我只是想证明我不是一个错误而已…”


    当然不是,《奎迪》也不是。电影的最后一幕,阿多尼斯和洛奇一起在《Gonna Fly Now》的钢琴伴奏下攀上洛奇步,在费城博物馆前望向远方。作为影迷,希望振臂高呼的同时,也很难不被感动。或许作为一部拳击励志电影,《奎迪》注定不能特别大卖。但也是作为一部拳击电影,制作精良的它口碑已经好得让人欣慰(目前为止IMDB依然是8.7分),也让后面的续集变得不是天马行空的想法。作为影迷,希望如果真的有续集的话能够保持这种高水平,毕竟《奎迪》可是好不容易等来的那部真正配得上《洛奇》系列的续集。
  2.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什么电影,我会回答《低俗小说》、《洛基恐怖秀》、《巨蟒与圣杯》。这是在某段时期我为自己总结的标准答案,并沿用至今,因为他们颠覆了我早期的观念,对我影响很大。每当甩出这个回答时,别人的总会露出一副“这什么玩意啊”的表情(主要因为后两个)。老实说,我有时蛮喜欢这种反应,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带给我装逼的满足感(真傻逼)。不过在我心里还有一个系列,是我有些羞于承认喜欢的,因为当我提到时,别人脸上的反应好像在说“你怎么这么low啊”。这个系列就是《洛奇》,没错,史泰龙的《洛奇》,我想说,我爱死这个系列了,我他妈爱死这个系列了。

    喜欢一个动作明星在一些文艺青年们看来似乎是一种原罪,这说明你的审美程度也就是爱看一群没有演技的肌肉男无脑互殴的水平。小时候我超爱动作片,以至于现在每当他们拍《敢死队》来骗钱时我都会心甘情愿的去买账。长大后我觉得动作片好像是有点不怎么高级,对史泰龙的印象也就停在了无敌兰博和他年轻时被好莱坞拒绝一千次的悲惨传说上(太假了),当时我大概记得传说中他那被拒绝一千次的剧本叫《洛奇》,直到后来大学时的一天,我在宿舍无聊爆了,才点开了在硬盘里躺了很久的《洛奇》。

    说真的,《洛奇》的故事简单的有些俗套,作为动作片来说也没什么看点,洛奇拳击的特点就是开挂抗揍(电影设定是左撇子重拳),如果你看的仔细些还会发现他们比赛时有些拳头明显没有打在对手身上。整个片子也透露出浓浓的廉价感,没什么大场面,洛奇和阿德里安溜冰场约会的戏是因为剧组没钱包下全场而才改到了没人的晚上,结尾时因为没钱请群演所以去掉了支持者抬出洛奇和阿波罗的戏。可这么一部电影,它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记比一些大制作或大师的作品来的深刻,我想这是因为这部电影那孤独感非常浓重的写实风格,和史泰龙他做到了人戏合一。正是通过这部电影,让我对史泰龙的印象发生很大变化,他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可以说非常精彩,那个孤独,愚笨,被人嘲笑的Loser就像是他自己成名前的写照。听说史泰龙在卖出《洛奇》剧本后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自己主演的机会,结果就是影片得到的投资非常少,因此才出现了之前所提到的廉价感。电影中的一段表演体现了他的心理:洛奇在对战前夜去比赛场地散步,却发现宣传画上自己的短裤都被画错了,谁在乎呢?回到家中,他蜷缩在床上,认为自己注定失败,他只是一个无名之辈,想好好打一场,在人生中第一次有机会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废柴。果不其然,洛奇输了,但输了比赛人的赢了,赢了比赛的人输了,洛奇证明了自己。这部电影,又何尝不是史泰龙证明自己的唯一机会呢?最后《洛奇》拿下了76年奥斯卡的最佳电影,打败了同样我很喜欢的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史泰龙本人入围了最佳男主角,这也许是他演员生涯中最接近奥斯卡的一次了。

    作为系列的开端,《洛奇》称得上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这也让其后的续集很难超越它。果然续集的口碑也一部不如一部,在第二部洛奇陷入了迷茫,之前的胜利好像一场梦,生活依然在打击他。无奈之下他接受了阿波罗复赛的提议,并击败了他,这是我不太喜欢的,我觉得《洛奇》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洛奇输掉了比赛,胜负不是他的目的,当洛奇打败拳王时就预示着系列不可避免的走上了相对庸俗的道路,不过反过来看洛奇如果又输掉了比赛的话,那么整个系列就无法再进行下去了。第三部中洛奇在引退之时被Mr.T打败,老教练米奇也撒手人寰,留下陷入低谷的洛奇,好在昔日的对手阿波罗帮助他找回信心,最终击败Mr.T。相比于前几部,动作戏提升很大,洛奇训练时的音乐也由经典的gonna fly now换成了同样不俗的eyes of the tiger,但依然不能阻挡《洛奇》系列的颓势。第四部《洛奇》则沦为了政治工具,洛奇开挂抗揍的能力在这部也被发挥到了极致。第五部开头洛奇就因为投资失败一无所有,和妻子儿子回到了贫民区,洛奇发现了一个有前途的年轻人并培养他,不料迎来的却是背叛。老实说最后洛奇暴揍徒弟的街斗看的我挺过瘾,但这一部糟糕的表现让《洛奇》系列被打入冷宫,直到16年后,才迎来了《洛奇》的新生。

    如果一个人想了解《洛奇》系列而又觉得太长的话,我会建议他只看第一步和第六部就好。第六部中,洛奇早已退出拳坛,妻子阿德里安也已过世,儿子与他关系冷淡。洛奇有时会坐在阿德里安的墓前发呆,唯有妻舅保利还像当年那样陪在他身边。曾经的拳王,已是迟暮英雄,经营着一家餐馆,有时与就餐的客人聊天,才讲起昔日往事。这一刻,洛奇对我如同一个故人,我见过他一生的起起落落,为他现在的境地唏嘘不已,希望他可以过得更好,他值得过得更好。总之,拳击对于洛奇来讲貌似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可洛奇还是莫名其妙的被安排了一场与新生代拳王的比赛。最后洛奇还是输掉了比赛,但胜负对他来说早已不重要,就像30年前一样,只是身边少了阿德里安的陪伴。值得一提的是,最后这场比赛把真实感做到了极致,不仅剧组闯入真实赛场进行拍摄,而且更是进行了一场伪HBO的现场直播,临场感大幅提升。

    本以为《洛奇》系列会就此完结,没想到新作横空出世,以阿波罗奎迪的儿子为主角,片名也变为《奎迪》,洛奇则作为导师身份出场,像极了自己当年的导师米奇。凑巧的是,出演米奇的演员布吉斯•梅迪斯在饰演米奇时的年龄是69岁,而史泰龙今年正是69岁,这一巧合似乎也象征着洛奇接过了米奇的手上的责任,让自己的精神由下一代传承下去。洛奇的精神是什么?在《洛奇》第六部中,他对自己的儿子说道:“没有人可以比生活出拳更重,但关键不是你能打得多么厉害,而是你能承受多大的重击。”(抗揍外挂!)在《奎迪》上映之前,网络上有很多人在嘲笑史泰龙又把老掉牙的东西翻出来再拍,但上映后的好评让史泰龙再一次证明自己,让我也十分期待。

    也许是我阅片不多,但《洛奇》的确是我见过的由同一个演员出演同一个角色且时间跨度最长的系列(40年)。如果有人年轻时在1976年坐在电影院里看了《洛奇》,今年又坐在电影院里看了《奎迪》,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我无法想象。那年洛奇走在路上,玩着随身装着的弹力球,回到空无一人的家中,对着宠物自言自语,看着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似乎陷入了悔恨和迷茫。清晨五点醒来,他在空无一人的的街道上孤独奔跑,虽然gonna fly now听起来很热血,可这更像是他与自己的对话。后来,他成为一个丈夫,成为拳王,成为了一个父亲,现在他即将成为一个导师去教导别人,就像曾经他的导师那样。他拥有过很多,也失去过一切,面对生活打出的重拳,他永远也不会被轻易击倒。我想史泰龙在诠释洛奇这个角色时,一定也融合了自己在人生中不同阶段的体验和感悟,我蛮希望他可以让洛奇的故事继续下去,看到他对这个角色的更多思考。但不管今后洛奇变为什么样子,于我来说,他永远是那个奔跑的青年,在终点的阶梯之上振臂高呼。




     
  3. 旧作翻新是2015年好莱坞电影的主旋律。6月一部《疯狂麦克斯:狂暴之路》 是这一年打出的第一个最强音,《侏罗纪世界》证明了只要好好拍,恐龙题材并不是过时和无趣的,而《007幽灵党》更是在一个劲地挖梗致敬。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接盘侠JJA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能以怎样的方式给这一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时,另一个完美的句号却猝及不防地以黑马姿态提前冲了出来。
    这就是《奎迪》。

    <图片1>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卡尔·马克思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是就是这样的人物。
    40年前,《洛奇》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让一名无人问津的演员,成为了好莱坞最伟大的成功故事之一。1976年的《洛奇》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其中包括含金量最高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剧本。从此,“意大利种马”就这样成为了洛奇·巴尔博亚。但是和电影制作背后,年轻的史泰龙在底层挣扎的故事相比,连电影也要黯然失色了。对于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来说,这个三天写出来的“从烂货到英雄”的故事,几乎是他自己与生活斗争的真实写照。这个嘴角歪斜、说话含糊甚至有些木讷的憨厚男人,似乎就是史泰龙自己的影子,而随着洛奇的拳王传奇的开启,史泰龙也走上了动作巨星的道路。
    无论台前幕后,两个形象的一生,都只能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了吧。
    通过6部电影,费城的洛奇·巴尔博亚和他身边的爱人挚友早就已然活了起来:内向腼腆的一生挚爱艾德里安,如父如子的灵魂导师米奇·戈麦尔,惺惺相惜的人生对手阿波罗·奎迪,永远不变的终生挚友波利。
    《洛奇》就是男人的浪漫。骨子里透露出的生活的浪漫,男人的浪漫。
    这个系列带给我们的,除了对生命坎坷永不言弃的精神,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正是这些人和他们之间紧密联系、相互缠结的羁绊。人们之所以喜欢《洛奇》,除了该有的inspiration以外,从一开始就奠定的草根基础,能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生命的片段。
    历史总能找到重复自己的方式。1975年的11月25日,是整个《洛奇》故事的开端,是开场首个场景的设定时间;1976年的11月25日,是《洛奇2》中,阿波罗·奎迪和洛奇·巴尔博亚重赛的日子;而2015年的11月25日,是《奎迪》的开画日。或许更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到,1976年的《洛奇》里,饰演米奇·戈麦尔的布吉斯·梅迪斯69岁,而《奎迪》里的史泰龙,也已经69岁了。
    Time is a bitch.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喜欢唤这部电影作《洛奇7》。可实际上,它却远远不止是《洛奇7》。
    这年头有个热词叫做精神续作Spiritual Sequel,当然,放在这里不是特别合适,毕竟这还是《洛奇》的延续。但精神上的薪火相传,是确确实实的。
    这是一部完全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洛奇电影,这是自《斗士》以来最好的拳击,乃至体育电影,甚至,比《斗士》还要纯粹和动人。
    这是一部充满洛奇元素的、能带来无限感慨的电影,这是一部几乎与洛奇无关的电影。
    这也是一部不经意间一拳正中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的电影。
    这就是《洛奇》的魅力,and again,这就是《奎迪》的魅力。

    <图片2>

    《奎迪》的成功,是与三个人密不可分的:导演&编剧瑞恩·库格勒,男主迈克尔·B·乔丹,男配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三人构成的骨架支撑,缺一不可。
    年仅29岁的瑞恩·库格勒是一位典型的天才型导演,2013年的处女作《弗鲁特维尔车站》即在戛纳和圣丹斯上大放异彩,展现出了和资历完全不相称的成熟。而在《奎迪》中,作为职业生涯的仅仅第二部作品,更是将个人对《洛奇》系列的感情融会贯通,一气呵成毫无磕绊。我们知道,体育电影从来都不是关于体育本身,而是参与体育的那些人的故事。瑞恩·库格勒显然对此了如指掌,因为在《奎迪》的身上,除了紧跟时代的画面语言之外,《洛奇》,尤其是前三部《洛奇》的精神和情感内核几乎完美地延续了下来。无论是亦父亦友的关系的表述,还是在略显生涩的感情戏处理上,都形成了一种自洽的气场,轻而易举地便能勾起老观众的美好回忆。
    而更重要的是,作为看着《洛奇》长大的孩子,瑞恩·库格勒在《奎迪》这封情书里,没有回避过去的失败——没有阻止阿波罗和伊万的对战使他失去了朋友,没有成为合格的教练使他失去了资质颇高的徒弟。这些过去的阴影并不像其他电影那样能省则省或抛在脑后,而是成为了洛奇的一部分。
    联想下《幽灵党》对《量子危机》的回避,可能会更好地理解这种不同的创作态度。
    这一态度,也正是洛奇精神的一部分,编织而成的《奎迪》,自然也就成了薪火相传的继承者。
    对于迈克尔·B·乔丹来说,《奎迪》更是一次难得的宝贵机遇。这位从《红色机尾》、《超能失控》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的年轻演员,在今年碰上了一个糟烂的大钉子。虽然《神奇四侠2015》的一塌糊涂跟他的表现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对一个刚刚成名的小伙子来说,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意外挫折。但凭借《奎迪》中堪称完美的表现,这位前途大好的黑人小伙已然成长为了一颗不容忽视的新星。
    阿多尼斯·奎迪是作为阿波罗·奎迪的遗腹子+私生子引入故事的,虽然在这个正能量爆棚的励志故事里并没有给这个设定留下多少致郁的空间,但这并不能妨碍小迈同志的超常发挥。作为故事的主人公,阿多尼斯并没有面对和洛奇一样的物质挑战(毕竟要考虑到时代不同和政治正确),这种危机感更多地是源于身份认同。而在这个有些老套的框架下(甚至林超贤的《激战》也是套的同样的模板),小迈的任务完成的相当出彩,甚至仅仅通过表情和眼神的变化,就能传递出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这是一种少见的成熟。跟史皇家里那个扶不起的小阿斗相比,简直太不一样了。
    但《奎迪》最出色的地方,依旧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甚至出色到已经为史泰龙捧回了一个最佳男配角的奖项。
    作为系列的灵魂人物,洛奇的故事其实已经在《洛奇6》里完美落幕了。那个征战不已的迟暮拳王,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多年的拳王生涯并未给他带来多少财富,却引来了不少觊觎金钱的吸血鬼。而丧友和丧妻之痛后,步入晚年的他初心不改,仍是费城街头那个耐心劝导不良少女早点回家的洛奇·巴尔博亚。他面对过儿子的疏远,也面对过同行的嘲讽,但那个深爱着艾德里安的男人,终于释放了内心的野兽,终于坦然转身回归家庭,不再是那个躁动而又盲目的“傻子”了。
    史泰龙在《奎迪》中奉献了堪称是最卓越的表演,将经受了年月沉淀而又倍感亲切的洛奇形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但最为了不起的,是洛奇真真正正是个配角。
    无论是在史泰龙的个人电影,还是其他一线演员的作品当中,由于个人特色过于明显,气场实在强烈,无论是对导演还是编剧来说,都很难处理这种主配关系。以《斗士》和其他大卫·O·拉塞尔的作品为例,一部剧作各个都是来历不小,演技也颇为惊人,但你很难分清楚究竟谁是主次。克里斯蒂安·贝尔在《斗士》中的形象入木三分感染力十足,捧走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项。可从戏份上来看,完全夺走了马克·沃尔伯格的主角光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由于剧本关系并没有出现抢戏的情况,但你要说罗伯特·德尼罗的表现有多么特别,也的确没有那种感觉。至于一团乱麻的《美国骗局》,则只剩下花里胡哨风波诡谲的剧情来让人留恋了。
    而《奎迪》中的洛奇,则是堂堂正正和名正言顺的男配角。
    在这样一部很容易就沦为双主角的电影中,史泰龙很安分和很令人舒服地超额完成任务,一个动作镜头也没有,照样能送出不输《警察帝国》的动人演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藉着《旗鼓相当》的机会学了一招半式,这次的洛奇,和上一集相比都提升和丰满了许多。尤其是后半段的表现,真诚流露的感情和思索让人简直不敢想象这是个靠肌肉吃饭的动作演员,而更像是前几年的罗伯特·德尼罗。
    这也是我在全片不禁落泪的几个段落之一。
    这份演技本来就够了不起了。而做到不抢戏,除了他本人的开明以外(少有地放开了作为核心创作者对剧本的控制),摄影和导演更是功不可没。



    《奎迪》在镜头语言上,首先就旗帜分明地划分了主次,除了登场时间的显著差异,两人同画面出现时,史泰龙常常处于背景位或者侧位,将中心留给了小迈。而即使是单人戏份,也极少出现特写和近景,更关注于洛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
    而这显然是非常有效的。
    既然说到了镜头,就不得不提瑞恩·库格勒的又一壮举。《地心引力》之后,一大堆电影都似乎找回了长镜头的魅力,而《鸟人》的大放异彩,更是煽风点火一样。《007幽灵党》开场就是一例,流畅倒是流畅,惊艳倒也惊艳,但走位上相当中规中矩,略显无趣。
    而《奎迪》直接把一场长达4分钟两回合的拳赛一镜到底。
    即使本片摄影玛丽斯·阿尔贝蒂参与过《摔角王》的制作,这个过程也是难以想象的艰难。几个部门要怎样地协调和编排,才能在两个拳手之间辗转腾挪而又不显刻意。
    这个长镜头的最终效果,也是完全对得起这份努力的。摄像机走位行云流水,而更可贵的是节奏上显示出了罕见的自然。
    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奎迪》的其他方面也都是可圈可点,动作设计蔚为壮观,全新配器、编曲和变调的《The Final Bell》和《Gonna Fly Now》,与嘻哈音乐相处得相当融洽。由于《洛奇》系列在故事上总是大相径庭的,熟悉的观众能找到许多呼应的段落,尤其是洛奇训练阿多尼斯的几个桥段,跨越了时间的限制,和几十年前米奇和阿波罗对洛奇的训练直接对话。甚至在《奎迪》自己的前后训练桥段上,由于剧情的变化,也产生了奇妙的情感效果,令人不禁感慨和落泪,慨叹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常。
    或许本片唯一令人失望的地方,就是阿多尼斯的对手,英国职业拳手Tony Bellew在表演经验上的缺乏了,整个形象显得无趣且特征不明,难以和Mr. T以及杜夫·龙格尔这样的经典形象相提并论。
    但作为一部完成度相当高,且无论是在干货、情感还是风格上都堪称优秀的年度电影,这个小小的瑕疵显然就和用力欠佳的感情戏一样,处在见证了洛奇一生的观众们的容忍范围之内。

    《奎迪》会是下一个《洛奇》吗?我希望是。

    但谢幕了的《洛奇》,也永远是《洛奇》。

    <图片4>
  4. 作为经典拳击题材励志片《洛奇》在40年后的一部衍生作品(影评),《奎迪》里的拳击赛依旧精彩,40年后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激烈好看没得说,主角小哥的身材也简直完美。



    史泰龙重演作为配角的洛奇,那和当年的心态完全不同了,自信满满信手拈来。影片除了拳赛,主要的亮点都是《洛奇》的怀旧梗,街角的老拳馆,以妻子为名的饭店,费城美术馆的台阶,还有洛奇养的40年后大了一倍的乌龟。最动人的一幕,还是半头白发的洛奇带着一瓶酒和一支玫瑰,坐在妻子和老伙计的墓前给他们读报纸,诉说衷肠,令人唏嘘感慨岁月的变迁,尤其是刚刚看完《洛奇》之后。这个奥斯卡男配提名,显然是带着致敬和怀旧的。



    《奎迪》自然还是励志片,我们来和《洛奇》做一些对比。与洛奇的小混混出身不同,奎迪是拳王之后,虽然早年也有不幸,但很快被善良的拳王遗孀收养,家财万贯,算是含着金汤匙的人物。然后他执意放弃高薪的工作,只身到费城去打拳击。邂逅了楼下的漂亮姑娘,水到渠成。找到洛奇当教练,地利人和。那他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难呢?自己肩负着拳王的姓氏,心理压力很大;关键时刻恩师洛奇得了癌症,心灰意冷。当然最后还是奋发图强一战成名。

    你是否有感觉到,虽然同样是个拳击励志故事,《奎迪》的每一部分都带着十足的虚构味?富家公子死也要打拳击,这个通常是穷苦人为出头不得已的选择,略显离奇;他的内心的敌人不是平庸蹉跎,而是家族姓氏,这离普通人更远;爱情和亲情桥段也索然无味;至于癌症,大概是仅次于白血病的,电影与现实发病率相差悬殊的疾病了吧。这个剧作显然出自没有切身经历的作者之手,并无当年史泰龙的来源于生活的珍贵灵感。

    因此,《奎迪》虽然继承了《洛奇》的很多套路,也处处予以致敬,拳击赛甚至比当年的更激烈更好看,但却难以带给人《洛奇》那样真诚的感动。这不是一部好的励志片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