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见地狱见天堂(港) / 寻找天堂的3个人(台) / 寻找天堂的三个人 / Ray / Paradise
导演: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编剧: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埃伦娜·基斯勒瓦
主演: 朱莉娅·维斯托斯卡亚 彼得·库尔特 克里斯蒂安·克劳斯 菲利普·杜克斯纳 让·丹尼斯·罗默 乔治·兰茨 托马斯·达青杰 伊琳娜·杰米德金娜 维克托·苏霍卢科夫 雅各布·迪尔 拉莫娜·库泽-莉比诺 薇拉·沃隆科娃
上映日期: 2016-09-08(威尼斯电影节) 2017-01-19(俄罗斯)
片长: 130分钟 IMDb: tt4551318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第6届##主竞赛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战争天堂》,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审判者冷静残忍的矛盾评价了!
汤达人:
对二战的人进行死后审判,算是非常新意的战争题材,最喜欢的部分是大学同学,他们曾经一起讨论契诃夫,一个受过教育的德国人面对的矛盾心理。
薛Tony:
二战题材的电影,依旧是对战争中人性的展现。通过伪纪录片,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对镜头讲话,穿插警察局长、因藏匿犹太儿童而被捕的俄国女贵族和德国军官的遭遇,冷静且残忍。
日烦夜烦:
结构上的独树搭配精致摄影带来一曲极简而从容的挽歌,强大的镜头感,直白,刻意又克制。
淡水河边:
形式是有意思的,在故事不新奇情况下有别样的体验,导演执行力拍摄效果呈现的出来特别是集中营的效果很好,冷峻沉稳,天堂里的自白对于剖析情感塑造角色倒是很有作用,就是有点说不上来的还差一口气。
fire_storm :
死后审判的形式很得我心,三个人物的戏份轻重有些失调。女主进集中营后的情节太牛,能在这个被拍了千百遍的题材下依旧出彩。德国小哥的纳粹式狂热不得不说震撼人心而又令人发毛。结尾的最后陈词力能扛鼎。
Her Majesty:
可以说是双线叙事,角色们都坐着说自己的故事、感伤、命运和可笑的梦想,也就打破了第四面墙。时刻怀疑战争电影要不要这么冷静,要不要这么多的思考。人性之光在片尾两个犹太孩童的笑脸里闪耀。
法罗岛岛主:
二战题材真的已经看到厌烦疲倦,除了技法上的创新外,内容上便再也拍不出花样了,尤其是刷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中那一堆二战水片后,真实的感慨二战电影经久不衰的“魅力”。
可是这世上并不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场人类浩劫,西方文艺界可以把视线转移一下下了,英国人沉痛纪念一下爱尔兰大饥荒啊,美国人时不时反思一下印第安人大屠杀啊,法国人深刻检讨一下火烧圆明园啊。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的无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尽快把那些还没受到历史制裁的、靠血腥手段发家的“战胜国”们安排的明明白白,才会让西方的“反战”艺术成为真正的反战而不是一种成王败寇的政治正确,前者令人信服与尊重,后者,虚伪做作令人发笑。
如果法西斯主义者坚信纳粹为世界建立了一个天堂,那么某些“战胜国”者们依然在为世界延续这个“天堂”,天堂之上,有无论何等帅气的面庞都掩盖不住的狰狞笑容。
电影是好电影,视听上有亮点,但感情表达并不特别深入人心。
我略知她一二:
生而不能,死而不得。从王妃到囚犯到动物,从军人到罪人到死人,从学生到军人到长官,这些鲜活的个体为我们描绘了平淡而恐怖的二战生涯。生而为人,愿能死得其所,但每个人都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尽头没有救赎,只有血淋淋的行尸走肉与残羹剩饭。我把自己埋葬起来,为了不能不朽,我躲进无边的黑暗深处,那里没有战争,没有地狱,更没有天堂。“不过是谎言,全都是谎言。”一个残忍而伟大的时代,将不可避免地来到我的星球。
晓风与你残月:
没有愤怒,没有悲伤,冷静的镜头能让观众更接近那个时代本身。战争终了之前,会有很多人活着,但大多已经失去了理由,为什么,因为“契柯夫的未婚妻去了毒气室”。
血腥爱情故事:
影片形式奇巧,通过采访的三个主要人物,在三位主角的自述中叙述故事内容,初次看时以为这是他们入狱的审讯。影片即将结束时才察觉,这是将死之人的临终之言。 在形式新颖的同时,导演也将内容做的精彩,镜头的各种运用加上剧作的出色也让本片充满了让人看下去的欲望。
斯诺-纳什维尔:
出色的摄影以及演员们强劲的表演都救不了这部片子,天啊,我都看了一些什么。无论是里面的感情戏还是对集中营大屠杀的描绘,都难以让观众对角色、对故事动情
了却烟硝: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反应二战的影片简直多的数不过来,怎样才能让这样早就被拍烂的话题爆发出新的光芒呢?这部《战争天堂》从一个另类的角度切入,创造了一种别样的风格。
标题中的“天堂”是有含义的,不仅是指电影中德国纳粹提到构建的“天堂”,更是暗指电影的几个主要人物其实都已死亡,我们所看到的类似于牢房访问的形式我们都可以看做是天堂的对话。这样的形式无疑增加了影片的独特性,再加上俄罗斯大导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细腻的黑白画面的支撑,整部电影走出了一种另类的风格。
可惜影片的内容还是过于无趣了一些,三位人物的关系呈现的效果让人觉得有着过于明显的设计性,穿插性的叙事结构使得整部电影的执行力显得火候不足,很难让人提起兴趣。即使女主角贡献出了极佳的表演,也无法使这部电影获得更多的关注度——整部电影仿佛一场导演设计的大秀,意义不大。
##DAY2的主竞赛单元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四面白墙,你坐在桌前,坦白回顾你的一生,你会说些什么?讲述你的家庭,回顾你的特别经历,分享你的爱情,又或是创造的历史对世界的贡献…
他分享了作为法国的纳粹支持者最后的时光,他遗憾没有好好跟家人告别,没有和女主共度一夜,难过于让儿子亲历自己的死亡所带来的伤痛。
他讲述了令他荣耀的德国贵族家庭史,他的一次次晋升和在集中营的工作,他曾和女主在意大利的时光和他对女主的爱恋,他对女主的拯救和最后的信仰崩塌与毁灭。
而她,在战乱中失去了本来属于自己的生活。一个俄罗斯人因为保护两个犹太小孩被捕,委身法国官员又被迫进入集中营,从女人变成动物又被害她的德国人救。最后,她还是选择了死亡救了两个孩子,她在天堂说她不知道为什么,是一种力量,我想这个力量叫做善良。
二战这个题材在电影史上绝对是浓墨重彩反复提及的。不同国家通过不同的视角和人物去切入这段痛苦的历史,展示战争和民族仇恨带给个体和家庭的伤害。我喜欢这部电影的讲述方法,三个人在空荡荡的天堂审讯室去回忆和讲述的时候你能看到利益和贪婪,荣耀和自满,痛苦和释然。她的眼泪一次又一次地落下对比的这两个男人的遗憾微不足道。女性的力量站现在对各种环境下生存的韧性,对孩子的包容与母性,大是大非面前的果断与决绝。相比起两位男性对信仰忠诚的不堪一击,女性的美丽在痛苦中绽放。
电影黑白的画面和4:3的画幅都让人更专注于人物的状态,他们的神态和静默下的眼神都更加有深度。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对任何人都不仁慈,无论是发起方配合方受害方,没人可以从这场战斗中幸免。和平的维持是艰难的,也是有意义的。了解苦痛也可以更好的珍惜已有的幸福。
尽管是黑白片,但也确实只有黑白片才能拍出这样的感觉。这个电影比较妙的一点就是它把叙事点放在了天堂,天堂是人最诚恳的地方。同时大量莫名其妙地过曝其实也是对天堂环境的一种暗示。类似于纪录片的镜头拍摄,我觉得这个片子最妙的一点是它从三种不同的立场解读了这场战争。
被迫成为走狗的法国人,他的叙述是特别短的,但不是不充分的,把一个“懦夫”的形象立的特别好。但是我觉得这个角色是相对平庸的。
相对的我特别喜欢那个军官的角色设置,它把当时德国人那些被洗脑的原因体现了一清二楚。我特别喜欢对战前德国灰暗的描述,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人会选择了纳粹,那些十二岁的孩子就要上街卖身,这就是当时萧条的德国,这也使得这个男主完全相信了希特勒。但是后来,慢慢地开始反思这个事情,尤其是对犹太人的屠杀,但是我说不准爱情在这里会占到多么大的比例。
这里面还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点就是战前战后的对比,那个意大利的假日,大家都是那么善良的孩子,可现在战争完全改变了人,那个兄弟在醉酒后的一番话着实触动到了我,你以前不是这样的,触动到了他,更触动到了所有的观众。
这片子是我相当喜欢的一个电影,他给了纳粹信徒们足够的理由,但是讽刺的是它居然是一部俄罗斯片。
2022-4-2看
作者:方汉君
如同前作《邮差的白色夜晚》(2015),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的影片《战争天堂》(2017),同样斩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但恕我对这位80岁的老爷子不敬,这两部电影相比较,我更喜欢《邮差的白色夜晚》中慢现实所弥漫的新感觉,散淡而不杂芜,沉缓但不阴郁,真正体现了第七艺术的镜语。再往前,老爷子的《西伯利亚叙事诗》(1979)《愚人屋》(2002)都是我喜欢的佳作。
塔可夫斯基最早的三部电影《压路机与小提琴》《伊万的童年》《安德烈·卢布寥夫》都是由康查洛夫斯基操刀编剧,这也为塔可夫斯基建立了最初的名声。
老兄弟俩(左为本片导演,右为其弟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最能体现他编剧能力的大手笔的,当然还是《西伯利亚叙事诗》。另一罩于他头顶的一个噱头,即他还是执导过《烈日灼身》《西伯利亚理发师》《安娜》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亲哥,一般人觉得这位老弟的名声盖过老哥,但这只是风格迥异罢了,不存在谁优谁劣。说实在的,单一个《西伯利亚叙事诗》就很牛掰,一般导演根本拍不了,至少提及广袤的西伯利亚荒原,我最先想到的电影便是这部《西伯利亚叙事诗》及黑泽明的《德尔苏·乌扎拉》。
《战争天堂》并未有我如期的那样出色,就在于它的表现手法,看起来标新立异,实则对于电影本身的表达并未有更大的助益,因为剧情本身即陷入一个传统的窠臼,便难以超越《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黑皮书》《索尔之子》《修女艾达》等这类反应“二战”集中营的影片,但老爷子的视角倒是独特的新鲜的,在根据“二战”历史事实基础上,将法国、苏联和德国结合在了一起,并非在苏联国内,而是投射到法国,这对于深具国际眼光的老爷子来说,并非难事。问题在于如何表现。
1942年,从苏联移居到法国的时尚女编辑奥尔加,因为拯救两名犹太儿童,历经磨难,她很善良,也极其怯懦,先是差点成为身为法国警察局长朱尔斯的情人,不巧,约定第二天共饮红酒前,朱尔斯被地下抵抗组织枪杀,但她还是免不了被逮捕及押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命运。新来的德国年轻指挥官穆尔赫特,在即将送往焚尸的人群中认出了她。他们在1931年8月在意大利托斯卡纳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且他录了下来。
穆尔赫特把她从地狱中拯救出来,请她作为仆人进驻家中,并一起观看他们在托斯卡纳乐游的片断,这个虽有点强置之感,但影片对于这段重燃的情感表现仍极其克制。落差的爱情,距离真正的爱尚有距离。当他决心冒险拯救她,递给她一本德国护照和一个红十字证书,让她前往瑞士。她当即感激涕零的反应令他咆哮,着实难以忍受。
影片对于战争中的人性剖析极其入微入骨,但总觉得还不能触及观者的内心。可能在于这种呈现敌我双方产生的情感继而网开一面,已让我们司空见惯,何况这还是一个已有交集的机缘巧合,国际大家庭,欧洲一体,在这部电影有了多棱角的展示,但余味不够,有点虎头蛇尾之感。
我所说的表现形式,当然是指,三个已亡人,对着镜头现身说法,讲述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主要是1942年这段“二战”的特殊光景,述说与叙事闪回交替进行,述说不免刻板,叙事又极浅显,真是两边不讨好,哪种都不能达至酣畅淋漓的效果。归根结底,缺少了光影的灵动与深韵。
片尾,两男孩丹尼克和雅涅克从地狱中逃出,这种结局是大家乐见的,但作为电影的结束,则显得老套和生涩,毫无创意。其实,当奥尔加述说到最后被一阵强光淡出,在这结束反而更有视觉上的冲击力。老爷子是有爱心的,他当然不会放过两个小孩赢得自由的感觉。也许我不应苛求太多,总体上,《战争天堂》还是极为不错的影片。
从这部电影,可看到老爷子有多爱好和平。战争只有地狱,只有每天如集中营被焚尸的上万生灵,只有如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样分秒撕杀的血腥,只有如盟军对于德国本土源源不断的轰炸,只有希特勒最后的疯狂,倾尽最新式武器成千上万枚的导弹对于英伦的袭击。战争的反面当然是良善,唯有爱才是战争天堂,但这跟战争本身无关。战争只有毁灭人性。
片中的“法奸”朱尔斯对于自己的小儿子埃米尔,也是有爱的,陪他观察蚁穴,这寓意着生命如蝼蚁,结果这不幸的孩子亲眼目睹了父亲被枪杀。在天堂中他述说着思念着儿子,对不起他总是责骂的妻子。当然,还有对于俄罗斯贵妇人奥尔加的念念不忘,遗憾没能如期赴宴。影片最后打出“谨以此片纪念苏联移民者以及抵抗占领法国纳粹党人的战士们,他们为了拯救犹太儿童,牺牲了自己的全部。”
对于穆尔赫特来说,一个被法西斯狂徒海因里斯·希姆莱亲自约见,并得到一枚党卫军戒指,升为上校,带着元首的期望与嘱托,来到了集中营,对于克劳泽这类手段残暴的军官,他也毫不惧怕,跟他们一一清算,他的护身符便是元首的指令。
片中有一个情节,当穆尔赫特雾中行驶途中停车小解,顿被弥漫笼罩的浓雾吓蔫了,只得慌忙开溜。这种隐示当然不新鲜,这在以前很多影片都不乏类似情形。问题在于,老爷子设定一个隐含,其实天堂与地狱,仅微毫之差,只存于我们人类的内心。邪恶总是让人类忘了这些,让人类甘愿被魔雾所吞蚀。
当穆尔赫特遇到了曾一起在东部前线的战友迪里希,从他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友情中的裂痕,因为惧怕所产生的责骂,恐惧如魔咒紧紧跟随着他们,直至他们消亡。当然,他们一起谈论契诃夫,谈这位作家的犹太未婚妻在67岁时被送进了毒气室。但穆尔赫特不为所动,他只听命于元首,虽然内心夹杂着前所未有的惶恐。同时,却不妨碍他们爱好俄罗斯文学,谈起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
这让我想起梅尔维尔的《寂静的海》,德国军官对于法兰西文学的挚诚热爱。遗憾的是,穆尔赫特的对于战争的认识,还不如《寂静的海》中那位不愿上战场杀戮的德国军官,所以我说,《战争天堂》的立意并未根本上有所突破。但一个人对于自身血液内流淌的文脉总是愿意铭刻的。
的确,从片中能感受到老爷子对于自己祖国的一颗拳拳爱国心。从斯大林、斯大林格勒战役到俄罗斯文学艺术,都有所提及。但他应不会忘记前往美国前那段在苏联艰难的日子,至少他在美国还能拍《玛丽亚的情人》(1984)这样的影片。
在《战争天堂》中,当奥尔加在穆尔赫特屋子里,听到了收音机传来的贝尔格莱德被铁托的游击队占领,把德国法西斯赶出了南斯拉夫时,战争已至关键阶段,但越到最后,法西斯越疯狂。显然,这位年轻的德国军官低估了克劳泽这群嗜血同道,奥尔加想逃出生天,也就成了一个的泡影。
如同片中穆尔赫特对奥尔加所说的“我会把你弄出去,我会救你,我们会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会安静的并肩坐着,在月光下看着黑色的柏树,凝视着彼此的眼晴。”但这只是一个美好又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因为战争便是毁灭这种天堂的绞肉机。没有经历过战争,再怎样谈论战争都是苍白的,甚至是虚妄的。从此出发,老爷子的《战争天堂》,似乎又有着某种现实性及恒久性的价值,希望如此。
201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