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校园哲学家 第一季 Merlí Season 1(2015)

简介:

    TV series about a high school philosophy teacher, Merlí, who teaches in an original way, and about the students of his class, including his own son, and the relationship, friendship, love, and problems between the students of the class.

演员:



影评:

  1. “So true a fool is love that in your will,

    Though you do any thing, he thinks no ill.”

    ——Sonnet 57, by William Shakespeare

    最近ship的这对cp,在主剧的进展可谓蜗行牛步,在看到第二季第四集时,毅然决定上YouTube刷支线片段,刷完后终于可以慢条斯理追主剧剧情了。因为一部剧而爱上一个学科的经历真的很美妙,就因为追这部剧,开始上维基查阅各种哲学学派资料,开始看各种哲学书籍,开始整理哲学笔记,距离上次有这种感觉已经过去5年多了。

    ⚠️本文只讨论BL支线,不讨论哲学思想,另外本文涉及大量剧透,以及大量本人主观感受,请不喜该内容的看客自行离开,敬请谅解。

    ⚠️剧透预警⚠️

    人物简介:

    Bruno,美0⃣️,该剧主角哲学老师Merli的儿子,喜欢舞蹈和历史课,性格细腻内敛,在每个时期都有较大的改变。有一个好闺蜜Tania。跟父亲一起住在奶奶家里,跟父亲Merli的关系一开始处得并不和谐。暗恋同班同学Pol许久。

    Pol,渣bi,哲学老师Merli最得意的门生,行走的荷尔蒙,男女老少通杀,性格乐观开朗,热爱思考。是Bruno最好的朋友。家境贫寒,在奶奶去世后,跟父亲和哥哥一起生活。复读了两年高中,因受到Merli的启发,找到了人生发展方向。

    ⚠️BL支线在本剧只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戏份并不多,如果对BL剧情要求较高的,可以不用考虑追了。

    一、暗恋期

    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第一季,时间线大致在高一开学到暑假。

    P的妈妈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爸爸一开始也没出现,家里就只有奶奶跟哥哥。哥哥负责赚钱,但也入不敷出,经常怂恿P别读书出去工作。P一放学就回家照顾年迈的奶奶,是个很孝顺的孩子。P想跟女友Berta分手,Berta编了怀孕的借口,把P吓尿了。Berta把这件事告诉了好朋友Tania,Tania转眼就说给B听。B在体育课时拿怀孕的事跟P开玩笑,被P揍了一拳。P后来去舞蹈室找B道歉,还夸B舞跳得很美,B立马就把Berta的谎言戳破了,P知道自己不用喜当爹开心到飞起。果然在喜欢的人面前,朋友义气什么的通通都可以抛弃。B看P那种青春期时的悸动,演得实在很到位。

    B的爸妈应该是早就离异了,妈妈准备搬去意大利,临走前就把B交代给了Merli。B跟父亲的关系处得不是很好,多次顶撞他,还经常说跟妈妈一起生活会更愉快,知道了父亲是自己的新哲学老师和班主任之后,第一反应还不想让班上的同学知道。

    Merli一来学校就搞上了有男朋友的英语老师,跟学校同事保持距离,跟教务主任明杠,还跟同班同学的家长搞暧昧。但是对学生却是100%尽心尽力,无论这个学生在其他老师眼里是个怎样的奇葩,Merli都不会放弃他们。就因为自己父亲跟教务主任的关系处不好,教务主任就让B挂科重考。B跟Merli抱怨了这件事,没想到他竟然偷了教务主任的考试试卷回家。B拿到考卷之后很开心,马上叫同样挂科的P一起去他家复习。复习时两人还要自拍留念,完了后B留P在家睡觉,半夜B轻抚P的脸被发现,P的反应剧烈。

    P看着手机里跟B的合影,迟迟不肯删去。也许此时的P还在纠结,发现好朋友喜欢上自己,是惊恐,还是惊喜呢,可能B在他心中已经不知不觉萌芽了。反观B,却决然把两人合影删掉,看到P那么大反应,也想着是时候翻篇了吧,毕竟这时的自己都还没接受自身的取向。

    Bruno按了确定删除
    Pol按了取消删除

    后来P的奶奶去世,B去殡仪馆安慰P,P一见到B就紧紧把他抱住,宣泄奶奶离去的悲伤。两人当时没有明言,B默默地拍扫着P的后背,似乎在安慰他,“没事的,你还有我”。

    在P18岁生日这天,同学们约好去Monica家开party。在party上P身边虽然环绕着女生,他仍用余光注视着B。过一会儿,他从泳池起来走向室内,眼神没有一刻离开B,B似乎get到了他的暗示,紧随其后,终于上演了本剧第一次bl肉戏。事后P表示只当B朋友,单纯想尝鲜,B也只能默默接受。

    B很喜欢嘲笑体型臃肿的语文老师Santi,不跟与他主动交朋友的出柜同学Oliver来往,也不敢告诉别人自己喜欢跳舞。终于有一天Santi心脏病发去世了,B一直没机会跟这位善良的老师道歉。在父亲Merli的开导下,他过去跟老师的夫人坦诚之前的无礼,也跟Oliver重新交朋友。剧里用B和Oliver一段在英语课堂外的走廊热舞来表现B出柜后的心境,既交代了B开始勇敢做自己,又说明了他不再惧怕别人的眼光,敢于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

    二、暧昧期

    主要集中在第二季,暑假回来到新学期期末。不得不说这一季B发型留长后颜值上升了好几个层次,虽然颜值高寸头的他也蛮好看的,但是显然长一点更适合他。

    B的暑假去了意大利跟母亲一起,还在当地认识了一个男朋友,开始了异国恋。

    P迫于生计,打算退学去工厂打工赚钱养家,Merli亲自去工厂找他,劝他周末再去做兼职,平时回学校上课,还把课上的作业留给他回去思考,P直截了当拒绝。Merli不死心,叫B去劝他,也无补于事。P抱怨B不会保守秘密,全班也就只有他一个人知道P的行踪,说明他俩还是有保持联系的,甚至可以说是无话不谈。P也问了B异国恋男友的事。B看P的眼神,总是有一股欲在,好像在表达“我虽然有别人,但在我心里最重要的还是你”。

    最后Merli打电话叫P的父亲来学校,想通过改变他父亲的想法来让P上学。结果他老爸直接破口大骂,说Merli多管闲事云云,Merli忍不住骂了他ignorant,直接被校长又请去办公室。校长问Merli,为什么对一个复读两年高一的学生这么上心,Merli说,因为P是他带过最有哲学天赋的学生,他不希望这个孩子就这样埋没了自己的未来。

    几天后,P来学校找Merli算帐,P觉得Merli为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把自己当成苏格拉底,想让P当柏拉图去追随他。Merli只是很平静地让他想清楚为了满足家人愚昧的需求而放弃自己热爱的事物值不值得,说完P就离开了。回到家后,哥哥跟爸爸打算买那些P觉得是多余的东西,P用了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来评价他们的行为,结果却遭无情的嘲笑。在那一刻,P似乎明白了他们家也不是他爸所说的那么缺钱,也理解Merli的良苦用心,于是回归了学校。当然最后只有P答对了Merli的哲学问题。

    B觉得父亲Merli比较重视患有广场恐惧症的同学Ivan和得意门生P而闷闷不乐,Merli跟他解释道,不是不在乎他,而是Merli也需要自己的空间。还有他之所以可以跟妈妈顺利出柜是因为Merli提前打电话给妈妈做思想工作,还举了小时候B想买洋娃娃的例子,当时妈妈坚决不给买,而Merli直接买给儿子,让儿子尽情的玩。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把性别枷锁看得那么云淡风轻,大部分家长都觉得男生就一定要玩玩具车,女生才可以玩洋娃娃,他们都很怕自己的子女会变得“不正常”。Merli说,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儿子是他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所以他希望儿子也可以换位思考,理解父亲。

    在人物塑造方面,P真的跟Merli有太多相似之处了,对于哲学的热爱,同样都是行走的荷尔蒙,也难怪Merli一直说P是他最好的学生。不过P比Merli更厉害的是,男女通杀。而从之前的剧情可以推测出B跟Merli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他会为父亲关心别人而心生嫉妒,说明他内心是很渴望得到父亲关注的,因此他爱他的父亲,也爱P。

    P在辞了工厂的工作之后,来到Ivan妈妈的小酒吧兼职,然后开始跟自己同学妈妈——一个40几岁的熟女暧昧。P来到B家诉说此事,B这时刚跟异国恋男友视频聊天,于是他关掉视频开始挑逗P。“反正我们俩现在都是欲火焚身,为什么不各取所需呢?”开始上演本剧第二次bl肉戏。P的欲拒还迎,与B的主动进攻,跟第一季时两人的表现截然不同。B从出柜前的羞涩压抑,到出柜后的自信妖娆的蜕变真的让本人叹为观止。

    后面P终于勾搭上了熟女妈妈,热情退却后又过来找B倾诉心事,这次轮到P主动勾搭,没想到B竟然拒绝了。B不希望跟P的关系停留在sex上面,并且跟P坦诚自己会选择他现在的那个男友,是因为他身上有P的影子,但是P表示自己从未爱上任何人,包括B。于是更坚定了B想离开西班牙去意大利跟妈妈生活的决心。

    本季最后,Tania准备送B上车去机场,没想到Tania未经B同意叫了P过来送别。P跟B拥抱后给了B临别一吻。送B上车后,P流下不舍的眼泪。记得上一次P流泪,是P的奶奶去世后,B过来殡仪馆安慰他时。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总能流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或许P一直不敢承认的,就是他早已爱上B的事实吧。

    三、追求期

    主要集中在第三季11集之后,还有整个番外篇。时间线大致在高中毕业前一段时间到高中毕业七年后。

    B在意大利时发现男友劈腿了,于是回来西班牙跟同学们一起毕业。B回来的第一件事,当然是要找P表明心意。经过了这么多,B更勇敢了,意志也更坚定了,不得不说B的颜值真的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狗血的是,P竟然跟Tania谈起了恋爱。两人知道B回来后当然很高兴,但也在苦恼该怎么跟B说这事。

    B打算邀请P来家里吃饭,Merli把P和Tania在一起的事告诉B,B非但没伤心,还邀请了Tania一起过去用餐。在三人吃饭期间,B还用脚挑逗了P。回归后的B表现得十分自信,即使知道心上人跟闺蜜搞上了,也完全没有却步的姿态,反而越战越勇。

    在毕业游时,B在明知闺蜜在观察他们的情况下,还大胆地跟P搞起暧昧,喂了P吃樱桃,仿佛是在跟闺蜜宣示主权。当然闺蜜也不示弱,转眼就跟P在一旁卿卿我我,B在一旁心塞地看着他俩。这时父亲Merli过来安慰儿子,B问父亲是不是有可能同时爱上两个人,父亲毫不犹豫地说是。真的很羡慕B有一个这么开明的父亲。晚上熄灯后P深情凝视着熟睡的B,B睁眼后向P索吻无果,P表示不想做对不起Tania的事。第二天,Tania不希望因为P影响跟B的关系,于是在她的建议下,和BP玩起了三人行。

    在毕业当天,父亲Merli脑出血进了医院,班上很多同学都赶了过来,最终医生还是宣布抢救无效。Tania和P紧紧抱住嚎啕大哭的B。

    之后PB上大学,开始番外篇的虐恋。番外篇是以P为主线的大学校园的故事,本人昨天刚看完,正如评论说的全是玻璃渣,没有糖。官方已经续订了第二季,具体播出日期待定,播出平台是流媒体MovieStar+,跟Netflix一样一整季放出,尺度也比电视台播的更大。如果点击率高的话,P和B应该会继续虐下去吧。

    四、稳定期

    在第三季大结局,高中毕业七年后。

    P当了中学哲学老师,B在番外说学了历史,正剧没交代职业,两人同居。

    在毕业七年后参加了同学会,见到当年一张张可爱的脸孔。一群同学还一起重游高中校园。在当年全班同学的签名墙上,B拿起笔签上了亡父的名字。

    结尾的字幕放起了各位同学的现状。其中P和B顺利结婚。剧终。

    最后的结局看出P已经修心养性很多,不再像当年行走的荷尔蒙一样,看着B的眼神都流露出满满的爱意。本人推测,应该是剧情留白的部分,B跟P发生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B成功让P浪子回头,这部分在番外篇还没出全之前,就只能靠观众自行脑补了。本人觉得,该剧作为哲学教育启蒙剧来看的话,绝对是可以给满分的,但是单纯从BL支线看,编剧塑造得还不够完整。B这个角色才颜肉三全,性格也不算差,实在是想不出为什么会爱上P这么复杂的bi。P整体上比主角Merli还要复杂多变。P这么多情的人,最后是怎么给B收复的,就看编剧在番外怎么圆了。

  2. 本影评的文字大多来自百度百科。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尼采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尼采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尼采

    逍遥学派

    逍遥学派,希腊文 Peripatetikoi 的意译。亦称“亚里士多德学派”。亚里士多德弟子世代相传组成的学派。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昂体育馆附近建立学园。因吕克昂是一处宗教建筑,有可供散步的林荫道,亚里士多德常边散步边给弟子讲课,其学派因此得名。学派发展分 3 个时期:(1)公元前 4 世纪~前 2 世纪,代表人物为狄奥佛拉图斯、斯特拉图等,均恪遵师说,继承与发展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思想,推进自然科学研究与普及。(2)公元前 1 世纪,代表人物为安德罗克柯,主要转向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文字审定与解释。(3)1 世纪~3 世纪,代表人物为阿弗罗底修的亚历山大, 继续从事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注释。4 世纪起,该学派的传统特色渐失。

    亚里士多德照片

    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现笛卡尔,因笛卡尔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并为欧洲的“理性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法国邮票上的笛卡尔

    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爱情观,追求心灵沟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柏拉图式爱情最早由Marsilio Ficino(马西里奥·斐齐诺)于15世纪提出,与苏格拉底式爱情是同义词。柏拉图式爱情根植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和同性恋爱风尚。

    基本概念 按照《会饮篇》的理论而言,柏拉图式的爱情主要是指成年男子与美少年之间的爱情,而这个也和当时希腊风气相关。希腊学者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属天的爱情,异性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为了社会的建构。而现今柏拉图式爱情已经扭曲成精神爱情,基本上是断章取义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恋,这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排斥。

    学术观点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 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这就是柏拉图偏重同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北大哲学系教授先刚也提出:柏拉图在谈论爱情时,如果不是全部,那也绝大多数都是指同性恋,尤其是指成年男子与少年男子之间的爱情。

    神话故事 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宙斯的最爱,既不是天后赫拉,也不是他化身为公牛前去诱惑的欧罗巴公主,而是一名克里特美少年,伽倪墨得斯(加尼米德)。他化为雄鹰将这名美少年掳走,在奥林匹斯山上公然与之欢爱,引发赫拉的嫉妒并设计害死这名美少年,将之变为一只水瓶,宙斯伤心不已,将伽倪墨得斯的灵魂封印在天上,这就是水瓶座的由来。荷马在史诗《伊利亚特》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伽倪墨得斯被宙斯掳走的原因是“他过于迷人的身体”。这句话也揭示了整个古希腊时期最重要的社会风化现象,即男性之间对于男性美的互相爱慕。

    柏拉图照片

    第欧根尼

    (希腊文Διογνη 英文Diogenēs,约公元前412—前324)“锡诺帕的第欧根尼”(Diogenēs o Sinopeus,亦译狄奥根尼、戴奥真尼斯)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一个铸币厂的家庭,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活跃于公元前4世纪,生于锡诺帕(Σινπη,Sinopeus,现属土耳其),卒于科林斯。他的真实生平难以考据,但古代留下大量有关他的传闻轶事。

    思想

    他认为除了自然的需要必须满足外,其他的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他强调禁欲主义的自我满足,鼓励放弃舒适环境。作为一个苦行主义的身体力行者,他居住在一只木桶内,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每天白天他都会打着灯笼在街上“寻找诚实的人”。第欧根尼揭露大多数传统的标准和信条的虚伪性,号召人们恢复简朴自然的理想状态生活。后来他师承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以身作则发扬了老师的“犬儒哲学”,试图颠覆一切传统价值。他从不介意别人称呼他为“狗”,他甚至高呼“像狗一样活着”。人们把他们的哲学叫做“犬儒主义”(Cynicism)。他的哲学思想为古希腊崇尚简朴的生活理想奠定了基础。

    PS:第欧根尼综合症是一种精神病,又名肮脏混乱综合症或众议院综合征。

    第欧根尼石像

    场所恐惧症

    场所恐惧症的症状主要包括怕单独一人离家,进商店、人多的地方和公共场所,或单独乘坐火车、公共汽车或飞机。常表现为惊恐发作、抑郁、强迫症状,而社交恐惧则是次要症状。是恐怖症的一种类型,主要是在广场比较空旷的场所产生恐怖,属于恐怖性神经症的一个范畴。

    特洛伊木马

    约在公元前13世纪,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到希腊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皇宫作客,受到了麦尼劳斯的盛情款待。但是,帕里斯却拐走了麦尼劳斯的妻子海伦。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阿伽门农决定讨伐特洛伊,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发的战争开始了。希腊人联合起来攻打特洛伊城,但特洛伊城是个十分坚固的城市,希腊人攻打了9年也没有打下来。10年的一天早晨,希腊联军的战舰突然扬帆离去,平时喧闹的战场变得寂静无声。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军回国了,他们跑到城外,发现海滩上留有一个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惊讶地围住木马,不知道这木马是干什么用的。一个被他们捕获的希腊人告诉特洛伊人,这个木马是希腊人用来祭祀雅典娜女神的。他还说,希腊人担心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会给他们的国家带来好运,所以特意把木马做得很大,这样,特洛伊人就无法把木马拉进城了。特洛伊人听后,赶紧把木马往城里拉。不过,这个木马实在太大了,特洛伊人只好把城墙拆开了一段,才把它拉进城中。当天晚上,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庆祝胜利。想不到,木马中居然藏有全副武装的希腊战士。他们从木马里出来,悄悄地摸向城门,杀死了睡梦中的守军,迅速打开了城门,并在城里到处点火。隐藏在附近的希腊军队如潮水般涌进特洛伊城。特洛伊人苦苦守城十年,终于因为一个木马而失败;特洛伊城被抢掠一空,烧成灰烬。(百度知道:天蝎周星雨)

    特洛伊城内的木马

    Ps: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现指寄宿在计算机里的一种非授权的远程控制程序,这个名称来源于公元前十二世纪希腊和特洛伊之间的一场战争。由于特洛伊木马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管理员未发觉的情况下开放系统权限、泄漏用户信息、甚至窃取整个计算机管理使用权限,使得它成为了黑客们最为常用的工具之一。它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病毒。它以隐蔽的方式进入到目标机器,对目标机器中的私密信息进行收集和破坏,再通过互联网,把收集到的私密信息反馈给攻击者,从而实现其目的的一种新型病毒。现比喻里应外合的伏兵行动。

    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一个基于维基技术的多语言百科全书协作计划,用多种语言编写的网络百科全书。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营运维基百科,接受捐赠。2018年12月,维基百科入围2018世界品牌500强。2019年3月25日,维基百科意大利语版正式关闭。总部在美国??。

    维基百科首页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意大利语:Niccolò Machiavelli,1469—1527),通常译为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1469年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其思想常被概括为马基雅维利主义。在中世纪后期政治思想家中,他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代表作《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本领、应该如何夺取和巩固政权等。他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马基雅维利雕像(意大利佛罗伦萨)

    麦克白夫人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的人物, 形象多被定性为一个残忍、恶毒的女人。在《麦克白》这部悲剧中,人们惯于将麦克白称作牺牲品,而麦克白夫人是不可抗拒的外力,促成悲剧的元凶,第四个女巫。事实上麦克白夫人本身其实也是受害者,追求欲望的殉道者。

    麦克白夫人素描

    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里。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据说,波斯国王大流士曾经写信邀请他去波斯宫廷教导希腊文化。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

    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这样一个真理。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他还明确断言:“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赫拉克利特的核心思想是“变”,“变”却是永恒不变的。

    《雅典学院》中的郝拉克里特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西班牙十分制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但却与当局统治相向。 苏格拉底被判处有罪以后,他的学生已经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并且劝说他,判他有罪是不正义的。然而苏格拉底选择了慷慨走向刑场,视死如归。他的理由: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力和权威。当法律失去权威,正义也就不复存在。这不是悲剧的声音,这是一个智者在用生命诠释法律的真正含义——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只有法律树立了权威,才能有国家秩序与社会正义的存在。

    《苏格拉底之死》油画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雅典人抓住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成为傀儡政权首领这个把柄,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把他送上法庭。最后被判处服毒自杀。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均遭他严正拒绝,当着弟子们的面从容服下毒药。

    叔本华

    悲观主义是人生观理论的又一种形式,叔本华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叔本华认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他认为因为人有意志,所以就会有欲求和渴望。而欲望只会带来痛苦。因为如果人有欲望而得不到满足,这是痛苦的。要实现任何一种欲望的过程,都要遇到无数的麻烦和困难,这也是痛苦的。就算欲望最后实现了满足,也只是暂时摆脱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聊和空虚。何况人并不只有一个或少数的几个欲望,满足了一些,其他的也满足不了。旧的欲望刚刚实现,新的欲望又产生了。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亚瑟叔本华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

    男,博士,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1]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索邦大学。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著有《疯癫与文明》《性史》《规训与惩罚》《临床医学的诞生》《知识考古学》《词与物》等。1984年6月25日,福柯因艾滋病在巴黎萨勒贝蒂尔医院病逝,终年58岁。

    米歇尔福柯

    享乐主义(Hedonism)

    又叫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出现在 18 世纪的一种动机学说。是动力心理学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认为人的行为由人的趋乐避苦欲望所引起。边沁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心理享乐主义的普遍原理。特罗兰德曾划分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三种享乐主义。实验心理学家属于过去的享乐主义,认为过去的快乐是现在行为的决定因素。如桑代克于 1898 年在迷笼实验中所发现的效果律:凡立即导致快乐的动作,则留下好的印象并重复出现,凡马上导致痛苦的动作,则留下坏的印象且复现也受到抑制。现在的享乐主义主张当前的快乐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人的行为目的是寻求当前的快乐或逃避眼下的痛苦。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享乐主义属于未来的享乐主义和社会的享乐主义。边沁认为幸福是个人和社会的唯一的善的学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关心自己的利益。边沁试图以有意识地避苦趋乐来解释一切社会行为。

  3. 一开始以为这是什么大不了的校园剧加一个哲学老师,没想到里面牵扯了很多被认为是'奇怪'的因素。

    很多剧中人/学生眼里的,奇奇怪怪的老师,儿子眼里奇奇怪怪的家长(爸爸和奶奶),情人眼里奇怪的迷人的老男人。

    但仔细想想,你对奇怪和正常的定义是什么呢?我们会因此而争论许多天。然而并没有结果。就像争论了几千年的普遍与特殊。

    papa'你听说过fucault吗' son'我没有听说过'

    剧中的爸爸实在感人了,带着学生体验逍遥派的边走边思考。赚外快的第一时间给儿子买了CN手机,却被儿子甩一边'' 'made in China'山寨版手机''

    爸爸立刻反驳''是其他手机模仿它''

    (你们一定会问我在哪看的这部,请领会注意力法则,只要去想,很容易实现的;只要去搜,一定能搜到的)

  4. 最近看的一集变装太搞笑了,传几张截图

    最初只是看这部剧的Bruno的同性支线,后来发现这部剧也很好看。

    主要讲了一个高中哲学老师merli和他的学生们,以每集讲一个哲学家串在一起,这部剧里没有谁是绝对的主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剧情并不乱,而是很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首先说merli,这部剧以他的名字命名,merli并不是一眼看过去很帅的男人,但是很有人格魅力,这使他很受学生欢迎,当然这中间会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他的教育观是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由,引导学生,给学生很多的角度去思考。但其实教育确实是有教无类,受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影响。merli以他的思想和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学生,这是西班牙剧,在里面确实可以看到和我国的教育是有差异的。(也有一些是这是电视剧的因素,总会和现实有些差距)。merli的爱情观更自由了,他提倡在恋情里保持开放关系。他倒是很有女人缘,很难说这是潇洒还是不负责任,现实是爱情很难专一从始而终,人很容易受到诱惑,天性喜新厌旧。merli又很落魄,人到中年还带着儿子还住在母亲家里,没有钱。这使角色更贴地气儿。

    merli的儿子Bruno是一个很帅很可爱的蓝孩纸。一开始深柜,后来出柜了,也有了一个异地恋的男票。但他和Pol总是纠缠不清。他们都是merli的学生,Pol在班里是一个带头的人物,也是bruno第一个产生好感的男生。

    Pol算是双性恋,他前女友也很漂亮。

    不得不提bruno的好闺蜜,简直太好了,对bruno很维护。merli班的女生都很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