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灵魂一直在延续啊 女导演 细腻而隐忍 把创伤隐于纸外 只见爱的柔软而庄严 生命的美丽与不息 好美
电影一向是省略的艺术 这个电影剧本很厉害 每个人物只用第一个镜头就暗示了人物的前史和状态 留下伏笔 接下来的故事 时间上向未来发展 行无常之路 情感上却探幽过去 尽未了之情
仿佛影片第一场戏所隐喻的那样 往往当我们任由生活的漩涡 卷到谷底 逆身而向 静谧等待 从海底仰望海面 从现在关照过去的时候 才能隐约找到穿透层层浪涛 让自己释然的那束光
直播般拍摄心脏移植手术的那场戏 一改以往我看此类手术戏码时揪心和恶心不停快进的厌恶情绪 我长久直视捧出胸腔的心脏活体 饱满的感受到“心"的伟大和珍贵 不得不说 导演之前的情感铺垫让这一种凝视成为可能
最近正在学冲浪 也因为开高速睡着而撞坏车 万幸和后怕之后 给此片打5分
这几年一批法国年轻女导演有的演而优则导 有的从大师助理变成电影节常客 无不验证了 法国男人的口头禅 “ 法国女人 c'est compliquée!
除去大自然,这世间若说有任何美好事物,那都是由美好之人所为,如本片的少年。他有紧凑的身材、被太阳晒成栗色的皮肤、光洁的额头、散发着光辉的头发,和像大海一样纯净而富有力量的眼睛。他骑着单车在色彩鲜艳、阳光灿烂的街头飞驰,追赶地铁上心爱的姑娘,让我强烈感觉到,这是一个美好的生命在它最美好的阶段做的最美好的事情。一度仿佛回到1988年的《碧海蓝天》,1993年的《蓝》,安安静静的法国电影,有着击穿人胸膛的忧伤。
即便如此鲜活的一颗心脏移植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我也没有因为一个生命得到拯救而感到丝毫的喜悦,因为追赶地铁女孩那个片段已经把美好诠释得太完美,我不认为这个母亲配得上少年身体里如此重要的一部分。一个是刚刚开始的生命旅程,一个是正在变轨的中段人生。最后的一道阳光显然是为了提升影片的主题,但在我看来纯粹是强行为器官移植赋予神圣光环。
别误会,我不否认心脏移植的事实价值,让它在一个老阿姨的胸腔内继续跳动,总比随着少年稚嫩的身体一同腐烂好。我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东西能够得到最美好的组合,像是协调的四肢、明亮的眼睛、敏捷的神经反应,统一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碧蓝色的大海里划水冲浪,好过在庸俗的世间当一个平凡的母亲。
一起致命意外牵起陌生故事的延续。
赛门不知道,这个黎明会一去不返。赛门和好友三人于清晨逐海冲浪,尽兴出游换来回程的疲劳驾驶,酿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年纪轻轻的赛门,人生才刚开始,却因车祸陷入脑死,只能靠生命维持系统活着。
就在赛门父母还难以接受事实的当下,医生勇敢告知,赛门的生命可以拯救其他垂危的性命,建议进行器官捐赠配对。
同一时间在巴黎,一名深受心疾威胁的母亲正在等待心脏移植,赛门的心跳,将为这位坚强母亲注入重生的力量......
本片的导演卡黛儿·基耶维蕾(Katell Quillévéré)1980 年 1 月 30 日出生于科特迪瓦的阿比让市,在法国长大的她,身兼导演、编剧、演员与服装设计师数职。
2010 年,她首次执导故事长片《爱情毒药》(2010),通过这部讲述亲密关系和成长的电影亮相影坛。
截至目前,卡黛尔陆续拍摄了《苏珊娜》(2013)《修复生命》(2016)《爱的时光》(2023)共四部长片,并编剧了《夜色行动》(2013)《孤独的婚礼》(2018)。
她是法国女性导演的新秀,是法国青年电影作者的八零后代表。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出其不意的表现手法,舒缓的节奏,不紧不慢的音乐,还有最凝重深刻的现实。
她用无数的细节堆砌出情感细腻的表达,人物很可悲却又不可怜。作品中大多传达了即使现实很残酷,人依然需要成长,毕竟生活总得继续下去。
因此,她的《爱情毒药》(2010)入围 2010 年第 62 届戛纳非竞赛单元、伦敦电影节,获得 2010 年维果奖评委会大奖;《苏珊娜》(2013)演员阿黛拉·哈内尔获得 2014 年第 39 届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女配角;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修复生命》(2016)入围了 2016 年第 73 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和酷儿狮奖提名;最新作品《爱的时光》(2023)入围 2023 年第 76 届戛纳电影节酷儿棕榈奖提名。
《修复生命》改编自法国女作家梅丽丝·德·盖兰嘉尔(Maylis de Kerangal)于 2015 年出版的广受好评的小说《修复生者》。
导演卡黛尔说,在她改编的过程中,她意识到在某些方面,这本书与自己以前拍过的电影是一样的。
它的内核是关于韧性的,关于在失去之后如何重建自我,关于生活如何继续,以及爱如何流传。
因此,导演卡黛尔在这部电影中,通过细腻而敏锐的叙事手法,准确地再现了作者笔下的人物心理,把这种坚毅的力量通过镜头传递了出来。
本片一大看点,是导演对器官移植手术过程完整的呈现。
导演说,尽管这些镜头都是由特效完成的,但她和她的团队为此专门和拍恐怖片的人一起工作了几个月,学习了很多如何把器官拍得更真实的经验。
另外,她还和外科医生合作,以确保手术全程准确无误。
最终,她拍摄出来的画面可以说是更接近纪录片的真实感,我们可以看到血肉模糊的器官、看到心脏的跳动。
让观众感同身受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生命的重建与修复。
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场景,是开头的冲浪。
导演说剪辑这个段落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挑战。因为她剪辑一分钟花了四个月的时间。
剪辑不同的冲浪镜头非常困难——因为你无法控制大海,也无法控制剪辑。
据说,片中的演员们是真正的冲浪员,而本片的摄影师则是前冲浪员,他非常擅长拍摄这样的极端环境下的镜头。
因此最终呈现出来的镜头画面和剪辑,都让故事中冲浪的这一段落真实刺激、险象环生,让观众看完倒吸一口冷气。
看过本片的豆瓣网友也纷纷给出了好评:
六月份,北京法国文化中心将为大家带来这部惊险又感人至深的电影《修复生命》,以下是本月放映的场次信息,欢迎购票。
场次信息
6月01日 13:00/6月09日 20:006月月23
少年赛门在车祸中脑死亡,他的心脏成功修复了巴黎一位母亲的生命。
这是一部散文式的,纪录式的电影,太过文艺了。要看下去需要耐心,故事简单平淡,没有什么戏剧矛盾。以换心脏的整个事件为中心,扩散开讲述了事件中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这些人和事是没有情感联系的,他们甚至很多彼此到最后也不认识,但他们都是被修复的生命。
影片能在这种讲故事的方法下达到七分多,确实有些情节很让人触动。 照顾赛门的护士对脑死亡的赛门讲话,仿佛他还活着。在电梯里幻想和男人亲密,看到赛门父母依偎着离开后,她发出一条“我爱你”的短信。背负情感伤痛,也温柔的坚守工作。
接受心脏的母亲有两个可爱的儿子。母亲态度乐观,和儿子开着关于死亡的玩笑,他们一起躺在床上看ET。
最让人触动的还是年轻医生在手术时为赛门带上耳机,播放海浪的声音。那是赛门的生命停留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