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无须多言 Enough Said(2013)

无须多言 Enough Said(2013)

又名: 缘来…说够了(港)

导演: 妮可·哈罗芬瑟

编剧: 妮可·哈罗芬瑟

主演: 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 詹姆斯·甘多菲尼 托妮·科莱特 凯瑟琳·基纳 本·法尔科内 罗勃·梅耶斯

类型: 剧情 喜剧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3-09-07(多伦多电影节) 2013-09-18(美国)

片长: 93分钟 IMDb: tt2390361 豆瓣评分:7.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专业按摩师Eva(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 Julia Louis-Dreyfus 饰)是个离婚十年的女人,有个正处在叛逆期的女儿。在一个派对上,她在一个客户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女诗人Marianne;又在另一个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中年离婚男人Albert(詹姆斯·甘多菲尼 James Gandolfini 饰)。一开始她对肥肥的Albert并无好感,但在第一次约会之后,她发现了他身上某些地方挺吸引她的,两人很快确立了关系。同时,女诗人Marianne也成为Eva的客户,她经常上门为她按摩,两人也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Marianne向Eva说起她的前夫的种种缺点,Eva发现,Marianne的前夫竟然就是自己的男朋友!她开始觉得Albert身上的缺点越来越明显,她该如何维持和Albert的这段关系?

演员:



影评:

  1. 女儿即将离家上大学的单身妈妈,按摩师Julia Louis-Dreyfus 在一个派对上认识了两个人。一个Catherine Keener变成了她的客户,和潜力朋友。James Gandolfini变成了她的潜力男友,两人约会后产生好感,但Julia发现Gandolfini是Keener的前夫。一方面,感到空虚的她崇拜Keener的生活,想保留她这个朋友,另一方面,她想要听Keener继续对Gandolfini发牢骚,以了解他到底是怎样的人,从而保护自己。

    对两边隐瞒实情这一个设定以及其背景安排的可信度不低,并没有肥皂剧感。

    全戏有很多细致入微的瞬间辗转,很好笑、很聪明。

    Dreyfus 跟 Gandolfini两个人从陌生到了解彼此的过程演绎的很精彩,很舒服,两个人非常默契,非常自然,非常无暇。

    演员Gandolfini 本人的死在片子里面非常有存在感。至少对我来讲。并且电影里还展现了他温柔的家庭妇男的一面。他的第一次出现,她们第一次接吻,他开车的样子,做饭的样子,受委屈的样子…都让我蛮感慨的。

    Julia Louis-Dreyfus 表演的虽然没有离开自己以往的角色很多,单身妈妈,check,笨拙的对话技巧,check,尴尬的场面,check,但是正因如此,她很自然的全部做到了满分,而且这个人物并没有笨拙到底,她说错了话,或者感觉到了尴尬后,可以很自然的挽救一下,显得很真实,没有Seinfeld感。

    电影结束后,演员表和功劳表中间有一页黑屏,上面只有两个白色的词:For Jim,然后坐在我前面几排的女孩呛声而泣,由于背景音乐的干扰,我不确定周围有多少人在抽鼻子。

    Bye Tony!
  2. 1.一部标准的家庭/爱情/治愈系电影,有着正统且保守的结构:平静生活——外部人事介入打破平静——唤起新希望——希望被打碎——破镜重圆。完成度尚可,但也就到及格。
    2.如果不按既有类型分,这部电影应该是典型的“中年电影”。人到中年对生活的唏嘘与期许,看似波澜不惊之下隐藏的欲望与希望的小火花。这样的电影注定无法选那些俊男靓女担纲。那么导演还算大胆地干脆选了个秃顶的胖子做男主角,还好他被安排成一个幽默的、有阅历的男人。同时,女主角穿着随意,不爱交际,踏实而无聊。
    3.电影用以构建人物性格的细节是标准的教材式模式,并不是说它精准,而是说中规中矩。比如作为按摩师的女主角的几位客人,不帮她搬按摩床的年轻男人、老人气浓重的老头子、不停自言自语强迫症般的碎嘴女人,这一幕幕接连重现,非常巧妙地写出了中年人为生存努力的艰辛。有些小幽默、有些小无奈。没有血泪斑斑,也没有故作轻松,这才是工作与生活的部分真相。
    4.中年之所以容易陷入困境,只因为尴尬的年纪。它不像年少时,一切都正在向着自己开启,一切都充满希望与新的可能性,荷尔蒙和自信心每天都在合谋;而它也不像年老时的笃定与通透,面对一个必然来临的衰败和终结,无非等待。中年卡在中间,每天志得意满似乎显得过于轻佻、幼稚与浮夸,而如果认命地服从就又会变成一种自己都不甘的老气横秋。故事和事故就都来了。这个年纪、琐碎而庸常,但也丰实。
    5.人际关系是最难刻画的东西,但如果能刻画成功也最为深刻。中年的人际关系就更加如此。这部影片呈现了一种复杂如网的关系,以及这样的关系造成的尴尬。当自己的现女友成为前妻的按摩师——这是那种典型的依靠“偶然性”推动剧情的桥段,这个偶然铺垫得及格,至少在开始的时候算一条隐瞒得还比较成功的暗线,但当它被挑明以后,由于观众所处的上帝视角,之后的剧情基本上变得不再具有任何悬念。这是个绝对的败笔。
    6.倒是女主角女儿和她的同学的角色设定显得更有意思。女儿处于正在离家上大学的当口,在逃离管束、自由独立和分离焦虑之间摇摆不定。而女儿的同学与自己妈妈的亲密却成为了一个“入侵者”,她似乎代替了自己可能空出的位置,而那个姑娘的母亲却认为自己的女儿被另一个女人“抢夺”了。这四个女性之间的拉扯关系中透露出太多不可言说的奥妙情绪,空虚、无助、安全感缺失、以及亲昵与距离等等。
    7.“人的不完美”是这部电影希望向人们呈现的最重要的内容。与人相处,最初总会先看到那些优秀的方面,因为那些部分闪闪发光,注定引人眼球,但交往深入之后,那些暗物质开始显现,那些以往不在乎的、原本可以宽容的小小的恶习都被放大。随后厌倦出现,两人之间变得越发不顾及。亲昵关系的一种副作用是对自己行为和语言的彻底放松,恶言、嘲讽和冷漠愈发频繁,一段关系开始走向恶劣。这部影片用男女主人公的新关系完整呈现了一对情侣相处的抛物线和全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普世样本。同时,这段关系也几乎是对他们各自前一段婚姻关系走向的翻版。于是,荒诞感被营造了出来。所有关系几乎都会走向类似的结局,平淡、冷漠、厌倦甚至崩溃,那么新关系是否还具有意义?这部电影的导演显然无意给出那种纯粹艺术片会提供的残酷真相,而是给出了一个温情和俗常的答案。因为过程的激动人心与美好,人们都愿意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即使明知尽头晦暗无边。这虽然是一碗廉价的心灵鸡汤,但却是现实中的真实状况。
  3.       黄耀明在歌词里唱过,“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然而,到了中年男女的爱情故事里面,实在看不出任何一点美丽,有的只是眼角的深深皱纹、肚腩间层层游泳圈。不过长期以来,国人的普遍概念里,中年以后似乎都不允许有美貌以及爱情存在。但相反的例子是在外国,历经坎坷的中年男女,似乎更能散发自身魅力。这些魅力与身材、容颜无关,更多地涉及气质、气度以及胸襟,所以他们才可以更清醒、从容、淡定地追求以及享受爱情。

           《enough said》便是这样一部讲述中年男女爱情故事的中年电影。在一个Party上,离异的女按摩师Eva认识了肥胖的Albert以及女诗人Marianne。在这之后,Eva开始和Albert约会,尽管他表面看上去如此平庸外加体格肥硕、胡须拉碴;尽管他的卧室没有床头柜,他的癖好是购买漱口水。但Eva却不再挑剔,她喜欢上了这个男人,也许是因为他的厨艺,也许是因为床上的默契,更或许是因为两个人能够欢畅喜悦地聊天。与此同时,Marianne也成为了她的客户,在一次次上门按摩中,她欣喜地发现女诗人的一切都是她所向往以及仰慕的。无论精致外表、家居摆设,还是思想品味,那种陌生却又舒适的感触围绕着她,让她倾心。于是她似乎成了女诗人的闺蜜,会认真凝听女诗人絮絮叨叨讲述的所有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包括女诗人那个曾经瞎了眼嫁的前夫的细碎往事。她享受着这一切,直到突然有一天,她知道了女诗人口中那个不堪的前夫,就是她如今的爱人。

            也许越是表面平静的女人,越是藏着一颗波澜起伏的心。猜疑,是疯狂成长的种子,总在心里,在你不经意间,茁壮。于是她开始迟疑,毕竟自己喜欢的男人,却被自己仰慕的女人弃之如敝屣。于是她选择了隐匿,选择了沉默。她或许想用时间,让自己看清楚内心。但秘密总有被撞破的一天,所以当三个人面面相觑时,他痛心,她尴尬。但好在最后,她还是去了他的家门口,坐在台阶上一如既往地聊天,温情再现。Happy Ending的结局,让我长吁了一口气。

            代理离婚案子多了,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曾经热恋中的卿卿我我,曾经相处时的点点温情,到最后都会变成形同陌路、两两相厌。曾经那么深爱过的一个人呀,到最后竟然是痛恨。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松开了彼此紧握的手?但或许探究过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曾经看过这样的一段话,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然。因为如果有恨,那么是因为还在深爱。不论你承认或者不承认,只有当看到那个人时,会深深地释怀、浅浅地微笑,那才是不爱了。

             不过这部片子,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有时候幸福看不见却撼人心脾,它在心底汩汩流淌。”所以,爱就爱了吧,不需要迟疑,不需要介意。如同《小王子》里面告诉我们的秘密,一个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实,事情的真相只用眼睛是看不见的。爱情是冷暖自知,爱情是不问出身。爱情是调皮的荷尔蒙作祟,爱情是内心的真正接纳。那么欣然接受就好,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与他的过往?

            所以,很欣喜地看到Eva在最后做出的那个行为,就像《来自星星的你》里面的一米距离,爱情也不过是你退我进。所以,谁先迈出那一步,又有何干系?毕竟基于爱情而存在的微小的,温暖的,美丽的琐碎日常,构成了生活的全部意义。
  4. 关于这部电影我想到一句话:“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是我从自己很喜欢的一位情感作家那里听到的一句话,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隐喻,它揭示了情感关系的相对性,互补性,感情的发展阶段,或者某些微妙的不确定性的东西。
    在我们潜在的意识或思维倾向中,会觉得事情的发生是有逻辑和因果可循的,甚至我们会认为事情的发生有确切的甚至唯一的原因。比如说,我们爱上一个人,一定会为自己找很多理由,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明智的。而且一般来说,我们会找一些对方身上具有的优点,比如体贴,懂得关心人,或者有上进心,有爱心,长得好看等等。也有时候会找一些很莫名其妙的理由,比如他某个细节感动了我,或者因为她十分爱我。这里面有一种潜在的认识,就是觉得之所以爱一个人一定是因为对方有一些人所共知的品质,而且这种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任何人都应该接受的。换言之就是,一个人值得爱就是值得爱,不值得就是不值得,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当然,也有很多人看透了这一点,放弃了寻找理由,而是回到最基本的感受层面,“我也说不清为什么爱她,反正我就是喜欢和他在一起”。总之这就回到了一个基本的问题,爱情为什么会发生呢,爱情的发生真的有那么确切的原因吗,它背后的机制是什么。
    我们倾向于简单的去做判断,比如看到谁和谁在一起了,就说,一定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不然怎么可能。但很多时候事情都没有那么简单,你会发现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也许在你看来十分愚蠢的举动,在别人看来确是精明的,你看到的人渣,在别人那里是公主和王子。比如这部电影里面,Eva遇到的Albert之后,被他所吸引,然后逐渐发生了爱恋,但是就在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之时,她忽然发现她眼中的这个mr.right确是闺蜜眼中的魔鬼前任。这时候Eva的认知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和失调,她也不知道究竟自己的感觉是对的,还是她的朋友是对的。眼前这个人仿佛同时具有了两种身份,两副面孔。
    这让我又想到了一句流行语,同时也是一个普遍现象,“我的前任是极品(魔鬼)”。男主Albert在Eva这里是新欢,在Eva的诗人朋友那里是旧爱,在Eva这里是新男友,在Eva朋友那里是前夫。也就是,他其实在两个女人眼里是两种不同的身份。这就引起一个问题 ,那就是两个人之间关系的性质是否也会导致认知上的巨大不同。或者是不是说,因为两个人之间身份和关系的属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两个人在对方眼中的不同形象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心理学上经典的监狱实验所证实的,不同的身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自我表现,一个人的作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位置和身份。说到这里也不排除有一些不同的特例,比如仍然和前任有感情的,但这里主要讨论关系破裂之后的情形,而且是比较一般化和普遍性的倾向。
    而且其实前任是魔鬼这个现象同时也隐含了一种矛盾性,也就是,魔鬼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魔鬼,刚刚谈恋爱的时候,对方一定是天使,不然你不会选择继续下去。那么,为什么当初的天使后来又变成魔鬼了呢,难道真的因为对方发生了那么大的质变吗,好像也不尽然。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因为了解的问题,当初刚认识的时候,很多的缺点都没有看到,或者被对方刻意的掩饰起来了。但真的是这样吗,还有周围亲朋好友的提醒呢,难道都没听到吗。
    其实这部电影里面Eva的角色同时也代表了当初Eva诗人朋友最初的角色,也就是,你可以把这两段恋情看成是一段恋情的变迁史。正如在电影里面,Eva本身也有这种疑问,她问朋友为什么当初会喜欢上这样一个人,而朋友的解释也很简单,因为当初瞎了眼。这也是很多人给自己的解释,但这其实是一种不能解释的解释,也就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初会看上这么个人,自己也不能了解自己,所以就认为自己当初一定昏了头瞎了眼。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已经有了答案,从不同的专业学科甚至文学作品也许都能提供某种解释。我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诠释,这是我比较了解的领域,而且我认为,心理学给予的解释是最可信的。
    社会心理学对爱情有很系统的研究,从吸引的因素到发展维持,到结束。其中关于爱情的发生,很多都是我们很容易理解的,包括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价值匹配,还有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以及关系中的回报。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要离得近,有交往的机会,要长得好看,要有钱,要情投意合,要有共同兴趣爱好或理想,要投桃报李。简单说就是,我们日常都经常用的那些标准其实都在起作用,但是这些其实只是一种相关因素,而且是某种前提。真正的爱情要比这些微妙的多,尤其是在像电影中所表现的,其实双方都是在很多方面都比较平衡的状况下发生的爱情,这时候相关的因素作用就会是比较微小的。值得注意的是更为根本的一些技术性因素,比如生理层面,还有一些操作层面,这些的作用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
    关于爱情的发生,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些实验,比如经典的吊桥实验:当一个实验对象走过摇摇晃晃的吊桥时(此时难免都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心理学家称之为生理唤起),如果旁边有一位迷人异性相伴,他就会倾向于把这种生理唤起与异性的存在联系起来,以为自己陷入了情网”。(具体的是实验细节是通过吊桥后接受调查问卷,然后根据给异性调查员打电话的几率来测试的,这里不详细描述。)。还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是给测试者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生理唤醒),然后接受异性调查者的访问,通过注射非唤醒药物作为对比,那些引起生理唤醒的人过后认为自己陷入的爱情的几率要大的多。这让我想到一部电影 《恋恋笔记本》,影片的一个场景就是,男主在游乐场的转轮上玩危险动作像女主表白,引起了女主的生理唤醒,让他们陷入了爱情。其实在现在来说,这个知识点已经几乎成为了常识,很多人都知道或者被教导要在约会的时候去看恐怖电影,或者搞危险活动。不过信息是对称的,女孩子们也深谙此道,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脱敏。带女孩子去看恐怖电影,弄不好会把事情搞砸,给自己减分。说到这里我又想到关于生理唤醒引发爱情的更深层原因,也就是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也许是因为,在过去漫长进化历史过程中生理唤醒意味着危险,只有处境危险才会引起生理唤醒,而当处于危险的时候,生物体就倾向于繁衍后代,也就是交配。因为从基因的角度上来说,一个生物体的作用就是延续基因本身,也就是通过繁殖后代实现,而一旦遇到危险处境,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启动繁衍程序,不然就可能失去繁殖机会。而爱情无论多么美化,都不过是服务于繁殖的。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曝光效应,就是经常露面,因为我们喜欢那些我们熟悉的事物,一般来说越是熟悉越是喜欢,比如我们自己的朋友就算是很丑也不觉得丑了(我们对自己的喜欢可能也有一部分这种因素,因为我们很熟悉自己的形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可能是因为,熟悉的事物意味着安全,如果一件事情反复出现,而且对你没有威胁,那它就会被标记为安全,值得信任。如果一件东西值得信任,那它就会显示出美好事物的属性,也就是会有吸引力。其实一种事物给我们的感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是一个系统,很多东西都和价值相关,也就是价值判断会决定感受,比如东西是否好吃,也取决于吃的环境,还有它的价格,以及它的来历。又比如做爱的感受也取决于对方的权势财富学识智慧张相等,并不只是生殖器决定的,不就是肉吗。
    回到原来的问题,为什么前任会变成魔鬼。首先回到爱情的发生,也就是在爱情产生的时候,会怎样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关于这个现象,很多人都体验过,也在别人身上看到过。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大脑里面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比如性激素会决定欲望的产生,然后在多巴胺,肾上腺素和血清素激素的作用下会让人进入一种痴迷状态。多巴胺是大脑的奖赏中心,负责情欲,感觉,兴奋以及开心等信息的传递。陷入爱情的人多巴胺水平会升高,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同时你也会成为它的奴隶。根据研究,刚恋爱时多巴胺的释放强度接近吸食可卡因那样的快感强度。在这样的状况下,你的价值判断会发生改变,因为对方变成了最能给你快感的事物,所以你当然会倾向于和对方结合,也就是说,对方的价值在热恋期对你来说是最高的,你和对方在一起是符合自己最高利益原则的。从大脑层面,核磁共振扫描显示,爱情会影响大脑做判断的区域,抑制大脑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能力,让我们能够容忍恋人和我们的异同,甚至包括某些生理或人品上的缺陷。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为恋人的理想化,并且当我们把对方理想化的时候,会陷入观察的盲区,这在社会心理学上叫做证实性偏见,也就是我们倾向于寻找对自己信念有利的信息,而忽视那些不利的信息。换一种说法,就是你对对方形象的预设,还有你对你们关系的叙事,都会决定你看到了什么。注意力之外的事物对我们是隐形的,这也是很多魔术借鉴的原理。
    如果能一直保持这种痴迷状态,爱情不会出现问题,它始终可以对抗全世界。但问题是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很久,一般只能维持几个月至一两年。在这个阶段之后,对方已经不能刺激多巴胺产生,不能引发快感,从这个角度上,对方也变得毫无价值。但是在激情阶段之后,也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依恋,也就是会产生加压素和催产素,产生一种亲密感。在进化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认为,这些激素和抚养孩子相关。而且这些激素能够决定爱情的发展,但有些研究结果却是很残酷的,他们让结婚几年的夫妻抚摸双手,然后做核磁共振扫描,发现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在和陌生人接触时,又会有新的活跃反应。这个现象也和生物学上柯立芝效应相吻合,也就是新的异性个体会引发新的性反应和唤起,而且这种反应会因为接触时间而逐渐消失。
    前面分析了爱情的生物化学层面,它们充分表明了,在爱情里面,我们对自己感觉的意识控制其实很有限,起主要作用的其实是我们的身体。这和我们一直以来寻找外部归因的习惯并不一致,也就是我们其实高估了个人意志在其中的作用。爱并不一定要因为确定无疑的原因才会发生,也不会因为努力维持就能永远保持,更不会因为一点点过失就轻易失去。那个曾经可以为你死的人,和那个无情抛弃你的,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从大脑的改变来看,就是如此。如果用神经科学的理论模型,其实可以很好的解释爱情的发生过程,正如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发疯或者醉酒来解释这种不正常,其实是非常贴切的。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其实从智慧层面,人类早已经看透了爱情的荒谬,只是现在的神经和大脑科学给予了一种确切的证实。
    回到文章开头,之所以会出现“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现象,前文已经可以从爱情发展阶段这个角度给予了解释,也就是,Eva和男主的关系是爱情的初始阶段,Eva是被激活的,所以在她眼中,男主的形象是扭曲的,也就是相较于一般的判断,应该是偏向于积极。而Eva朋友和男主是Ex关系,她的大脑状态已经恢复,所以男主在Eva朋友眼中并没有神奇的光环。
    关于这个现象还没有讨论的是互补性,互补性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基本上可以看做虐待狂和受虐狂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的存在似乎从日常经验中可以得到部分验证,但是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并没有明确的答案。还有根据依恋理论,一个人的爱情模式,是由小时候和母亲的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爱情对象往往是和父母很相似的人,这个假设从我个人经验是可以得到验证的,但是同样,这个模式也不具有完全的决定性。如果依恋理论可以给互补性一些证明,那么,也可以给予电影中一种解释。还有斯坦伯格的故事理论也能给互补性一些支持,也就是,我们对爱情的叙事性要求,也会左右我们对伴侣的选择,比如有些人会喜欢从事某些职业的异性,或者具有某些生理属性,比如长得像谁,还有就是某些人具有某些“情结”。关于互补性我看不到详细的研究,所以这里不细谈。最后就是普遍性的人品问题,也就是,也许Eva朋友和男主之所以分开,是因为Eva的朋友有性格缺陷,难以相处,而Eva之所以能和他们相处的很好,是因为Eva是一个很好的人,这样来说,她是极有包容性的。如果真的有天使的话,也许任何人和天使的恋情都不会轻易结束,因为天使足够完美。
    最后再回到文章标题的问题,为什么前任是魔鬼。首先很明显的问题是,前任是魔鬼并不是一个事实,而是关系结束后,当事人给予的一种评价。也就是说,前任只是相对于感情的当事人才是魔鬼。对于其他人,ta仍然还是原来那个ta。如果感情结束后,双方只是恢复到陌生人或者普通朋友的关系,那么也没有理由会变成魔鬼,仅仅是普通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附加一个魔鬼的属性呢。这里我想到的是社会心理学里面的认知失调理论,它可以给予一种理想的解释。认知失调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也可以解释为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简单说就是,人倾向于追求言行一致,如果言行不一致了,就会出现失调。也可以解释为,人的处境或选择和他秉持的态度有某种一致性的要求。套用在感情上,也就是,当你喜欢并且选择一个人的时候,你的认知和思维都是会为自己的选择来辩护的,也就是说,你的大脑或理智都是为你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服务的。也就是,因为你爱上了一个人,所以你必须让自己相信对方是值得爱的,不然你无法解释你自己的行为。当你十分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你大脑就会去美化它,让你忽略掉不好的那一面,也会让你相信那些支持性的信息,而不相信那些负面的信息。当你有了某种强烈的需求或不安全感的时候,你就会为自己寻找理由,而你找到的理由,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而是因为它们能给你现在的状态处境或者行为一种支持性的解释。它让你的行为和你的认知之间产生了一致性。
    当你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因为你心中没有爱的感觉,你没有也不需要做出任何行为,所以不会存在认知失调。但是前任的情况却不一样,因为前任就意味着,是一段结束的关系,也就意味着主动放弃或者被抛弃,这就变车了一种选择或者一种被动的处境。正如前面所说的,人其实是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或者行为寻找理由的,这是我们的本性,一段失败的关系也需要找到失败的原因。于是问题就出现了,究竟是因为谁的责任才导致了关系的结束呢,答案显然不是因为自己,这里牵扯到基本归隐错误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倾向于为自己的过失辩护,寻找外部的原因,而对于别人的行为做内在归因,也就是归咎于个人品质。所以,一旦爱的光环失去了,你注意的都是对方的不好,而对于自己的问题,则很少注意,或者把责任推卸出去。而且这里的归因也会牵扯到个人的自尊。还有更重要的问题是,一旦你选择了结束,意味着你必须把结束当作一个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意味着,你放弃的人必须是不好的,因为如果你还像刚开始那样把对方想象成十分完美,你的放弃就很难解释,为什么你要放弃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呢。这样就会出现认知失调,也就是你的放弃行为和你放弃的完美对象之间不合逻辑。这时候你因为必须放弃或者已经放弃,你的行为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你只能改变你的认知,也就是把对方重新想象成一个魔鬼,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你的放弃。根据证实性偏见,还有对记忆的研究等发现,其实我们的认知和记忆都是很不可靠的,非常容易受到预设,立场,还有感觉的影响,而且记忆也是可以后期重塑,根据当下的需要,甚至可以无中生有。对于被抛弃的一方,其实也会出现认知失调,具体说就是,如果对方是完美的,那么失恋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个理想的猎物,也就意味着自己彻底的失败,而且如果对方是完美的,那么关系的破裂责任也就全落到自己身上了。承认失败是极难的,甚至是不和人性。所以为了减少认知失调,最好的办法就是恶魔化对方,因为既然对方是恶魔,那么失去对方就不是一个失败,而是一种幸运了。如果你真的能彻底的说服自己,简直要为此鼓盆而歌了。
    前面我一直用的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其实用一些日常语言,甚至精神分析或哲学都能给予一种解释,比如心理防御或者存在主义,但我比较熟悉社会心理学的概念,而且也觉得这是比较严谨的模型。其实我对此也不只是批判的态度,而且有时候会有种同情,也是对自己的。真实生活里面有万千的复杂性,以为靠简单的理论就能全部看清楚有时候也是一种偏见。说到底,我们都只是想得到一种自己满意的解释,因为我们恐惧未知的东西。
    最后想起电影的名字,翻译过来大概是话说的太多的意思,我也在猜想作者为什么会用这个名字,它表达的思想和我的分析是否有重叠的地方。我曾经在微博上说,爱要么是感觉,要么是信仰。其实我前面说的一切也是在证明,爱就是一种感觉,并不需要那么充分的理由和合理的逻辑,有时候诉诸理性反而让人更加迷惑,就像电影里面Eva的遭遇。还有我想起一个细节,就是Eva女儿的朋友,因为和Eva的亲近被母亲怀疑Eva是同性恋,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有意思的点。其实类似的事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就是因为很多事情自己没法理解,就会用一种不怀好意的猜测。这可以用社会心理学里面的偏见来分析,但我发现我已经写的够多了。的确我觉得这部电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一部很好的教材。
    其实我当时看这部电影没有多少感觉,反而是通过自己写评论的同时反思,又看到了很多没意识到的东西。文学艺术能够提供一个现实的映像,它的好处在于,它可以照顾到各个不同的角度,让我们看到自己偏见之外的世界。这也是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