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通天塔 Babel(2006)

通天塔 Babel(2006)

又名: 巴别塔(港) / 火线交错(台)

导演: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

编剧: 吉列尔莫·阿里亚加

主演: 布拉德·皮特 凯特·布兰切特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艾德里安娜·巴拉扎 菊地凛子 役所广司 迈克尔·佩纳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美国 墨西哥

上映日期: 2007-03-13(中国大陆) 2006-11-10(美国)

片长: 143 分钟 IMDb: tt0449467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在摩洛哥、墨西哥和日本发生的三个故事。

演员:



影评:

  1. 刚看完《Babel》,心里有些堵。

    2006年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世界是平的。在《Babel》里,一支来自日本的枪,被一个摩洛哥男孩拿着,打中了一辆大巴车上来旅游的美国人。美国人的家里,墨西哥保姆因为要回家参加儿子的婚礼,将两个美国小孩带到了墨西哥。四个国家,四个家庭,只用一支枪就联在了一起。看起来,世界好象的确已经是平的。但在这平坦的世界上,却有许多墙,心灵的墙,让人类彼此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是枪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也许那支枪就是一个象征,拒绝交流沟通与理解的象征。就象被上帝毁掉的巴别塔。

    墙有两个层次。首先是文明之间的墙。美国人看起来什么都有,横行世界。但他们却生活在恐惧的世界里。cate 扔掉冰块,怕不卫生;偶然的被袭击就联想到恐怖主义;受伤的人被送到小镇恐惧的目光;美国孩子面对陌生的墨西哥的不安与害怕..... 一个将邻居们都视为疑似罪犯的国家,和谁去交流?而在摩洛哥和墨西哥人眼里,美国人不过是来自另一个遥远世界的富人。仰视才见,高攀不起,连基本的平等都没有,谈什么交流?

    其次是文明内部的墙。日本父女之间的仇恨与不理解;美国夫妇濒临破裂的婚姻;cate受伤后同车人却扔下他们离去;弟弟与哥哥之间关于偷窥女孩裸体的争吵;日本哑女孩找不到的爱情;摩洛哥警察对待村民和父子三人的粗鲁与野蛮;两个美国孩子饱受来自自己国家制度的折磨.....这个世界是什么?墙的密林。我们迷失在这密林里,固守在自己的墙里,极度孤独与恐惧,却怎么也走不出去。巴别塔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和上帝无关。

    在电影里,枪的来源日本这条线显得有些游离于主线之外。一个日本哑女,父亲终年在外,母亲自杀身亡,哑女和同龄人的交往,受到语言的限制,她強烈渴望被爱不得,用吸食毒品、在舞厅醉生梦死、向男孩暴露阴部、勾引看病的医生、在前来调查案件的警员面前裸体等种种手段与人做极端的交流。最后,在善良的警员的帮助下,她能走出自己的墙吗?

    整部电影显现的世界就象一架巨大的飞机。美国是机头,摩洛哥和墨西哥是两翼,日本则是拖在后面的尾巴。美国是自大却恐惧的;日本是压抑而变态的,摩洛哥是贫困而暴虐的;墨西哥是快乐但却被强邻视为罪犯的。这样的飞机无法组合在一起,更无法飞翔。

    影片在最后的献辞中写道: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最暗的夜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最亮的光又在哪里?在cate和brad和解的激吻中?在日本父女流泪的拥抱中?那么,摩洛哥牧人的家庭呢?墨西哥保姆被遣返的绝望呢?在明明暗暗之间,世界这架巨大的飞机有翱翔蓝天的一天吗?

    我找不到答案。世界平了又怎样?
  2. 电影《通天塔》不是那种好看的果盘,也不是让人看了觉得放松的小点心。它长了一张要拿大奖的脸,布拉德.皮特的目光在沙漠的热气中摇摆不定地看过来。《通天塔》不是第一部把不同地点不同的人用偶然事件联系起来的片子,至少它的重点并不在于让我们看到最后一粒沙子落下来以后,整座沙丘是如何在随机理论下不可避免地走向溃败。导演并没有去重复那个人人都已经烂熟的观点:命运是个随机数。命运不是影片的主旨,生活才是。

    影片在最后的献辞写道: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什么是这暗夜?什么是那光亮?4个国家,12个人,用一把来福枪联系了起来。在5天内迎接各自不同的命运:被捕、被杀、被遣返、被截肢,这是最暗的夜。同时,一段婚姻被挽救,一条生命被拯救,一种痛苦得到释放,这是最亮的光。当所有的事件发生完毕之后,影片结束。而一切对应关系全部建立完毕:

    爱情:皮特的爱情存活了,日本聋女的爱情依然没有下文,摩洛哥少年的爱情终结于浴室偷窥,墨西哥保姆的爱情正在路上。
    家庭:皮特的家庭保住了,日本聋女的家庭和解了,摩洛哥牧羊人的家庭破碎了,墨西哥保姆被迫遣返,她以最奇异的方式和家人团聚。
    生活:摩洛哥人继续生活在贫苦和暴虐之下,日本人继续活在无法张扬的压抑和苦闷之中,墨西哥人活得生机勃勃但是面对北方强邻他们只是罪犯和乞丐。美国人什么都有,美国人什么也没有。

    影片用一种缓慢的时间刻度讲述这些故事,让每一种痛苦都细腻生动地呈现出来,看到生命如何在生活中被打磨。只有极缓慢地在指尖搓揉沙粒,才能真实地感觉到它们每一颗的形状。当皮特焦急地等待直升飞机前来的时候,他才有机会衡量那些生命中的重量。当日本聋女赤裸着身体站在阳台上时,虽然她不能说话,但是她让所有观众听到了最震人心脾的呐喊。

    《通天塔》很粗糙,观看的过程不能让我们摆脱现世,而是更真实地感受到生活本身。提醒我们那些可能被遗忘了的存在,诸如某种生活状态,某种内心需求,某些人和某些事。因此,沟通并非是一种语言问题。传说中,人类由于语言不同而最终放弃了修建通天塔。电影里,聋女无言,摩洛哥人无语,但是他们却似乎是对白最多的人。如果真有通天塔,它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就在人心里。
  3. 齐向隅

    《巴别塔》让谁失望?

     这回,罗杰·埃伯特(Roger Ebert)没有去颁奖现场,而是拖着病体在家里看完了冗长的典礼。并且失望至极地在博客上反省自己对最佳电影的预测。作为全美最著名的影评人,他对《巴别塔》的钟爱与评委会对它的漠视是如此让他无奈,《巴别塔》到底不好在哪里?

    阿尔加终于完成了他的三部曲。一般来讲,凡是三部曲,一定是中间那部最好的。但《巴别塔》真的是一部烂片吗?在IMDB网评上,对它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并且都走向了极端,尽管都是缺乏理由的。恶言相向的批评充斥着这样的词语:冗长、复杂、自命不凡。自命不凡?它让谁不舒服了,让谁难受了?

    有人批评说,《Babel》是一部“类《Crash》”的电影,没有什么创新的。不仅从结构上是如此,而且都在探讨不同种族的生活状态。其实我觉得两者实在相差太大。《Crash》是面向国内的,而《巴》则将重点放在了国外上。这一内一外的差异非同小可。对内你可以指指点点,而对外,恐怕未必能让评委们好受。

    阿梅莉亚带着小孩离境没有受到什么阻挠和障碍,而越境却遇到了严格至极的检查。国境成为一个“出去容易进来难”的口子,管辖着这个国家的人口,以防病从口入。在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里,边境一直是隔离的障碍,他用诗意的画面来表现,而在此处,却是以事件,以紧张的气氛。对于美国来说,墨西哥人一直是让政府很头疼的,他们偷渡猖獗,而且在美国的合法墨西哥居民,他们旺盛的生育力不禁上美国的精英阶层担心,在《为精英主义辩护》中,老保守派威廉亨利早就预言:以后美国最多的人种将不是白人,而是墨西哥人。这种危言耸听与美国政府的政策一拍即合——恐慌,可能是带给民众最好的礼物?

    美国人恐慌吗?小男孩在墨西哥婚礼狂欢上听到枪响时的惊恐,他看到鸡被杀时的惊愕,他是不是也想到阿富汗的塔利班对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割首示众?美国人是恐慌的,他们在摩洛哥看到当地村民时是如此害怕,生怕将他们生吞活剥,赶紧要逃走。他们更愿意在防弹玻璃后面看外面的风景。这样安全。

    鲍曼在《废弃的生命》中解析了恐惧对政府的作用。只有让民众感觉到恐惧,民众才越需要政府,越听话,政府才能坐得越牢,越稳。所以,民众的恐惧是政府立足的支持。恐惧,无处不在的恐惧,美国人的梦魇,美国人的死穴。冈萨雷斯点到了它,驴象两党是一样的不会高兴。

    冈萨雷斯在影片中设置的最大隐喻莫过于在日本的情节。日本就像是有口无言、有言无声、有口难辩的女孩一样,压抑到了极点,欲望得不到释发,只能赤裸裸地发泄。他们的枪只能用来打打摩洛哥的野兽,或者往自己的嘴巴里打进去。嘴巴,这个器官的失效,竟然成了日本最让人难堪的尴尬。这一点,恐怕还没有人理解到。

    但,有点东西都是相同的。比如爱情,比如亲情。在摩洛哥、在美国、在墨西哥、在日本,影片中都设置了父母子女的关系,这些东西都是相同的,这可能是世界最大的希望。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说:有那么多的不同,政治立场、宗教信仰、民族、种族、意识形态……等等。但是,总有些是相同的,那就是情感。

    不是情感让评委失望,是恐慌吗?(诸葛沂)
  4. 据说, 巴比伦的巴别塔是全人类联手建造的一个建筑. 要把它连到天庭. 工程本来进度极快。但是因为从事这项丰功伟业的人们心里少了对上帝的敬畏, 多了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功利. 于是上帝大怒之余使了个坏, 让各地的人有了自己的语言。这一来,因为无法沟通,建设巴别塔的工程被迫停顿,然后大家就做鸟兽状散,巴别塔因此而半途而废,永远没有建成。后来英文里就用”Babel”这个词来表示混杂的声音。

    看到预告时就很想看。又是 Brad Pitt 又是 Cate Blanchett。画面制作看上去也很精美。但是后来看到的影评却不好。所以电影推出来后很犹豫。好在ZM同学对影评向来不太感冒,于是我们上周五在电影刚推出来那天就跑去看了。

    看完之后很欣慰,幸好来了。非常喜欢。

    这个电影的信息量极大,层次丰富。看完之后还会回味很久。电影里三个截然不同的地点--东京,摩洛哥,墨西哥和美国加州边界--有三个不同的家庭的故事,都被第四个故事,也就是电影的主线Brad Pitt 和 Cate Blanchett这对夫妇的故事串连起来。四个故事,四组人物,因为一杆猎枪而连在一起。难得的是,四个家庭,四组人物,全都刻画的栩栩如生,没有一个平面人物。四个故事的剪辑和讲述都组织的有条不紊。虽然长达两个半小时,我却一点不觉的太长。三个地点:贫穷的摩洛哥黄土高坡,墨西哥边境的小镇人物,摩登现代的东京,都有着强烈的性格和特色。

    有影评说这个电影的暗流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其实那只是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是每个地方警察和平民的关系。还有一个层面当然是如电影的标题所示,关于交流这个问题,人和人之间因为无法或者不肯交流而造成的误解(Brad 和 Cate,Chieko和她的父亲,Amelia, Santiago 和边境警察),甚至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摩擦(美国和摩洛哥)。看警察和平民之间的故事其实也很有趣,摩洛哥警察对平民的暴力和无理也许还算可以接受,因为那里必然是大家心中的发展中国家;但是美国边境警察对墨西哥人的暴力就让人毛骨悚然了。相比之下,好像只有日本的警察才不愧为现代文明里的代表。最后那个善良警察对Chieko的纯粹的善意怜惜很可能救了她一命。

    这个电影好像还为早先那个巴别塔的故事做了一个解注,那就是,语言其实不是所有误会和痛苦的起源。在摩洛哥小村庄里,语言不通的摩洛哥村民对Brad 和 Cate的关照和善意都在沉默中表达出来。反而是没有任何语言问题的和他们同来的旅游车上的各国游客最终因为自私和恐惧而弃他们而去。再说日本小女孩 Chieko,表面上看来她因为聋哑无法和别的同龄人正常交流,但是更多的时候她所受到的歧视其实更来自东方民族深藏的对残疾人的态度,她需要的不过是一点善意和真诚。就如影片接近结尾时那个年轻警察所作的。

    电影画面丰满而且地道。摩洛哥山坡上的牧羊小兄弟间的矛盾和情意,虽然贫苦,可是依然有他们自己的乐趣。墨西哥小山村里的婚礼人群。东京青少年的夜生活。所有的语言和对话都有意外惊喜。尤其是看多了日本偶像剧的台词,再来看这里面日本少女间的对话,那种年少猖狂甚至让人哑然失笑地粗口都很新鲜,但是感觉非常真实。触摸的到的那种真实,有血有肉。

    方方面面都照顾得好好的。导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的功力了得。

    纽约客杂志的影评人 David Denby不喜欢Babel, 他说:

        he creates savagely beautiful and heartbreaking images; he gets fearless performances out of his actors; he edits with the sharpest razor in any computer in Hollywood; and he abuses his audience with a humorless fatalism and a piling up of calamities that borders on the ludicrous.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他能制造出狂野美丽但是让人撕心撤肺的画面,他能调动出他手下演员最无畏的演出,他有好莱坞最绝决的剪辑刀,但是他用毫无幽默感的宿命论和满山遍野近乎荒唐的灾难风暴来虐待观众。

    奇怪,我既不觉得宿命,也没有觉得荒唐。所有Babel里阐述的一切都是很可能已经甚至正在发生的事实。也许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象勇敢的心里所说的那样有逻辑有善恶报应。也许世界本身就是如此充满了灾难和沉默的善意。反正我没觉得收到什么虐待。而且电影里的幽默情节其实比比皆是。这个David Denby看来和我不是一样口味呢。
     
    Babel这个题目还是很贴切的,杂乱的声音之下,我们每个人能体会到的意境也各自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