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Son of Babylon / Babil'in Oglu
编剧: Mohamed Al Daradji Jennifer Norridge
主演: Shazada Hussein Yasser Talib Bashir Al Majid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伊拉克 英国 法国 荷兰 阿联酋 埃及 巴勒斯坦
上映日期: 2011-02-11(英国)
片长: 87分钟 IMDb: tt1415290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巴比伦之子》是我看到的第一部伊拉克电影。导演穆罕默德-阿勒-达雷德吉对语言的控制出乎我的意料,语法严密、影调稳定、情绪抒写得隐忍而极富张力。这个仅拍过两部剧情长片的导演让我有些讶异,满是荒漠的幼发拉底河岸,连阳光都能打出愤怒尘埃的伊拉克土地,怎能如此平静?也许在库德族人纠缠于六个国家的民族命运涂抹的底色之上,达雷德吉已经无力多说什么,于是,只能尽力地选择沉默。请注意,是尽力。
在路上,对,在路上。这个剧情模式和那部巴西电影《中央车站》一样,都是寻找,都是因为血缘的召唤被一封隐蔽在时间深处的信牵引而踏上注定是绝望的寻亲之旅,不同的是,《巴比伦之子》隐蔽在银幕背后的那个暗主角除了永不会现身的父亲以外,还多了另外一个人,那肯定是伊拉克复兴党的当代领袖萨达姆侯赛因。
可是,在影片一开始,这个主角就已经闭嘴,达雷德吉打出的字幕是:“北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政权被推翻两星期后。”于是,这个第一暗主角就成了一个形象不再发展的符号化的在场者,以致在片尾,当小孙子看见巴比伦花园后,我们还强烈地感受着萨达姆侯赛因的史前存在,以及他和两河文明之间无法推拒的内在联系。这可能根本不是达雷德吉的表达目的,恰恰相反,他更多地是想经由这对库德族祖孙寻亲的旅程从而在巴比伦花园安放祖母的灵魂,也可能是库德民族游荡在中东阿拉伯世界边缘的无奈的灵魂。
但却被我准确地误读,我想,这会不会是因为达雷德吉的笔力不逮呢?
有两段情节堪称上品,一是在纳西里耶监狱外的河上,奶奶让孙子换上包袱里的新衣,说,不能让你的爸爸看见你这么脏。他们用河水互相洗脸,然后准备去见这个91年就被萨达姆抓走参战的父亲,而父亲,从来没见过这个已经12岁的儿子。
另外一个情节是,当祖孙跑了很多个纳西里耶监狱以外的乱葬岗,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儿子尸骨后,她在绝望之中,索性抱着个并没写着她儿子名牌的白骨痛哭,她要哭,她已经憋不住了,那么她怀中的白骨只是个寄托,小孙子在旁边不停地扶起一尊尊的尸骨说:“这不是爸爸,这个也不是,奶奶你别哭,这里躺着的没有一个是爸爸……”
从技术上来看这部电影,也有两个硬伤,一是小孙子的演员表演有些失控,二是祖孙俩离开纳西里耶后遇到的那个屠杀库德族的逊尼派士兵穆沙的人物处理得有些突兀,他对参加伊拉克政府军屠戮库德村庄的忏悔有政治标签之嫌,我们可以原谅的理由是,这部伊拉克电影的资金背景是英国。
还有,这部电影的片名不妨叫《乱葬岗》,不是吗?祖孙找遍了一个又一个的乱葬岗也最终没能找到奶奶的儿子孙子的爸爸,而遍布伊拉克的近三百个乱葬岗,多达几十上百万的伊战炮灰堆垒的乱葬岗,不正是升不了天国的男人灵魂凝落而成的缕缕被太阳光线暴打的苦难尘埃吗……
向伊拉克电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