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对不起青春 ごめんね青春!(2014)

简介:

    在静冈县三岛市,分别矗立着三所高中,分别是名校骏豆西高中、吊车尾云集的驹形大学附属三岛高中和全女子教会学校圣三岛女子学院。因当年礼拜堂火灾引发的事件,比邻而居的东高和三女互相仇视,不可调和。债台高筑的三女面临破产的命运,于是关于三女和佛教的东高合并的传言甚嚣尘上。在东高任教的原平助(锦户亮 饰)结合学生时代的经历,提出了设立男女实验班的设想,虽然两校负责人都对此不太感冒,但抱着不妨一试的态度还是通过了这个企划。在此之后,平助与有着暗黑之虎之称的三女生活指导老师蜂矢理沙(满岛光 饰)带着各自的学生来到了对方的阵营。

演员:



影评:

  1. 很多年前,当我还是个年轻人的时候,世间并没有“备胎”这个词,也没有“接盘侠”,没有“炮友”,更没有什么“绿茶婊”、“白莲花”。没有这些词,不等于没有备胎、没有接盘侠、没有绿茶婊;可也正因为没有这些词,那些如今看来当着备胎、接盘侠、绿茶婊的男男女女,就似乎更愿意“舍近求远”地思考自己与对方、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思考什么是“喜欢和爱”、什么是“恋人未满”——而照如今的流行看法,“恋人未满”和“备胎”大概也就一纸之隔吧?

    今天,有了那么多语词和范畴,仿佛男女感情中的任何一个刻度都能被精确定位,除了看钱论、看脸论,结果又是什么呢?语词的增殖和犬儒主义的流行,孰因孰果都让人傻傻分不清了。但无论谁是因谁是果,这些用来“解释”男女关系的新生语词和范畴,无一不在诉诸最简化、最实用的“现实主义”原则:在“备胎”与“绿茶婊”的关系中,以“备胎”自居的一方和以“绿茶”自居的一方,谁会再去纠结剪不断理还乱的相互关系呢?从一开始,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以至于所谓的爱情,为了避免被化约为“因为他有钱”或“因为她好看”,不得不诉诸否定的表达式:不是备胎、不是接盘侠、不是绿茶婊……自然,也包括那句著名的“她是我遇到过的最善良的女孩”。换句话说,《大话西游》里留在最后未被调侃(有人说是“未被解构”,好吧,只要你喜欢)的“爱情”,早已陷在所有这些新生语词堆砌的泥淖中无法挣脱了。爱情已经被扭曲为“否定之否定”的情感,而所有这些号称用来“揭示”感情秘密的语词和范畴,所做的恰恰是剥除感情的复杂、暧昧、纠结、无以言表……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看着周星驰和朱茵在城门上紧紧相拥的看客们不会再鼓掌,他们只会说:快看,一对狗男女。

    烧死狗男女的桥段,正是《对不起青春》第一话中出现的场景。而有意味的是,这构成了男主角在剧中的“原罪”。抛开第一话不说,单说第四话。尤其是第四话中的三场告白(包括蜂矢老师的一段话在内)。情节设置上的技术性细节很俗套也很容易发现:蜂矢老师开场时说,如果恋爱就是让人丧失理智,那自己没有也不会恋爱;但她自己却因为一个心形吊环事件而决定和原老师结婚。爱情的力量胜于理性?是的,但远比这多得多。

    拍肩狂魔中井(串戏了)向原老师的告白是最“理性”的,她希望严格恪守一条界线,无论是道德的、伦理的、抑或仅仅是个人的界线,即“喜欢”和“交往”是不一样的。并且,她不需要原老师的回答。所谓“我爱你,与你无关”,大概就是这种态度吧,我想。与之相对,半田的告白站在“情感”的一面:完全不考虑对方的情况、态度,不考虑自己有多少机会能被接受。与中井的冷静相反,半田的告白中有果敢、决绝,是奋不顾身,是飞蛾扑火,是孤注一掷。从中井和半田身上,似乎已经可以得到年轻人的感情的全部。原老师最后的“情感教育”所展示的状况——在社会中你必须和各种人相处,有你喜欢的也有你不喜欢的——对应于中井和半田加在一起的处境。

    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当遇到喜欢的人时,说到积极的做法,我们确实只有这两种选择——如果充分了解彼此的情况,并且知道交往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或不是很实际,那么告诉对方的心意并保持自己的这份感情,仍然不失为可取的做法(不过,恐怕这时候有人就会敲门来送“备胎”的匾额了);或者,即便了解彼此的情况,或根本就不了解,便“不成功,便成仁”地告白,哪怕被对方拒绝、被周围的人嘲笑都在所不惜(不过,恐怕这时候就会有人冷笑着说:“他只是一时冲动,脑子受JB控制了”)。坦白说,作为生活中时时刻刻采取防御态度、坐地铁时宁愿塞上耳机玩iphone而不愿和他人寒暄的现代人,我们往往会被那些愿意卸下防御的勇敢的人们打动——我认为,面对这些瞬间,说出诸如“他只是一时冲动”之类的话的人,不是过于理性,而只是懦弱。

    因此,虽然中井的告白完全合乎情理,但代表“情感”一面的半田站得更高——这便是为什么,当半田向蜂矢老师大声喊出“我喜欢你!”的时候,原老师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去了。当然这是因为半田喊得太响了,但我想说的恰恰是:他喊这么大声,这一细节本身是有意味的:半田的做法比中井的做法更有力量、更积极,因此它可以盖过中井的理性的措辞。也就是说,中井和半田不仅代表了普通的两种态度,两者本身有高下之别。让我直接说:在生命的法则上有高下之别。

    观众可能都知道蜂矢老师会拒绝半田;关键在于她拒绝的方式。如果她仅仅说“对不起,老师不喜欢你”,或“谢谢,可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或诸如此类,那么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拒绝:也就是说,我们又被带回到了由犬儒主义统治的“现实考虑”的地平上——尽管半田的告白很出彩、很夸张,但终归是一场心酸的闹剧、一次并不好笑的失败。

    这不是蜂矢老师拒绝半田的方式。她的拒绝比“拒绝”走得远多了:如果说半田的果敢比中井的节制更高更有力量,那么,他的告白失败,衬托的正是一个更高、更丰沛、更有力的对于感情的理解。蜂矢老师说:“我不能接受你,因为我要结婚了。”半田进一步确认她有没有正在交往的人。“没有在交往。”“那么你喜欢他吧?”“不知道。渐渐会喜欢吧,因为要结婚啊。”

    为什么?仅仅是因为心形吊环事件?是的——但不是因为它是心形吊环,而是因为它是一次事件。如果我们把蜂矢老师的决定视为“封建迷信”(一个极端的说法),把她喜欢上原老师的原因归结为“心形吊环”,那就还是没有理解她的言辞和决断中最积极、最有力量的一面。“如果不先喜欢上的话,是不知道喜欢的理由的。”这句不合逻辑的话用在“心形吊环”上同样适用。也就是说,哪怕在“心形吊环事件”上,因果关联同样无效:蜂矢老师喜欢原老师并不是“因为”心形吊环——那么,她一开始就喜欢他咯?也不是。重要的是:蜂矢老师愿意将心形吊环事件当作一次“事件”,并忠贞于这一事件的独特性。事件之所以为事件,是由事件发生后对于事件的确认和忠贞构成的——爱情正如革命,你无法确切知道它的起因,但它确确实实发生了。“因为要结婚啊。”——也就是说: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注定在一起,结局一定是这样。一次偶然的事件就这样被转化为必然,被转化为对生命的肯定。半田虽然果敢而决绝,终究是一次性的飞蛾扑火,是不可重复的(尽管它很可能在不同的女孩子身上得到重复);蜂矢老师一句毫无逻辑的”因为要结婚啊“,则将所有将会发生的事情、所有可能的笑和泪、挫折甚至失败,都翻转为不断的对于意志的确定——没错,这就是我想要的,我愿意再来一次。

    “直感。”这是蜂矢老师的“情感教育”对于原老师的回应。如果说原老师展现的是一个普通情形,那么蜂矢老师展示的就是爱情作为例外情形、作为“事件”的独特性。倘若中井的爱慕会渐渐淡化,半田的决绝会转向下一次机会,蜂矢老师体现的情感永远不会被拽入犬儒主义的泥淖:每个愿意对自身的“事件”忠贞的人,都是如此。生命的法则是肯定和丰沛,是大地回春,万物生长。永远如此。
  2. #本文为南方都市报供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对不起青春》第三集播出,大嫂欢脱甩出一句“题目别问我,我可是堀越(毕业)的”,让屏幕对面的我喷了口茶。不知道该评价说编剧宫藤官九郎祖传专治各种不服好,还是说段子手挑战难度也难免失手更合适,毕竟茫茫多日本艺人是堀越混毕业的。

    公开吐槽的后果毫无意外,《对不起青春》收视暴差但网络评价最高,第三集播出后TBS被社会无聊人士围剿,只好在官网上为剧中角色失言道歉。

    看到新闻我只想吐槽说,TBS巴巴出来道什么歉呢,主演锦户亮学历不过中退,他才不会在意这种段子。堀越历年毕业的小泉今日子、堂本刚、松本润、长泽雅美……长长一系列名单谁没演过/想演“宫九”(昵称くんく)剧,人人都以被编剧吐槽为荣吧。

    宫九爱做的事莫过于找一堆男明星偶像,再把他们塑造成普通人里最最漏风的各种怪咖。所有出演“宫九”剧的明星务必要牢记“钻石心”要诀——他能把形容二宫和也“可怜村村长”,就把锦户亮说成是“耷拉眼河童”。

    当宫九嘲讽技能全开的时候,谁要是认真谁就输了。

    当然,毒舌到明星身上自然会有饭上门领骂,就像B站里只要有锦户亮上剧,观众就必须得屏蔽“陈坤”或“李东旭”一样。

    看着无知少女们刷陈坤刷得如火如荼,路人甲如我也忍不住想站出来说句,姑娘你到底知不知道66(锦户亮昵称66)是谁啊?你又知不知道1976年生的陈坤1999年才出道,人生本周刚满30岁的锦户亮1998年就上直播节目了?要论起阅历,他只怕是陈坤、李东旭等等诸多人的人生前辈。

    锦户亮1997年加入Johnnys事务所,第二年就和大前辈东山纪之联合上Music Station直播节目,他是Jr中唯一抓唛兼独唱的那个。当时小豆丁只有14岁,还没有变嗓。

    ——请不要试图通过以上这段文字鉴定我,再重申一句,我不是66家的亲妈、姨妈、姐姐、妹妹或任何女性亲属,我只是看视频时不小心路过的隔壁怪阿姨,谢谢。

    看多了日韩剧,迟钝如你我也会发现两国偶像有着截然不同的身高、气质和表里不一构成。韩国男团一水花美男大长腿,日本男团歪瓜裂枣东倒西歪,韩国偶像笑不露齿害羞腼腆,日本偶像说个黄段子还是小意思。气质矜贵如玉木宏,节目上也被朋友自豪地形容成“他这人色得很单纯”。

    你要根据这个视觉差,直接理解为日本国民素质较差——这显然是个天大误会。走在涩谷、原宿街头,男生好看的比例差不多十有八九,日本又不像韩国集体整容,只是同学们各有各型,会根据自身气质来捯饬。

    日本偶像的五花八门折射出日本人的国民性思索,在这个社会中他们坚信中间阶层,既不愿意掉队离群,也不鼓励高分高能。

    就像静静地做个美男子一样,他们只希望和同侪一起成长。与其鼓励偶像个个身高1.8起步,日本会会更希望偶像如普通人般拥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和缺点。

    但假如你因此而歌颂这些短腿日本男人们个性天然去雕琢,那就又中了资产阶级工业社会的毒。请牢记镜头里的一切都是修饰过的。

    中国观众眼里的锦户亮总是以偏概全。你以为他木讷受气?那你知不知道这家伙外号毒舌亮,关八团里专门负责把别人说到想死。你如果看多了综艺,总觉得66太容易受惊害羞,那你就忘了66大爷混迹娱乐圈16年比他人生的一半还长。

    前段时间Johnnys事务所迎来一大波丑闻,山下智久在六本木被路人偷拍,不忿中抢夺对方手机要求删除照片导致被警方书类送检。当时和山下一起接受警方盘查的,除了已退出事务所的赤西仁,就还有看上去总有点忧伤的锦户亮。这种复杂的综合错落构成了锦户亮的远观形象。

    没有经历没有故事的男人没有性吸引力,有了故事又能让花痴观众们错以为此人害羞可爱的,要么是腹黑大帝,要么是精分高手。

    隔壁怪阿姨从没费心思研究过66的真是属性,我只知道他的小短腿其实也很可爱。
  3. 虽然宫九选了个长得酷似陈坤的锦户亮来代言年轻的自己,可是能说出那一番话的就只能是宫九。如果你不知道做出了选择你会怎么样,而不做出那个选择你也就是这样而已,那请问你有什么理由不去尝试,如果你拒绝选择,好吧,你已经开始在对不起青春了。起码宫九在年青时遵循的就是这样的理念,不惧未来,不囿于往。宫九曾经因为文学天赋出众而顺风顺水地考入日本大学的艺术学部,然而他却因为“没有什么朋友,很是无聊”这样的理由选择退学。退学后,宫藤官九郎进入“大人计划”剧团,开始为电视娱乐节目做文案。时至今日,在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脚本中,宫九仍然在用他的初心说话,青春必须用来沸腾,而不是像中年人一样温水煮青蛙的老死,而能让年轻的男孩子们热血沸腾的只能是同样年纪的姑娘,这一点倒是跟冯唐、王小波之类作家不谋而合。

    所以根据宫九的价值判断,在男校度过全部学生时期的原平助实在是应该跟青春说声对不起。正如原平助在奉劝男孩子们接受合校实验是所说的,你们只觉得跟女生同时上学很可怕,那你们觉得一直维持这种畸形的性别环境就好吗?我过去的人生告诉我,在只有男生的生活中度过儿童期,少年期,青春期,变得难以与女性正常沟通,而在步入社会后,踏入正常性别环境的男孩们开始无所适从,他们开始压力过大,失业啃老,暴饮暴食,成为宅男的他们还是在只有男生的环境中迎来中年期,老年期,死亡期。听起来完全就是原平助为了蛊惑男孩子们充当小白鼠的阴谋论,不能否认宫九的夸张色彩,但在如今的日本社会,男校依旧存在,虽然并不是所有从男校毕业的学生都只能孤独终老,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日本确实有大量所谓的宅男群体的存在。虽然“宅”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但猥琐的样貌,奇怪的行为成为了他们的标签。日本近年已发生多起“无差别犯罪事件”。诸如“加藤智大秋叶原重大杀人事件”,“大阪心斋桥杀人事件”,而这些行凶者都是宅男,让人不禁是谈“宅”色变。

    或许让原平助没有成为一个宅男的契机就是那场炮灰般的暗恋,可是却是一次无比真心的与姑娘的交流。黑黑瘦瘦的屌丝爱上了隔壁学校的女神,女神高贵美丽,恬静大方,甚至邮件邀约,你来我往。但是,事情的发展永远是反转加连续,在最好的时候,有最坏的事情发生。在最好的时候会有最坏的来临,可是仍然能坚持人生的原因是,偶尔在最坏的时候,最好的会来临。然而这次原平助毫无疑问,得到了最坏的。女神在烟火下无比动人,吻上她双唇的却是自己的朋友。原平助想的是当年自己未能抱得女神归很难不归咎于男女分校,而如今男女合校学生们就一定能成功捕获人生的伴侣。这句话在他初到女校时就不小心溜出口,而遭到了女权主义者们的一顿炮轰。可是这些现在这些以抵制男生为人生使命的女孩子不曾想到,争吵过后是和解,和解之后会体谅,青春的尘嚣中悄悄洒下的是友谊与爱情的种子。

    宫九一遍遍的在这个脚本向我们传达认知与现实是多么大相径庭,所以每个人物都极尽夸张本色,在那些荒诞不羁的纷乱矛盾中,那些啼笑皆非的嬉笑怒骂,还是能触碰到青春的温度。信奉基督教的女校培养出了热烈奔放却又心狠手辣的姑娘,信奉佛教的男校每天胡乱念着经文想着隔壁的姑娘,宗教信仰什么的超越不了本能,年轻的小伙们就是会为姑娘们热血沸腾,而姑娘们即使穿上了圣女贞德般的黑色外袍内心也荡漾着满满的粉色。看吧,即使是老和尚家里也迎娶了前职是写真女星的儿媳,被教育守贞洁的女孩子们却渴望着与男孩大胆的私奔,在青春面前,唯一判断你是否正确的标准才不是什么宗教,道德,操守,看看你的心跳是否加速,热血是否沸腾,内心是否悸动,什么都可以对不起,但是不可以对不起青春。

    原平助用一场花火的洗礼告别了亲爱的姑娘,没有这一场畅快淋漓的宣泄,青春只能留下更多遗憾。好歹这是一腔为了姑娘的怒火,尽管这腔怒火趁乱烧掉了女校的礼堂,却成为十几年后原平助送给学生们最好的礼物。
  4. 第一集末尾班主任锦户亮带着十五个男娃去女校进行合并
    女校学生渐渐露出真面目的设定的确有点夸张,吓坏不少观众
    但是作为有可能是中国唯一的七年制女校的毕业生来说两句
    (一年预备班,相当于小学六年级,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中间有中考作为选拔依据,大部队不直升)
    女校的学生对外温文尔雅,可以温良娴熟,可以挺身而出
    概因成长环境中没有男性所致
    所有的困难要自己扛,
    小到拍蟑螂
    大到担责任
    所以女校的妹子们都很强大,尤其是智慧和精神面上(体力自然不可能与体格更健壮的男性相比)
    不需要假扮淑女,因为没有男人在场
    没必要装可怜,因为没有男人在场
    寻求不到体力和劳力的帮助,因为没有男人在场
    男人们的不在,让女性知道只能靠自己
    所以都变得很厉害
    当然毕业后,有很多女性又会重新变得娇弱懒惰
    因为男性又出现在她们的周围
    只要你显得弱小,他们就会傻呵呵的挺身而出,觉得自己很厉害
    要是你再夸他们几句你好厉害哦,他们就嗨上天了
    但是在校期间,即没有男性的期间,女中妹子们在教室换运动服
    连窗帘都懒得拉(没个男人何必麻烦)
    说话也很随便,无需装可爱扮娇弱
    所以第一话的女学生乱暴还是有理可循的
    ep01最棒的是教会我们“我现在还不想跟别人交往”=“即使我没有男朋友也不想跟你交往,这是真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