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一部特别的国产真人秀节目。 它群星云集,十名影视明星参与其中,但是无一例外都沦为“配角”。 它也很低调,豆瓣上不足一千人标记,但是却被评出9.1的高分,近七成观众打出五星。 虽然水花不大,但这部制作走心的真人秀,绝对不该默默无闻。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决定把它安利给大家——
历时一年制作,在播出后好评如潮,并被广电总局评为“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在每一期节目中,由一位影视明星搭档一位媒体记者。 以第三人称视角,去探访和揭秘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政法英雄。 虽然听起来过于正能量,但是却一点也不枯燥。 只有在看过之后,你才知道深刻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拆弹专家这个职业,在不少影视作品里都出现过。 他们往往都是临危受命,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从而拯救无辜百姓的生命。 虽然看似神乎其神,但在现实生活中,排爆这份工作却一点也不轻松。 从他们收到任务的那一秒,就是在与死神打交道。
山东济南的张保国,就是一名工作了20年的排爆老兵。 由于历史原因,在济南这片土地上,有很多战争期间留下的炮弹和炸弹。 每当接到民众打来的电话,这个平时看起来笑容满面的人,就立马进入到严肃的“作战状态”。
进行排爆工作需要身着专门的排爆服。 这一身厚实的衣服,光头盔就重达17斤,全身加起来超过70斤。
但是,它也不能完全保障排爆员的安全。 用他们的话来说,要是真遇到什么不测,这衣服最多也就能“保个全尸”。
在进行排爆作业时,要穿着这身笨重的衣服,小心翼翼地接近炮弹。 将炮弹从土堆中挖出,放进装有泥土缓冲的纸箱,再拿回安全区域。 光是透过屏幕看着一系列动作,都让人捏一把汗。
由于年代久远,炮弹中的引线和结构不稳定。 稍微操作不慎,后果就不堪设想。 在此之前,他就就经历过一次和死神擦肩的经历—— 2005年3月,张保国在进行排爆作业时,一个发烟罐因为常年的锈蚀开始自燃。
为了避免引发大规模爆炸,他让同事先行离开,自己却冲上去转移发烟罐。 不幸的是,现场的火炸药还是被点燃了,张保国瞬间就被火焰吞噬。 这次意外造成了张保国的深二度烧伤,皮肤和神经组织损坏。 经过手术和植皮,才保住了双手,但是也留下了永久的伤疤。 从此之后,一副白手套成为了张保国的日常标配。 工作的这20年里,他成功处置涉爆现场100余次、废旧雷管30余万枚、导火线50余万米、导爆索1万余米。 而他也因为出色的表现,荣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五次,三等功三次。 这些不计其数的荣誉,如同张保国手套之下的伤疤,默默记录了他英勇排爆的事迹。
有关拐卖儿童的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 《亲爱的》《宝贝回家》《找到你》等等。 在电影《失孤》中,井柏然就饰演了一名自小被拐卖的小孩。 在他被拐整整27年后,才得以与家人重新团聚。 而这部电影中的现实原型,就是重庆“打拐英雄”樊劲松经办的一起案件。
樊劲松在加入警察队伍之初,从事的并非打拐工作。 直到有一次,他亲眼见识了人贩子的猖獗—— 当年,一位母亲丢失了自己的孩子,便开始四处寻找。 当她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犯罪嫌疑人之后,却被对方羞辱了一番。 这位母亲早已心力交瘁,被这么一闹突然心脏病发,客死异乡。 而被拐孩子的爷爷奶奶,也从此一病不起,这个家庭从此变得支离破碎。
这件事给樊劲松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颤。 他开始意识到警察这个职业,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有多么重要。 也正是从此之后,他开始走上了打拐这条路。
从事打拐工作以来,樊劲松接触了无数起案子,也认识了众多参与打拐工作的志愿者。 他的个人电话,24小时都为打拐工作开放,不放过任何一条寻找孩子的信息。 而他由于工作的原因,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单位住,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得往外面跑。 正因如此,他也对重庆及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貌、各地方的农作物、水土气候等特征了如指掌,只为快速判断寻亲孩子的信息。
在节目拍摄过程中,樊劲松也接到一起报警电话: 两个念中学的女孩失踪,疑似被网友骗走。 樊劲松立马驱车前往,根据调查得知,她们很有可能启程去了浙江。 如果涉世不深的俩人真的被坏人骗走,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避免悲剧发生,樊劲松立马采取了行动。 通过调查女孩的家属、同学、聊天记录,再加上监控,确定了两人目前可能所在的位置。 在奔赴目的地的途中,樊劲松一再表示,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 因为在此之前,樊劲松就经手过类似的一起案件,可当找到小孩时,人已经遇害。 樊劲松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并把它当做了每一次行动的警钟。
好在,经过严密的侦查和火速的追踪,终于确定了两个女孩所在的酒店。 最终,两个女孩在离开重庆之前,被樊劲松找到。
这些年来,樊劲松一共参与侦破涉拐案件300余起,由他找回的失联妇女儿童,多达1059个人。 光是侦查案件时的总行程,就超过100万公里,足以见得其辛苦程度。 在这些数字之下,是无数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可以说,樊劲松通过自己的努力,避免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痛苦与悲剧。
扫黑除恶的警察形象,相信大家在电影中都看过不少。 香港演员任达华,就可以说是“警察专业户”,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个英勇无畏的警察形象。 但是这一次,他这个“有剧本的警察”,要去探访一个“没有剧本的警察”。 而任达华口中的这个人,正是破获山西扫黑第一案——“6.03”专案的警察张少华。
说起山西的“603专案”,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耳闻。 它指的是山西闻喜的侯氏兄弟,利用自己在当地的势力,盗墓、涉黑、吸毒贩毒无恶不作。 候氏兄弟在当地臭名远扬,但是老百姓都敢怒而不敢言。 一方面,是因为这伙人的行为过于恐怖。 一位村民曾被他们非法拘禁20天,用钢针一根一根往受害者脚趾甲缝里扎。
直到现在提及此事,受害人仍然心有余悸。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伙人的势力过于强大。 因为他们在警察局内部有“自己人”,保护伞的力量盘根错节。 警方曾经破获过一起侯氏兄弟主导的盗墓案,抓捕了一批犯罪嫌疑人。 可以侯氏三兄弟为主导的中心势力,却毫发无伤。 一张图可以看出其猖獗程度—— 这张“涉案人员结构图”里,肉眼可见的大片红色名字,都是公安系统里的人员。
为了彻底消灭这帮团伙,张少华成立了“603专案组”进行调查。 接下来,就是与这帮匪徒斗智斗勇死磕的艰难过程。 调查局既要取证、侦查和分析,又要在抓捕后进行审讯,日夜不停地连轴转。 在调查过程中,张少华曾被黑恶势力跟踪,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直到他鸣枪三声,才吓退对方。 从此之后,枪支成为了他护身的标配,足以见得其办案的凶险程度。
不仅他本人受到安全威胁,其家人也受到牵连。 张少华的母亲,曾收到过由犯罪嫌疑人寄来的冥币。 这些随时可能遇到的危险,成为了“603”专案组办案人员的常态。 因此,不管有多忙,他们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报道。 只为了告诉并肩作战的同事们:我还活着。
经过张少华等公安干警的努力,最终“603案”宣布告破,候氏兄弟也都被抓捕归案。 但是,张少华等人的扫黑之路却从未止步。 只要有黑恶势力的地方,就有这群人的身影,默默守护着广大百姓的安全。
除了张保国、樊劲松、张少华三人,这档真人秀里还记录了另外7位政法英雄。 比如致力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公益律师夫妇陈贤和曹旭; 2年处理了3000多件案件的“老赖克星”陈少华; 纠正冤假错案、以案释法的检察官彭少勇等等。 他们无一例外,都为了国家的安定和百姓的安稳,在自己的领域默默付出。
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提及这些人时,往往只会感慨于他们的伟大,却疏忽了他们的“弱点”。 殊不知,他们也是一群普通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软肋。 比如,排爆英雄张保国,在提及母亲因为过度担心自己而摔伤,变得半身不遂之时,也会流露出脆弱的一面。
打拐英雄樊劲松,会因为曾经办案过程中的一次遗憾,而感到深深自责。
还有扫黑英雄张少华,在提及对家人的亏欠时,也会不争气地流下眼泪。
英雄,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炮火纷飞的岁月里,那些为了民族的和平与安定,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人,是我们的英雄。 如今的和平年代里,这些为了匡扶国家的公平正义,牺牲个人和“小家”的人,也是我们的英雄。 虽然形式不同,但无论哪一种,都殊途同归: 他们都是为了我们向往的“岁月静好”,而一直不断地“负重前行”。 感谢这群英雄的存在,向这群最平凡而又伟大的人致敬!
*本文作者:张不才
今天,我们聚焦一个沉重的话题:
失踪儿童
说到失踪儿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让人深恶痛绝的人贩子。
但实际上,根据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报告儿童失踪,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依次为:
离家出走、迷路走失、不幸溺亡等意外、到同学家玩耍、因家庭纠纷债务纠纷等不实报告以及被拐卖。
从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的两年里,平台登记的失踪儿童数量为3053名,97%以上都已找回,其中离家出走的孩子占到55%,而被拐卖仅为48人。
2017年公安部刑侦总局发布的数据
不管是什么原因失踪,没了孩子,家庭就是破碎的,每次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总会让人心痛。
在公安队伍里,有一群专注于“找孩子”的人,他们就是打拐民警。队伍的名字虽然叫“打拐”,但不论什么原因孩子失踪,他们都会竭尽所能去寻找。
《致敬中国英雄》(政法季)的第二集,影视明星林永健和导演王欢,即将带大家走近打拐英雄,来自重庆公安刑警总队打拐支队的樊劲松。
在节目中,林永健和樊劲松会告诉你,当孩子失踪,家长在最着急和无助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做——
专注打拐20年的警察告诉你:报警不必等48小时!
因为48小时以内,是寻找孩子的黄金时间,因为我们的打拐民警们,时刻都在准备着出发。
在节目里,林永健见证了樊劲松办理一起未成年人失踪案的全过程。两个不满15岁的女孩,打好耳洞,买好行李箱,给家里留下了张纸条: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找孩子的过程中,樊劲松和战友们动用了一切科技手段,但过程并不轻松,风餐露宿夜不能寐,孩子父母撕心裂肺的哭喊始终回响在耳边。
樊劲松找到孩子时又急又气,对她们说的第一句话是:好玩吗!?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女孩们被找到后,所流露出的那种不谙世事——
林永健:你告诉叔叔,现在身上还有多少钱? 女孩:100块。 林永健:那明天后天你准备怎么办啊? 女孩反问道:找工作啊,这很难吗?
有时候,减少孩子失踪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更理性深入地认识这个世界。预防他们离家出走是这样,预防被拐骗也是这样。
经常看到网上有人做测试,说孩子很容易受到拐骗。现在的孩子那么聪明,真的是这样吗?
林永健和导演王欢来到了学校旁边,亲自扮演成“人贩子”,隐蔽摄像机记录下了他们的“诱拐”经过——
孩子没有被骗。但别忙着高兴,这是他们多次“诱拐”中唯一失败的一次,其余几次孩子都被“拐走了”。
虽然人贩子在当前的高强度打击下,变得越来越少,但依然有人在铤而走险。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才能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寻找失踪儿童,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打击拐卖儿童,警方还有哪些雷霆的手段?
走失数十年后,当年的被拐儿童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致敬中国英雄·政法季》,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上均可观看。
本文转自中央政法委长安剑(ID:changan-j)微信公众号
英雄档案:
樊劲松,1972年4月出生,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拐卖案件侦查支队副支队长。
从事打拐工作20年,为办理案件,每年近300天在外奔波。近十年来牵头组织并成功侦破了21起部督案件,参与侦破涉拐案件300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12人,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被强迫操纵参与犯罪的残疾人400余人。
樊劲松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嘉奖4次,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提到国产综艺节目,会想到什么?
夸张的综艺字体,画面回放加持特效,一个接一个的梗,一茬接一茬的任务……
长安君今天要安利一部国产综艺,它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一群人设永不崩塌的人。
它虽然有流量明星但明星只甘当绿叶,它虽然有任务但唯一的任务是展现真实,它虽然场面火爆但火爆却有独特的内涵,不作妖、不耍宝、不闹腾。
更重要的是,这又是一款只有中国才能做的综艺——
致敬中国英雄·政法季
这档节目由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和湖南省委政法委联合打造。
十位明星,每人都是英雄记录者,扛起摄像机抱起三脚架,和导演一起探访那些平时只在新闻报道中了解过的十位政法英雄——
与死神共舞的排爆警察张保国
扫黑一线出生入死的硬汉局长张少华
为打击拐卖儿童走遍大半个中国的警察樊劲松
将公平正义从纸面落到实处的执行局长陈少华
为“张氏叔侄”案奔波5年的检察官张飚
采访、记录、体验,明星成为一道沟通英雄与普通观众的桥梁,有纪录片的冷静客观,又有普通人面对危机时刻的真情实感,探访英雄们最真实的一面,体验英雄的高光时刻。
比如在演艺生涯中饰演过无数警察的任达华,真的跟随扫黑英雄张少华,冲上抓捕嫌疑人的现场,这个老戏骨感叹——
“现实往往比电影更充满戏剧性……”
比如已是一对儿女父亲的吴尊,穿上近80斤的防爆服,在排爆英雄张保国的指导下一步步走向真实的炸弹,这位父亲的嘴边念着家人——
“要让我的小朋友看到,爸爸是很勇敢的……”
比如张蓝心探访的英雄检察官张飚,无论如何都不肯让节目组进入他的家门,在张蓝心几乎“死乞白赖”的走入房门后,看到一幕让她悄悄抹泪——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有一种记录,是有意义有温度的……”
还有林永健、万茜……他们走近法官、检察官、警察这些政法队伍中的英雄,在记录与交流间一层层揭开英雄光环下的神秘感。
有时候成就一个英雄的,可能只是几分钟、几秒甚至一瞬间。但很多人不知道,为了这一瞬间,许多人用一生去准备和付出。
我们从节目里看到的不是必须仰望的人物,而是一个个平凡普通的人是如何经历起起伏伏,在曲折和磨难中不断前行,最终成就常人难以企及的伟大。
他们也会无奈,但在我们一笑而过的时候,他们认真了;
他们也会哭泣,但在我们轻言放弃的时候,他们坚持了;
他们也会纠结,但在我们患得患失的时候,他们付出了;
当观众在明星的带领下,一步步看出这些的时候,才知道政法英雄的伟大并不只体现在危难时刻的一瞬间,理解这个道理的过程,就是我们由衷向英雄们致敬的过程。
虽然有时候,这个综艺节目会突然变得沉重,但这种沉重,值得努力奋斗的你仔细咀嚼。
想看吗?
《致敬中国英雄·政法季》,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上均可观看。
本文转自中央政法委长安剑(ID:changan-j)微信公众号
没想到,一档真人秀节目,每集都让我看到流泪。
本以为,从名字就能预判它的内容;
看完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的预判多么自以为是。
这个节目,值得被所有人看到。
“打黑牺牲了,我们就是英雄。”
在山西闻喜,发生过一件大案。
有一伙侯氏兄弟,盗墓、涉黑、吸毒贩毒,没他们不敢干的。
在当地称王称霸,“说弄谁就弄谁”,老百姓都“闻侯色变”。
欠他们钱的人,被逼债、软禁,甚至上酷刑。
曾经有一个人回忆起自己被候氏兄弟逼债的情景,还瑟瑟发抖:
这些人的“狂”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他们在警察局有“保护伞”。
警方曾经破获过一起他们参与的盗墓案,涉案人员均被抓捕。
最终枪毙一个,死刑一个,死缓两个,无期好几个。
可这伙人呢?
竟然啥事没有,拍拍屁股就回家了。
这还有王法吗?电影都不敢这么拍吧!
公安局长张少华,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这些人伏法。
可破案,谈何容易。
首先,公安局的内鬼是谁?
他们到底潜入多深?
背后的势力有多强大?
不知道。
他只能挑选信任的人,组成了“6·03专案组”进行调查。
调查组要保密、要取证,要分析、抓捕、审讯、羁押……经常日夜不停连轴转地工作。
但即便如此,一切还是凶险无比。
为了阻止警方办案,张少华母亲甚至收到过对方送来的冥币。
他自己本人更是被跟踪,直至鸣枪三次才逼退对方。
6·03专案组有个微信群,无论工作到凌晨几点,他们都会在微信群里报个到。
目的是告诉大家:我还活着。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有剧本的警察,而他们是没有剧本的警察。
除了黑帮的恐吓,更大的威胁,来自于警方内部。
曾经有3个专案组的警察,兢兢业业地工作,可换来的,却是被诬陷入狱。
这让张少华感受到了背后强大的势力。
因为你不知道这一下子,动了多少人的蛋糕;拔出这样一个萝卜,会带出多少泥。
最终,他们通过调查,整理出一个巨大的犯罪关系网,让人看了绝望。
红色部分都是公安干警的名字,竟然占了一大半,就像蜘蛛网一样散开。
这里面有很多人,他都再熟悉不过,甚至包括他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副局长。
虽然最终,6·03案宣布告破,候氏兄弟也都被抓捕归案,但并不是一切就此结束了。
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工作。
从16年开始到现在,黑暗势力还没有完全消除。
只要有黑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
“我们穿着排爆服,还能留个全尸。”
起先,我并不了解排爆手这个职业。
以为就像很多电影中演的那样,疏散人群,拆开炸弹,选择剪红线还是蓝线。
记得《拆弹专家》里有一幕,年轻警察身缠炸弹,喊着“我是警察”,以身殉职,悲壮惨烈。
而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一群人。
处理战时留下的废弃炮弹,检查疑似爆炸物,排除爆炸警报等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作为一个排爆手,必不可少的设备,就是排爆服。
这身重达70公斤的衣服一穿上,走路都费劲,更不用说还要操作精细的排爆工作了。
而即便如此,排爆服的作用也相当有限,仅能在3米之外,抵御两公斤炸药的威力。
可绝大部分情况下,排爆手都是和炸药零距离接触的。
就像节目中的排爆手所说,一旦危险发生,防爆服的作用,仅仅是给他们留个全尸……
军队退役之后,张保国成为了排爆警察。
2005年,他带领团队处理一批废弃炸弹。
不想现场突然有一个发烟罐自燃。
要是它引燃周围的火药,势必会引起爆炸。
情急之下,他一边叫队友快跑,一边踢飞了发烟罐。
没想到里面的黄磷燃烧剂飞溅出来,点燃了火药,一瞬间他就被大火包围了。
虽然最终捡回了一条命,但是脸部和双手都严重烧伤。
这就是排爆工作面临最大的危险,未知。
你永远不知道面前的炸弹是否会爆炸,什么时候爆炸。
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去排除危险。
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民众的安全保驾护航。
像这样的例子,节目中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用双脚丈量土地的打拐英雄樊劲松。
工作18年,行走100多万里程,处理300多起案子,让400多人团聚。
他想的很简单,就是让“拐卖”这种超越谋杀的犯罪少一点,再少一点;
比如工作兢兢业业的女法医张娟。
在22年时间里,她进行过3000多起鉴定,无论何时发生案件,永远随叫随到。
为的就是用自己的工作,努力去还原每一个真相。
还有为张氏叔侄的冤案平反,即便退休也依然为人们提供帮助的检察官张飙;
为了普及法律,不惧危险,用溜索深入大山的检察官邓兴;
工作到最后一刻,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的边境书记王红星……
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英雄。
英雄有泪不轻弹,只因面对家人故
除却英雄的身份,他们也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家庭。
他们帮助了别人,维护了和平,却唯独觉得亏欠了家人。
一个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一丝不苟的巾帼,在面对工作、压力、危险时镇定自若;唯独在面对家人的时候,会变得不知所措。
片中有一个情节让人十分动容。
张保国被火烧伤的事,并没有告知父母。
于是,父母在看到新闻之后,马上打来了电话,哭着将他臭骂了一顿。
母亲更是因为着急,从床上滚落下来,从那以后,落下了半身不遂的疾病。
时至今日提起母亲,即便是被火烧伤时都没有流过泪的张保国,泣不成声。
他很内疚,对于家人,他始终觉得自己亏欠了许多。
但他不能放弃,因为这就是他的工作。
对此,家人们也看开了,他们的话虽然朴素,却令人感动。
父亲说:“他学的就是这个,他不干,谁去干呢?别人干也危险。自己的孩子危险,别人的孩子就不危险了吗?”
母亲说:“跟自己孩子还有什么好说的,他只要健健康康,好好工作,就行了。”
家人的理解和希望,给了他们勇气,同时也将这种勇气传递下来。
张保国的女儿,即便一直想对老爸说:“以后别穿排爆服了,别剪线了。”
但她依然选择像老爸一样做个人民警察。
法医张娟,虽然忙到逢年过节都不能陪家人吃一顿饭。
但她的女儿,仍旧继承了家族传统,穿上了警服。
王红星书记虽然在工作岗位上牺牲,但他的儿子仍然选择继承父亲的衣钵,继续守护边境。
这是英雄精神的传承,永生不灭。
看了这个节目之后,自己真的很受触动。
原来,岁月静好,是因为很多人把黑暗挡在身后;
现世安稳,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英雄。
致敬英雄,珍惜生活。
感谢他们默默守护的一切吧!
##
作者:乔一瞧
视觉:鲜和奶油
图片源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