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老幺 그래, 가족(2017)

老幺 그래, 가족(2017)

又名: 没错,这便是家庭 / 是的,家族 / 对,家人 / Yes / Family / My Little Brother

导演: 马大允

编剧: 贞美珍 尹弼俊

主演: 李枖原 郑满植 李絮 郑俊荣 金恩惠 李德京

类型: 喜剧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上映日期: 2017-02-15(韩国)

片长: 106分钟 IMDb: tt6654268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这一家里有三口人,分别是没有正经工作、不懂事的长子成浩,装得挺像回事、结果啥也不行的二姐秀景,没有任何才华、光有外表的老三珠美。

演员:



影评:

  1. 23333因为老原所以对这片极其期待。

    但是看完我只想说,造了什么孽来看这片……

    一开始的长镜头我就对这片的质量产生了疑惑……这长镜头导演想说明什么呢?首尔那么小怎么可能有后面的这么多年也没见一次233333你都能在一条街碰上,哥哥还闹那么大动静周围那两个妹妹是眼瞎还是耳朵聋??

    一开头三个人物还不如各自干自己的交待清楚干什么工作铺垫一下人物性格之类,对了我想说,这片人物设定全靠嘴,人物情节全靠嘴!导演老师没教你镜头要会说话吗??

    剧情散乱无序,各种不符合逻辑。并且,各种狗血都堆在了一起,说的是家庭片。我其实很想问,谁家能这么可怕?出去见个姐姐哥哥们还能出车祸死了???那个肇事司机就这么逍遥法外了??好吧重点不在这里!

    说好的普普通通一家呢……这种家庭比原子弹打到你家里的几率还要小吧??

    题目起的是,是的,这就是家庭啊?然而,我并不觉着这他妈是一个经历了很多最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温暖家庭。

    这片人物成长真心太过生硬,戏没铺足就开始转变了??大姐这么容易就被感动了??还有大姐自己的行为就很怪异【我怀疑她有狂躁症】,最后落脚点更是一塌糊涂。哥哥看了一封信就,我要照顾老幺了??然后嫂子就说双胞胎也要找小叔了??就因为做了一顿饭??还是靠嘴说的233话说,这双胞胎是异卵吧……

    爸爸妈妈的关系全靠嘴,然而最后还没叨叨明白。加上煽情的妈妈那场戏想骗眼泪是咋地??我只想说这演员演技真的不好,可以换一个演员说不定我这个泪点低炸了的人就能哭出来了呢2333

    还有啊!这片想搞笑起来,所以大吆小喝的是想说我这片是轻喜剧吗??可是真的不好笑……还略微……好吧,其实很吵……我室友都让我小点声233然而我声音真的调的很小,手动再见!

    线太乱,还不会铺。只靠嘴,是不行滴!2333

    导演想拍普通的略带现实的生活片,我建议还是看看《恋爱谈》吧!虽然题材很不一样,但是同样都是生活片,同样都想把片子做的尽可能贴近生活,就别做出来那种很生活的感觉!要由里到外都要给人这种感觉啊!

    成本也不低吧这片,画面这么“紧凑”是要干什么……一个镜头里放四个人还他妈近景,我真的看起来超级压抑!你把镜头往后拉拉怎么了!怎么了???

    还有音乐,这个还可以,导演十分“完美”的用这配乐想煽情,2333想高潮迭起,想用声音吓人,然而仅仅靠音乐真的一言难尽,让我想起了我看的刘阿姨的《我老婆是明星》,不过好在这片还没和那个片一样滥用的我都想把它音响给砸了!!!

    我正在思考我这人是不是一个肤浅的人为什么我喜欢的女人都拍这样的电影???

    恩……大概我就是肤浅的人23333

    最后小男孩在坟头说的话,真的是完美的概括了这部电影的剧情啊2333

    算了算了……导演也没想拍个好片。

    什么飙车戏乱七八糟的加了不少,就是不愿意好好铺铺剧情,打磨打磨剧本。

    小男孩有的地方确实演的不错,不过有的地方就略显浮夸。

    那个二姐刚开始我确实不太喜欢那个脸,不过看完之后,发现整部片就她的人设比较正常。就她的人物转变还算能理解的,不过最后也是走了后门吧??这和大姐一直在抵制的走后门好像冲突很大啊2333这进电视台是大姐给找的吧2333可能和那个红二代的小姐姐唯一不一样的是,大概二姐比较有实力???

    哦,对了最后煽情她妈的好尴尬,我……我……不过小孩哭的时候说的台词不看画面只听声音还是挺不错的,配乐不错真的!

    最后一场闹剧终于结束了!

    啊!我……一言难尽啊!

    总体评价:一星半。剧情杂乱无序,人物成长太过生硬,画面构图太过于紧凑给人极其不舒服的感觉。剧情铺设全靠嘴然而最后也没说明白,各种狗血聚在了一起,这类“家庭成长”还是给别人吧2333最后说一嘴,配乐是整部电影里最出彩的,导演就感谢人家配乐吧,挥挥!

  2. 除了有一个当红炸子姬外,本片简直包含了低票房电影的所有元素-剧本无趣、笑点落伍、过度煽情、人设混乱、重要情节突然中断、情感转折异常模糊、演员之间配合尴尬、消费女性情节严重,里面的父母真是一言难尽啊,子女又是还债又是帮养小孩的,电影差强人意。总之希望老原以后能接到不错的剧本,不然太对不起这演技了
  3. 这部电影是描写韩国的一家四兄妹,其实也是社会上许多家庭的缩影,虽然过程中有笑点,但更是体现出家庭感情。不成器只会抱怨的大哥,被家庭负担牵累十年的老二,只能打零工无学历的老三,被父母隐瞒了出生却被照顾得很好的老幺。首先这部电影感觉编剧是立足在人性本善这一点开始的,这样最后电影出现这样的结局也不奇怪,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要分析电影里的人物和背景交代。

    电影中有这样的交代,在小时候,老二被欺负,都是老大去打人(老大这是有暴躁狂的倾向啊,老二脾气稍显暴躁也是家族遗传了23333),老妈收拾残局,三人有一样的生活习惯(老幺吐槽的他们喝酒什么的),一样喜欢吃的食物(生鸡蛋拌饭),可以说在没分开之前一家人的感情是很好的。电影里还有一幕就是在警局等待找老幺时,三兄妹坐在长椅上一起抖腿(吐槽一下真的不是老原传染的吗?哈哈哈哈)。而他们的父亲是个到处惹事给自己子女带来麻烦的人,但是最终出车祸死掉了。这里话外题一下生鸡蛋拌饭,韩国的生鸡蛋我不清楚,但是日本的生鸡蛋拌饭我是接受的,没有什么腥味,还挺好吃。

    下面是人物设定。

    首先老大原本是可以参加奥运会的跆拳道运动员,却因为父亲输掉选拔赛,并且失去控制打了人,也丢掉了自己的前途,运动员和教练的途径都不可能了。但是老大其实是很护短的人,自己人被欺负了第一反应就是打回去。而他容易上当受骗的事情又表现出老大其实很容易相信他人,没什么心机的人。在生活中他是一次又一次压抑自己,颓废的过着生活,处于失去前途的阴影下,不敢正面自己的人生。这里需要划个重点,他的怨恨点只是父亲,而对老二他是愧疚的,因为老二帮他付了保释款,还因为他让老二丈夫担保造成了她离婚

    老二呢,其实是个内心柔软外表冷酷的人,用刻薄的语言、冷厉的眼神和冷淡的表情把自己伪装起来表现得冷酷,而又柔软到把老幺交给老三养的时候还要给一笔钱。一次又一次老幺对她的关心,都可以看到老二脸上瞬间的深思和柔和下来的眼神。每次威胁要把老幺送到孤儿院,但是最后也只是送去老三那里。最终老三那25W车费也没让她还。而播放母亲遗言碟那段大概是老二感情最释放的时候,大学学费自己赚,还得打工给父母寄生活费(这里其实也可以体现出老二性格里的柔软和倔强,自己都十分艰辛了,但是依然会想着父母),十年的辛酸,帮父亲还债,还完后的空虚,对父亲的怨恨,这些都化成老二倔强又伤心的哭泣。电影还有一句话也体现出老二其实是在乎家人的,在救老幺那段,老幺给老二道歉的时候,老二说过“假如你是陌生人,我的情况可能会比现在好得多”,为什么是陌生人就会好很多呢,因为陌生人就不会关心也不会管他,但是偏偏是弟弟,不能完全不管。这里还是得划重点,老二的怨恨点依然是父亲,因为父亲造成了她的艰辛,想去纽约也只是因为想逃避父亲而为自己找个合适的借口,而对于离婚老二也坦承不完全是因为老大

    老三其实是个中立人物,没什么怨恨点,只有对童年兄妹间的相处、兄妹感情的怀恋,每次都感叹分开后大家过得就不像一家人,所以她是非常渴望兄妹能和好如初的。并且对于自己因为没上过大学只能打零工也没什么怨言,因为觉得自己学习不好。

    老幺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了,因为他是完全独立于这些纠纷之外的,他没有经历过父亲的惹事,只看到父亲对于子女的想念,这些对于他都有潜默移化的影响,所以老幺是非常渴望能和哥哥姐姐团聚。

    为什么说老幺重要,是因为我们都知道所有的事件堆积到了爆发的点就会不可避免的爆发,而事件的解决也需要有一个能联系众人的点和合适坦诚相待,需要纽带和润滑剂,而编剧就营造了这么一个氛围,老幺就是这个重要的纽带和润滑剂。因为老幺自作主张的录音导致老二被打,而老大又暴怒的揍了打人的社长,即将面临被炒鱿鱼毁掉生活的老二一下爆发怼了所有人,而三兄妹喝酒又坦承了自己的心态,其实这样之后老二的情绪是已经缓和下来了。

    接下来老幺当润滑剂了,迫于现实生活送了老幺到孤儿院后三人的反应。老大充满愧疚并承诺一定会很快接老幺回家,而弟弟留在他钱包里的三万元和纸条也打破了他内心,让他更愧疚(这三万元大概是老幺得到那笔打工钱)也唤醒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感情十足外露了,终于开始正面自己的人生,走出失去前途的阴影。老二在家失落的坐着叹气深思,是对弟弟的内疚和柔软,而母亲临终嘱托,还有手表里的照片,实际成功的录音都唤醒了她内心深处对自己几个兄妹的感情。而老三一开始从要送他去孤儿院时就表现得非常不舍,但是现实情况就是她连自己都无法养活。

    所有感情铺垫都已经做完,那就也到了结束的时候,老幺的失踪让一家人都回到了老家,在坟前的痛哭让三兄妹感到心痛,宣泄完感情的三人也开始敞开心扉,开始回忆童年生活,西瓜棚里的照片让老二完全的心底柔软下来,对以前的生活充满回忆,卸下冷酷的面具也是自己的保护层(私心称赞下老原看顶棚照片的那个眼神)。而处于所有怨恨中心点的父亲早已去世,老大老二也已经敞开心扉,老二决定把录音做为报道时候说“纽约是不错,但也不能这么做”就已经说明她已经软化,已经没有想逃避亲人的想法。

    还有那爹真的是渣啊,早年惹事害了几个子女不说,最后连种块瓜地,修个亭子还是在禁止种植区域,也是没谁了。

    所以最终电影做了这么多铺垫,重点塑造了老大老二的矛盾、怨恨点、和性格,那么最终一家人和好,和气呆一起也是必然的了,都没怨恨的人了,气也出了,该谈也谈了,要解决的也解决了,还这么闹,不是给自己找事做么?

    最后一点就是为什么电影这么突出老二的感情线呢,因为老二是整个电影里命运最苦逼的人,一直背负着家庭负担,也是心中怨恨最大的人。也许因为在当代中国,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无法感受到兄妹之间的羁绊,但是在我们的上一辈家里大多是有几个兄弟姐妹的,无论男女他们的实际生活就是跟老二很相似的,因为对家庭的责任而放弃了自己很多。而我自己虽然是独生子女,但是几个堂表兄妹间也是感情极好,互相帮助、理解、扶持的,即使有矛盾也能心平气和坐下来谈谈,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我个人是因为老原找的这部电影来看,所以关注点难免大部分在老原的演技上,这篇影评也许会有偏向,但是仅是个人观点,不喜请略过。

  4. 其他人的短评和影评,除了夸枖枖原的,想当多的人都是喷这个片子各种不好的,我觉得没必要吧。因为除却枖枖原的原因,我都真心认为这部影片挺好的。

    电影本身一个多小时,家庭剧截取了生活里的一些事,前前后后可以交代清楚,故事清晰,整体主线叙述挺好的。你们要求全部拍全,那就是电视剧了好伐。 电影说这是喜剧,不过也让我又哭又笑,很是无奈。 老大二傻子,被人骗就只是想让家人过得好一些,老二那么努力那么轻易被别人抢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老三满怀热情,然而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每个人都挺惨的,让我怀疑,这只是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

    总体上,也算是发人深思吧,毕竟嘛,深度还是有的。比某台的小品强啊……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