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丑陋的罗马人 Brutti sporchi e cattivi(1976)

简介:

    本片中的一家罗马穷人纯粹是无恶不作的刁民,欺诈、通奸、谋杀、淫乱,什么都干。大家长失去了左眼,从政府那里获得一百万里拉的补偿,他的亲戚想给他下毒,而他自己则花天酒地,甚至把妓女带回家。他酗酒、吹牛,还拿着手枪威胁亲戚。那些亲戚们如同是歌剧里的合唱队,步调一致对付他。他那十多个孩子似乎都被困在这个贫民窟里,前途无望。

演员:



影评:

  1. 用那么多形容词,无非是在形容一个古怪的大家庭。假如你想用一个词来概括,我想可能便是:生活。
    独眼父亲每天怀抱猎枪睡觉,每天更换钱罐的藏匿之处,害怕全家十几口人会偷走钱。四代同堂在此是极端的“同堂”,人和人几乎相叠着睡觉,兄弟和各自的妻子旁若无人地做爱,家族间的乱伦稀疏平常,老奶奶终日坐在轮椅上看英文教育片。他们共有的财产就是一间颓顷欲坠的纸棚子,像毒草丛那样蹲踞在罗马贫民区的高地上。周围的邻居也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比如:以拍裸照为荣的母女俩。
    这个独断专横的吝啬鬼父亲加芹多不愿意让家人分享自己的积蓄,眼睁睁看着三代子女在贫困中挣扎。有儿子想当美声歌唱演员、有儿子想开理发店,但他仍然一毛不拔。也有儿子去做女装男妓,遭到父亲的辱骂。
    但加芹多有突如其来的悲哀。所以他爱上了一个肥硕无比、在粗鲁方面和他天作之合的妓女,并把她带回家。老婆在巫婆那里明白了一点:与其诅咒他的眼睛、胳膊、睾丸,不如直接让他死。
    于是,由全家人出动,一边切着血淋淋的生肉,一边谋划了一场毒死一家之主的午餐。但加芹多意识到自己吞下了一斤老鼠药之后,蹬上自行车就走,倒在污浊海边,还在下意识地蹬,之后拿起打气筒,将海水灌入自己喉咙里,状如吞枪自尽。这场戏拍的、演的惊世骇俗,事实上只是有种不可思议的真实。
    加芹多没有死。反而放火烧了那个家。当然,没有人受伤。
    他还恶毒地卖掉地皮,想赚了钱再眼睁睁看到全家子肆无家可归,和自己的新情人寻欢作乐。
    最后,一切仍是回归到原态,一家人像是牲口一样住在一起。
    但最后的镜头却让人瞠目结舌。十几岁的瘦弱少女无端地腹部隆起,面目冷漠安详,重复着每天清晨打水的工作。你就知道,虽然是回归了原态,却总有个体在发生剧变。
    破败的贫民区总是充斥着这些贬义词,我想到黑泽明的那个废墟电影,说着日本话的粗俗主妇卷着和服袖子、在公用水龙头前扭捏放肆表情,孩童过分成熟老辣,男人女人在棚户下做肮脏的爱,证明着贫穷世界回归本性的伦理黑洞。但那样的场景下,偶尔的突如其来的悲凉和爱,大抵是沉重得令人无法承受的。
    庞大的家庭坐在摇摇欲坠的杂货卡车上的时候,中景变成全景,俗艳底色上的红触目惊心,颠簸得太厉害,一家人像是处在共同的酩酊之中。
    贫穷并不是造成这副怪异闹剧的惟一原因。贫穷让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依恋被撕扯得不成形,这并不强调贫穷的可怕势力,而恰是反衬所谓“爱”的薄弱和不堪一击。人性中的残暴、粗俗、冷漠、下流、吝啬。。。。终于,你看完这个电影的时候,发现只能用贬义形容词集合体来描述这个故事,乃至它勾引出的所有你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极端的现实主义。
  2. 不可多得的好电影,现在像这样敢于直描现实的电影越来越少了,即使在西方这样的电影也得不到投资方的亲睐了。可现实依旧是现实,片中的那种底层社会人性的黑暗时刻存在着每一种意识形态的社会中,一颗顽疾一样无法痊愈
    NB的影片。十分好笑、富于激情、魔幻,又丝毫不减真实感。意大利的四世同堂故事,棚屋里充斥着小偷、荡妇、无赖、谋杀犯,每一个人都是自私自利者,但他们都不是坏人。看到结尾,你不恨他们,甚至受到了因神经大条而生机勃勃的西西里性格的感染,有了希望。
  3. 这部佳作真的很冷门,曾经我想看喜剧片时候没有找到,看关于底层生活的社会现实片也没有找到,直到在一个豆列才发现的这部片子。

    看过的人很少,短评还不到300,以目前国内的文化状况看,未来看这部片子的人将会更少,这部优秀的作品,将会和更多的经典一样,被人为的忽视与遗忘。

    但就目前的短评看,有很多人压根就没看懂,或许当成喜剧哈哈一笑,或许直接扔下一句话,穷人的劣根性,喜剧我就不辩解了,的确这部重口味的作品有不少低俗的笑点,我要针对的是后一种观点:即穷人的劣根性。

    首先劣根性是什么意思,是指根源上的恶劣,这种恶劣成为了犯罪的温床,各种的家暴、脏话、乱伦、市侩、谋杀、强奸、抢劫、卖淫无不来源于此。

    穷人的劣根性等言论与曾经盛传的人种优越论如出一辙,按照道德的原则,将整个阶层进行划分,从根源上排斥整个穷人群体。仅就该片来看,这种论点一点也站不住脚。

    因为孩子是无辜的,导演毫不留情的将整个贫民窟分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成人世界,一个是孩童世界,两个世界截然相反,彼此分离,互不在场。成人作恶时候,孩童从没有出现,孩童天真玩耍时候,成人又消失不见,连接两个世界的是一名穿着黄雨鞋的瘦弱女孩,这名小女孩代表着贫民窟的另一个群体。

    这一群体还没有脱离孩童的稚嫩,却又已经到了步入社会的年纪,但是孩童般的纯洁善良却已经在她身上扎了根,一朵荷花开在了烂泥塘之中,未来注定是悲惨的,片子也或多或少有暗示,比如卖淫和意外怀孕,她就好像骆驼祥子里面的小福子那样,将死于宿命。

    所以收起你们的穷人劣根性一类的不知廉耻的话吧,这是一部关于穷人命运的片子,不做评论,不做解释,不做批判或者建议,只做展示和呈现,将穷人的生活暴露于荧屏,以供反思。

    多说一句,该片呈现出来的混乱与癫狂状态恰恰反映出了贫民窟的一种本质情况,就是无规则与无序性。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规则的制约与维护,道德伦理法律公共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家庭学校工作公共场所四个方面缺一不可,但贫民窟恰恰是一样也不具备。这种的不具备便带来无序与无规则的社会状况,直接导致恶人猖獗好人沉沦的悲剧。

    规则失序责任在谁?电影里已经有了不少的暗示,贫民窟一墙之隔的现代都市、面对家暴无动于衷的警察法官,没有提供正规就业却拥有无处不在的风月场所,责任在谁已经不言而喻了。

    最后还有什么想说的,那就是南美的肮脏战争,当有理想抱负的知识分子真正看到了贫穷的问题根源,想借助群众的力量进行解决时候,上层主流社会便开始了反扑,开始了清洗,许多人遭遇了逮捕酷刑暗杀处决等等,而这一切的幕后指使者是腐败的上层主流社会,操作者则是穷人中的各种人渣,美好的一切毁于一旦,社会便从此不再光明。

  4. 除了观影本身带来的乐趣以外,与导演斗智斗勇也是我看电影的重要内容,即使是那些带入感特别强的时刻,我也在琢磨导演是怎么想的,接下来他是憋着要干什么。

    起初我以为导演是要歌颂他们猪一样自由的生活,他们准备杀死家中的暴君时,就觉得一定会杀掉他了,大家从此开心的生活下去了。看到那家伙骑自行车跑了,我就有点担心,是不是猜错了,等到那老家伙用气管往胃里灌海水,我心就凉了,这家伙肯定死不了了。前面所有的喧嚣,欢乐,污秽,下流,一下子变味了,旁观带来的喜感一下没有了,变成冰冷的现实了。“我就是要这么干。”我好像看到导演在摄影机后面咬牙切齿。我毫无办法了,当他决定就是不给你希望的时候。

    我讨厌这个家伙,但不得不与他和解。他把把智力斗争留在片子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