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旅行的艺术 The Art of Travel(2008)

简介:

    高中毕业的康纳(克里斯托弗•马斯特森 Christopher Masterson 饰)与初恋女友婚礼在即,随后将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婚前,康纳发现女友与自己最好的朋友出轨,婚礼上康纳愤尔出走,远赴南美旅行散心。在遇到两位荷兰美女后康纳被洗劫一空,只好向父母求助。返程前,康纳偶遇达莲娜•劳恩(布鲁克•伯恩斯 Brooke Burns 饰)和克里斯托弗•劳恩(强尼•梅斯纳 Johnny Messner 饰)夫妇,决定推迟入学,加入他们组织的穿越巴拿马与哥伦比亚之间长达100英里的达里恩沼泽冒险行动,试图打破吉尼斯纪录。冒险过程中康纳结识了东欧女子安娜(安杰丽卡•丽波拉 Angelika Libera 饰),并坠入爱河,然而在接下来的旅途中,二人还能继续同行吗?

演员:



影评:

  1. 我真是喜欢影片的开篇和结局。
    只有足够洒脱的人,才会在婚礼当场将恩怨了结得淋漓尽致甩手离开奔赴旅途,才会在结束了萍水相逢的恋情之后又继续奔赴不知终点的明天。
    无关凉薄,而是坦然面对人生爱恨离别。
    像我想像中武侠小说中身怀盖世武功的奇侠中所应当有的结局,快意恩仇,纵马江湖。

    电影里面有个人说:“每个人都在想成为一个印第安那琼斯。”
    但是真正实现那样精采人生的会有几个?
    即便是这部片子里,也无关于惊险猎奇,就算是三百多天雨林沼泽地的行程,没有惊悚的狂蟒,没有千年的古迹,没有无价的财宝,就连一个倾城倾国的美女都没有。最危险的刹那是碰见手持枪械的丛林游击队。
    这只是一段旅程而已。
    我们都已经不在那个时代了,那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世界上仍然许多神秘之地,未知之谜。
    在旅游已经成为大众化产业的今天,一次身负GPS、头灯、对讲机等等已经把人身安全防护得滴水不漏的旅行,已经无法让你成为斯文赫定,斯坦因,又或者唐玄奘、徐霞客之流了。

    无数现代人在商业社会的重重枷锁里束缚得无法动弹,一年半载才偶尔经历一次旅行,参观了无数前人留下来的路线资料,背负了满包的高科技的武器,走马观花的膜拜了西藏雪山,更像是囚徒难得的放风。
    回头一场游记用尽了如痴如醉的词汇,矫情得人鸡皮疙瘩都落了满地。
    但是结果还是一丝不苟的做一个规规矩矩的社会人,在各种条条框框给自己画出的那个小格子里,奋力做人,买房,存钱,以及下一次的放风。

    人人都在向往自由,但是有几个人可以真正的把生命献给自由?
    围绕着人生的正常路径行走,保证可以生活得安安全全,有前途,有事业,有家庭,把旅游当作犒劳着实是不错的安慰。

    但是我还是坚持认为,旅行真正的艺术在于,你根本不知道你的下一站是在何方。前面的路是一个接一个的未知数。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人,还是看见什么样的风景。
    是用心在前行。
    也许,那才是真正跳脱了这个世界上缚在人身上的规则。
    将人生献给旅途,就像片子里CONNER一样,一场旅途中的爱情,在沼泽地中开始,在马丘比丘结束,得到了就是得到了,失去了就是失去了。然后继续奔赴明天。
    真正的洒脱。

    好笑的是,即便如conner一样,如此率性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无需忧愁金钱,不过来自于父亲在背后全力的物质支持。
    精神的洒脱还是以物质上的有所依靠而作为前提。

    否则还是得退缩回来,背负起越渐发达的人类文明所赋予人生的越渐沉重蜗牛壳。

    只是拜托,只不过是一次被无数人实践过的、有计划有目的、毫无惊喜可言的、无关痛痒的旅行罢了。
    请千万不要再写肉麻兮兮的矫情游记来折磨看客了。
  2. 我给一星的电影里,最无耻的一部叫《旅行的艺术》。

    偷了阿兰先生的书名也就算了,表演低劣也可原谅,甚至情节荒谬也可忽略,但将“旅行”这么美好事情从头到尾强奸到底,实在令人发指。更可悲的是,导演并不觉得丢人,还欢天喜地的展示自己的“艺术”,沾沾自喜至极。

    故事一开始就十分匪夷所思:高中生康纳毕业后与初恋女友婚礼在即,随后将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婚前,康纳发现女友与自己最好的朋友出轨,便决定把二者的亲密照片贴在来宾座位下面,在典礼上当众羞辱未婚妻。此生之狠毒可见一斑。但考虑到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高中生康纳受刺激的严重度,此举也许并不离奇。

    失意的康纳远赴南美单独旅行散心。在遇到两位荷兰美女后被洗劫一空,不提巴拿马城治安的危险度,也不提他这种烂醉半裸毫无抵抗之力的白人小孩怎么神奇的安全回到旅馆,只说康纳在这种情况下的行为。康纳向父母寻求金钱支援,本打算就此飞回加州入学,但返程前,康纳偶遇劳恩夫妇,决定加入他们组织的达里恩沼泽冒险行动。达里恩沼泽位于巴拿马与哥伦比亚边界,长达100英里,无路,毒虫异蟒丛生,期间还有武装恐怖分子出没,着实惊险。

    这个故事行进至此还算有趣——尽管细节粗糙拼凑,对话陈腐鄙陋,但总算独特,尚有可看性。可一进入关键性的达里恩沼泽,导演及编剧的无耻就展露无遗。这一群“徒步”无路热带雨林的人们执意开着一辆色彩鲜艳的吉普车,跨时一年多的旅程,油满水满食物也满坑满谷,唯一的困难是没有冰,只好喝了一年的热啤酒。镜头极力展示雨林的馥郁与野外生活的刺激,包括篝火晚餐,帐篷野合与路上无尽的打闹玩笑,所有跟旅行有关的疲累、意外、艰辛统统没有。要是全都没有也就算了,就当幻灯片看;可偏偏又要渲染吉普车无法爬过山涧的细节。好,等着看他们怎么把装满一年储备的食物、水、汽油和工具的吉普弄过去,等啊等,突然间的,奇迹般的,吉普车已经过去了,冒险结束了,记录打破了,所有人皆大欢喜,就连丛林中以绑架抢劫为生的恐怖分子都是文学爱好者,说不定还时不时上个哥伦比亚版的豆瓣谈谈人生理想什么的,一段语录就能搞定,大家亲亲热热的同喝热啤酒去了。

    达里恩沼泽这段所谓的“冒险”基本代表了整部电影对“旅行的艺术”的态度——什么是旅行?旅行就是拿着父母的钱,住好的吃香的喝辣的,逃避责任与现实,不需要承诺,不用看未来,没有困难,即使有也奇迹般的化解,想怎样就怎样,想去哪就去哪。浪漫啊,美好啊,然后再到博客上贴两张到此一游的糖水照片,再不然连登机卡旅馆收据也贴上,看,你们羡慕吧。

    对方的文化韵律,历史陶冶中的艰辛,人民生活的状态,尚未解决的社会问题统统都不存在;行程变更的困难,水土不服的反应,独自出行的寂寞,资金告磬的焦虑,意见不合的尴尬,因离去才终于体会到对归来的反思,都不重要。旅行唯一的目的就是拍出那些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艳照与实践那些露水相逢的艳遇,作为今后人生炫耀的资本——而这种炫耀的极品境界,就是拍出一部充满不切实际的偏见与肤浅庸俗美景幻想的电影,并宣扬这就是“旅行的艺术”。

    原来 “行万里路”亲临世界的“背包精神”彻底蜕化为逃避,旅途上的风景变作个人资本的附属,荆棘拔掉,沟壑填平,问题交给奇迹解决,资金全由他人支撑,离去只是为了离去,伴随着空洞的风景片段,主人公的虚伪超脱令人作呕。

    纪录片中有一类叫propaganda——政治宣传片。其特点有二,一是片面展示事实的一个方面,决口不提可能的其他解释,甚至抛弃或虚构事实,调高嗓门嚷嚷断言;二是填鸭式的重复信息轰炸,一个简单的观点在短时间内被反复多次重复,与传销洗脑类似,强迫受众的支持。

    我真没想到,原来有关旅行的故事片也能拍成propaganda,找几个(或一大坨)明星,打着艺术的名号,人模狗样招摇过市。

    这是世上最可悲的电影。

    只希望观众不甘做propaganda的奴才。
  3. 最近一些琐事,搞的心里很躁动。于是,又妄图出去转转,可还要在强大的房贷面前,我和黑皮的温饱面前低头,安份的呆在北京。即便前几天刚刚和小夫妻爬了野长城,仍旧觉得憋的浑身发痒。只能抓起书架上王秋阳的《只为与你相遇》,看王董被豪华兵团恭送上珠峰。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溜达一圈地球三极。每次犯了旅行病不能出门的时候,只能看看书,看看电影。可所谓旅行,既不是爬上野长城也不是九死一生上了Everest能麻醉的。

    于是,混沌的时候看到了这部令人发指的电影—《旅行的艺术》

    这是部罪孽深重的电影。同时玷污了两种我喜欢的东西,我能忍受一部烂的电影,但无法忍受一部关于旅行的烂电影。其实按照我的想法,我本不想叫它电影了。在我所看到旅行公路电影中,能拍的这么烂不是常人能做到的。我的电影标签中有一类叫做垃圾,此片就是传说中垃圾中的战斗圾。

    高中毕业的小C在婚礼上有预谋的公布了新娘的艳照,然后莫名其妙的口头FUCK了新娘和伴郎,仿佛新娘和伴郎真的有奸情一般,最后理直气壮的出逃了。一切,就好象小C是为了获得一个出逃机会。经历了小旅馆偷窃,被正义使者打劫后,厚颜无耻的向爹娘求救。转脸用着爹娘的钱便与两个荷兰妞玩双飞,续而奔向巴拿马继续危害人间。在巴拿马这个政府下台率最高和罪犯最神往的地方,小C偶遇了貌似成熟实则精神抑郁的肌肉男。在肌肉男的忽悠之下,伙同一票小精神病硬是要把一辆吉普车连拉带拽搞到山的那边。此刻,我理解这种为了吉尼斯纪录的装逼行径,但我实在不能理解这群小精神病用小片刀乱砍几下就能开出一条能让吉普车爬山路。要证明什么呢,证明一种意义么?证明有些东西的存在根本没有意义么?其中的小精神病甲像极了《蠢货》经常穿丁字裤晃悠的哥们。

    原始森林这种封闭的环境下是最容易描写人性桥段,至少连幸存者这种电视GAME都能做到。可惜,导演不着四六的叙述让人昏昏欲睡,一个接一个的小精神病摆着各种疲惫,沧桑,满足的POSE。几次肌肉男装逼的演说总是让人一头雾水,就我是在外边转悠的时候遇到最装蛋的人在肌肉男面前似乎都变成了尘埃。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这次傻乐吧唧的推汽车穿越活动。

    这会儿,电影真让人作呕了。陈老师天天嘴边挂着旅行的意义,时间长了尚且应该明白了一点儿。而这部片子的导演居然连旅行是怎么回事儿都没搞清楚就艺术了。旅行是离家出走么?旅行是摩擦生殖器么?旅行又是生点篝火扯点淡么?

    能把这部电影给三星包括三星的,要么没看过电影,要么只出过家门口儿方圆10公里。这话虽然严重,一部电影拍的让观众不明真相就确实是下作了。

    经过一番扯淡,影片后半程小C终于开始艳遇了。《荒野生存》中的艳遇拍的唯美且让人回味的,懂得放弃,更懂得珍惜。《练习曲》中的艳遇波澜不惊却让人温暖的,美好的东西即便是短暂的也是美好的。

    这部电影中的艳遇却着实恶心到我了,没有灵魂的交流,没有爱情的火花,只有手中握着的生殖器。也许有人说更符合实际情况,没错,确实有很多人用生殖器旅行。影片最后,小C又充当了一次负心汉角色。如果抛弃能烘托出小C瞎JB转悠的决心,那么这部电影不仅是做到了,而且做的让人觉得龌龊。小C和姑娘离别的时候一脸内疚的婉婉到来。看到小C扭曲的脸,拙劣的演技。我相信他此刻心中必定是心花怒放,而姑娘一脸不耐烦的表情分明已经看出小C的虚伪。能把分离拍的这么虚情假意,我想问问导演和演员,你们原班人马以前是拍A片出身的么?同样的抛弃妻子,《本杰明巴顿奇事》却能做到让观众感受本杰明的隐忍。

    看到剩余20分钟,几次想要快进,后来都爆发小宇宙忍住了,我觉得不看完这部电影就没资格评论它。可看完了我就觉得恶心之极,真是一种煎熬。令人想不到的是,影片结尾给了我些许安慰,主角小C说出了我同样想说的话。FUCK!想必他开始悔悟了。


    这部电影唯一值得看的就是有一个好名字,而碰巧最近的畅销书也是这个名字。然后我也是因为这个名字才看了这部罪恶的东西,可它既不旅行,也不艺术,糟蹋了这个名字。
  4. 整个影片好像在验证着美特斯邦威的广告语--“不走寻常路”

    我们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的行走,原因如下:
    1.预算有限,鉴于国内的背包客都是工作一段时间攒够了钱利用年假或者辞职出来旅行,钱花光了就回来继续找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无计划的旅行意味着高价的机票,延长的假期,和未知的风险。
    2.中国的护照真的很不好用,如果你不想像某个在缅甸关口和金边之间往返3次的人,建议提前申请签证和调查是否允许出关。
    3.英语水平,谁让祖国没那么强大,不由得羡慕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好命,英语是通用语言,当然你会点法语和西班牙语更好。要不然就学日本人,只要有钱,不愁找不到翻译。
    4.束缚,来自家庭,我们没有那个可以随时供钱的老爸,没有宽松的教育制度。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大学是人生唯一的出路,更何况,大学都不算什么,在这个研究生遍地跑的社会。我们斩不断和社会的联系,我们需要供房,养子女,和父母。
    当然,我们也有颗自由的心,当我们行走时,那一刻,起码那一刻,我们是自由的。
    我们在高楼间的夹缝中生存,在日复一日的繁忙中企盼,在那些分不清昨天和今天的迷茫中,回味着曾经有过的那次旅行。
    对于曾是好孩子的我们,旅行的意义在于心的自由。
    那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