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第11号站 Station Eleven(2021)

简介:

    本剧改编自Emily St. John Mandel的同名小说。讲述世界因为灾难性流感而陷入末日,幸存者们则试图重建这个世界。

演员:



影评:

  1. 关于原作的风格

    原作小说曾经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

    前几年有时候情绪崩溃,我会拿出这本书随便打开一页,顺着读下去或者抄写一段,可能就会让我平静下来。

    因为这不是你熟悉的那种小说,它非常接近诗,或者就像它封面上说的,就是一封情书。它的语言风格大概是这样子的:

    国王站在一池蓝光中,船起锚了。这是《李尔王》第四幕,多伦多埃尔金戏剧中心一个冬天的晚上。几个小时前观众入场时,三个小女孩在舞台上玩拍手游戏,她们是演李尔三个女儿的小演员。现在这幕戏是她们返回舞台,表演李尔发疯时的幻觉。国王跌跌撞撞,伸出手去抓她们,而她们在阴影里轻快地来回跑动。他的名字叫亚瑟·利安德,五十一岁,头发上插着花。

    我抄过好几次这段话,不知道为什么。

    我抄过几次的另一段是:

    下午三四点钟的困倦气息笼罩着小镇,光线变得浓密起来,路面上的影子变长了。路面支离破碎,到处是深深的裂缝和长着杂草的坑洼。人行道旁是一块块菜田,边上长着野花。柯尔斯顿走过时伸出手轻抚,有“安妮女王的蕾丝”之称的峨参花在她手下低语。她走过了汽车旅馆,那里住着镇上住得最久的几家人,洗好的衣服在微风中轻轻拍动,旅馆房间的门开着,一个孩子在菜地的番茄架子之间玩一辆玩具车。

    我没去查峨参花是什么,长什么样子,但我在好几年时间里在山上低头看植物,总会想到有人在一本后末日小说中花这么长的段落写一个场景,把什么不知名的野花叫做谁谁谁的王冠一类的东西。

    这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4年,中文翻译版是2015年出版的,我也是那一年买的,这时候距离这一场我们正在经历的、正在将人们互相分离的大瘟疫还有五年。

    我觉得原作小说里最美的一段是米兰达死前,克拉克打电话告诉她亚瑟的死讯:

    “他就那么晕倒了?”
    “我听说台下有两名医生,他们意识到出事了,就上了舞台,想救他,但已经无力回天了。到达医院前,他就被宣布死亡。”
    所以就这样结束了,电话结束之前米兰达这样想,这老套的情节让她平静下来。你在世界另一头的一个海滩上接到一个电话,就这样,你曾想与之白头偕老的那个人已经离开了这颗星球。
    附近的黑暗里还有人说着西班牙语。船队组成的幽灵城市依然在地平线上发光;依旧没有一丝风。现在纽约已经是早晨了。她想象着克拉克在曼哈顿的办公室里挂断了电话。这是按下一串电话按钮就能和地球另一头的人说话的最后一小段时光。

    你可以明白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了。我知道它要被改编成剧时候非常不乐观,根本无法想象怎么样将这样的东西搬上屏幕,要么它会变成《行尸走肉》那样的末日剧(不要误会我很喜欢行尸走肉),或者《迷失》那样追问人性的悬疑剧(是的我非常讨厌迷失),要么会变成那种没有剧情的可能需要一吨的现代艺术理论知识才能理解的“艺术”。

    关于改编

    这部剧的改编接近奇迹,它尽可能地忠实于原作传递的情感,同时也做了很多改动,而这些改动我大部分都非常喜欢。

    原作里没有吉文和柯尔斯顿的动人感情。

    吉文在几个月前还是个给八卦小报拍照的狗仔,他拍到了因为亚瑟利安德出轨伊丽莎白而带着泪痕在豪宅门口抽烟的米兰达,他想找点有价值的事情做,所以正在进行急救员培训,所以在剧场他才冲上舞台去对亚瑟进行抢救,但心肺复苏没有成功,亚瑟死后他和柯尔斯顿讲了几句话,把她送到塔尼亚手上,离开了。

    他在亚瑟死的时候觉得找到了生存的意义,当个急救员是正确的,他想成为挺身而出的那个人,但紧接着在大雪中这意义感又消失了,而且很快整个文明都崩塌了。

    柯尔斯顿没有和他或者弗兰克相依为命,她忘记了第一年发生的事情,什么都不记得了,她的记忆开始于她适应了大崩溃之后,她也不算是剧团的领导者/保护者的角色,虽然她的确关心亚历珊德拉。

    剧里吉文想要把柯尔斯顿送回家,而瘟疫和崩溃来得这么快,从剧场到家的距离之间一切就都没了。

    小说里的表现方式是人们在酒吧里谈论着亚瑟利安德的死,还有他的绯闻与几人妻子们,突然接上最后一句:这个酒保是活得最长的,三个星期后他死在出城的路上。

    在小说里故事依靠这种突然崩溃的情绪延续下去,而影像化的东西不适合这么做,你的注意力更倾向于跟随你见到的人的命运。于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崩溃里吉文这个不自量力的挺身而出者、心理素质有严重缺陷的利他主义者成了诺亚,他没有技能却试图去救一个心脏病突发的演员,自己已经惊恐发作却要把素不相识的小女孩送回家,而他们之间的对话也成了这部剧的重要主题线索:

    当你们见到彼此,知道对方的名字,你们就不再是陌生人了。

    小说里弗兰克没有在末日里带着大家跳舞唱rap,他倒的确是个得过普利策的坐轮椅的前记者,他在吉文离开之前自杀在屋子里了。

    这个改动让文明的崩塌从物理层面的现实变成情感层面的现实:对陌生人的善意成了奢侈品,而你一旦与某人失去联系,或许再也不会见到了。

    原作里米兰达没有在最后一刻打电话给飞机上的人来挽救人类文明,也不是在餐厅里与亚瑟偶遇的妙语连珠的艺术家,她是亚瑟故乡快餐店服务生的女儿,亚瑟的母亲让已经成为大明星的亚瑟带她出去吃顿饭,因为他们来自一个非常小的岛,无论你有多大成就,到了大城市总得照顾一下同乡。

    小说里的米兰达没有特别悲惨的过往,但她和一个并不尊重她的艺术家同居并且被家暴,在这样的情况下被亚瑟约出去然后他们开始约会,结婚后她总是觉得自己穿错衣服,举止笨拙,来错了地方,即使知道伊丽莎白是亚瑟的出轨对象,她仍然在欣赏伊丽莎白身上纤细的优雅和美丽。离开亚瑟之后她学会正确穿衣服,学不同的语言,从小职员成为坐头等舱的高管。

    虽然故事里没有明确提示,但是我想米兰达没有被设置为黑人女性。

    因为米兰达是那个作者给自己留的视角,隐藏在故事里的造物主。

    剧里的米兰达在知道亚瑟看了自己的漫画后烧掉了小屋,离开了。她仍然有那种忧郁的、格格不入的气质,但她比小说里要更加掌握主动权,更加掌握自己。

    原作里的克拉克没有试图扮演李尔王或者克劳迪斯,他从来不曾试图当个alpha male,而是扮演着敏锐清醒的对亚瑟和其他人的观察者,文明的保存者,他也没有放逐泰勒,只有对自己男朋友的想念。

    泰勒自己在父母的忽视之中总结出了幸存者是天选之子高人一等的结论,他和母亲离开了机场,这里的先知泰勒只是个反社会人格邪教头子,他选十二岁的小女孩当新娘,最后被自己手下的男孩杀死了。

    小说里没有在荒原上弹电子琴的萨拉,剧团们的人几乎没有名字,他们叫指挥、第二小提琴手、小号手;最激烈的情节冲突是先知的人抓走了亚里克斯和另一个乐团成员,与先知发生冲突。

    圣黛博拉只是一个奇怪的名字,没有曾经是骗子的助产士。

    没有对李尔王和莎士比亚的解构与重新演绎,唯一被重新演绎的是《仲夏夜之梦》,用在演员们换对象时的纷争。

    这些改动让故事从一个明显有点精神创伤的白人异性恋女性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变成一个真正的许多角色组成的世界,柯尔斯顿、亚历珊德拉和克拉克的改动让它具备酷儿文本的性质,不同角色在几次戏剧演出中更换角色让莎士比亚与这个故事真正地产生了联系,而不是作为一个失落的艺术符号:

    亚瑟是李尔王,也是哈姆雷特死去的父亲,是猝不及防永远失去了的权威和秩序。克拉克与亚瑟曾经是那两个被哈姆雷特坑死的倒霉鬼,后来他们成为哈姆雷特的叔叔和父亲。柯尔斯顿是考迪利亚又是乔特鲁德 ,泰勒是哈姆雷特,有时他们的角色又换过来。

    最终他们都是一个失去了世界的女人漫画书里的角色,为什么那本漫画变成这个世界的圣经,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失去了一切。

    剧版的故事有了更加戏剧性的也更加丰富的主题讨论:世界崩塌之后,你怎么办。

    泰勒是there is no before,他通过烧死自己的仪式完成对旧权威的反叛,他让孩子们离开大人,不再相信曾经有过文明。

    克拉克是there is no future,你只能专注于现在,把门关起来,别让愤怒和希望进来,把手机、游戏机和伴唱机当做文明放进博物馆。

    最后将这两个互相视为死敌的世界连接起来的是莎士比亚和交响乐。

    不是因为大写的艺术,艺术没有这样伟大的功效,而是因为他们仍然是几百年前戏剧里的人,他们仍然想唱歌,所谓艺术是永恒的只是因为人的情感是永恒的,艺术将他们连接起来,只是因为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

    原作小说提供了什么

    如果你看了这部剧好奇想去看这本书,可能会大失所望——书里的角色都像是面目模糊的幽灵,是一个不知道受到了什么创伤或者只是抑郁了的中产(or higher rank)白人女性心里的无数鬼魂,零零散散地应和着、合唱着她脑子里的挽歌。和剧对比起来它几乎接近一无是处。

    它写的是什么呢?大概是作者的情绪/感情。

    我不知道艾米丽圣约翰曼德尔失去了什么,她是个职业舞蹈演员,结了婚,创作的东西都至少发表了还反响不错,看书扉页上的照片她长得挺好看的,有双大大的忧郁的眼睛。我不知道她到底失去了什么,让她在一个还没有发生大瘟疫的、还没有被撕裂和暂停的世界写下这么细腻的挽歌,要说是情书的话,你对死掉的情人才这么写。

    但艺术家们不需要真的在飓风里失去家庭才能写挽歌不是吗,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是被遗弃到异乡,有的人活在这个世界的中心却像产生刻板行为的马戏团动物。

    回想起来我刚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我第一次远远离开家到别的城市生活,曾经幻想或计划的世界变得遥不可及,按世俗标准我也没失去什么,具体经历叙述出来微不足道,但对我本人绝对算得上traumatizing。

    所以在你随便哪一天拿着身份证出门就能在三个小时内到达一千公里外的2015年,我看着这本书,在一种世界失落的痛苦之中得到安慰,或者因为这种世界失落之后仍有一群人在巡演莎士比亚的浪漫主义而得到安慰,或者只是因为就算人类文明毁灭了仍然有女王的蕾丝一样的野花在开放这个事实得到安慰。

    对一本小说而言,这是极其珍贵的东西:它是一个人最诚实的感情的传递。

    如果按世俗标准你并没有失去什么,你的家庭完整身体健全不愁温饱,甚至过得比这个世界上80%的人好得多,但是实际上你并不好,你要怎么表达这种感情呢?btw我们的教科书把这叫做现代性、虚无主义和资本主义下人的异化,我们教科书以外的语言主流把这叫做矫情和无病呻吟。

    艺术赋予你讲述这些的权力。艺术不否认任何一种感情,不去质疑它的产生是否合理得体,艺术不把你的感情和一根羽毛放到天平上去称。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人类用语言交流信息,用艺术交流情感,这让人类得以团结。倒不是说我真的相信这种宏大叙事啦他本人到最后也不怎么信,但我离开家的时间里看着大城市没有星星的夜空流眼泪,回到家的时间里却不敢在夜里抬头,因为这些对我而言都是失去了的东西。

    我在最糟糕的时候没办法下楼拿外卖,在讲台上讲课时希望自己能够变成尘土,和地上的粉笔灰混到一起。我曾经虚构一个因为时间流速不同而失散的文明,有人将地球上的资料做成模拟游戏,而我在难以为继的时候对自己说,眼前的一切都只是那个模拟,我实际上并不在这。(虽然我后来知道这已经非常接近医学概念中的人格解离了如果你像这样请尽快去看医生但这不是重点。)

    这部小说写的是非常非常私人化的感情,但我的感情识别出了它的,一种交流完成了,就像是故事里无数个毫不相关的人产生联系。

    关于瘟疫与现代世界

    “这本书是一封情书,一曲挽歌,献给我们身边的现代世界。”这本书的作者这么说。

    这不是一部关于世界末日的、关于大瘟疫的小说,瘟疫在其中更像是一个隐喻,一个代表了悄无声息夺去珍爱之物的、让人们遗忘友谊相互分离的、无形无影你甚至无法对抗的力量的符号。

    瘟疫、饥荒、战争与死亡是天启四骑士,是人类文明里关于死亡的最广为传播的符号,上一部关于瘟疫的打动我的作品是《鼠疫》,在那里瘟疫象征的是法西斯以及随之而来的死亡与毁灭。在那部作品中,加缪讨论的是人们面对摧枯拉朽的毁灭时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 今后如遇播撒恐怖的瘟神凭借它乐此不疲的武器再度逞威,所有不能当圣贤、但也不容忍灾祸横行的人决心把个人的痛苦置之度外,努力当好医生时,又该做些什么。

    《鼠疫》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启蒙主义之后以理性自居的人类给自己带来的最大的祸殃。而《第十一站》写于一个大瘟疫还没来、没有大型战争爆发的年份,也没有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在人类历史上是不起眼的一年。

    我觉得它写的不是与《鼠疫》相似主题的东西,不太容易理解为什么要在2014年给现代世界写挽歌。

    但在2022年,这一点变得愈发清晰了。在小说里,被哀悼被怀念的世界的符号是电灯、飞机、唱片,关于现代文明的一切被以自然主义的手法详尽描述,汽油都在三年后就不能使用了,航空汽油可以使用更久但是很难获取,人们把废弃的飞机里当做晾晒果干蔬菜的储藏室因为它的密封性,抗生素难以获取,人们可能因为被钉子刮伤死掉。

    如果城镇再次点亮了路灯,如果有了交响乐和报纸,那么这个正在觉醒的世界还会有什么东西?

    这本书第一次用感性的方式让我看到现代文明是如何依赖人们各司其职来运转的,依赖人们把彼此看做一个团体。

    现在瘟疫来了,却没有像故事里那样干净利落地将文明击溃,而是让人们怀疑每个来到身边的陌生人,让你必须服从某些东西警惕某些东西,让你必须选择站这一边或那一边,你发现你的亲人变得陌生,你的朋友将你看做异端。

    还有很多在这里不能也不需要展开讲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瘟疫到来前早就已经开始蔓延了。

    这个世界是如何对待女人、性别、孩子、艺术、工人和农民、残疾者,它们发生改变的时间在历史里短得让人不安。它们发生改变不是因为人类作为一种拟人化的整体成长了,从历史里学到了经验,学会了仁慈,而是因为这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逐渐取消体力与人口差异带来的差别,因为上一次战争死的人太多了活着的人还记得痛。

    剧里米兰达影评时回答二十年后你觉得你会在哪里,她说:为你工作,或者我们都死了。

    为什么所有的后末日故事里这一个故事会这么特别,为什么丛林法则的、在弱肉强食中重建文明的故事才是后末日故事的主流,因为在我们心里依然认为这是最合理的选项,莎士比亚、摇滚乐、在大瘟疫中养大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建立博物馆,这些是奢侈品。

    时间往后推一百年,我们是走向全人类变成兄弟姐妹,还是另一个方向,我不知道。

    我并不像作者那么悲观,但我记得五六十年之前,还有那么多人相信着全人类的解放与团结并且为此去死在陌生的土地上。

  2. 追完了这部剧,结论:制作精良,演技牛叉,高级感十足的少有佳作。

    不适合太年轻或知识结构单薄的观众,因为肯定品不出这其中的滋味。所有的镜头都慢悠悠,所有人说话都慢悠悠,音乐也小众,莎翁戏剧台词太拽,估计都是类似的感觉。

    但是我作为一个年近半百,看片不少而且通常会看一半睡着的老同志,看这部剧的时候都一直非常愉悦,精神上始终支棱着。每集结束时都会慢悠悠的从牙缝中挤出一句:真高级。

    理由主要包括:

    一、故事原著:没看过原著。查了一下,七八年前的小说,改编电视剧的时候是19年,还没有疫情。所以说,此剧在先,疫情在后。但是今日看来,孤独感从每个画面里满满的溢出来,真应景。

    二、剪辑风格:没耐心看完的同学们,现在剧都放出来来,重新拿出个时间一把看完,就都明白了。其实就那么两个大块时间段(疫情之前和疫情之后),三条主线(三个女主角,来自维京群岛的十一号站作者,读者女主莎翁戏小演员/大女主以及疫情前大明星/海底人领袖他妈妈)。但是剪辑就很蒙太奇,前几集都是分叉的,人物之间关系貌似交代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到后几集慢慢收拢,在最后一集的莎翁戏时达到高潮,在大女主吧台偶遇胡子哥时达到泪奔点(小组里流泪那位估计说的就是这里!)。如果是按照时间线讲故事,倒是都看得懂了,但是就没有高级感了。因为,无论电影电视,高级感都来自于其叙事方式是符合我们潜意识的运行规则的,更像我们的思绪和梦,是非线形、非理性的,而不像说明文或记叙文。这部剧的最大看点之一,就在于此。

    三、镜头语言:大量的大特写,非常有隐喻色彩的对称构图,以及通常非常缓慢的镜头推进。很契合此剧的主题和气质:人类都快毁灭了,没啥好着急的,时间有的是,慢慢说话慢慢聊天。说实话真心有些羡慕这些幸存者,活成了人本来应该有的样子:有足够的时间做面对面深度交流,连电都没有,就得当面烤着火说,多好。

    四、莎翁剧团:太合乎逻辑了呀!回归文明早期,农闲之余,都是娱乐。毁灭之后,尚有莎翁。有些讨巧和省力的设定,但是极其合乎人性。剩下的就这么些人,总不能天天互相提防互相残杀吧,冬天的时候看看戏,享受一下生而为人的优越感,顺便高级感十足的修复一下父母兄弟亲朋好友间破裂的感情,这就是文明的力量呀!

    五、演员:都挺会演戏的,尤其那个小女主的演员,纯真又倔强,隐忍又善良,演出了人类之光的希望所在。冰山一角的人设,没人知道她小时候疫情前是什么情况,可以做各种想象。

    六、音乐的配置恰到好处,让人听了适度的焦虑不安和绝望,还能坚持。

    先说这么多吧。不会有什么人看这篇评论,纯粹是趁刚看完还有印象给自己做个记录。

  3. 《11号站》是HBO Max最近刚刚完结的一部10集限定剧,这是疫情以来我看过的最好的末世题材剧,也是这两年我看过的所有剧中情感最为充沛的一部。

    第一集流感疫情爆发,致死率99%,我以为这又是一部新冠后的末世求生剧,等着看主人公们挣扎前行。

    结果第二集直接20年后,突然一片青山绿水,主人公们成立了一个流动剧团,巡回演出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大家有说有笑一派田园牧歌的生活景象。

    正当我接受了末世题材下剧团生活流这个有些剑走偏锋的设定时,主人公在第二集结尾冷不防的一刀再次捅破我的预期,看来这个世界没这么简单。

    第三集开始后,我已经完全进入这个世界,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剧情接下来的发展,想了解每个人的故事。

    而这部剧也的确用短短10集,成功讲述了一个关于离别与重逢的故事,并且塑造了不下十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每个人都有着完整的人物弧光,让你心甘情愿跟着他们的脚步,经历他们的悲欢离合。

    这部剧的门槛主要就是前两集,因为它与大多数的末世题材影视作品都太不一样了,需要一些时间去把握这部剧的节奏、叙事方式和世界观。

    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它会频繁的切换时间线,现在非线性叙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甚至被很多作品滥用,成了烂片的遮羞布,搞得不少人几乎PTSD,看到非线性叙事就觉得导演要故弄玄虚了。

    但这部剧的叙事方式真不是玩花活,而是确有其必要,所以试着在前两集接受它,从第三集开始你就会看到这种叙事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了。

    剧中有一句关键台词反复出现“There is no before”,我理解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剧中“先知”所指的疫情之前,他要抹去旧世界的痕迹,这场瘟疫是新的原点,一切由此开启,没有以前。

    而另一层则与上文的叙事方式有关,主创似乎故意淡化过去与现在的区别,在切换时间线时没有像大多数作品那样使用泛黄的滤镜,好提示观众这是回忆,在《11号站》中时间线是瞬时切换的,就好像都是按照现在时的方式在讲述,不管是现在、昨天,还是二十年前。

    所有闪回的片段都直接作用于现在,所以“There is no before”,没有过去,所有的过去都是现在进行时,而正是这样的一种叙事方式,在后面若干个关键节点让“过去”与现在层层叠加,一次拥抱仿佛是跨越二十年时间的无数次拥抱同时发生,为单一场景的情感力量层层加码,达到了极为丰沛的情感效果。

    各种影视剧看的太多,几乎所有套路早就免疫了,但这部剧让我久违地再次体验到了那种心灵被震撼的感受,不是jump scare那种吓你一跳的震撼,而是你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眼看着它发生,由于整个情绪铺垫非常到位,不由自主地生出感动。

    虽然我非常喜欢这部剧,但它肯定不会符合所有人的口味,目前在豆瓣也只有300多人打出了6.6分,显然这是部小众剧,我也差点因为这个评分而错过,好在没有。

    我能给出的最中肯的推荐语就是先看完前两集,给它两集的机会,如果两集结束还没吸引你迫不及待地点开下一集,大概这部剧暂时还与你无缘,但如果前两集成功地吸引了你,这八成会成为你非常难忘的一次观剧体验。

    -----------------------剧透线--------------------------

    • Kristen的小演员表演太出色了,前几集还没太觉得,越往后越发现这个小朋友的表演层次之丰富简直匪夷所思,也让成年Kristen有些偏执的行为逻辑有了可信性
    • Kristen和Tyler就像是一对被分开抚养的双胞胎,两个人都有着坚硬的内核,但由于疫情爆发时的经历差异,让两个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 The show must go on. 刚开始对于在末世演舞台剧这个设定我是勉强接受的,但随着故事的展开,越来越让我认同这个设定,无论在何种情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仅仅生存是不够的,那些屈服于生存本能的人,最终就退化成了遵循丛林法则的“红头巾”,而Sarah在弥留之际仍在叮嘱Kristen不要在演出前告诉大家自己的死讯,因为那会影响演出
    • Miranda几乎投注一生的作品,最后只印了五册,对她来说这就够了,但这本书却几乎成了新纪元的圣经,而这本新圣经的作者也的确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拼尽全力在保护人类的希望
    • Tyler让两个小朋友进行自杀式袭击这件事始终让我有些无法释怀,虽然后续的故事让Tyler这个人物有了很多可以共情的点,但这件事还是突破许多底线,除非不是他安排的,毕竟剧中没有明确交代
    • Kristen与Jeevan的重逢,时隔19年,脑中自动响起了“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四目相对时那种汹涌的情绪尽在无言中,而最后在分岔路口前,二人一个拥抱后便各奔东西,干净利落,极少的对结局没任何意见,这样就很好

    微信公众号:万物票友

  4. 世界被一场没有潜伏期的超强流感袭击,存活率只有千分之一。题材挺不错,只是格局小了。

    世界好像变得只有一个密歇根湖那么大,剧中的主要人物身处芝加哥,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却只能围绕着湖边活动。故事不复杂时间跨度却很大,长达二十年,最终以一个俗套的大团圆收尾。

    续集应该是没可能了,哪怕还留了几个大坑不理了。比如最大的反派先知泰勒一夜之间就洗白了;还有先知为什么要以人家两个孙女作代价去炸死她们的爷爷,十集看完都没个交代。

    瞎猜是不是由于口罩期间开工不足的原因,特别简单的剧情竟然配了两个导演,不断的闪回,多头并进的线索,人为的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特别复杂。这可能是近年美剧走向式微的一个趋势吧,前几年的《西部世界》也是同样的问题。

    另外,不得不为阿三感到惊讶,居然混到能跟黑人同等的待遇了,近年来的美剧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印度男二女二的关键角色,相反,亚裔只能是打酱油的。

    说了这么多,好的当然也必须提。本剧片尾的配乐的确太棒了,钢琴、小提琴的独奏很多都是大师范的,五六首插曲也是选得极棒,特别的沁人心脾。

    同样优秀的还有演员,忘记第几集,小女孩琪丝玎与指挥莎拉初遇时,一改前面乖乖女的形象,一幅要吃人那样凶狠的眼神,实在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