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ive Years, by David Bowie 2. Mockingbird, by Papercuts 3.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by Eric Burdon 4. Sophia So Far, by Goodnight Radio 重點:Written by Shawn Christensen 導演本人寫的 5. Elephant, by Tame Impala 6. Endless, by Happy Hollows 7. Red Eyes, by 'The War on Drugs' (qc) 8. Si on change les équipes ce n'est plus une revanch, by Avec Pas D'casque 9. Ja Da, by Arthur Fields 10. Fur Elise, by the Apollo Symphony Orchestra 11. The Main Drag, by 'Piano Belly' (qc) 12. Lazy Hunter, by Boy Friend
对我来说,看这部影片之前,对导演兼编剧,兼主演的肖恩·克里斯汀森 Shawn Christensen几乎一无所知。也没有看过他的著名的短片《宵禁》,因为没有对比参照也就只能针对这部加长版《在我消失之前》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部具有思辨色彩的,甚至有些哲理化的电影。颓唐厌世的里奇在目睹一个年轻女子死在酒吧厕所里之后,觉得生也无趣,在家里的浴缸割腕自杀。正在意识朦胧之际,接到了一个持续不断不接不肯罢休的电话:原来是久未联络的姐姐玛姬(金·艾伦 Kim Allen饰)的电话,恳求他去照顾九岁的侄女索菲娅(法蒂玛·普泰西克 Fatima Ptacek饰)。虽然里奇已经不愿苟活,但还是挣扎着起身,包扎好自己的伤口赶往学校。接下来的整个晚上,甥舅之间上演了小萝莉和怪蜀黍之间由紧张到依赖的情感转变的好戏。至于处于紧急状况的姐姐玛姬,那个不上台面的other women的故事,变成了推动故事前进的条件,基本上变成了旁枝末节,或者对所谓“高档生活”的嘲弄的一笔。 主题:我不认同有些评论者所说的,故事另有别的主人公。既然标题是“before I disapear ”,那么决定了故事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里奇的主观视点。那么硬要在故事中探微索隐,找寻出别的内涵,或许是一种有趣的尝试,但是和故事的有效解读还是略有差距。与本片主题相近的文章诗歌比较多见:《当我们老了》、《在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等,都是这种类型。各种宗教中也有对人在辞世之前的见闻的描述。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是个人觉得,本片的主题更具有反讽意味:姐姐玛姬所追求的“优质生活”和弟弟里奇所遭遇的“颓废人生”,在面对紧急状况,比如死亡、比如危机的时候,反倒是生活不如意的人,依旧保持了在今天看来几乎是奢侈品的美德。试想,在濒临死亡之际,债务、规矩、荣誉、那些正常人迷恋不已的事物,还有什么价值!拖着疲惫不堪打不起精神的等死的躯体,为了一个关系不好几年不联络的姐姐的女儿,去照顾一个几乎从未谋面的外甥。里奇是多么善良多么好的一个人!但是现实生活就是这样: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即使是老天,只要你动情,就会很快老去;人世间走正路的人,几乎都混得不如意,充满了沧桑坎坷。就连被称为“一代奸雄”的曹操,也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作为人类享乐的标志物,依旧自然是快乐愉悦的。但这样的享受,人生能有几次,能有多少时间是快乐的呢?很多听起来朗朗上口的道理,只有到了一定的处境和经验阶段,或许才能真正理解。 里奇是一直坚持做“好人”才变得那么纠结,那么狼狈不堪。因为他不想让任何人难过,不愿意伤害别人,那只能伤害自己了。而站在他对面的姐姐,以及姐姐的化身索菲亚,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优秀。就是请求别人帮忙,也是那样的态度强硬,那样的颐指气使,在自家问题解决之后,以为金钱可以弥补人心。对那个放下生死大事无偿帮忙的舅舅,或者说家里的恩人,只有一句冷冰冰的“你最好离开“,这样的姐姐,在里奇心目中永远是“最酷的姐姐”。到底谁才是失败者呢? 索菲亚是优秀的孩子,天赋过人,朗诵、外语、舞蹈的能力都得到了展示。严肃认真,做作业、刚考试,特长班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所以舅舅里奇说:在你三周后空翻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就像刺客,你从来不笑吗?这个孩子,在母亲那种优胜劣汰的价值观教育下,异化成一种机器,一种按照社会崇尚的生活方式陀螺一样转下去的发条玩偶。可悲的是,她自己并不觉得,转动发条的人和社会环境觉得这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里奇的世界充斥着摇滚乐、毒品、黑帮、保龄球,高利贷,在索菲亚看来就是垃圾场。所以里奇宁愿晕倒在街头,也不愿意带外甥女去自己家里。虽然loser亲情救赎的老套方式在很多人看来没有新意,但是外表光鲜的自私灵魂,在面对颓废厌世但是内心高贵的灵魂时,产生的碰撞,以及由此而来的感染力,是那样的美好,具有强烈的普适性。 声音制作:里奇穿梭在各种不同的城市边缘地带,昏暗的酒吧,破败的寓所,脏兮兮的保龄球场,基本见不到什么明亮美好的环境和色彩。与故事发生场景相配合的是各种富于迷幻色彩的音乐元素,尤其是表现瘾君子嗑药嗨了以后的那个旋律,和丹尼斯·博伊尔的《猜火车》里面的迷幻旋律如出一辙。大卫·鲍伊尔的《五年》虽然没听过,但是还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毒品是一种需要,面对毒品实际就是一种人生选择。尊重自我还是遵守秩序。吸毒是个人行为,只要没有干扰影响到其他社会成员,是一个人的天赋人权。但问题是,伴随毒品滋生的暴力事件、秩序混乱都是正常制度所不能允许的。个人主义与社会秩序之间,并没有完全正确的一方。不能不说,在摇滚乐的劲爆节奏震撼下,来自”优质生活“的索菲亚,并不适应。她还没有见识过这种生活状态,也从来没有体验过纵情欢乐的畅快。 本片中的声音处理很有特点,在各种空间中,加入的音乐元素,成为一种很好的音响效果。当里奇离开自己的卧室,顺着电话指引来到外面,那由远及近的乐曲声音,很好的完成了”音桥“的任务。在里奇听者索菲亚朗诵诗歌的时候,声音造成一种真切的主观体验,观众和人物的感受合一。画面上是里奇主观视点的逐渐模糊,声音上是索菲亚的圆润悦耳的朗诵变得混响加大,逐渐恍惚不闻。这样音乐音响化的例子在影片中多次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音乐风格灵活多变,民谣、重金属、蓝调、爵士乐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美国电影绘声绘影的精彩之作水平,对影片的情绪烘托,感情铺垫起到了很棒的效果。相比之下,主题偏重文艺而制作很好莱坞,差不多是近期美国电影的一种时尚做法了。 在我消失前 Before I Disappear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