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安娜和世界末日 Anna and the Apocalypse(2017)

简介:

    一部混杂音乐剧和丧尸电影的喜剧片,这部僵尸歌舞片的框架基于2010年英国电影学院奖获奖短片《僵尸音乐剧》(暂译)(ZombieMusical),讲述了一大波僵尸穷追猛打一撮人,他们边唱边打,不断求生的故事。电影取景地为苏格兰,由艾拉·亨特出演安娜,马克·本顿饰演安娜的父亲,保罗·凯耶出演反派。

演员:



影评:

  1. Classic字幕组已有资源。

    导演:6

    约翰·迈克菲尔 John McPhail:《Where Do We Go From Here?》,《The Crews》,《Just Say Hi》,《V for Visa》。

    作品很少,比较小众,拿过几个独立电影节上的奖项。

    编剧:7

    莱恩·迈克亨利 Ryan McHenry:《Zombie Musical》,《Toast》

    15年因癌症去世,年仅27岁。《Zombie Musical》是此片的前生。

    艾伦·迈克唐纳 Alan McDonald

    Wiki和豆瓣上都没资料。

    演员阵容:6

    艾拉·亨特 Ella Hunt:《凯特和乐队》

    马尔科姆·卡明Malcolm Cumming

    莎拉·斯维尔 Sarah Swire:《上帝帮助女孩》

    保罗·凯耶 Paul Kaye:《冰与火之歌》第三季,《撼动生命》

    冰与火中饰演密尔的索罗斯,没认出来。

    摄影/视觉效果/服装:7

    青春歌舞片的运镜手法,以及对于内脏的拟真度有很好的克制,让不太看cult片的我能轻易接受。

    音乐/主题曲:9

    每首歌都很契合电影情景。

    同名原声集网易云已有。

    总分:35/50

    这是仅仅本人的打分。

    关于题目《Anna and the Apocalypse》

    Apocalypse来自于古希腊词Αποκάλυψις,意思是揭示、揭开。

    基督教中有启示录(默示录)一书,内容主要是对未来的预警,包括对世界末日的预言:接二连三的大灾难,世界朝向毁灭发展的末日光景,并描述最后审判,重点放在耶稣的再来。(Wiki)

    1.感谢所有字幕组。

    2.文中仅个人观点。

    3.请点赞,请评论,请转发,请关注,请收藏。

  2. 歌舞青春和僵尸肖恩的合体,剧情欢快感人,编剧很有创意,画面好看,人物设定也不错,颜值看着也顺眼,轻松诙谐幽默,建议带个音质好的耳机看,听着音乐看MV,影片里的僵尸都变得顺眼了,说实话里面的几首歌曲真的好听,本想无聊随便找个电影打发时间,结果出人意外。

    生活就是这样,总能给你一些小惊喜~~

  3. 当年《温暖的尸体》第一次在丧尸界刮起了偶像风,小清新一举上了7分,现在的《安娜》则是丧尸界在歌舞片领域的又一次突破,虽然剧情有点尬,但歌好颜值高。最后没想到是那男的活了,前任攻略么,剧情人物的死亡有点怪。丧尸舞没有太可惜了,记得以前PS游戏里的丧尸舞超赞的。如果不是电影,而是音乐剧或许会就没那么尬了,但同为歌舞片的《歌舞青春》能上7分,《安娜》除了在舞上有点欠缺外,其他方面都差不多,丧尸片的突破还是能加分的,所以综合的说,5.9确实低了,6.5还是有的,如果在丧尸化妆和剧情设置上再用点心,7分也不是不行。

  4.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zard(来自豆瓣)

    来源:

    果滿分是五,《安娜與世界末日》大概可以拿個二,一分給歌曲,一分給艾娜‧杭特的個人魅力。這是一部不該關燈看的電影,如果在電影院看,就該把燈打開,讓觀眾一邊聊天,一邊飲食,聊天的內容可以完全與本片無關。

    我感覺,這是一部跟裡頭主要角色們狀態一樣的電影,有很多想法,但不見得是深的,有很多創意,但不見得是新的,如果說有什麼是有價值的,就是那種憑著熱情蠻幹的傻勁,這個傻勁支撐著整部片,角色極其平板,劇情極其老套,攝影也看不出想法,場景就是花花一片,甚至殭屍從頭到尾一個舞都沒跳(在自詡歌舞片的電影裡,成群的殭屍居然沒跳舞!?)這部電影就跟裡頭角色的狀態一樣,面臨高中結束,甫將進入大學,正是在想做些什麼卻不清楚的狀態,要恐怖不夠恐怖,要好笑不夠好笑,要浪漫不夠浪漫,每個標籤在本片都相當的克制,克制到有點過於客氣的程度了。

    這樣感覺很平淡,似乎又有點把握生活平淡的可能。

    沒有,沒有,完全沒有

    導演還是使了勁的切來切去,插入各種笑點打斷各種情感醞釀,或者冷不防嚇你一跳,要跟你說這是喜劇片喔,這是恐怖片喔,然後再來一段不知道必不必要的歌舞,以保證自己很豐富,也防止了觀眾用各類型的標準來檢視這部片,然而,由於對形式與內容的欠缺考量,呈現出來的東西就像你把營養午餐每一格菜混在一起的氣味一樣,沒有腐敗,但也絕非順口,的確,他們在肚子裡都是混為一團,但一份營養午餐好不好吃是依據不同菜分開來時好不好吃,才有後續合在一起有沒有新滋味的問題可言。類型融合是潮流,但不代表觀眾就該吃雜匯,融合與雜匯是不一樣的,如果要一次搞那麼多類型,就應該上溯要採用類型的典範,去分離出他們各自的本質,再進行本質之間的交流與協調,就算你想做撒尿牛丸你也得先對撒尿蝦與牛丸各自的本質有所掌握。

    「那麼,既然為此寫文,總有一段你喜歡的吧?」

    我知道這很不可思議,畢竟大受觀眾好評的片,整整九十分鐘,談的上喜歡的卻只有一段,就是在聖誕夜後,女主與男主一早起床,一邊唱著歌,一邊從家裡出門,然後在歌詞裡極其希望擺脫這一切,到更廣闊的地方去,兩個人戴上耳機唱著歌,跳著舞,看不見身旁正被喪屍搞的天翻地覆的世界,從相反方向又唱又跳的朝彼此前進,直到走到一片墓園,在別部電影處理方式可能會讓他們擁抱,特別是這部看起來這麼俗爛的片,為什麼不呢?然而他們就是沒有,於是我們在這裡懂了,安娜要的不是一個情人,不是一個她可以依戀,每天廝混在一起的人,而是一起探索世界的夥伴,而世界意味著未知,意味著那尚未來到的一切。就跟她後面告訴另個男孩她恨他、避開他、疏遠他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大嘴巴把兩人上床的事情公諸於眾,而是他背離要一起探索世界的承諾,如魚得水的生活在這現有的這一切中,就跟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一樣,因此她的信任被傷害了,這是個極其常見的情境,沒有什麼原因,你的夥伴就是會各自離開,就像莫名其妙被拖走變成毫無知覺只想吃的喪屍一樣,但安娜就是無法接受,但也無法破壞,於是她只能逃跑,遠離這一切。

    而上帝好像聽到她內心的堅持,便送她個聖誕禮物,把舊世界給毀了,成就她要探索新世界的願望。

    這是這部片最把握到自己可能說的獨特的東西的高峰,接著,就像離開聖誕樹的尖端一樣,它會如彩帶般離這一點越來越遠,旋轉著,越來越發散。

    這部片各方面都極其的俗爛,各方面都極其的平庸,在我心中,這絕對是一部爛片,但我卻無法討厭它,或許是因為這裡頭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熱情,蘊含在那普通的電影,普通的表演,普通的歌詞裡,包覆在核心的,有一點很樸實又很傻的東西,使得它即便像個身著女裝的中年男人,卻沒成為媚俗的作品,它即使故作姿態,卻不求認同,反而就跟最初唱歌這件事一樣,你沒有什麼原因必須唱,但因為有種不自在束縛了你的手腳,你就是想用唱歌來自我表達,即便那未臻水準,即便那下里巴人,即便那比悲傷更悲傷,而你也說不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捍衛自己糟糕的歌喉,你就是開口,你就是唱了。

    唉,既然是聖誕節,就別太苛責了,睡一覺,太陽依舊升起,世界依舊運行,歌要唱,舞要跳,貨要出的去,人要進得來,傻傻發大財,艾娜‧杭特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