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不设房 不設房(2011)

不设房 不設房(2011)

又名: Roomless

导演: 蔡敬文

主演: 辛比 潘宛薇 何骏怡 王璐瑶

类型: 剧情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2011-10-07(中国香港)

片长: 93分钟 IMDb: tt2084078 豆瓣评分:6.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阿伟(辛比 饰)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港男,一心醉心于电影,1997年前,赴英国修读电影专业。本想毕业后回香港有一番作为,正好赶上香港回归。一时间,香港主权移交,时移世易,经济一厥不振,电影市道跌至谷底,阿伟长期没有发展,郁郁不得志,万念俱灰之下,决定加入综援行列。阿伟就这样 独自一人生活在小小的屋子里,不工作只靠着综援度日。直到2010年,他遇到楼下来自湖南的卖淫女阿媚(潘宛薇 饰),机缘巧合下,阿伟将阿媚带进他的颓废生活。阿媚竟然十分响往,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共赋同居。而阿伟为了给阿媚带来更好生活,决定挺而走险,北上走私毒品……

演员:



影评:

  1. 拿著二萬港元,你覺得自己可以用它來做些什麼呢?

    換過一台最新款式的數碼單反?大牌子的頂級旗艦機是肯定不夠花的了,即使是買次一級的半專業機種,買完後也不會再有餘錢去購買鏡頭...... 可以帶女朋友去遊一轉北海道嗎?機票加酒店還算是足夠的,只是旅途中不可能瘋狂購物,飲食玩樂也要懂得慳儉......

    但除了這些吃喝玩樂的念頭外,你又有否想過兩萬港元原來已足夠拍攝出一部 90 分鐘的電影,還能夠安排它在戲院的大銀幕公映,再繼而以商業模式去發行 DVD 呢?

    由年青導演蔡敬文自編自導,親自捧起相機(的確是相機)拍攝與肩負後期剪接工作的獨立電影《不設房》,就是在這樣一個資源窘迫的環境下完成的作品。

    在旺角某影碟舖的陳列架上看到《不設房》的紫紅色影碟封套,實在是有點感動了,這 $99.00,算是見識一下本地的獨立創作又好,算是支持久違了的香港精神也好,便都算是不枉了。

    談到「香港精神」,這概念跟所謂「核心價值」一樣,在傳媒與網民的濫用下早已變得十分模糊,甚至可以移花接木,換個什麼名堂去發揮都可以。像李慧詩近日為香港贏得一面奧運銅牌時,梁振英便向她發表祝賀,說她的鬥志與拼勁是「香港精神」的最佳體現,傳媒也一擁而上地附和,並罕有地不對梁特首的說話冷嘲熱諷。

    但如果不輕言放棄,全力爭勝的競爭態度就是香港精神的話,福州的林丹在倫敦奧運會後來居上地贏得男單羽毛球金牌,那份堅毅剛強又算不算是福州精神呢?他的對手李宗偉帶傷上陣,拼盡全力卻敗下陣來,這份不屈不撓的鬥志又算不算是馬來西亞精神呢?且不說這些五花八門,以國家或地域名稱來說事的「精神」之間是否有高下,這些總體上都指涉永不言敗的奮鬥精神,它們的分別又究竟在那裡呢?

    對於世界各地自吹自擂的眾多「精神」,我是沒法子去一一深究的了,但作為一個香港人,我對所謂的「香港精神」卻有自已的一番體會,也覺得如果真有這麼一回事的話,它便是應該能夠用香港的地道俗語去概括的。思前想後,再回顧過去數十年我們一班前輩所走過的軌跡,我覺得香港的奮鬥精神,其獨特的地方就在於一句說話:馬死落地行。

    「馬死落地行」這句廣東俗語,其目的當然就在於要我們不畏艱難地前進,這跟世上各地所標榜的奮鬥精神本來就沒有多大分別。但它的獨特之處卻在於將靈活變通與永不放棄兩種態度都同時拉到一起。馬死落地行,即是當馬死了,我們的優勢、靠山與一切可依仗的工具都通通不管用時,我們都不能放棄往前走去的決心。但在同一時間,我們也要明白到賴在一隻死馬背上是沒有用的,甚至是一種逃避責任的懦夫行為。而即使在最差的情況下,我們要緊記自己還有一雙腳,我們還可以靠它一路往前走!

    在不肯言敗之餘,卻不會傻到只用一種方法去鑽牛角尖;而在實事求是的靈活應變之中,卻不會放棄努力奮鬥的終極目標。 在過去數十年,香港的支柱產業不斷轉型,而我們的父母輩勇於嘗試,努力學習,適應改變,再將香港打造成一顆東方之珠,憑藉的就是這份以「馬死落地行」為思想指導的奮鬥精神。

    看到電影《不設房》的誕生,我彷彿再次看見這種香港精神的重生。沒錢請攝影師嗎?便自己拿起可以拍攝高清影片的相機去「頂硬上」了...... 缺乏拍攝場地嗎?將劇本儘量修改,再借用男主角的家居來拍攝便可以將就了...... 時間兼顧不來嗎?索性將工作都辭掉,專心將拍攝工作做好了再說...... 到電影拍了出來,卻找不到發行商去安排上映嗎?那便一手一腳自己搞宣傳與發行好了...... 總而言之,馬死落地行,總有方法可以讓我們一路往前走。

    所以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感謝電影《不設房》讓我再次感受到這份香港精神所激發出來的火花。

    話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這電影對年青人來講應該是一部很好的教材吧。但視乎你的道德觀念有多開放,你首先需要留意的,是這是一齣被列為三級的電影。而作為一部獨立電影,它的對白與場面設計都以打破傳統禁忌為目的,換句說話講,如果你是自認保守的話,電影中的某些場面便可能會令你覺得相當噁心。

    而有趣的是,電影《不設房》的故事大綱跟電影製作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香港精神全完背道而馳。如果電影《不設房》的製作態度是我在上面所講的「馬死落地行」的話,電影故事中男主角阿偉的人生態度卻是一百八十度的「賴死唔肯行」。

    《不設房》講由辛比飾演的男主角阿偉原本是一名有理想有抱負的文藝青年,以投身電影幕後工作為人生目標。但在七年前的「沙士」期間,他在一天之內接連失去了夢想、工作、愛人、親人與正在居往的公屋居所。在萬念俱灰之際,他將負任通通往董建華的頭上推,覺得是政府失敗的施政害他喪失了所有可以憑藉的東西。在既傷心又憤怒的心情下,他決心要向社會報復,而執行的方法就是要讓自己變成一個遊手好閒的社會奇生蟲,從此不再工作,以領取綜援渡日。

    七年後,「紅磡綜援男」阿偉在機緣巧合之下偶遇由潘宛薇飾演,從大陸來港的一樓一妓女阿媚,兩人在相處中發展出一段既勾心鬥角,也悲喜交集的感情......

    以兩萬元製作費的前提來講,任何對電影的批評聲音似乎都是不道德的。而難得的是,《不設房》的故事又的確算得上是工整與流暢,其結局的設計也算合理。而兩位主要演員的演出也是合格有餘,尤其是女主角潘宛薇,其賣力的演出實在令電影生色不少。

    然而真要挑剔的話,電影關於女主角背景的交代可能略嫌不足;而男女主角在屋中「撻著」的過程也嫌太過兒戲,以女主角閱人無數的閱歷來講,這段戲的描寫便欠說服力了。

    但這些缺陷全都不算是硬傷,不會破壞觀眾的觀映感覺。而導演也明顯在故事創作上花了心思,將許多香港近年發生的時事也加進了電影之中。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很值得支持的港產電影,一個馬死落地行,積極創作的年青導演,給我們講了一個賴死唔肯行,只懂怨天尤人的廢人的故事。

    衷心期望它可以獲得更多觀眾的關注。

  2. 小时候经常到录像厅看通宵场,上半夜一般都是艳情片,下半夜一般是动作片。
    所谓动作片,无非都是各类接近《省港旗兵》、《古惑仔》之类的。
    血腥暴力,出卖变节,强奸嫖妓等等元素构建其我对香港的原始印象。
    但而后我发觉香港根本就不是影片描述得那么江湖和血腥。
    只不过香港的文艺工作者可以把一些很平常的斗殴都美化加工成为文艺作品。
    所以不难理解香港为毛那么多厨房美食节目,基本上都是靠吹。
    以前还追究下流派和传承,现在就肉丸很有丸味,汤很有汤味就了事了。
    陈浩南或许和你小学辍学的流串同桌一个样,不过人家摆出了郑伊健而已。
    而真正的香港人,其实都是平平凡凡地营营役役一辈子。
    所以香港的狗血故事和狗血想法都是超级多的,堪称东方重口味之珠一点也不为过。

    在所有狗血的故事里面,涉及情爱的狗血或者最令人津津乐道。
    血腥暴力、出卖变节、争夺遗产、拯救地球等等这些一般市民是没法亲历的。
    但是情爱的狗血每个人都能亲历,笑笑别人,然后又被别人笑笑。
    所以香港这个高节奏的金钱社会里面,此类小清新恶趣味的电影题材极多。
    就连张小娴也没香港小屌丝们那么闲。
    在种种调侃欢笑完之后,我们都总是难免地把自己代入故事里去演绎一次。
    我们本身肾亏的肉体没办法与那么多阴道炎的黑木耳有交集。
    只能看别人故事,假想自己如何去面对各类种种情爱的难题。
    毕竟“你还爱你爱我?”这个千篇一律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各种标准答案。

    经验值这东西很奇怪,有时候高经验值不等于让你变得更正面。
    爱情经验值便是一个奇怪的参数,高爱情经验值的人相对是更游刃于情爱话题间。
    这和我们当初学泡妞娶亲成家生子的初衷是违背的。起码不是一致的。
    也许只是我们的爱情观变得没节操没下限的时候,我们的对手比我们更没节操更没下限了。
    尤其看完《志明与春娇》后,我萌生一种抛弃妻子出去风流快活的冲动。
    有时候文艺片就如鸦片,唤醒你原本已经心静如水的欲望,然后美其名曰《心动》。
    在看完各种男女关系,女女关系,男男关系,甚至男女男关系后,我们感觉不会再爱了。
    我们开始不信任自己了,也不信任对手了,爱情这件我们曾经以为很美好的事情逝世了。

    于是我们就像拿综援一样,随便以为爱上了一个人,于是就步入婚姻的路途。
    在爱情变成亲情后,经历细水的长流,融合在一起的相宿相栖,当然也是伟大的爱情。
    但问题在于眼前炙热的爱慕以及屎尿屁的细水长流之间,我更相信前者是我力所能及的。
    爱慕,示好,追逐,性交,争执,性交,争执,性交,冷淡,冷漠,离弃,生死不相往来。
    这种死循环在谁身上都可以毫无难度地进行,直至身体机能衰退才有所缓减。
    看遍了爱情电影,唱遍了情歌,最后还是感觉不会再爱了。
    就如男妇科医生如何与妻子发生正常规律的夫妻性行为一样成为疑案。

    所以像我这种中年屌丝,面对涉世未深的小妹妹,装装文艺灌灌酒,也许还有市场。
    样貌显老的就卖卖温柔体贴补充行动力不足的缺憾,勤能补拙。
    样貌年轻的还可以装装怀才不遇,走天涯。摄影界的伍佰,摇滚界的马云。
    但无论怎样,中年屌丝们你们都该清醒了,你只是拿着爱情的综援。
    如果真的有个白富美在你面前要求你抛弃妻子你走不走?
    如果真有个溃烂黑木耳带着地中海贫血的孩子和你再续前缘你留不留?
    爱情是伟大的,人却很渺小。
    没有信心绑架起另一个人的余生,就别谈爱情了好么?
    约炮就约炮,别约感情炮好么?肯定不会打折的。
    某天你猥猥琐琐在街上挖鼻屎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你你坪然心动的。
    你应该放下挖鼻屎的手,目送离开,然后回家用这个悔恨的手强撸一次薛凯琪。

    有时候放手不是错失,也许是真爱呢。
    难道爱本身可爱在於束缚,无奈你我牵过手没绳索。
  3. 《港岛精英》

    他,是全港479100人士之一,更是其中35岁以下的21632人之一,更、更是其间6489位拥有大学学位的一个!
    可谓精英中精英!

    他是谁?名字无所谓啦!
    因为他是2011年全港统计的479100失业人士领取综援金,其中35岁以下为21632人,而6489人拥有大学学位。

    综援金每月3267港币,在红勘租住一套120尺花费2100港币,剩余的还要吃喝上网,更玩一楼一凤!
    实为“港岛精英”人士啊!

    他的过去,似乎也是稍微正常化过的!

    可惜,2003年4月1日,一笔预期收入落空+女友分手+被啃的老妈over+最崇拜的哥哥跳楼。
    于是,决议报复社会,做一条寄生虫!
    还有似乎被影片《阿飞正传》的颓废深度感染,当了寄生虫的他,在影片12分钟处还拿出卡式收录机,独自舞蹈一段!
    ----总之活在记忆和幻想中!

    接下去,这部蔡敬文的超级低成本影片,便是演绎出一段寄生虫与楼凤的情感故事,谁说小民无生活?这鲜活的二人世界,也是充满了抗争、暴力、情愫的。
    当然,更多的还是,XX和XX,然后还是XX,加XX!
    好累,真的是“食、睡、性、嘢!”

    最后楼凤积蓄花完,只能再挂牌营业,生意不佳,要死要活。
    穷途末路,生活就是这么强奸你(片中以男猪脚被壮汉爆菊花隐喻)。
    被奸伤愈,开始踏上彻底报复社会的道路,携毒过关,赚取水费。

    结果就是那样喽,人财二空,红勘寄居的租屋也因年长失修倒塌,一切结束。
    港岛精英----不设房!

    蔡敬文这个精英导演描绘了一出港岛寄居虫大戏,虽有梦想,也早破灭!
    人类复杂化,城市赤贫却简单化了!
    在我们城市化后的城镇化,也将会制造不少此类寄居精英出来,无论成因多少种,恨社会不公,不赐予机会,想来是共鸣!
    可惜,机会只是给予不断寻找机会的人!
    站在门口,为自己拥有的财富把风,希望里面强奸它的那个施舍点什么,确实不属于寻找机会啊!


  4. 个人影评:1.独立电影的楷模!做成这样,相当可以!2.废物不会埋怨自己,从大到小,从制度政策,再到人情事故,都是别人的问题,都是别人不好,自己有绝对的实力,只是时运不济!3.在单位时间里,凑在一起的男女,各取所需,就是爱情,利益分歧,立马分离!4.想要强烈的政治隐喻,却又袒露无遗!制度就是那个他,那个夺妻,占房,还鸡奸羞辱你的他!他看似文质彬彬,温柔体贴,实则强壮? 无比 冷酷无情,麻木不仁!5.香港年轻人的不上进写在骨子里了!完全沉浸在过去出不来!文化产业的倒塌是自命清高所带来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