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DV中国(2002)

DV中国(2002)

又名: DV China

导演: 郑大圣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95分钟 IMDb: tt14134842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第二届CIFF纪录片单元

演员:



影评:

  1. 2002年4月27日

    越来越觉到摄影机的霸权。SHOOT,摄手亦是射手。

    老周是个中老手了。他端着他的宝贝H8东瞄瞄西瞄瞄,跟我对“摄”。

    他真是个“DV人”,掌中宝,随身拍,无论片子或日子。

    可叹这片子于我毕竟不是日子。

    拍摄,在他是快乐的源泉,在我却是他妈的项目。

    我们的钱最多还能支撑5天。不能让众兄弟知道。

    回去的车票怎么办?

    100多盘素材带该怎么剪?什么理路?得剪多长时间?

    得先琢磨追加费用……

    卖……还上投资方的本钱……

    我可得想清楚。

    ……

    我的“影像行为”健康吗?

  2.       线下观影看完的片子,尽管部分有浓重的景德镇方言口音,但并不影响观影时轻松的氛围,尤其是片子里上演那些戏谑滑稽的拍摄幕后的时候。看完片子,一直在回忆一个细节,片子最终有没有呈现周元强用DV拍摄的,反向剪辑出的,三个女侠“轻功”跳上高墙的场景。因为导演呈现的周所拍的“大型古装连续剧”,基本都是通过拍摄现场或者周的那台放录机所呈现的。所以片子呈现的,三个女侠“跳上”高墙的镜头,我更愿意相信是导演郑大圣剪辑出的,正如他以周元强做主人公剪辑慢动作一样。而片子所呈现出的,导演郑大圣的情绪,整个片子的主题,也更多地围绕了这个跃上高墙的镜头展开,无论是表面叙事上周拍摄的这条线,还是精神层面上周想越上那堵墙的这条线。
           表面上叙事上很简单,周为了能拍出三个女侠轻功跃上高墙,想通过拍摄三个女侠起跳、从墙上跳下来倒播,这两个镜头的组接来完成。然后拍摄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故事,有资金上的短缺和求救、拍摄围观群众的不配合和乡土风情、三番两次寻找能够跳下的合适高度的墙等,构成了这个片子故事的大部分。
           而我觉得导演郑大圣真正想说的是另一条线,在周寻找能够合适跳下的墙时,导演用了各种形容词做的墙作为每个小节的副标题。其实导演想说的,也是周在追求自己的电影梦时各种矛盾和限制形成的一堵堵高墙。首先也许就是“文革”这堵墙,片子中有两三个细节,暗中点明了,周元强这个在文革历史大潮中的小人物小知青形象,一是68、69年下放到这个镇上,二是三十年前建立的文化站,根据党代会的时间倒退,也很容易得出建立的时间就是文革期,应该说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拍摄这个电视剧,周都是一直葆有一颗像大潮中很多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想要跃上高墙的心的。
           其次是和物质需求的矛盾,很多人会被片子里周的妻子形象所感动,用做农活大三粗的双手,做染饰瓷器的细致活,为的就是这个家庭,为的就是支撑丈夫小小的梦想。“有些话,他可能不会和你们说”。这是私下妻子和导演吐出的真言,是啊,说是为了小镇文化站的发展文娱生活的普及,何尝不是周元强内心一直想成为的,拍出大片子成为大导演,圆自己的梦呢。
           还有就是片子里特别有意思的,浓厚的江西革命老区的那种乡土风情。有一眼望去就是那种上世纪80、90,“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领导形象,有典型的贪小便宜、蹭吃蹭喝的农民形象群体,还有出于各种目的和背景的小演员,这些都构成了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墙。
          除了这两条线,影片还有几个点也挺值得说道的,导演郑大圣“客观”的第三方拍摄视角和夹叙夹议的剪辑手法。作为完全隐藏在DV后的镜头,我真的还蛮敬佩导演在片子背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能够让非专业演员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客观地呈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这非常非常不容易,让我一下想来了徐童导演的《游民三部曲》背后的一些故事。其次在运用了较为客观的拍摄手法之后,导演又主观性极强地在剪辑时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和回应,比如影片中每到导演议论阶段就想起的音乐和鼓点,比如上文提到的导演慢动作的运用,跃上高墙的剪辑,对周取景空镜绿水青山的再呈现,都是导演对片子中周国强的回音,有自己的一分钦佩,有滑稽时的几分无奈,总之这样的手法挺有趣的。还有就是我个人在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太容易回想起大学阶段,和同学朋友拍摄的各种DV创作作品(一分钟的混剪,满满的都是回忆啊,),简单稚嫩,却再也不会再有的热忱。
          看片子的时候,想起了《乡村里的中国》中杜深忠这个形象,上过鲁迅文化培训班,拿着做农活的钱去买琵琶,和老伴永远因此吵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顺口就想起政治上背的烂熟的口号,有些戏剧性,但是还是想说,可能你我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像周元强和杜忠深这样的深陷各种矛盾仍苦苦追求的“骑士们”,真的挺酷的。
  3.     完整地看了整个片子,虽然只有英文字幕,大部分都有地方口音,无法全部听清,但是不影响对纪录片的理解。看完之后感触颇深,冥思弥久,想了很多。
         片子剪辑得很好,完整反映了乡村文化站周站长十多年组织拍摄电视剧这件事。通过剪辑后的段段拍电视剧时发生的轶事,有时让人开心一笑,有时让人深思。主要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景德镇这个特定地方的农村特定人群的生活和心理,很多细节都看似随意但又都具有比较强烈的意义,放佛把人拉回到那个时候的乡村,是其中的一员站在旁边看一般。
        更让我引起深思的是文化站周站长,他这些年一直就是把拍电视剧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放佛就像唐吉歌德骑士一样不断向风车一遍又一遍冲击。从纪录片中看到周站长认真甚至着魔的程度,不得不让我想到了自己,人还是要有意义的活着,无论是爱好还是工作,一定要有决心做好,坚持下去,这样才叫人生,无论成败,平凡辉煌,都是属于我自己的路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