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亲密有罪 Kurbaan(2009)

亲密有罪 Kurbaan(2009)

导演: 伦齐尔·达席尔瓦

编剧: 伦齐尔·达席尔瓦 阿努拉格·卡施亚普

主演: 卡琳娜·卡普尔 赛义夫·阿里·汗 维克·奥贝欧 阿克夏耶·坎纳

类型: 剧情 动作 爱情 惊悚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

上映日期: 2009-11-20

片长: 161 分钟 IMDb: tt1185442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A woman finds that her neighbors are terrorists, and her husband is not who he claims to be.@

演员:



影评:

  1. 之前,我对印度电影的印象还停留在《大篷车》的年代,但这部电影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除了那些美妙动听、令人愿意随之起舞的音乐之外,它带给我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在一个凄美爱情的幌子底下,《Kurbaan》承托了比之沉重百倍的主题。它让我有了一种思考: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究竟哪个带给这个世界更多的伤害?
    影片长度超过了2个半小时,我在凌晨3点观看它,它没有让我产生丝毫的倦意,反而使愈发的紧张和激动。
    影片的节奏由慢到快,张弛有度。开场给人的错觉,以为它就是一个典型的,宣扬珍爱的印度电影,那种鲜艳的色彩,浪漫的氛围,曼妙的音乐,如果不是提前看了一点故事简介,以及阿里汉那漂亮的胡型(我也留胡子,找个参考),我可能就要换片子了。
    进入美国时间,色彩开始逐渐偏冷,镜头也开始变得不稳定和压抑,导演将观众逐步的引入那早已设好的黑暗氛围之中。而此时,第二条线索切入,并且利索的跟主线融合,快速的推动情节的发展。
    故事的主要场景在美国,可喜的是它没有用美国的大脑去思考,它更多的是站在伊斯兰世界的立场,进行的自我反思和批判,让习惯了好莱坞战争大片的观众,感受到一种新的思维,从而去得到更加客观的评价。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女主角的大特写,导演的意图非常明确:看看吧,原来是多么美艳动人、快乐幸福的一个女人脸,现在,充满了沧桑、恐惧、孤独。我们可以看到那双深凹的眼睛,肿起的眼袋,皮肤上的皱纹,更绝的是,我们看到了泪水在眼窝里积累,然后从眼皮中涌出、滴下的过程。我想,导演希望这最后出现的一张脸孔,能够深深地印在观众的心里,当她在你的心里流泪的时候,你该想想:究竟,谁在伤害这个世界?
  2. 霸权主义,恐怖组织

    其实这些都是相对而言
    美国人以为 伊拉克战争是为了解放他们,所以无论这个背后平民死亡的数字多少,他们也有很好正义理直气壮的借口,我们是为了解放伊拉克的人民
    其实对伊拉克平民,美国士兵才是真正的恐怖组织,摧毁他们生活的人

    但是穆斯林也不是什么好鸟
    打着神圣的宗教口号,为了他们的真神,为了让美国人注意到穆斯林也不是好惹的,他们也残杀了很多普通人,甚至自己老婆。


    是不是只要有一个看似正义的口号,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杀人?
    霸权主义,恐怖组织,他们都是借着那正义的借口方便他们
    做些无耻的行径



    那个穆斯林为了他们的教义,做了人肉炸弹,所以人在瞬间化为乌有

    值得吗?为了个子虚乌有的教义 真神,值得赔上自己的一生?!
    如果那个宗教不能让你心灵平静,而是不断的用它所谓的教义来压迫你
    让你为他奉献自己的生活,甚至是生命,要它干屁啊

    这部片子翻译的挺好的,亲密有罪
    有时候往往是身边最亲密的人对你实施压迫,强迫你服从他的指挥,就像穆斯林的老婆一样,毫无人身自由
    父母对孩子也会仗着自己是最亲密的关系,不顾孩子自身的意愿横加干涉还来一句,为了你好


    好吧,离题了= =

    为什么宗教冲突这么严重?有部分原因可能出自长辈身上,或者更老的长辈身上,他们的孩子刚出生并不仇恨任何人,但他们的父母却不断的把这份仇恨传达给他们,使他们的内心也充满着愤怒,压抑,仇恨,里卡奇的父亲一直跟儿子强调他们先是穆斯林,不是美国人
    其实什么人有那么重要么?我们的本质先是人,后来才是中国人或是美国人,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背负我们的祖先的仇恨呢?我们来这个世界上难道是为了延续仇恨?难道不是为了幸福的生活?好吧,这样说也许又要被说大逆不道
    但是,那只是你们的意志,不要任意的强加在别人身上,不然你也只是有着听的好听的口号的恐怖组织罢了

    不干涩别人,也不被干涩,谁也不是道德警察,可以断定谁有罪 ,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嗷嗷叫
  3. Kurbaan愿意是“牺牲”、“献祭”、“取舍”的意思,源自阿拉伯语“古尔邦”,有点搞不懂为何翻译成亲密有罪,和主题的关系不是很大。

    印度导演确实很适应潮流,在反恐压倒一切的国际舆论环境中,通过影片给了观众一个思考的面。谁是真正的恐怖分子,谁制造和催生了恐怖主义,谁来为恐怖主义肆虐的今天埋单?

    但很不幸的是,今天两个极端碰撞在了一起,一边是不区分平民的反恐战争,一边是不区分平民的制造恐怖袭击,最终受害的还是平民百姓。不论911中逝去的平民,还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中逝去的平民,他们都将在复活日向那些对他们下毒手的元凶质问道:“你们为何杀害了我”?

    今天,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构成了对世界和平最大的威胁,双方都妄想通过自己的理由消灭对方。

    影片中,穆斯林中的极端分子行为得以展现,此间给我们留下的疑问:他们为何不远万里跑到美国本土发动恐怖袭击。当影片中Ehsaan Khan在课间与同学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同学和Riyaaz的对话中,Riyaaz向其揭示了美国作为一个霸权主义国家长期干涉它国内政,最终导致了暴力反弹。而一女同学说道:“如果你们穆斯林都这么想,那你们为什么不离开我们国家?”

    Riyaaz回答道:“我们会的,只要你们承诺离开我们的国家。”

  4. 昨晚看了,印度导演的视角总能发现不同的事物。这部片让我重新认识了穆斯林、恐怖主义。

    通常我们熟悉的那一面,只是占话语权的大国愿意呈现给世界的印象,而隐藏的另一面则是另一个国家的人民难以磨灭的屈辱、伤痛和仇恨。

    9.11后,美国以反恐为借口强行入驻阿富汗,对阿富汗实行军事打击,实际则隐藏了对石油的野心。

    这场战争,导致当地平民死伤无数。最后美国撤军,仅仅说了“Sorry”,而留下饱受战乱、满目苍夷的国家给阿富汗人民。

    让我想起越战后美军撤退,留下满地的地雷给当地人民。在老挝和越南的交界,现在仍有90%以上的地雷没有排除。当地每天都有人死于地雷爆炸中。

    影片中一群在战争中被伤害的穆斯林们在纽约采取极端的手段来报复这个白人大国。较触动的情节:

    一是美国女学生与穆斯林记者在课堂上的辩白。“如果我们说恐怖主义,那世界上最大的恐怖主义就是超级白人大国”“那你如何解释9.11?”“好的。你们知道有多少人在世贸大楼倒塌中死去”
    “大约3000人”“那你们又知不知道在阿富汗哪些轰炸中死了多少人”“超过1万5千人死亡。这还只是个保守数字”……

    二是穆斯林大婶胁持女主,女主哀求说:“大婶,我肚子里的宝宝…”。而大婶说:“在阿富汗,伊拉克,孩子们每天都在死去,就为了满足美国人对石油的贪欲…”

    影片从一个世俗的爱情故事铺开描述,从甜蜜到背叛到悲伤心碎。
    淡定直白的情节一步步推开,民族之间无法化解的矛盾也逐渐尖锐的体现出来。
    最后流下的眼泪,竟不知是为了地铁爆炸中的无辜平民,还是制造爆炸的穆斯林们

    世界需要和平、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