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 The Life-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 Up
导演: 杰德·桑德伯格·沃利斯
编剧: 近藤麻理惠
主演: 近藤麻理惠
类型: 真人秀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9-01-01(美国)
集数: 8 单集片长: 42分钟 IMDb: tt8115560 豆瓣评分: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这次Netflix的真人秀可以说是完全为她定制的,特地配了个翻译,让她去美国本土家庭做整理。然而可看度一般,两集以后我就开始觉得无聊了。
最主要的问题,是每一集的流程几乎一模一样。近藤麻理惠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某家住所,进门后挂着笑容看着眼前的烂摊子,接着就开始教他们该怎么整理——总结起来两个字,扔和放。
而且她也不会亲自动手,而是要户主自己按照她的指导来做(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是节目合同没有签这个部分)。接下来的每一周她都会进行回访,直到最后一切焕然一新,户主表示“家里干净了以后,腰不酸了腿不痛了老公也早回家……哦不是夫妻关系都变好了呢!”
“扔”这个字,就是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整理法”的精髓了。
具体操作方法:把每一件东西拿在手上,认真感受,是不是有怦然心动的感觉。如果没有就表达感谢后扔掉,最后只留下那些让你心动的物品。
作为一个还算比较爱干净的人,我去年就买了近藤麻理惠的那本书,看完以后就陷入了沉思——这个整理法不考虑每个人的情绪化水平吗?有人特别容易心动,有人心如死灰怎么办?按照怦然心动的标准,我衣柜里估计只会剩下不实穿的上镜类衣服;而且抓着内衣内裤感受心动真的好变态……以及我也很难对牙刷剪刀电热水壶这种东西心动,那到底该怎么处理?
好在发现很多户主跟我的脑回路是一样的。近藤麻理惠一直要求感受感受再感受,但不少人还是实用主义,“这件衣服穿起来很舒服,我要留下它”,“这双鞋子我经常穿”,并没有很在乎怦然心动这件事。
除了整理本身,美国和日本的文化差异意外的有看头。
日本人一直很重视仪式感,比如吃饭前喊着“我要开动了”,高考前去夕阳下大喊“我一定要考上东大”等等。近藤麻理惠每次开始整理房间前也都会双膝跪地,感谢这个屋子,以得到屋子的整理允许。这些行为对美国人来说是蛮诡异的。某一集里的美国夫妻看她的表情就相当微妙,有种“怕不是个傻子吧”的感觉。
近藤麻理惠还创造了自己的手势:当感受到整洁的愉悦感时,她就会整个人做出一个手指往上的动作(下图);相反,当不整洁的时候就是上身下垂,表示无精打采。这样的表达方式也是很二次元了。
而且日本女生是真的超级客气。近藤麻理惠的微笑和赞美功力,连平时最喜欢随口夸人的美国人民都抵挡不住。“哇你家厨房好大”,“真是好棒的屋子呢”,“好多衣服真的好羡慕”,“首先我要表达对你们的钦佩,能维持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户主被她吹得一愣一愣的,然后就屁颠屁颠开始整理房间了。
比起近藤麻理惠的always be nice,节目里的美国家庭都是没什么遮掩的。问一句“为什么房间会这样呢”,马上就开始撕X大战,老公怪老婆老婆骂老公,妈妈指责孩子孩子吐槽妈妈,吓得近藤麻理惠赶紧转移话题。(还有个美国老婆整理完以后得意洋洋,说“O yea now I feel so sexy”,近藤麻理惠也是完全不知道接什么233)
当然实用的技巧也有啦。比如近藤麻理惠一直号召要把所有东西都堆成小山,然后一件件感受并决定取舍。我倒是觉得这个行为的重点是第一步:都找出来了就能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东西。堆在衣柜深处的衣服啊,买来没穿过的鞋子啊,看到以后就会减少冲动购物,并且提升物品使用率了。
还有很多小tips,但我觉得还蛮普通的,比如多用各种收纳盒,衣服尽量叠得小一点,尽量从外面就能看见各种东西(可以贴标签或是用透明的盒子),同类的和同尺寸的可以放在一起,同质化很强的东西就只留最常用的。以及她的整理顺序是衣服——书籍——纸张——小物件——纪念品,从大到小,从简单到复杂(一开始理纪念品肯定会舍不得扔),还是挺有道理的。
学不会也没关系。以我个人经验来说,第一是不多买,第二是舍得扔,第三是用完归位。能做到这些,就算没有用什么方式方法,家里也不会太脏。
我觉得近藤麻理惠最厉害的一点不是技巧上的,而是来自心底的热爱——她真的非常喜欢整理这件事,看见乱七八糟的东西不但不会觉得烦死人,反而有种吃货看见美食的欣喜和迫不及待。据说近藤麻理惠在日本的现场演讲都非常振奋人心,在结束时她还会举起手臂(类似加油的姿势?)说“我的梦想就是让全世界有条理!”,台下随之掌声雷动,简直有热血漫的画面感。
另一件隐藏的好事,是近藤麻理惠并不觉得整理是女性的专属任务。在节目里她经常会问家里的男主人甚至小朋友,平时会不会帮忙的问题。也教女主人不能大包大揽,而是要学会把各种家务分发出去,比如一个人负责维持一个房间的整洁。其实很对的。只有全家人都配合,整个家才能整洁。很多情况下,有的家庭成员不但不配合还会bb,觉得“搞这么干净做什么”,“你收拾完我东西都找不到了”,或是什么东西都不肯扔掉,那就很难整理好了。
根据我的观察,近藤麻理惠是个外柔内刚的人。虽然态度客气嘴巴甜,但行动非常快准狠,在决定分类和扔东西的时候都很果断。而且也很有自己的坚持,有的家庭成员躲着不收拾,她也会一直问“XX先生去哪里了呢”。
其实和去年的《Queer Eye》很像(扩展阅读:),这种整理类节目真正想做的是让大家直面自己的生活状态,着手进行改变,找回对人生的掌控力。整理房间这样的小事就很适合作为一个开始,这大概也是Netflix在新一年的头一个月,推出这档真人秀的原因吧!
更多内容来关注我的公号【pinkgal】吧!
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的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在美国大卖后,竟然又出了一档八集的真人秀节目,最近在网飞(Netflix)上被推荐。昨晚在友邻的首页上看到后,我就连看八集,顺带把自己的房间也稍微整理了下。
节目是近藤麻理惠本人到美国人的家庭里推广她的理念和方法,教美国人整理房间以及生活。近藤麻理惠有一整套成体系的整理方法,比如如何分类,如何叠衣;背后有几条指导性的原则,比如要尊重房间,向房间致敬;尊重物件,扔掉前要道谢告别;选择物品时要遵循”怦然心动”(spark joy)原则。
我没有看过她的书,看了节目之后对她的理念有了一些了解。尽管节目里的八个家庭在几十天内大肆整理一番后,确实达到了一些惊人的效果,但对痴迷消费主义文化的美国家庭来说,近藤麻理惠的理念治标不治本,如果买买买的源头不断,意味着这些美国家庭要不断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维护整理的效果。购买欲望是无限的,而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是有限的,以有限去管理无限,长久下去必定会崩盘,最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克制或减少物欲,少买或不买才是真。
其实我还蛮想看这个节目搞个后续跟踪回访,比如说一年后近藤麻理惠搞个突击造访,看看哪些家庭重新回到了混乱,进入了扔买循环,哪些家庭保持得比较好。我的预感是大多数家庭可能都会再次陷入混乱,因为近藤麻理惠的理念并未批判问题的根本,即消费主义社会下人们无限膨胀的欲望。她的理念更像一种收纳术,收纳是合理利用空间把物件变得有条理,对于物品的数量是否过多的反思不够有力,有时候,收纳反而能帮人的欲望制造出更多的空间。
在节目里,每次看到近藤麻理惠带了一堆收纳盒去客户家我就很头疼。如果东西够少,根本不需要什么收纳盒。我更加认同极简主义者佐佐木典士对于收纳的评价,他说如果物件是虫子,那收纳盒就像一个装虫子的窝,老窝不端掉的话,又会不断新生虫子。有了收纳盒,人很容易继续把用东西把盒子填满,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再说她的“怦然心动”原则,这实在是个很玄乎的概念。什么叫怦然心动?心动了十分钟算不算心动?我相信那些爱买东西的人在决定买下的时候都是很心动的,可能是为价格心动,为流行款式心动(更准确地说应该算冲动)。但曾经心动了十分钟,后来不心动了就要扔掉然后去寻找新的怦然心动吗?我认为,对于物品最大的尊重是物尽其用,而不是怦然心动,又或者说,需要对一件物品持久地心动才能更好地使用,不会随意抛弃。
好吧,上面都在说近藤麻理惠的整理理念,现在回到节目本身来说一说。尽管我不太认同她的理念,但好歹节目还算有趣。同样是讲整理,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和讲囤积癖的Hoarding: Buried Alive有着不同观感。后者节目里出现的人囤积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需要请心理学家来现场指导干预,有点儿沉重。而前者画风很轻松,近藤麻理惠像一个小仙女一样,每集都穿着白色上衣配半裙,带着随行翻译拜访需要帮助的美国人家庭,轻盈地在杂乱的物品堆里蹦来跳去,向房子致敬的仪式也很新颖,可能是美国人没想到过的一点。
节目挑的美国家庭也很多样,年龄段、族裔和性向都有考虑到,但所有的家庭都应该是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我更爱看的倒不是整理,而是两人关系如何因为整理这件事得到改变,以及中间的情感冲突。整理完之后每个家庭都对近藤麻理惠非常感激,认为她的方法确实有效,镜头下的整理前/整理后的对比也起到很好的视觉效果。
如果是要学习近藤麻理惠的理念呢,应该看看书就差不多可以实践了;如果想看看美国中产家庭屋子里的实况呢,这八集里挑那么一半看看也差不多了。
麻理惠对整理的热情好感染人啊,从她的角度,整理变成了一件超级有成就感和意义的事。好像主动去整理物品,就夺得了对生活的选择权一样。就内容和技巧而言,这部片子拍的还不错,但每集的内容更多的是记录各家的整理过程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的故事等等。作为整理技巧,并不值得看完8集。一些有启发的要点小记如下。
理清自己整理的目标,畅想未来生活,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感恩与告别。
衣服--书籍--文件/相片--杂物--厨房--纪念品。请遵循从易到难原则。
每部分的物品都需要经历拿出、取舍和收纳三步。
3.1. 拿出所有该类别物品堆放起来,可以让自己直观地意识到,这样的物品有多少。通过这一过程,也再次坚定了整理的决心。
3.2. 取舍的标准是是否怦然心动,也即拿到之后有给人“biu”的那种温暖积极的感觉;同时,是否对我的未来有价值,是否是我真正需要的。做出判断需要亲手拿过一件件的衣服,去问自己的想法,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感谢下它曾经的价值然后拜拜吧您内!
什么是怦然心动?有一集小哥问的这个问题很关键哪!对于书痴来说取舍书籍很困难,如果只留下一本是哪一本,那么拿着它的感觉就是完全的心动。对于衣服来说,自己最常穿、最舒适的就是心动。
3.3. 收纳要求固定位置、可见。和他人共用空间时,注意对个人空间内的物品整洁度负责。
衣服裤子应三叠,变成可立着放的,收进抽屉中;包包可以采取“包中包”,即大包套小包来节省空间,但要把把手露出以辨认;领带对折后卷成卷放进小盒子;床单可以折叠后立放或折叠后卷起,应单独存放;袜子可以折成1/2或1/3,立放;鞋子分类摆放,按颜色、形状、品牌和年份分,重的鞋子放在鞋架下面,轻的放上面;
文件可分为待处理、重要文件和杂物,放成一堆,逐个查看,以全部扔掉为目标,信封内的东西应拿出查看;待处理如账单等放在手边,重要文件如保险单、合同应长久保存,杂物如纪念文件偶尔会看,取舍后保存;
相片可按照年代或事件进行分类;
杂物如电子产品,可以在大盒子中放小盒子进行收纳,要以一眼能看到为标准;玩具等,可放在透明盒子里,要求一眼能看到有什么、有多少;
厨具可按照大小分类,常用的应放在容易取放的高度;
纪念品只留下自己最喜欢的,这部分也会因为数量少而变得更珍贵;整理爱人的物品是最困难的,可以把这部分最后再做,以防止减缓整理的速度。
整理是当下对生活状态的一次改变,梳理过去的回忆与物品的同时,要记得目标是为了以后更舒适的生活状态。
当整理不下去时,可以深呼吸、点蜡烛、喷喷雾或点香等来放松一下,或是用震荡的声音(如钟声)让自己清醒,做决定总是耗费脑力的,慢慢来就好。
在整理的过程中也会有乱得不行的时候,但这也是向着更好的结果变化的阶段。
对从未穿过的衣服不要抱有愧疚,而是要表示感谢。因为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不适合。
Marie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曾向我打开了收纳整理新世界的大门,这个综艺Tidying Up呢,欢笑与泪水中,让我思考了收纳与人生的关联。
于是我意识到,原来收纳也帮我开启过新的人生。
很惭愧地说,我曾经是一个房间寝室都一团乱的粗线条girl。我本科的寝室,除了军训时期整洁过,其余时间都是所有东西像小山一样堆在桌子和椅子上。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辅导员(男)来查寝,一进门惊愕地看着我的桌子说:“你。。究竟是怎么在这里住下的。。”
啊,现在想来还是脸红。
想想当时之所以可以放任寝室乱到那个程度,一个是确实常年上课泡馆也没怎么在寝室呆,另一个就是严重的拖延症和依赖感。宁愿刷剧也不想整理,想着妈妈下次过来顺便就帮我收拾了。当时确实是一个大小事就打电话找爸妈的小屁孩,完全对自己的人生没规划也没想法,还是和中学的时候一样,好好学习,唯一目标就是去一个好学校读研。
差不多研一刚入学的时候,看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由好奇开始,按Marie的方法,把自己各种衣服杂物理出来,该扔扔,该装盒子收好收好。意外发现扔东西收拾东西的感觉超级爽。而且超级减压。论文写不出来的时候,就开始收拾东西,整理东西,慢慢地好像写作的思路也整理出了头绪。爱上了这种感觉之后,就再也无法放任自己的寝室像猪圈一样了。
更重要的是,同一时期,我也慢慢开始变得独立。第一次有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掌控感,不再觉得一切都需要依赖父母,依赖他人。爸妈也由以前我去哪儿都要担心变成了相信把我丢到世界哪里都可以好好生活。也开始做计划,按照每天给自己规定的字数完成了thesis,提前一两个月完成的,而且还不赖。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觉得这两年多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
学会整理和变得独立,这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我想是有的,而且很强烈。每天陪伴一个人时间最久的,恐怕就是surrounding的各种东西。你对待这些东西的态度变了,人生的态度自然也会悄悄改变。
这个励志的过程恐怕也可以上一集Tidying Up了。总而言之,这档综艺节目我很喜欢,虽然有人说台本痕迹明显,但我觉得它很简单,很真挚,能打动人,能影响人,这就很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