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果(2009)

果(2009)

又名: 骨肉皮 / Groupie

导演: 路云飞

编剧: 路云飞 王靖

主演: 魏静茹 李媛 应朋

类型: 剧情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9-01-09(中国大陆)

片长: 93分钟 IMDb: tt15797252 豆瓣评分:5.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此类故事在各地方台午夜剧场“某某实录”中屡见不鲜,是一个复仇故事,涉及毒品、粗口和摇滚,是一部装×片。
    看后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回味无穷的是“疯子”一角,通过其简单、质朴的表演和抑扬顿锉的台词给该片定下了基调。
    本人花90分钟(含上厕所)+30元观后,建议大家不要重蹈覆辙。
  2. 这四个星给的挺复杂,就像没看之前我和兄弟阿金说“我预感到这电影一定很垃圾但垃圾我他妈也一定要去看”的复杂心情是一样的。不过现在我首先要说的是,这电影不是垃圾。虽然有点小儿科,虽然它让我的心情依然复杂着,我觉着我还是跟里边看出了制片人反复强调的“真诚”的。

    1.“乐手的生活不是这样的。”
    这片儿说好说坏的人都有,特别好多乐手看完以后或者还没看完就骂得一塌糊涂,因为他们说“乐手的生活不是这样的”。这是一句幼稚的、不讲道理的话,但是我绝对能理解。我们往往处在了一个位置,就认为自己掌握了这个位置所有的真相权,这个位置越具体、所涉及的人数越少的时候,这种掌握真相的自信就越明显:譬如随着艺术的越来越多面化,以及人对生活理解的越来越复杂,现在可能比较少人会说“人的生活不是这样的”,因为千奇百怪的人太多了,但画家却可以说“画家的生活不是这样的”,妓女也可以说“妓女的生活不是这样的”。这种错误我也经常犯,比如《蓝色大门》我实在不能给什么好评,因为我,作为一个女同性恋,我的感觉和孟克柔是完全不同的,包括我在我的拉友身上也找不到蛛丝马迹,我就非常不以为然,并认为“女同性恋的生活不是这样的”——相反那些直的男孩儿或姑娘们能给予这片儿更大的包容与理解,就好比不是乐手不是果儿的人能给予《果》更大的包容与理解一样。其实我们因身处这个位置而对自己的判断或感觉产生的优越感是很不成熟的,同时整体性的判断往往也会造成不负责任。圈子再小,里边也是千差万别的;圈子再小,也总有咱们没看过的东西。作为一个乐手,其实你无权说乐手的生活就是怎样怎样的,你是乐手,但乐手不是你。不过因为你是乐手,你产生这种不爽是本能,无可指摘,但不爽过了就过了,别把自个儿当真理就成。

    2.乔乔爱吉吉
    我是真没看出乔乔对吉吉是那种喜欢,是昨天跑回来看了官方介绍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一出儿。因为“女同性恋的生活不是这样的”,哈哈,所以我不太喜欢这个设定。严肃地说,我觉得把乔乔对吉吉的爱定义为爱情很煞风景,我以为乔乔真这么义气,搞半天最后还是因为一己之私在打来打去。因为爱情——不同于友情,爱情多半是自私的、不能分享的,在这个前提下乔乔拼命让吉吉离开大伟,动机难免显得不入流。我隐秘地希望乔乔的内心有一些美好的品质,比争风吃醋高大许多,她对吉吉的袒护不是因为“这是他妈老娘的妞你们都别碰”,这样在她把碎酒瓶头刺进心脏的时候,她感觉到的才是真正的爱和善良的坍塌。我不是为果儿们洒狗血,但就算她们说出过“唱摇滚是没戏了,唱京剧还差不多”这种让我不爽的话,我仍旧相信她们的世界绝对不止每天爱来爱去那么低俗。

    ----------------砍一剑,以下没有营养---------------

    3.演员
    大多片子我对演员可能都是既没期望所以也没不满,《果》也一样。因为我发现别人觉得好与不好的演员,我看起来都差不多,除非好男儿那个青蛙王子还是王子变青蛙的极端情况出现。军械所原来听过几首,感觉挺不错,不过发现不乏有人看了这片儿说这片儿对摇滚的理解很低俗,摇滚不止是毒品,性,暴力,(特别是)吼叫组成的,我到觉得没什么,笑,大概是我不太懂摇滚,我觉得这就和把一切拥有美好外表的东西说成形式主义一样,未免有点过头了。其他所有人在看片儿前我都不晓得,但乔乔的美让我和阿金的审美难得地发生了统一,原来我们从没喜欢过同一个妞,挖槽太美了,简直让人不知所措。不过回家以后特地去查了查这位叫李媛的演员的资料——反而不萌了,无论是她模特儿照还是生活照都不太萌,常春晓是不缺的。特别是她的一句话,说如果最后她的角色不死在电影里这部电影她就没兴趣接,让我有点儿不爽。吉吉长得像一个朋友,是个美人儿,大家都演挺好的。

    4.纰漏
    看的时候我就和阿金说那纸上的血迹太假了,后来有个学化学的女生在拿海报的时候也提出了这一点,血迹在纸上不出一个星期就会变黑,这个错误犯得是有点弱智。还有吉吉带着一片剃刀去废大伟的情节,剃刀确实很锋利,但既不好握刀口又短,自杀还靠谱,对方如果猛烈挣扎,剃刀的伤害基本是微乎其微的,还很容易把自个儿弄伤,不知道吉吉是怎么想的= =

    5.签名海报
    我想要海报,不过得海报要发言,我就把阿金踢上去发言了,海报归我,哈哈哈哈哈!谢谢阿金=3=
  3. 片子早就知道,只是并不打算看,只是前两天的买的几张中国地下影片合集里有,花了钱了,不看总觉得吃亏,我的小市民心态啊。

    故事的开篇很怪异,两拨人较劲,然后弄出俩姑娘对吹瓶装啤酒。好家伙,一瓶也600毫升呢,虽说酒劲不大,但是它汽大,汽大!!!你无论是谁,就算喝一瓶没事儿,你一气儿喝个三五瓶,汽绝对能把人涨吐。你可以说我是事后诸葛亮心态,我说咱能换成二锅头不,量少劲大,对吹绝对够劲,而且也符合北京方言的特色嘛。另外喝酒就喝酒呗,往头上砸瓶子干嘛,关键是砸完头还不流血,你当北京人都有铁头功呢。
    片中所呈现的乐手都挺傻逼(我是说片中,不是说现实生活中),似乎除了兹妞打架再无它事可做。而片中所谓尖果所呈现出来的特质也着实令人乍舌,不修边幅的衣着,一口一个操、丫、麻痹等的狂放台词,弄的跟流氓似的。导演在筹划本片之前,是否真的去过摇滚现场见识一下看演出的姑娘,看看什么叫尖。另外,乐手的审美没这么。。。那啥吧。

    还记得片子预告什么的出来的时候,所谓“圈”里的小青年们还是挺兴奋的。
    "体现摇滚乐的电影啊、有乐手参演啊”等等。

    可是好遗憾啊,观众再一次被糊弄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本片跟摇滚乐毫无关系,而且,本片更是再次妖魔化了摇滚乐。我并不是说摇滚乐手或者果儿们都是所谓的洁身自好的跟处子似的。都是成年人了,有性的需求也是正常的,但是怎么感觉混乱的性关系只出现在摇滚乐里么?贪污腐败轮不到摇滚乐手,层出不穷的社会怪异新闻我看也跟摇滚乐没什么太大关系,为什么要妖魔化这种音乐,为什么要妖魔化从事或者喜欢这种音乐的人呢?据我所知,这个“圈”里的人,尤其是乐手,大多是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凶狠,实质内心都还挺细腻的,当然,也大多比较自我和自私(注意,是大多)。他们不是纯洁的天使,他们有些人也伤害过一些姑娘(大多都是情感上的,再多也就是经济纠纷了不起了),可是人不就是这么长大的么,在伤害与被伤害的过程中。我们说他们丑陋说他们卑鄙,我们就一定能信心满满的说自己纯洁自己高尚么。而且上床这事儿,我不敢说是完全的两厢情愿,这里面有酒精的成分,但是强奸,并且还在厕所,还偷袭,还关灯。。。不现实,真的。

    十一前一天去朋友那里聚会,聊天间大家一致认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实实在在的生活,仅靠想象是不行的。或许有些人会说,本片也算是第一部反映中国摇滚乐的电影,有缺陷在所难免嘛。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那些成为基奠的早期电影,或许拍摄手法是拙劣的、演员的演出是青涩的,但是整个影片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是真挚的并且真实的。但是这部片子,只是一部打着摇滚乐旗号,被完全架空的导演臆想中的一部片子罢了。从头到尾更像是小混混的斗殴事件,这其中的任何人,情感都没有升华的部分,自然观众在观看完本片后也不会得到任何启发或者思考。

    谁被强奸了?谁被伤害了?只有音乐。
  4.     4月4日。乌鲁木齐。电影在看之前做了功课。淼大人在郑州站过后告诉我“去看吧,不会让你失望。”
    而乌鲁木齐站就来了十几个人。小圈子里的小众。太多人关心而没有行动。
        乔乔。自始至终深刻吸引我的女孩。“李媛演的真好”网友这样评价,在重点看过他的演出后,我想说“真的”。

        电影的拍摄一般。摄像的技巧一般。没有特别出彩的点,取景的单一,色彩的不清晰都是能够挑出的缺点。

        但在有机会和胡楠交流的时候,我告诉他“拍得不错”,制片人先生谦虚的告诉我“拍的不好”。其实他们是更明白的,《果》是他们的孩子。在看过一百两百遍之后,他们更有权力或者说他们能更准确的明白哪里有缺点,哪里欠缺了什么,哪里是需要改进的。而我想表达的是“感动”。

        每个人都在真诚的演出。就足够了。本来就是小众的东西。而表达的真实不做作更是难得。阿健老师说的欣慰是因为他是过来人,而带给我的是感染和感动。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能鼓起勇气拍摄这样一部片子已经很值得赞叹了。当我告诉胡楠“看得到每个人都在很用心的演出,看得出你们的真诚的”的时候,他说“谢谢”。我想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赞叹。
        
        前三十分钟很闷。但更能表现出两个女孩子的个性和感情。而这样的铺垫才不会使乔乔的对吉吉的感情显得突兀。三条线,鱼,纹身,疯子。(胡楠说的,其实我觉得还有中南海和叶子和啤酒~~~)让故事变得紧凑。可是导演把剧情交代的太过于清晰,以至于没什么空间留给观众了。许多的情节还是可以模糊化的。

        这样依旧是被震撼。对音乐的坚持。对摇滚的坚持。还有鼓起勇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给自己努力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还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咳嗽去吧(引用于阿健老师)。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勇气。现实的残酷让很多人失去了方向,年少时追求的东西在长大后统统放弃,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亦或其他。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往往会习惯。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会迷惑人心。在工作半年在被折磨到失去方向感的时候在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突然觉醒。有时候生活必须要有些事情是能刺激我们麻木的神经的。
        想起来高中时的梦想就是有自己的乐队。能唱歌唱一辈子。几个好朋友,一盘打口CD,音量永远是最大。讨论自己喜欢的乐队。唱他们的歌。写些牛逼的东西。一度就是梦想。当梦想照进现实,在残酷面前常常就失去了光辉。而追求就变的奢侈。需要一些东西提醒我们还有自己的路要走,还有想要的生活要去追求。需要一些东西去激励我们,需要击打我们趋于麻木的神经。
     
       《果》很好。最后离开时告诉胡楠,期待下一部电影,他笑说下一部不能拍这了呀,是要吃饭的。对呢,保证温饱,才能继续文艺吧。

        胡言乱语这些。最后许个愿。希望乌鲁木齐的文艺圈子加油壮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