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中国80年代女星当中选出一位最美的,而且有颜值有演技,那非龚雪莫属了。她被称为80年代的“第一美女”,也是“最美影后”。 龚雪长相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气质温婉出众,模样娇俏可人,是典型的古典气质美人。在那个没有PS和美颜的年代,她的美貌气质真的是纯天然美女。
龚雪主演的影片有:《大桥下面》(1984)、《快乐的单身汉》(1983)、《石榴花》(1983)、《多彩的晨光》(1984)、《股市婚恋》(1992)、《好事多磨》(1980)、《祭红》(1979)、《秋海棠》(1985)、《子夜》(1981)、《张衡》(1983)、《华佗与曹操》(1983)、《七月流火》(1981)、《楚天风云》(1981)。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4年电影《多彩的晨光》 雁玲 ——龚雪饰演 礼双 ——张铁林饰演 水痕 ——王诗槐饰演 何端 ——仲星火饰演 依旺 ——谈鹏飞饰演 丁朗妹——李克纯饰演 雁玲妈——沈冰凝饰演 黄守金——徐阜饰演
电影《多彩的晨光》里面龚雪换了不少套衣服戏服,充满80年代的时尚风情:
八十年代是49以来中国最黄金的十年。带着对文哥的反思与伤痕,八十年代是属于青年人的黄金年代。他们不再迷惘,而是在金色阳光洒满脸庞的、属于他们的年代扬帆起航。雁玲、礼双从师范学院毕业,走向光荣的人民教师工作岗位。可是,现实却与他们想象中不同。身为领导的雁玲父亲挖空心思要拆散雁玲和礼双。阴差阳错中,来自海岛的礼双被分配到城里的重点中学一中。而雁玲却被分配到了贫穷闭塞的海岛。而在此之前,青年教师水痕因正直得罪领导而被发配海岛,作为民办教师始终无法转正。而故事则在平淡中缓缓揭示了三个青年的命运。水痕老师以爱和勇气留在了海岛。以教师的高尚人格与行动深受海岛居民和孩子们的爱。他不屈服于命运的不公,并与之抗争自强不息。而礼双则幸运的逃离了海岛,也逃离了包办婚姻,与捧得美人归并深受雁玲父亲荫蔽只有咫尺之遥。在面对着与水痕同样的抉择时选择了保护自己的命运而非良知。从而走向了与水痕完全不同的人生。而作为温室里的花朵的雁玲则在海岛看见了真善美:淳朴的岛民和孩子。坦然接受因不违背良知而接受不公平命运的水痕。因知道父亲的种种不堪和惊悉自己之所以考上大学全凭父亲的权势熏天而深感负罪。最终,温室中的花朵蜕变成了坚强的凤凰花,决意扎根海岛直至摆脱良心的亏欠。80年代诗人北岛曾有一句著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80年代的中国电影所塑造的高尚者,以及因触及灵魂的自我思考和发自内心的自我求索而表现出的道德与良知勇气。更难能可贵的是80年代电影的批判性。这是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电影所没有的。在影片的最终,礼双的良知让他向雁玲忏悔,但作为任何一个时代都最不缺少的利己主义者,礼双和雁玲注定成为两种不同的人。影片的结局是开放式的,但却强烈的预示着雁玲和礼双从此道不同不相为谋和分道扬镳后戛然而止。让观众去思考三个年轻人的未来命运。
不得不说龚雪是个极具色彩的美人,她身上有种与生俱来的青春的优雅。门不当户不对的问题或许是任何时代难以填补的鸿沟,我觉得在大多数人身上遇见怕是没有良果,家庭以及自身生长环境的差别注定在两个群体中有一条最大的鸿沟就是观念。当然我还是相信我之前所说,对于某个具体的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有些人的勇敢注定他不管在哪都会是周围所有人眼中的英雄。 很显然我们这部剧的男主并非如此,很多评论把他归结于道貌盎然的小人,我也觉得有失偏颇。观众视角来看,他有点懦落,不够勇敢,缺少一点信念,但礼双在社会之下还是个颇富正义有自己底线的一位人物,给予一个正确的评价,他是大多数人难以比较的。这部影片很真实的描写了雁玲这个人物,初来到小岛时,我想她是保持住自己的书生气的,善良而不太近人情,方式有点刻板。她会从自己直观角度去看待这个小岛上种种,我想她偶尔会恨这个小岛的许多事情。可我眼中的书生就是雁玲这样的,会慢慢的理解并且融入,雁玲就是这样勇敢的书生,世界需要有点书生气有点倔强的雁玲。 这部影片最为精彩的便是水痕老师了吧,我想很多观众一定脑补了雁玲与水痕会一直相依在这个小岛带出一代代优秀的学生,并且这个小岛的生活也在慢慢变得更好。在这部影片中,水痕像极了当今社会那些去体验支教生活的青年们,没想到从此深爱了这个地方,他失去了本该前途无限的优渥未来,可却得到了永恒,他很苦吗,我想心里很甜,他很愁吗,愁的是没能让这些孩子有更光明的未来,终究是在变得更好的路上。我想他就是这个小岛的定海神针,有他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