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一厨一世界
导演: 阿比盖尔·福勒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8-09-28(美国)
集数: 4 单集片长: 50分钟 IMDb: tt8773076 豆瓣评分:7.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难以置信一个加番外已经成功拍摄了五部的系列纪录片,能在正式第五季“翻车”,没说“扑街”已经是看在有前作的成功情面上…即便是在我看来象征转型的第四季甜点篇都没这么离谱!
- 第一集讲的是墨西哥烤肉吗?完全是在用一位主厨的身份讲一个社会现象,但又无法将这个社会问题剖析,最终结果就是喊口号我们要团结!
- 第二集讲同地域多元食物文化的传承和保留,继续喊口号,我们要保护文化!
- 第三集真是要疯了…fight for Thai food这句话至少出现了两次,最后加上一次fight for the environment!ok fine,但是好歹呈现一下餐厅是如何践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吧!你们的环保就是让农家继续低效率低收入的人工生产吗!既然要呼吁就不要只喊口号!
- 第四集…疯了…口号也不喊了…干脆镜头也不拍了…那只可怜的鹌鹑…拔毛,充气的画面用了不知多少遍…后面还有割喉和拆分…最后呈上的菜品是烤鹌鹑…ok fine,可是看到烤兔脑的时候,是我第一次在看国外美食视频时,想说: 要不要来中国学习一下…
大家字幕组的特效字幕做到第五季就停了,后面还有第六季和烧烤篇。记得在私信里问过字幕组会不会继续做,当时还没补到第五季…现在看完了…我深表理解。
成就经典很难,但毁灭经典只需要一集。可制作组毫无疑问用了一整个季度总共四集来“折磨”观众:
Fuck food off!
切肉,墨西哥的移民故事,片头曲是小提琴激进昂扬的声音。
墨西哥,taco。非法移民→移民的声援者。
Barbacoa,火坑炖羊肉(最后的制作程序像做叫花鸡)。
天主教教徒餐前祷告。家庭聚餐,长方形的桌子上摆满了食物→拉美人家庭观念的体现。
这个chef17岁就结婚了!但是丈夫家里边把她当佣人使唤。然后两人失和,丈夫家暴,婆婆不管。生的女儿也六岁就开始给家里边工作了。这里的女人,不上学就要面临早早结婚的命运。丈夫想让13岁的女儿嫁出去,但是女儿想继续上学,想去寄宿学校,可是家里边的钱全都被丈夫操控。所以母亲更加拼命赚钱——偷渡到美国,让女儿继续受教育,不让女儿继续重复自己的人生。
母亲找到了蛇头,和24个人一起偷渡,穿过沙漠,走了15天,粮食没了,历经暴风雨,终于到达边界线——拼命地像飞一样的跑过去。
偷渡到费城。敲门一个月,终于找到了一个切菜的工作。因为不会英语,只能看着其他员工学习。四个月后,可以做甜点了,但是最重要的是,可以给女儿寄钱供她上学了。在费城工作,两班倒,喜欢上了自己的同事,但是同事只懂一点点西班牙语,而自己不会英语。最后,和自己的同事Ben结婚,人生改变了。(和美国人结婚,不会自动就得到绿卡,还因为她是偷渡过来的。)想办绿卡?自己工作的小餐厅的老板不帮助,甚至还把她给开除了。然后在家里边创业,做taco。随后在丈夫朋友那里找到地方,开了自己的barbacoa餐厅。后因为《bon appetit》杂志的推荐,两人出名,chef开始号召自由和反剥削移民。
在墨西哥念护士的女儿还没有拿到签证。影片结尾是两地远隔的母女视频聊天。
这个母亲真的很勇敢。
土耳其的kebab
在伊斯坦布尔,chef的餐厅ciya会放古典音乐。保存原本的配方和操作,制作传统菜肴。
炉子烧饼。
12岁时国家发生军事政变,所以开始看一些讲政治的书。
所有的baker(烤面包的师傅)组成联盟来罢工,罢工四十天,最后得到了政府给的健康保障。(在那时的土耳其,baker属于公职吗?)
政治局势危险,所以离开家乡去伊斯坦布尔。到伊斯坦布尔他舅舅的餐厅打工,然后自己想要成为一个chef。
后来去服兵役(土耳其所有男人都需要服兵役),他在军队的后厨工作,改善了军队的伙食(原本食物因为难吃而吃不完被扔掉,后来食物因为好吃所以不够吃)。
从军队回来后,开了自己的餐厅ciya。遇到了自己的妻子,结婚。
后来伊斯坦布尔政局不稳,很多人因为政见、民族不同而不去某一种餐厅吃饭。
chef准备写一本关于家乡美食的书,一年半的时间,走访四十个村子。之后开办自己的烹饪学校,教学生民族餐饮的制作。
最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学什么法餐,先把本地的学好吧。
传统泰国菜
Bo.Lan
保持传统制作工艺。
这位女厨师,在高中毕业后,自己想去厨师学校,而父母想让她有一个degree,协商的结果是,去学酒店管理(总之是需要拿到学位的)。
本地食材+传统手艺
拿到本科学位后,想去做餐饮工作,但是没有餐厅收。随后去了一家地中海餐厅,发现自己和周围的泰国厨师都不知道泰国菜怎么制作。
后来chef地中海餐厅的老板把她介绍给一个在伦敦开泰国餐厅的澳洲人,所以她又去了伦敦工作,工作了两年。第二年开始和餐厅的同事Dylan约会。两年后回泰国,开自己的餐厅。
泰国餐馆的菜都是昂贵的外国菜,本地的食物只有小摊贩小店在卖。
自己的餐厅,运营的前半年基本上没人来。
因为本地的好厨子基本上都在酒店工作,所以自己招到的都水平不是很高。
后来去菜市场和农村发现食物,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有机食物和匠人制造的烹饪锅具。
不久,餐厅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了。
然后得到了亚洲女厨师奖。宣传自己的烹饪理念:有机农场,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巴塞罗那的新潮料理师傅,开了tickets(餐厅名字)。
工薪家庭出身。读写困难症患者,15岁辍学,去大他七岁的当chef的哥哥所在的餐厅工作。
做了甜点师pastry chef。El bulli变成了新式餐厅,哥哥成为知名大厨,但是他没有出名。
去参观一个食物工厂的时候发现了新技术,然后在自己工作的餐厅El bulli尝试,推出了新食品。
chef本人很内向,只习惯于和餐厅的其他厨师合作,和自己的好朋友一周两次会面、聚餐。
哥哥真的很知名,很多采访,国内国外的。
弟弟因为需要创新太多,压力大,后来辞职。开了自己的tickets餐厅。因为哥哥实在太出名,每次对他的介绍就是xx的弟弟,所以他便努力,希望自己也能被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