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伍德夫妇(Monica Potter & Tony Goldwyn 饰)携女儿玛丽驱车来到湖畔别墅度假,刚抵达不久,玛丽(Sara Paxton 饰)便开车去找朋友佩姬(Martha MacIsaac 饰)玩。期间她们邂逅碰巧路过此地的青年贾斯汀(Spencer Treat Clark 饰),在男孩的邀请下,玛丽和佩姬一同前往贾斯汀所在的旅馆。
没看过WES CRAVEN大名鼎鼎的原版,看这部09年版也是冲着翻拍自WES CRAVEN成名作的名号。看早期WES CRAVEN的电影可以发现,他很喜欢将普通人拉入一个极端恐惧惊悚血腥的世界,让观众目睹着他们被蹂躏折磨屠杀,然后在电影后半部分让某个不起眼的角色突然爆发奋起反抗,然后坏人成了被猎杀被折磨的对象,加上血腥暴力的镜头将观众的情绪推向至高点。如果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这些电影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片”,而是以血腥暴力来让观众在惊恐恶心之余仍然大呼过瘾感到爽。所以请不要再说“这也叫恐怖片?!”“一点也不恐怖”等话,因为你完全会错电影的意图,你只是恰好不好这口饭而已了。 澄清过后,说回这部09年版的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如果事前不知道原作的导演是谁,我想在看后都能猜到。整部电影都能看到WES CRAVEN的伎俩,尽管它是翻拍的。 在并不算精彩的开场后,电影冷静的描述一家人去度假,其中17岁喜欢游泳的女儿想要外出,母亲担心等等琐碎事件。在《隔山有眼》中,我们同样首先看到的是去度假的一大家人小吵小闹。这一段目的在于拉近电影跟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感受到主角们不过是跟他们一样的普通人。而这一段同样让我想起了迈克尔·哈内克的《FUNNY GAMES》。 后来罪犯由17岁女儿遇见的陌生男孩JUSTIN引出来,于是“折磨”桥段开始上演。这部分极其压抑,主角们惨遭凌辱迫害,一方面显示了坏人的邪恶变态,主角的弱小悲惨,另一方面让观众酝酿着压抑,等待喷发的情绪。09年版的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中,这部分应该说是及格的。三个罪犯绝对够“恶”,强奸折磨谋杀都不落下。但缺点是不够“强”,数次让两个小女生逃脱,比起《隔山有眼》中的变异人差远了。剧情的张力也因此被减弱不少。 三个罪犯后来因为暴风雨住进了17岁女儿她家。罪犯不知眼前善良热情的夫妇就是他们刚刚杀掉的女孩的父母。而母亲和父亲当然不知他们已经引狼入室。不过后来他们的女儿“爬”了回来,男孩JUSTIN留下线索,他们终于得知那三个陌生人的真面目。于是自卫与为女儿报仇,双重力量激起了人性深处最原始的兽性,俗套,但屡试不爽!这部分应该是电影的高潮段落。就像《隔山有眼》后半部分父亲为了抢回女儿疯狂屠杀变异人,《惊声尖叫123》最后雪莉都要很酷的亲手毙掉凶手,观众压抑已久的难受情绪终于得以畅快的发泄。 然而09年版的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却在这关键时刻早泄了。第一个罪犯被两夫妇联手杀死掀起了影片的最高潮,影院中的观众大呼过瘾,并期待着后面的BOSS要怎么死。没想到,女BOSS一枪被秒,男BOSS跟男主角周旋扭打了半天后结果是草草收场。观众期待的高潮并不是没有来到,而是早已过去了。再比较《隔山有眼》后半部分一杀到底的快感,09年版的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差得太远了。而导演就像心虚似的,在影片最后补上一段微波炉烤“头颅”的戏,实在是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