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茧》是一部浪漫色彩浓重的80年代的老科幻片,那个年代的科幻片都喜欢拍摄太空外星人题材的。宏大的视野史诗般的格局使当时拍摄的电影具有非凡的魅力。虽然现在看来很多都是美好的空想,但那种情怀却不得不令人感动。而那个年代也一直是令我魂牵梦萦的。 片中,身处海滨养老院的几个老人要么身患绝症,要么早已丧失了生命的活力。 他们的结局可以预知,和所有普通老人一样在疗养院悄无声息地离开人世。可是他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放了很多“魔茧”的游泳池。在哪里游一游就可以让人瞬间充满年轻的感觉,充分感到生命的快乐。他们唱啊跳啊肆无忌惮开玩笑,如此开怀,就像年轻时一样,年轻人都不禁侧目。仿佛这个世界属于他们一般。是的,谁说老人就不能拥有第二春?老年人也有反抗管束,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利。 《魔茧》这部电影最奇妙最梦幻的地方就在于,世界上竟然还有一种力量令人返老还童,而这种力量不是源自地球,而是遥远的外星文明。外星人的形象告别了异形的暴虐残忍,ET的笨拙憨厚,而是像基督降世一样感化着银幕前的观众,使他们如同片子里的老人们一样感到被治愈被温暖,他们的生命仿佛获得了神的赐福,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其实要是用另外一种神秘的力量替代外星人也可以说的通,但是那个年代外星题材一直属于香饽饽,所以才产生了一部这么独特的外星电影。而且还将消失的文明亚特兰蒂斯与外星人联系在了一起,可谓奇幻美妙。 片尾,接受外星人邀请的老人们虽然也有对子女的不舍,但他们更是充满希望地和老伴奔赴去往永生的外星旅程。这群可爱的老人经历了地球上多姿多彩的一生,即将面对一个新的文明,像外星人说的,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颇具讽刺的是,养老院以为他们都去世了,开了一个煞有介事的追悼会,声称只要在他们的呵护下,老人们就可以获得愉快安宁的晚年。只有小孙子知道爷爷去了哪里,他开心地笑了。 这是一部温馨感人的作品,导演想要探讨的其实不是外星人,而是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片中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死亡观:一种是与自己心爱的人一起接受正常的生老病死,顺其自然;一种是与爱人一起逾越规矩突破界限,去追求永生和青春。不过,共同的一点是,与相爱的人一起享受生活的每一刻,无论生死,这才是最好的结局。这种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爱无国界,只有爱才是永恒的。换句话说,只要和爱的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天堂,片刻都是永生。 当下中国空巢老人如此之多,他们缺少家庭的关爱,子女都不在身边,很多都被送往养老院。其实他们的郁闷和悲哀又有谁懂?一天天接近死亡,生命和亲情却都在流逝。如果我们国家的老人能够看到这样的电影,心情会不会好很多呢? 起码那里面有很多希望,那些都是每个日薄西山的人希望看到的。
全片基本格局就是一部爽片,一群病弱老头发现外星人能让自己恢复健康、长生不死,就屁颠屁颠和外星人走了。
爽点很明确,谁不想长生不死呢?
而我,却是那不想长生不死之人。
我有两大观点:
先说一:生命的群体,以基因的方式繁衍后代,其后代就是生命的延续。《愚公移山》有云: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尽焉。我们个体的基因传给儿女,儿女的基因又传给下一代,人类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永生的。当年秦始皇穷尽后半生追寻长生之道,未果而亡,其实长生之道根本不用追寻,人人生而有之,人人都可“长生”。秦始皇的基因一定流存了下来,我体内的某个基因片段说不准就是秦始皇留存下来的,而我,还会将其传给后世子孙,无穷尽焉。
所以说,除非人类灭绝,否则我们就可以大胆的说,我们人类是“长生不死”。当我老死的时候,我不会觉得我彻底消亡了,因为我的基因仍会以生命的形式在世上生存下去,因为我有儿女,我“长生不死”。但是,如果你没有儿女,那么你个体的死亡,将是你个体基因的终极死亡。或许,你身上某个独特的基因片段,会因为你没有儿女来传承而彻底消亡。但是你放心,人类不会因此而逐渐式微,因为你不生,总会有别人生;你少生一个,兴许就有人多生两个。人类基因库就是很庞大,这保证了人类种族延续的稳定性。
所以,个体追求长生不死,不仅不能成功,而且毫无意义。
再说二:个体的长生不死是个体的无间地狱。我们回想我们的一生:童年时喜欢糖果动画片,贪玩,享受家人的呵护;青年时不再沉迷于糖果,也逐渐脱离父母的庇护而自立,有自己的爱好并乐在其中;成年后为组建家庭、养育子女、拼搏事业而乐此不疲;老年开始注重健康而保养自己,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总之每个人生阶段都有它的乐趣和意义,人的一生就是要逐渐经历这些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所体验,则此生不虚此行。
反过来想:假设有一个人,他80年的人生一直停留在童年(长生不老),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吃80年的糖果?玩80年的玩具?看80年的动画片并乐此不疲?他不腻歪?恐怕早就要腻歪得吐了吧?
再假设有一个人,他的人生一直停留在他人生巅峰时期——刚成年,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有娇妻,儿女双全,父母康健,幸福美满。好,就这样,让他过80年这样的生活,他会怎么感觉?会一直感觉幸福?我认为绝不会!他会厌烦!因为人类基因里永远带着好奇心和不知足的探求欲望,我们现在对生活感到幸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和以前的艰苦生活做了对比,并且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将失去这些,才会更加珍视,才会更觉幸福。你想啊,如果你的人生没经过奋斗阶段,你的父母直接给你万贯家财,你会过多久神仙日子?和那些经过自己的奋斗终于赢得财富的人相比,谁会感到更幸福?
我们人啊,最可贵之处,便是有思想。有思想,便会想到万事有因有果,有喜有悲,有始有终。有因无果、有喜无悲、有始无终之事,使人困惑、麻木、无所适从,使人感觉人生没有意义。人生如果只有开头而永无结局,人生不就是无间地狱,永无解脱吗!
影片中,老头们为了长生不死而纷纷离开自己的儿女后代,他们的长生没有牵挂、担忧和期盼,也就没有了安慰、惊喜和希望。他们这样的的永生日子,我一天都不想过。
影片中有个亮点,有个老头不愿意选择永生,结果被其他老头所鄙视,被塑造成一个老顽固了。我只能说,这影片可惜了,如果我是导演,直接把后半段海上追逐戏全部删去,加上一段顽固老头对船上大伙的演讲,演讲的要义就是我上面说的那些,吧啦吧啦一通说,结果有一些人受其感召,表示不愿永生而下船了,另一些人选择永生而走了,这影片就可封神了。
可惜了,我不是导演。
1985年,喜剧科幻电影《 魔茧 | Cocoon》
电影够老了。。比我岁数都要大,不过看起来倒是不难看,有一种老年版ET的感觉呢。。
故事倒是比较丰满,人物也刻画的不错,看到一半才发现是喜剧片。。不过感觉很好,很想继续看下去。。
外星人真的是通情达理呢,也许是反衬出来的咱们的社会问题吧,人家85年就再考虑老龄化的问题了,也是很前卫呢,就是嘛,熊老人不比熊孩子好到哪里去呢。。
电影中也阐述了一些对于生命,对于爱情的一些思想,有些观点确实发人深思。
---我是发光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6/10分),确实不难看,就是太有时代感了,但是已经一个好电影的雏形了,无聊消遣倒是可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