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如何死在俄勒冈州 How to Die in Oregon(2010)

如何死在俄勒冈州 How to Die in Oregon(2010)

导演: 彼得·理查德森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1-01(圣丹斯)

片长: 107分钟 IMDb: tt1715802 豆瓣评分:8.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7岁,抚养我长大的奶奶去世,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认识死亡。她是个豁达的人,我不记得她很痛苦,只记得她被放在门板上等着入殓,我4岁的小妹被父亲领着进屋,哭闹着“你们怎么把奶奶放在门板上”。作为孙女,要在鞋帮上蒙白布,我竟然羞愧难当,躲在校门口的大槐树后面不敢进去,怕同学们笑话。可见我根本不知道死亡的严重性。

          25岁,和我相依为命的爷爷病重,我爸打电话叫我回家。我请了假回山西,看爷爷躺在炕上全身浮肿,神志不清,好心的姥姥做了他最爱吃的油糕,他竟然从昏迷中醒过来,一口气吃了3个。我爬上炕,和他并排躺着,想体会死亡的悲伤,却找不到感觉。真正的感觉是盼他不要再受罪,他似乎听到我的心声,两天后就去世了。我爷爷是个悄无声息的人,连他的故事都是我爸在他死后讲给我的,我对我爷爷的死,没有哭天抢地的悲伤。

         30岁那年,好朋友马骅掉进了澜沧江。那个表面赖唧唧,里面敏感纤细,和我一起创业,吃饭,厮混,斗嘴的大学同学,一点前兆没有就消失在人世。他死后,我一度非常愤怒,觉得他不遵守信用,本来剩下的多半辈子里都给他安排了戏份,他居然中途退出了游戏。死亡在我没有设防的地方,狠狠给了我一枪。

         紧接着半年后,一个一起攀岩的朋友死于山难,这次我从愤怒里惊恐地抬起头,看见死亡无处不在。一夜之间,我从以胆大著称变成了胆小如鼠。我无法再攀岩,因为看见每一次攀爬背后都有死亡伺机而动。我被死亡绑架了。

          于是35岁生日那天,我在床上醒来,想到人生已过半,未来是到着数的过来的日子。好像一个高度近视,突然配了副合适的眼镜,看清楚了远处朦胧的景物,也清楚的看见了自己。我在死亡地提醒下苏醒过来,看见自己费半生力气,只是削足适履,混在“主流”世界里,想要努力做一个“正常人”。

          “这样活着有意思吗?”我问自己,

          我得说,是死亡教我看见活着的真相。从那次惊觉里,诞生了今天的我。4年以后,我离开了中国,在美国过自己的日子。生活里只剩下了阅读,写字,锻炼,旅行。早上醒来,我会问自己,如果今天就死了,有没有特别遗憾的事?

          答案是没有。

          对我来说,这就够了,我很幸福。

          然而死亡不放过我,又给我新课题。

          我和丈夫每周都去附近海边看海豚。坐在海崖高处,海面波光鳞鳞,海豚一次次顶出水面,划出优雅的弧线,又隐入无边的水中。我沉浸在美中,直到他突然说:”要是老了我得了绝症,你一定要帮助我结束生命。”

          我叹了口气,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谈起这个话题了。对于死亡,我的看法并不传统,我同意生活的质量和长度并不是一回事。多少人的一生都是遵循传统,违背内心,我亲眼见过无数,自己也深受其苦。就是因为不想永远在反抗和纠结里过后半生,我才来到这个国家,开始第二次生命。但人为什么要固执的决定自己的死期呢?这个我想不通。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并非我们自己决定,那么生命一定有它自己的脉络。我不信教,但对生命有种宗教情节,这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完全不能解释的事,我们应该对它有所敬畏。试图去控制自己生命里的任何事,是错误的人生态度。不到最后一刻就放弃生命,是我不能接受的。

          然而,上星期看的这部纪录片,又一次改变了我的看法。

          《如何死在俄勒冈》讲的是安乐死的故事。在全世界,安乐死都是一个很难被接受的观点。到目前为止,只有瑞士,荷兰,和美国的俄勒冈州允许安乐死。

          美国佛罗里达州很多年前有过一个安乐死的案例,丈夫遵从妻子的愿望,帮助她结束了生命,而岳父岳母却不干,他们为此与女婿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诉讼。凡事关涉死,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所以在俄勒冈州能通过这个法律,我觉得比同性恋婚姻还要不容易。

         片子里纪录了几个不同的故事,开头就是一个安乐死的场景。一个言语自如的老年人在自家的飘窗下,有亲友陪伴,由志愿者帮助提供药物。他一直在说话,根本看不出来他有病痛,而两个人一直握着他的手,另一个人在把一种粉末状的东西溶解在水里。药送到他手里时,他被告知他随时可以反悔,他笑了,说他不反悔。然后他象喝果汁一样,几口饮尽那杯白色的液体,躺下来。他说了1分钟闲话,然后开始说,“哦,来了,来了”然后画面一片黑暗。

         这是一个典型的安乐死场景。然后片子跟着来到志愿者家里,一个50来岁的女人梳洗打扮,正要去见她的申请人。俄勒冈州对安乐死申请有很复杂的程序,只有被确认即使不使用毒药 ,也存活不了太久的人,才会被核准。而安乐死的药物还分好几种,一种一百多美金,另一种一千多美金。看来想死,至少还得有点存款。而且执行这一套流程,也需要很多志愿者的帮助。

          片中有个得了绝症的老年人,没有什么收入,他子女说如果他的治疗可以保证他继续活5年以上,才给他出资治疗。于是他申请安乐死,但因为他没有任何存款,他同时申请免去药费,却被州政府拒绝,。他对着镜头说,我连死的资格都没有。不久,他就病死在自己家中。

          另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华盛顿州的妇女。她的丈夫几年前得了癌症,非常痛苦。经过各种努力,治疗无效,他丈夫在一年里老了20多岁。知道难逃一死,他的丈夫想要安乐死。但华盛顿州不允许,于是他们想要去不远的俄勒冈州申请安乐死。最终俄勒冈州复杂的申请流程断了他们的念头,等你想到了安乐死再搬家到那里,是不会被批准的。最终他受尽折磨死在家中,但死以前他要妻子帮助他完成遗愿,呼吁在自己的家乡允许安乐死。这个妻子说:“当你爱一个人,你看着他受苦,他要求你帮他做一件事,你根本不会想,你就答应下来了。” 于是丈夫死后,妻子投身政治游说,四处演讲,大街上发传单,给人打电话,说服人们为安乐死投票。两年后大选,安乐死被通过了,我看那个妻子泣不成声,对有政治热情的人有了一些理解。

          这部片子着墨最多的,也是最让我触动的一个故事,是一个54岁的女人,叫Cody。她出现在镜头中,满头银发,在跟朋友爬山,一路欢笑。她是个美丽的女人,不光美丽,她有种善良,安详的气质,而且那么快乐。但Cody是一个晚期肝癌患者,她一夜之间进了CPU, 然后是无穷无尽的止疼药,花了半年才从病床上站起来。而然几个月以后,癌症复发 。Cody在医院里跟医生护士开玩笑的时候,真的喜欢上她了,这么乐观,善良的一个人,怎么会自己想要死呢?Cody,她的丈夫,医生,儿子,女儿轮流讲述她遭的罪。我听的不寒而栗,听说了那么多人得癌症死去,但我从不知道这些细节,这是人所难以忍受得痛苦。Cody随着镜头说,“谁想死呢?要是有一点希望,我不会放弃的。我在农场长大,就连病马,我们都不忍心让它们遭这个罪。我不想再长到200斤,掉光所有头发,然后死掉,我想在自己还有个人样,能跟家人交流的时候离开。”

          Cody的申请得到了批准,她拿到了药,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离开。全家人都做好了准备,他们去海滩上散步,我看他们如平时一样拉着手嬉戏,每个家庭成员在镜头后面都泣不成声,但陪着Cody的时候那么从容。一个完美的家庭,互相爱护的亲人,在做死前最后一次散步。

          最终Cody一波三折后,在家里安乐死去。她将自己的衣服首饰都送了朋友,教会儿子做她拿手的蛋糕,家人在她身边为她唱歌,朋友跟她告别,她感谢丈夫几十年的陪伴,然后喝下毒药,睡了过去。

          当这些支持安乐死的人,具体出现在我面前,我理解了我丈夫的想法。

          我这个对疾病和死亡无知的人,从这部片子里学习到了很多。首先是我们对医学的态度,医学从来都不是科学,它只是从巫术开始,渐渐发展出的人类对付疾病的方法。这些方法越来越有效毋庸置疑,但对绝症依然无能为力。所以大多数癌症的治疗都是死马当活马医。同时,医治癌症在全世界都昂贵不堪。而让人们不惜代价治疗绝症的动力,是亲人的道德负罪感和侥幸心理。然而,死亡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可怕到我们要毁了生命的尊严?只要冷静想想,我们都明白把生命最后一段浪费在医院生不如死的折磨中并没有什么意义,而人又总是不肯面对现实,被恐惧绑架。事实上,选择安乐死,并不是要控制自己的生命,而在现在全世界都把生命的最后一段折磨殆尽的现实面前,是对自己生命顺其自然的态度。这与自杀完全不是一回事。

          死亡是一所学校,它教给我很多深刻的知识。

          

  2. 这部片子还是比较客观地分析了美国第一个通过安乐死的Oregon的情况,虽然也是有一定偏向性(我记得反对的声音只有那个拖车大哥)。不过看了还是相当的感动,尤其是开头粗糙的手持纪录,以及片尾从窗外拍摄的投影。看的过程中不停地流泪,很震撼。

    在全世界范围,目前有荷兰,比利时,爱尔兰,哥伦比亚,卢森堡允许human euthanasia (Euthanasia是指医生注射药物,或通过他人之手实行的安乐死)。Assisted Suicide(个人以服药或其他方式终结自己的生命)在瑞士,德国,日本,阿尔巴尼亚,以及美国的六个州(Washington, Oregon, Vermont, New mexico, Montana, California)是合法的。

    安乐死是否该合法化是个道德伦理上,医学上,社会文化上都极其敏感又极具争议的问题。虽然最近读了许多相关的书籍,但还是管窥一斑。暂且分享一下几个争论的点。

    1. 决定生死的权利

    Free will和Dignity是支持安乐死的最大理由。

    美国哲学家Ronald Dworkin提出,关于权利的争论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就像堕胎这个问题,支持堕胎的认为,女人有权处理自己的身体;反对堕胎的认为,胎儿有生存下来的权利。而支持安乐死的人认为一个人有决定自己死的权利,反对安乐死的人则认为,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有活着的生命权。Dworkin认为,其实应该把重点放在双方都关心的问题上。比如说,想要堕胎的人认为自己之后没有能力抚养小孩——对于孩子的权利维护这点,和反对堕胎的人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对安乐死的讨论不应该一刀切,而应该考虑的是:为什么要选择安乐死?这就牵涉到病人的个人价值和信仰。如果一个人一直很独立,如果病后无法自控会让他/她很恐慌。就像纪录片里那名脱口秀主持人,得了喉癌但拒绝切除,因为想要保留自己一生的骄傲和尊严。

    所以,片子纵然很着墨于个人意志和权利,我们还是要对这一点抱着批判性的态度。

    2. 安乐死合法化的问题

    1)种族

    俄勒冈是美国第一个通过安乐死的州。但要注意的是,俄勒冈90%是白人。研究显示,经济情况较好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可能选择安乐死(想到了Still Alice)。Oregon的先锋性,不能不说和人口构成有很大的联系。但多元文化的美国,需要谨慎考虑少数族裔的声音。

    2)经济
    在荷兰,因为医保制度的极其完善,所以能够比较大程度上防止安乐死成为一种压迫性的选择。病人不太可能因为付不起账单而选择死亡。

    在美国,很多人没有保险,医疗保障也及不上一些欧洲国家。就像纪录片里一个很让人难忘的情景:一个看起来很穷的拖车大哥得了前列腺癌,受到医院的信,给他安乐死这个选项。后来他的治疗计划被保险公司驳回。这就像Neil M. Gorsuch写的,安乐死的出现会导致 a far greater risk that patients will be forced into accepting euthanasia as a result of pressure, abuse, coercion, or general economic forces.

    3)社会风气

    Stephen Garrard Post 提出,安乐死的合法化将会造成一个愈发歧视老年人的社会风气。安乐死作为一种将来可能出现的普遍选择,会使人们倾向尽快消除老年人,因为很显然,安乐死省钱也省时间。这势必会造成对于老年学的教育,研究绝症的投入,以及临终关怀的资源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