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乃至超大光圈的持续使用,极浅景深致画面清晰范围缩小大面积微弱失焦,平添盖尔人的愁绪。特别是Cáit到寄养家庭之后,大光圈效果加强,明快橙色中一抹淡影,温暖幸福有几分失真梦幻,眩晕中慢慢释放清晰的自己,一如Cáit的内心变迁。 Cáit 太安静了,以至于家人都找不到她。
Cáit 的家。灰暗肮脏的外墙。阳光都隐藏起来。
批判现实主义主旨是英国电影乃至英国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传统,爱尔兰自然深受其影响。 但是本片的批判是温和甚至不乏温情的。 Cáit 的家。极其昏暗的光影,Cáit藏于黑暗中。姐姐们显得多么冷漠。
对于贫困和社会保守封闭淡淡的但不乏深刻的批判,如儿歌所唱: “我妈和你妈在晾晒衣服,我妈突然一拳打在你妈鼻子上,鼻血是什么颜色,,,” 贫困让家人丧失爱,邻里也没有善意。 Cáit的父亲,嗜赌粗鲁,影片暗示他有婚外情。
留意墙上的爱尔兰地图:北爱6郡与南部26郡同色,表达爱尔兰人立志统一的传统思想。
美丽的爱尔兰女孩Cáit,一头盖尔人标志性的红金色长发。她从来都是安静地待在一边,低垂着眼帘,说话的声音细小到自己都很难听清。父亲对待她可能象对待一只安静的猫。
Eibhlín对暑假寄养的Cáit照顾无微不至,如同己出。
“有秘密的地方就有羞耻,这个家里没有秘密。 爸爸把我寄养在金斯莱家里。 他们给我洗澡,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我们一起打水,做家务,享用午后的面包,看九点新闻。 我喜欢这个没有秘密的家。” Eibhlín对Cáit说,这里的家没有秘密。其实她隐藏了一个巨大的悲痛的秘密。Cáit也曾跌入那个秘密中,但她依靠Seán教导她的力量挽救了自己。
Eibhlín的丈夫Seán教导Cáit农场劳动,阅读,认识世界,还有奔跑。他对Cáit说,你跑得象风一样快。奔跑如飞的女孩多么独立自信。
大光圈长焦,Cáit处于轻度失焦中。但是已经遮掩不住她焕发的生命力。 “ 我拿着我的信飞快地跑着,仿佛我便是传递自己内心的使者。”
安静的Cáit让身边每个人和整个乡村都安静下来,影片同时也安静下来。 影片的态度如同爱尔兰人面对英伦面对欧洲的态度,独立低调但强大。 爱尔兰人斗争一百余年终获得独立,即奉行永久中立政策,经济文化得以持续复苏发展。1980年代初的爱尔兰正值投资科技带来的经济腾飞的前夜,农牧传统即将遭受巨大冲击。对白使用的爱尔兰语是爱尔兰第一官方语言,作为母语使用的人口可能不足50万人甚至更少。 编导摄影剪辑等主创人员长期从事纪录影片制作,极少涉故事长片。他们力图坚守爱尔兰语承载的历史,静静地释放爱尔兰人的乡愁。
延伸阅读: 欧洲乡愁-1: 欧洲乡愁-2: 欧洲乡愁-3:
人有一种能力就是沉默。
我们天生喜欢把对抗当成游戏,从别人的痛苦中寻找到做人的乐趣。
因为弱小会选择随波逐流,沉默、慢半拍往往会被视为力不从心的抵抗,而不是一种自我遇见。
“渔民会在海上找马。”人们从最初的结伴出门找马,慢慢转变成与人性的汪洋大海的搏斗。
我们在兜兜转转中迷失,经常因事与愿违而忘记初心。
但是我们总希望能遇到生活中不凡的人,在绝望中带给我们希望。
寄养凯特的约恩和艾琳夫妇就是这样的人,虽然他们各自的处世方式大不相同。
艾琳是做事无可挑剔、问心无愧的女主人,她希望别人对她直爽,虽然她也难免有自己的小算计。她提倡:“有秘密的地方就有羞耻,家里没有秘密,不需要羞耻”。她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简单真诚。
她其实非常善于探寻别人的秘密,询问凯特妈妈的境况实际是为了探寻凯特的内心,看似在寻找善意,实际是在挖掘别人试图隐匿的痛苦。她深谙人性,所以在很多为人处世的细节上表现得善解人意,无可挑剔。
而艾琳自己也有秘密,她没告诉凯特。艾琳细心地给凯特换上家里以前的衣服,这个情景被投射在房间的火车墙纸上,艾琳把凯特当作了已故儿子的影子。出于丈夫对凯特疼爱的微妙心理,她带凯特一同去守灵,并借由邻居的嘴把儿子的事情告诉她。在车上,她不断追问凯特邻居跟她说过了什么,想试探出凯特在得知自己把她当作儿子的影子有什么感受。但生活已经在小小的凯特身上钻出了一个容纳苦痛的空间,痛苦并不会急于从口中夺路而出。她虽然厌倦地脱掉了披肩,也只是平静地叙述了事实的部分,痛苦在每个人内心翻腾,最终反噬了艾琳自己。
约恩则带给人更多温暖。凯特爸爸丹送她来的那次,艾琳拿了她种的大黄送给丹,有两根掉了,丹和艾琳都站着等对方捡,唯有约恩弯下腰捡起来,破解了一次闪现的对抗。约恩刚见到凯特显得有些冷漠,沉默寡言,直到找不到小凯特时才暴露了情感。他感到失态后在桌子上留下了一块小小的马卡龙点心。他像父亲般日复一日给凯特计算到大门口取信往返跑的时间。他知道凯特太紧绷了,奔跑会让身体和精神的压力得到释放。他的爱让小凯特逐渐适应了新环境,感受到了自己的感受。
约恩提出去镇上给凯特买新衣服,暗示让艾琳放下已经故去的宝贝儿子。在守灵时,艾琳前脚让邻居带走凯特,约恩后脚就开车追到邻居家里,他不想凯特受到伤害。他非常了解他的妻子,也同样的了解人性。当晚他带凯特来到海边谈心。他像父亲那样告诉凯特要记住:“有时候人失去很多就是因为没有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克制试图挑逗人性的好胜心,沉默并不是没看到人性的弱点,而是出于理解和爱,避免刺激起更强大的对抗和伤害。
沉默是存在于混乱之中的一条道,那并不是一条最接近于人类好恶的路,但那却是最自然的道,它是一种万物生长的环境,它让弱小的种子获得宁静和滋养,在黑暗中发芽。得以自己感知天地,向上生长,尽情伸展阳光下的各种美好。
电影最后一幕尤为感人,在妈妈的叫声中,凯特放下手里的东西,跑上车道,去追约恩的车。当她趴在约恩的肩上看到爸爸走过来时,她看着他叫了声“爸爸”,然后埋下头向约恩低低地呢喃“爸爸”。
凯特是一个九岁的安静少女。
虽然家里姊妹众多,但她话很少,性格有些孤僻,常常一个人躺在草地里,导致家人得到处找她。虽然已经九岁了,但她还会尿床,学习上也有些困难,跟同学相比有一定差距。她在学校里似乎也没有什么好朋友,甚至还被姐姐的同学叫做怪胎,而她会默默忍受着这些,实在受不了了,就逃课跑掉。
这样的一个女孩,放在周围人的视角里,或许就是一个“问题”孩子,一个需要被治疗的“病人”,一个可能会被送进心理咨询室的孩子。
凯特的父亲嗜赌又要面子,出轨甚至都不避讳孩子;母亲陷入贫困的生活、无穷尽的家务和新生命即将降生的繁乱当中,也没有任何心力分给她。这样的家庭,连她的存在都常常被漠视的,自然是不可能送她去做什么心理咨询的,甚至在一个暑假被送到了远方亲戚家里暂时寄养。父母似乎都不想要她了,亲戚“想养多久就养多久”。
命运似乎为凯特关上了门。
姨妈艾琳温柔而恬淡。她细致的照顾着凯特,用小刷子一点点的帮她刷净脚指头缝里的污垢,轻轻的一遍遍帮她梳头,带她去品尝井水的甘甜,想要给凯特家里一些金钱帮助时会询问凯特的看法评估她父母的体验,睡觉时会仔细询问她想要的光线,在发现凯特尿床之后会说:“这些老床垫总是在哭泣”。
这些都是凯特从未有过的体验。一个人如此温柔而专注的看着她,考虑着每一个细节中她的体验,在她可能感觉羞耻难堪的时刻,轻轻接住她,“这不是你的错”。当她被爱着,被好好的照料着,没有那么多情绪需要被压抑,也不再需要用躯体化的症状来表达,她不再尿床了。
姨父约恩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一开始他都不太搭理凯特,在每次凯特跟他道晚安时,都有些不置可否的模样。姨妈不在的场合,姨父甚至有些坐立难安,总是急急的走开了去。他也似乎有些不善言辞,某一天干活儿的时候突然发现凯特不见了,他发疯一样的到处找,找到之后很生气地说:“你不能这样一声不吭的就跑掉!”明明那么的担心在意着凯特,但却用了责怪的方式来表达。凯特以为自己又做错了事情。
直到他默默的拿出了一颗马卡龙,放在凯特面前的桌子上,这个男人的温柔终于开始得以显现。两个同样沉默寡言的灵魂是相互懂得的,凯特显然一下子就收到了这份歉疚的心意,她和姨父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亲近了。她帮着姨父干农活儿,一边干还一边比赛,脸上有了笑容。姨父叫她“长腿姑娘”,鼓励她去做她擅长的事情——奔跑,还为她计时,关注着她的进步,“比第一次跑的时候快了十秒”。
没有人愿意等待她的语言时,她是那个读书都读不通顺的女孩。在这个安静的家庭里,终于有人愿意等待她。她的话越来越多,甚至会十万个为什么式的向姨父提问:“为什么要给小牛喝奶粉?为什么不给它喝母牛的奶?”絮叨到姨父要用“你来喂”来让她稍稍安静一会儿。
姨妈曾说:“这个家没有秘密。“”有秘密的地方就有羞耻。“”这个家不需要羞耻。”她曾深深的被安慰到。而这一天,她终于发现了这个家庭令人心碎的秘密。原来,她是一个替代性的儿童,连姨妈日常给她穿的衣服都是他们早夭的儿子的。原来,她就是这个秘密的一部分。姨妈对她的爱与照顾,是真的吗?在她心里,一定这样怀疑过。虽然无法直接表达,但她用不愿意再穿某些衣服来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这时候,是姨父的爱托住了她。她有专门带她去买的,只属于自己的衣服,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被承认、被看见。在爱尔兰乡村橙黄色的夏日阳光里,郁郁葱葱的大树阴影间,她一遍又一遍大步的奔跑着,迎着风,带着笑,那么自信而快乐。与初到这个家里时的畏缩与无措,判若两人。
暑假要结束了,凯特得回家了。纵有千般不舍,也无法抗拒别离的到来。但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凯特长成了一个可以去表达爱的女孩。她依然不善言辞,如同姨父姨母一样,习惯于用行动去表达。她想为这个家再做些什么,比如在他们忙碌无暇时,帮他们去深井边打一桶水。感恩导演的温柔,虽然让凯特落水了,但没有再重蹈这个家的覆辙,她爬出了井,湿漉漉的回来了。
虽然凯特还是回到了那个阴暗逼仄的家里,回到那个喧嚣繁乱的环境里,但有些东西已经在她心里生长了出来,被爱的阳光照耀过,她可以为自己而奔跑,如风一般的女子似的,追上姨父姨母的车,扑到姨父的怀里,轻轻的叫一声“爸爸”。
与姨父姨母共度的这个暑假,这些被爱过的时刻与经验,已经印刻到了她的心里。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可以被调用,“我是值得被爱的”。
虽然她没有机会走进心理咨询室,但这样的经历同样也是一次治愈之旅,心底的伤痛被抚平,爱的种子发芽了。
我们可以有很多很多的父母。
生我们的人,是父母;养我们的人,也是父母;陪伴过我们的人,爱过我们的人,都可以是父母。
哪怕原生家庭再糟糕,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仍有机会遇到一些更好的人们。也许是某个亲戚,也许是一位老师,也许是一些朋友,也许是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温暖和爱,来帮助我们长成更好的自己。
是一部,很舒服、恬淡、能让全世界都在阳光的斑纹和夏日的暖风里接受消音处理的电影。
沉默寡言的9岁女孩,深陷原生大家庭那永无休止的嘈杂和令人窒息的氛围中,幸而因母亲再次临盆,被寄养到亲戚家度过夏天,反而在那两个月里,收获了难得的内心温存和对灵魂自在的打开。
“长长的一个暑假,我们去了乡下”,这简直是各种文艺腔故事都偏爱的背景,日本人、法国人,都爱这么拍。
内向是一种特点,而不是缺点;安静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病态。
在更大的可能里,内向和安静,只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生理防御机制?),只因为过于敏感地觉知到了,这世界有太多缺点、也有太多病态。
酗酒嗜赌的父亲和麻木不仁的母亲,是不是人格的病态?彼此疏远的家人、冷漠刻薄的姐妹,是不是关系的病态?以孤立和嘲弄为乐的同学、不作为的学校、形式主义的教育,是不是环境的病态?惹人生厌的爹妈偏偏儿女成堆、温柔慈祥的远亲却深陷丧子之痛,是不是命运的病态。
一方面你几乎被所有人视若无睹、连老爹出轨都懒得避你,一方面你无从摆脱物理性的自辱、就像床头的尿渍摊开在每个早晨。
看起来是过度的保护,其实更近似过度的防御:比如不穿毛衣就会得肺炎,比如睡前不能喝水。
这背后是“你别给我惹麻烦”的漠然,是“你被认定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是容易出问题的”的前提预设。
相比之下,那个亲口告诉过你“这个家里没有秘密,有秘密的地方就有羞耻,我们不需要羞耻”的人,却依然藏有自己的秘密,但这秘密反而不是病态,这秘密反而有种,悲剧底板上暖暖的坦然。
因为内向和安静原本就不需要被治愈,它只需要被接受、尊重和善待。
自己家和亲戚家,冷色调与暖色调的对比非常明显。
后者总是被旷野、田园、天空、牛奶、水流和明媚的劳动所环绕。前者却满是来路不明的噪音、昏暗的灯光、焦黑色外墙体,和表情暧昧、言辞混沌、被镜头里的诸多前景(橱柜、墙壁、楼梯间)切割在小画框里的他人。
当故事落在前者的范围内,我们透过她的敏感,去发现和洞悉了许多残酷的事实:人与人之间是否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说得更严重一点,永远无法真正和解?
当故事落在后者的范围内,我们透过她的早慧,去认识了好多东西:春天、动植物、奔跑、美,还有,死亡。 而且,它们都安安静静地铺开、恰到好处地出现、润物无声地存在、适可而止地隐退,连一丝煽情的过量企图都没有露出。
很庆幸它没有变成一个俗套的“自闭症打开内心找到意义”的故事,也没有变成一个俗套的“失独夫妇在陌生女孩身上重建亲情”的故事。
它的主题,更近似于: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联动,有些就是拴缚,有些就是羁绊。
最后的那个分别时刻、那场追逐和拥抱、还有那声爸爸,让我眼圈红了。
原来是改编自克莱尔·吉根的小说,这些年我读过她许多短篇,那些故事里无不透出深邃的哀伤和绝望,真没想到,这次却那么细腻怡人。
哦对了,冷眼、静谧、独立、低调、倔强、不打扰也不想被打扰,这里面,有没有一点爱尔兰民族的自况呢——在英格兰乃至整个欧洲面前。
作者信息:
微信公众号:邵邵的私人书斋
新浪微博:@聆雨子
豆瓣&知乎ID:聆雨子